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肝衰竭预后评价新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评价肝衰竭的预后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降低病死率。本文对近年来一些反映肝衰竭预后评价的新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2.
赵景  刘梅  段钟平  郑素军 《肝脏》2014,(11):882-885
社会发展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人类心理健康,据 WHO 统计,每年全球有近80万人自杀,相当于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其中精神类因素居于首位。众所周知目前人类首要死亡原因是慢性病,其对患者的精神损伤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多项研究显示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癌症及胃食管反流症患者中抑郁、焦虑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在晚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有心理症状者甚至多达76%。  相似文献   
93.
正鞘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组分之一,参与介导信号传递的脂筏结构的形成~([1-2])。研究已经证实鞘脂与肝脏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最近的国内外研究包括我们的一系列研究都发现,鞘脂参与到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慢性感染过程,本文结合国内外进展及我们的研究结果,将鞘脂在慢性HCV感染中的作用综述如下。一、鞘脂概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患儿随访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我院产科HBsAg阳性母亲分娩并给予母婴阻断处理的150例患儿进行每年1次定期随访,监测其HBsAg和HBsAb表达情况并给予诊治指导.结果 150例患儿每例已随访3次,累计随访450次,进行健康宣教1 182次.随访患儿HBsAg阻断成功131例,无应答和低应答患儿16例,阻断失败患儿3例.结论 健康宣教和恰当的诊治指导是保证患儿能及时随访的有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5.
目的调查中国部分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睡眠现状。方法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通过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来自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中、华东地区的11家医院的丙型肝炎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378份。丙型肝炎患者的失眠率高达71%,其中入睡困难型、睡眠中断型、早醒型失眠分别占63%、55%、56%,有53%的人感觉失眠给自己带来了困扰,47%的患者认为生活、工作和学习受到了失眠的影响。在所有被调查患者中,服用安眠药的患者仅占14%。六个不同地区的失眠率有所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西北地区的失眠率高达95.4%,而华北地区失眠率仅为50.0%。结论丙型肝炎患者的失眠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失眠类型以入睡困难型最多见。尽管失眠给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通过服用安眠药来治疗失眠的患者却很少。失眠率和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6.
随着中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及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中国正逐渐成为国外医学留学生留学地的热门选择。首都医科大学于2007年开始招收医学类留学生,主要来自于东南亚地区,留学生的传染病学全英文教学对本院教师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本文就作者所在院校在传染病学留学生教学中开展全英文教学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七年制医学生传染病学双语教学效果,探索传染病学双语教学模式。方法选取开展双语教学的2006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包括儿科学方向)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双语教学的看法和对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将2006级学生与未开展双语教学的2005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包括儿科学方向)196名学生的传染病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6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包括儿科学方向)204名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达98.5%,六级考试通过率达78.4%。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能够认可目前的传染病学双语教学模式,对传染病学双语教学整体效果、双语授课教师比较满意;认为目前传染病学双语教学的学时安排、教学方式合理。比较2006级和2005级学生传染病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七年制医学生传染病学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是可行的,目前采用的双语教学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学双方的英语水平、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细胞信号分子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在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联合注射诱导小鼠重型肝炎肝衰竭中的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建立小鼠重型肝炎肝衰竭模型.动物实验分组:对照组,重型肝炎肝衰竭模型组,SB216763干预组(建模前2h腹腔注射),SB216763治疗组(建模后2h腹腔注射).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GSK-3β磷酸化水平,检测血清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评价肝脏功能,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评价肝脏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脏细胞炎症因子基因表达,并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的活性表达.多组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方差齐者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者用Games-Howell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SK-3β在急性肝衰竭过程中磷酸化水平先降低(活性升高)后再次升高;抑制GSK-3β活性,无论是干预还是治疗都改善肝脏功能(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下降,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并且抑制炎症反应[抑制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表达,促进抗炎因子IL-10高表达],并可降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表达.结论:在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过程中GSK-3β被激活,抑制GSK-3β活性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肝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肝损伤.因此,对信号分子GSK-3β活性进行干预有可能为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9.
反义寡核苷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义寡核苷酸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望在抗病毒、抗肿瘤、炎症性疾病方面成为新的药物,并且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个有用工具。现对反义寡核苷酸的设计、靶位点选择、修饰,以及临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对初治基因2型慢性HCV感染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全国16家研究中心筛选初治基因2型慢性HCV感染者,所有受试者接受索磷布韦(400 mg/片,1片/d)联合利巴韦林(体质量<75 kg,1000 mg/d;体质量≥75 kg,1200 mg/d)治疗12周,停药随访12周。主要的疗效指标为治疗结束停药随访12周时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情况。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治疗2、4、8、12周及停药后4周时HCV RNA低于定量下限的比率;治疗4、8、12周时病毒学反跳率;停药随访4、12周的复发率。并观察治疗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共入组136例受试者,非肝硬化121例,代偿期肝硬化15例。停药12周获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92.6%(95%可信区间:88.3%~97.0%);治疗第8周,有1例病毒学反跳;停药4周时,有8例病毒学复发;停药12周时,有10例病毒学复发。入组的136例受试者中,共有128(94.1%)例报告了549例次治疗期不良事件,研究用药相关治疗期不良事件243例次(99例受试者,72.8%),未出现导致索磷布韦调药或暂停用药的不良事件,6(4.4%)例受试者发生了7例次严重不良事件,仅1例考虑与研究用药可能有关(肝低回声区性质待查),未出现导致试验中止或受试者死亡的不良事件。结论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初治的基因2型慢性HCV感染可获得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安全性可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