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26篇
内科学   96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341篇
预防医学   14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9篇
  5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MK)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大鼠Th1Th2细胞平衡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随机选择SPF级健康SD孕3周左右,体质量在200~250 g孕鼠60只进行实验,将60只孕3周左右自然分娩SD母鼠与新生大鼠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为:MK处理BPD模型组(MK组)、BPD模型组(BPD组)、常氧饲养对照组(对照组)。MK组、BPD组饲养在95%的高氧环境中,其中MK组给予MK(腹腔注射,10 mg·kg-1·d-1)处理,BPD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处理。对照组亦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处理,饲养在常氧环境中。比较3组大鼠的肺功能、肺损伤局部巨噬细胞亚群和Th细胞功能亚群、肺损伤局部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大鼠Ri、Re、Th1、Th1/Th2、IFN-γ、TNF-α、IL-1β、IL-6、IL-4、IL-10、IL-13水平BPD组高于MK组,MK组高于对照组(P < 0.05);Cl、MVV、FEV1/FVC、Th2水平BPD组低于MK组,MK组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MK具有调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大鼠Th1、Th2细胞平衡,降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调查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02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随访1年了解患儿喘息发作情况。同时根据患儿是否发生喘息进行分组,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哮喘家族病史、宠物接触史、过敏疾病史、毛细支气管炎病情等。结果102例患儿中,共有3例失访。随访3、6、9、12个月,至少出现1次喘息发作的例数分别为16例(16.16%)、34例(34.34%)、39例(39.39%)、43例(43.43%),其中,随访12个月内,发生1次喘息8例,发生2次喘息11例,≥3次喘息24例。经单因素分析,反复喘息组与非反复喘息组患儿在母乳喂养少于3个月、被动吸烟史、湿疹病史、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史、家族过敏疾病史、重度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食物过敏史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湿疹病史、家族过敏疾病史以及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均为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P < 0.05),而母乳喂养>3个月是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保护因素(P < 0.01)。结论重度毛细支气管炎、家族过敏疾病史、湿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是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作的高危因素,临床应针对性做好防治工作,以减少喘息发作。  相似文献   
43.
44.
就中医学整体诊疗模式的临床探索进行理论总结及学术探讨。首先回顾了近年来经典中医学的整体诊疗及其异化,深刻认识到要打破和纠正现代分科诊疗的局限,必须认识和遵循人的生命及其病变的整体性,重振和发展中医学的整体诊疗模式。其次对重振中医整体诊疗的临床探索进行了理论总结,实践证明中医学整体观是中医整体辨证、诊断、调理、养护的理论基础。最后探讨了重振与复兴中医学整体诊疗模式的方法,认为要在系统中医学指导下以天生人观点、元整体观点、系统质观点为核心,发展中医学的现代整体观。并以此为基础,开拓和发展中医的现代化整体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N-亚视黄基-N-视黄基-乙醇胺(A2E)能否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的自噬及损伤反应,并从自噬的角度探索其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发病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CCK-8法筛选A2E作用于ARPE-19细胞的最佳浓度用于后续实验。采用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技术检测A2E作用于ARPE-19细胞后对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促血管生成素-2(Ang-2)、胎盘生长因子(P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达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ARPE-19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荧光标记检测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p62的表达变化。 结果 依据CCK-8法检测结果,选择20 μmol·L-1的A2E作用于ARPE-19细胞用于后续实验。20 μmol·L-1的A2E作用于ARPE-19细胞后,细胞因子ICAM、IL-1β、IL-6、IL-8、IL-10、Ang-2、IGF-1、TGF-β的表达水平自6 h起均有所升高,PIGF和VEGFA的表达水平在A2E作用12 h后也明显升高,与未给予A2E处理的对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20 μmol·L-1的A2E作用于ARPE-19细胞1 h后细胞质内可见碗状、尚未收口的双层膜结构的“吞噬泡”,作用3 h、6 h、12 h时出现自噬体结构以及自噬溶酶体结构,自噬囊泡在A2E作用24 h时开始出现内容物减少,体积逐渐缩小。荧光显微镜下可见,与未给予A2E处理的对照相比,20 μmol·L-1的A2E作用于ARPE-19细胞6 h起即可见细胞质内LC3荧光呈现点状聚集,至12 h时荧光斑点数量达到最多、颗粒也最大、差异最明显,24 h时绿色荧光斑点数量开始下降,荧光强度也较前减弱。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未给予A2E处理的对照相比,ARPE-19细胞中Beclin-1蛋白的表达在A2E作用1 h、3 h、6 h、12 h及24 h时均显著升高,p62蛋白的表达在A2E作用1 h、3 h、6 h、12 h及24 h时均下降(均为P<0.05)。结论 A2E能够刺激ARPE-19细胞分泌多种AMD相关炎症因子和新生血管因子,同时也能激活自噬潮,这为进一步研究自噬在AMD发病中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患者的表达及其对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行冠脉造影术提示冠脉CTO病变患者,根据冠脉造影术中侧支循环级别水平(0~3级),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Rentrop分级2~3级)40例,侧支循环不良组(Rentrop分级0~1级)40例。