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效果,探讨EGB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EGB各组四氯化碳处理同模型组,另分别给予0.25、0.5、1.0g/kg EGB灌胃。8周末检测其肝功能以及血清透明质酸和层黏连蛋白。取肝组织进行氧化应激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核因子KB(NF-kB)P65和α-平滑且儿肌动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NF-kB的活性,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EGB组肝纤维化分级评分、肝功能以及血清透明质酸和层黏连蛋白较模型组明显改善;EGB能抑制氧化应激、肝星状细胞的活化、NF-kB P65的表达以及NF-kB活性。此外,EGB还可减低TGFβ1和1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EGB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TGFβ1的表达,减弱NF-kB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活化,从而阻止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抑癌基因PTEN5’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与其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检测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HGC-27,MGC-803,BGC-823,SGC-7901)中PTE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该4种细胞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除SGC-7901外,其他三种胃癌细胞PTEN基因都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并随着胃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逐渐增强(P〈0.01);PTEN蛋白表达逐渐减弱(P〈0.01)。PTEN蛋白表达与其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之间呈负相关。结论PTEN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导致该基因失活,使其蛋白表达减少甚至缺失,这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3.
抑制Akt活化对人结肠癌细胞c-FLIP基因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细胞中抑制蛋白激酶B(PKB/Akt)的活化对c-FLIP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T-29细胞系,分别采用10、20和40 nmol/L的Akt活化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对其进行干预,运用MTT法检测不同干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抑制情况.采用40 nmol/L的wortmannin干预HT-29细胞0,3,6,12,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和c*FLIP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PCR检测c-FLIP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三个浓度的wortmannin都对HT-29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时间的递增,其抑制效应逐渐增强(P<0.01或0.05),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随着wortmannin的干预时间延长,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同时c-FLIP蛋白的表达水平也随之下降,24 h后二者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82%和91%.wortmannin干预HT-29细胞3 h后,与对照组相比其c-FLIP mRNA表达水平已明显下降到40%,24 h后其表达水平下降到25%.结论:Akt活化的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可抑制体外培养的结肠癌HT-29细胞的生长,结肠癌中可能存在Akt/c-FLIP信号通路调节c-FLIP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4.
人工智能正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重点科技领域,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发展迅速。现就人工智能的进展历程进行概述,介绍消化内镜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及展望其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结肠癌细胞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对细胞FLICE抑制蛋白(c—FLIP)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T-29细胞系。分别采用10nM、20nM和40nM的Akt抑制剂wortmannin对其进行干预,收集不同干预时间点的细胞,运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采用40nM的wortmannin干预HT-29细胞0、3、6、12、24h后分别收集等量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及总RNA,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Akt和c—FLIP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c—FLIP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 三个浓度的wortmannin都对HT-29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时间的递增,其抑制效应逐渐增强(P〈0.01或0.05),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随着wortmannin的干预时间延长,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同时c—FLIP蛋白的表达水平也随之下降.3h后其表达水平已明显降低。wortmannin干预HT-29细胞3h后,与对照组相比其c—FLIP mRNA表达水平已明显下降到40%,24h后其表达水平下降到25%。结论Akt活化的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可抑制体外培养的结肠癌HT-29细胞的生长,结肠癌中可能存在Akt/c-FLIP信号通路调节c—FLIP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6.
绝大多数原发性小肠来源肉瘤样癌(SCA)为单发病灶,其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可能是该疾病患者就诊时肿瘤分期较晚的主要原因。我院1例患者在常规胃镜、结肠镜未能明确消化道出血以及腹痛的病因后,未能及时行小肠检查。再次入院后,考虑到小肠CT结果,小肠镜检查发现病灶,最终确诊为小肠多发SCA。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对该例患者的诊治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期望为小肠SCA的诊治决策提供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127.
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是影响疗效、预后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胃泌素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的胃泌素受体(CCK-BR)结合而刺激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我们前期研究证明胃泌素通过胃液素-胃液素受体.黏着斑激酶(FAK)信号传导通路引起结肠癌细胞侵袭力的增加。本研究观察了胃泌素及其受体对大肠癌细胞FAK-Src-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胃泌素及其受体对大肠癌细胞运动、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开发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内镜下病灶尺寸测量系统,并测试其实时测量白光内镜下病灶尺寸的能力。方法 测量系统由3个模型组成:首先由模型1识别视频的连续图片中有无活检钳,有钳者标记钳叶轮廓;随后由模型2对有钳图片进行分类,分为张钳图片和未张钳图片;与此同时,模型3识别视频的连续图片中有无病灶,有病灶者标记边界;最后系统根据活检钳钳叶轮廓与病灶边界的像素对比,实时计算出病灶尺寸。数据集1由回顾性收集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4 835张图片组成,用于模型的训练和验证;数据集2由前瞻性收集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镜中心2019年12月1日—2020年6月4日检查拍摄的图片组成,用于测试模型分割活检钳边界和病灶边界的能力;数据集3由151个模拟病灶的302张图片组成,每个模拟病灶包括活检钳倾斜角度较大(与病灶垂直线夹角45°)和倾斜角度较小(与病灶垂直线夹角10°)情况下的图片各1张,用于测试模型在活检钳不同状态下测量病灶尺寸的能力;数据集4为视频测试集,由前瞻性收集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镜中心2019年8月5日—2020年9月4日检查拍摄的视频组成。以内镜医师复核后结果或内镜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观察模型1识别有无活检钳的准确率、模型2分类活检钳状态(张钳或未张钳)的准确率和模型3识别有无病灶的准确率,用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评价模型1的活检钳钳叶分割效果和模型3的病灶分割效果,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评价系统的病灶尺寸测量能力。结果 (1)数据集2共纳入1 252张图片,有钳图片821张(其中张钳图片401张、未张钳图片420张)、无钳图片431张;包含病灶图片640张、不包含病灶图片612张。模型1判断无钳图片433张(430张准确)、有钳图片819张(818张准确),识别有无活检钳的准确率为99.68%(1 248/1 252),以818张模型1准确判断有钳图片的数据统计模型1的活检钳钳叶分割效果,平均IoU为0.91(95%CI:0.90~0.92)。使用模型1准确判断的818张有钳图片评价模型2的活检钳状态分类准确率,模型2判断张钳图片384张(382张准确)、未张钳图片434张(416张准确),模型2的活检钳状态分类准确率为97.56%(798/818)。模型3判断包含病灶图片654张(626张准确)、不包含病灶图片598张(584张准确),识别有无病灶的准确率为96.65%(1 210/1 252),以626张模型3准确判断有病灶图片的数据统计模型3的病灶分割效果,平均IoU为0.86(95%CI:0.85~0.87)。(2)数据集3中:活检钳倾斜角度较小状态下系统病灶尺寸测量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17 mm(95%CI:0.08~0.28 mm),平均相对误差为3.77%(95%CI:0.00%~10.85%);活检钳倾斜角度较大状态下系统病灶尺寸测量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17 mm(95%CI:0.09~0.26 mm),平均相对误差为4.02%(95%CI:2.90%~5.14%)。(3)数据集4共纳入59例患者的59个内镜检查视频的780张图片,系统病灶尺寸测量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24 mm(95%CI:0.00~0.67 mm),平均相对误差为9.74%(95%CI:0.00%~29.83%)。结论 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内镜下病灶尺寸测量系统可以实现内镜下对病灶尺寸的准确测量,有望提高内镜医师对病灶尺寸估计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9.
目的研究系统碘水造影在小肠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系统碘水造影检查的98例疑患小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为慢性腹痛,21例为反复呕吐,15例为腹痛伴呕吐,5例为慢性腹泻,5例为黑便。患者口服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行系统碘水造影,经腹部X线动态观察造影剂在消化道内的充盈和缺损,并与患者DBE检查或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系统碘水造影诊断小肠疾病64例,小肠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异常34例。其中无内镜检查禁忌证患者34例行DBE检查证实小肠疾病29例,系统碘水造影检查未见小肠疾病而DBE检查发现小肠病变6例;系统碘水造影检出疾病但DBE未发现者7例。无法行DBE检查或DBE检查过程中因肠腔堵塞无法进镜且无手术禁忌证患者行剖腹探查术者17例,系统碘水造影检查与剖腹探查术对小肠疾病检出一致率达100%,多为小肠梗阻及穿孔等急腹症。系统碘水造影检查及DBE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者34例。结论系统碘水造影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小肠梗阻患者有较大诊断价值,还能找出内镜遗漏的病变,适用范围更广,可以作为小肠镜检查的有效补充,但其对小肠黏膜较细微的病变显示不足。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