冠脉造影术后、PCI术前采集所有患者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方法测量血浆MCP-1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CTO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促进因素;采用ROC曲线界定MCP-1的cut off值评价其预测侧支循环价值。结果 (1)侧支循环良好组MCP-1浓度(118.13±16.24) pg/mL与侧支循环不良组(81.80±15.40)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MCP-1水平是侧支循...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三亚市2010—2021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AIDS)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降低晚发现比例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三亚市2010—2021年新报告的HIV/AIDS信息,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提出的5类晚发现判断标准识别晚发现者,以是否为晚发现者为因变量,人口学信息为自变量,运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发生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三亚市2010—2021年新报告HIV/AIDS 710例,晚发现比例为33.4%(237例);第1~5类晚发现构成比分别是0.8%、59.1%、10.1%、17.3%和12.7%。2010—2021年晚发现比例由95.5%降至22.4%,呈下降趋势(χ2趋势=34.77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民族、文化程度、样本来源和确证年份是三亚市HIV/AIDS晚发现的影响因素,黎族HIV/AIDS晚发现比例为56.8%,晚发现风险高于汉族(OR=2.253,95%CI=1.361~3.67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HIV/AIDS晚发现比例为55.5%,晚发现风险是高中及以上者的1.722倍(95%CI=1.072~2.765);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和检测咨询者晚发现比例分别为63.1%和45.5%,晚发现风险均高于来源于MSM人群者(OR=5.564,95%CI=3.278~9.444;OR=2.204,95%CI=1.239~3.923);与2018—2021年相比,2010—2013年确证者风险较高(OR=2.246,95%CI=1.311~4.488)。结论 三亚市HIV/AIDS晚发现形势不容忽视,尤其是来源于咨询检测和医疗机构的HIV/AIDS,应加强检测力度,提高人群主动检测意识。  相似文献   
48.
目的:比较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成形与跨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70例,其中35例采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5~74 (64.03±7.82)岁;AO分型A3型26例,A4型9例。其余35例采用短节段跨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B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4~72(62.78±6.40)岁;A3型28例,A4型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参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部位、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组分别为(5.5±2.5)、(1.8±0.8)、(0.9±0.4)分,B组分别为(5.4±2.3)、(1.7±0.6)、(1.2±1.8)分;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例:A组分别为(40.4±8.8)%、(92.0±4.9)%、(87.1±3.8)%,B组分别为(41.2±6.6)%、(93.2±4.6)%、(80.0±4.3)%;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A组分别为(18.4±6.9)°、(2.8±2.2)°、(4.2±2.6)°,B组分别为(16.8±7.2)°、(2.7±2.5)°、(6.0±2.4)°。所有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3项评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例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例与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出现2例内固定失败,B组出现4例内固定失败。两组均无神经并发症。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伤椎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与单纯结合伤椎成形均能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但伤椎固定结合成形术更有利于维持术后伤椎高度和矢状位排列,减少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值得研究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49.
陈云 《现代医药卫生》2014,(10):1454-1456
目的考察不同来源葛根药材的质量。方法对湖南省娄底市野生采集(A)、河北安国药材市场(B)、贵州省贵阳市万东药材市场(C)、贵州同济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D)、四川省成都市荷花池药材市场(E)、北京同仁堂有限责任公司(F)、安徽亳州药材市场(G)、安徽亳州药材市场(H)、云南昭通市药材市场(I)、贵州省大方县野生采集(J)得来的10批葛根药材含水量及水溶性浸出物进行检测,再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根素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15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25℃。结果不同来源的葛根药材中葛根素的含量差异较大,仅B(2.55%)、C(6.39%)、D(4.22%)3种来源的葛根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标准(不低于2.4%)。结论不同来源的葛根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加强葛根药材生产过程的监管,并对其做进一步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0.
陈云 《首都医药》2014,(18):52-53
1病历摘要 1.1临床资料患者霍亚兰,女性,71岁,汉族,已婚,农民,顺义区天竺镇楼台村。主因:“慢性咳嗽气喘50余年,加重3日。”经门诊于2013年12月3日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陈旧性心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高血压病、糖尿病”收入病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