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7624篇
  免费   417203篇
  国内免费   228481篇
耳鼻咽喉   86015篇
儿科学   147996篇
妇产科学   122089篇
基础医学   637278篇
口腔科学   144059篇
临床医学   1213913篇
内科学   1058391篇
皮肤病学   123609篇
神经病学   384277篇
特种医学   3196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32篇
外科学   830104篇
综合类   1788325篇
现状与发展   513篇
一般理论   2381篇
预防医学   913699篇
眼科学   155726篇
药学   978140篇
  8235篇
中国医学   695821篇
肿瘤学   339657篇
  2024年   38828篇
  2023年   123651篇
  2022年   117478篇
  2021年   106963篇
  2020年   142273篇
  2019年   164743篇
  2018年   163359篇
  2017年   97439篇
  2016年   129195篇
  2015年   148935篇
  2014年   284339篇
  2013年   315710篇
  2012年   657617篇
  2011年   722533篇
  2010年   448745篇
  2009年   413347篇
  2008年   634094篇
  2007年   623854篇
  2006年   597642篇
  2005年   568733篇
  2004年   531412篇
  2003年   500387篇
  2002年   455859篇
  2001年   383975篇
  2000年   389459篇
  1999年   214929篇
  1998年   101337篇
  1997年   73836篇
  1996年   69939篇
  1995年   70171篇
  1994年   63783篇
  1993年   48818篇
  1992年   45813篇
  1991年   40324篇
  1990年   36612篇
  1989年   37753篇
  1988年   38731篇
  1987年   33718篇
  1986年   28587篇
  1985年   25268篇
  1984年   21435篇
  1983年   19014篇
  1982年   17751篇
  1981年   13868篇
  1959年   14792篇
  1958年   25533篇
  1957年   25068篇
  1956年   23307篇
  1955年   21673篇
  1954年   1998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01.
  目的  了解实行备案制后江苏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现状,提出新形势下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日常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建议。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江苏省行政区域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资料信息,同时结合现场质量考核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江苏省203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中,公立机构98家(占48.28%),民营机构105家(占51.72%)。有186家(占91.63%)机构同时具备接触粉尘类、化学因素类和物理因素类检查资格,具有放射因素类检查资格的有77家(占37.93%),生物因素类检查资格的仅有17家(占8.37%)。公立和民营机构人员在专兼职、专业、职称、学历构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行备案制后,公立机构数明显减少,民营机构数增多。现场质量考核发现,部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基本条件欠缺,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内部管理、服务行为欠规范,机构技术人员实际工作能力欠缺。
  结论  实行备案制后,江苏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总体状况尚可,但仍存在地区、检查类别分布不平衡现象,其人员构成、服务能力和质量管理方面有待强化。各有关部门在鼓励和支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同时,应加大监管力度,引导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2.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不稳,反应迟钝,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抽搐。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较差,饮食及睡眠不良,体重稍减轻。专科体检: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膝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胸片无异常。MRI平扫及增强:后颅窝中线偏右侧见一实性为主的较大混杂信号肿物,大小4.6cm×5.9cm×4.8cm,与小脑幕-大脑镰后部相连,挤压小脑、脑干及第四脑室,第四脑室受压变窄,幕上脑室扩大。  相似文献   
103.
归纳我国脑卒中后抑郁(PSD)护理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分析其研究的阶段特征及趋势。方法 计算机检索我国PSD护理研究的相关文献,时间范围为2010—2019年,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绘制及可视化分析。结果 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到2010—2019年发表的PSD护理研究文献共779篇,论文年发表数均在60篇以上。纳入文献的高频关键词频次居前5位的依次为脑卒中、抑郁、心理护理、PSD及护理,关键词共现图谱中网络节点数N=423,连线数量E=1 390,网络密度D=0.0 156,节点最大的是脑卒中。纳入文献最早出现的突现词是护理干预,紧接着是心理护理干预,之后在2016年、2017年相继出现了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并持续到现在,成为研究前沿。在PSD护理研究领域总发文数在2篇及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共64位核心作者,核心作者共计发文139篇,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结论 现阶段我国护理研究越来越重视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的问题,且将提出较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并在内容上越来越注重护理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4.
105.
宫腔积液指宫腔内液体积存(积水、积血或积脓),是绝经后女性常见体征之一,常于超声检查时发现。持续宫腔积液患者,需宫腔镜检查寻找病因。本文报道1例以宫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胃型宫颈腺癌的患者。通过病例回顾并文献复习,以期为更多绝经后宫腔积液及宫颈病变的诊断提供参考,避免漏诊及误诊。1病例资料患者67岁,女,主因"绝经18年,不规则阴道出血2月"于2020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SCA2)致病基因ATXN2异常等位基因中间重复个体的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针对2005—2018年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研究中心收集的138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共济失调家系的先证者和部分家系成员,采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方法进行动态突变检测,对携带ATXN2基因中间重复的个体进行临床表型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共检出163个家系(包含先证者和家系成员共203人)携带异常扩展的ATXN2基因CAG重复序列,其中93个家系中有107例的异常扩展等位基因重复次数在29~34次之间。在其中的20个亲子对中,父系遗传16个,异常等位基因的代间扩展增加0~28次,母系遗传4个,异常等位基因的代间扩展增加0~4次。结论对于临床拟诊SCA2家系患者,需对其亲代或成年子代个体进行ATXN2基因检测,以免漏诊。动态突变基因检测有助于识别中间重复的个体,对明确家系致病基因和遗传咨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衰减伪影对冠心病患者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图像质量及灌注结果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且于造影前后1周行GMPI的99例冠心病患者的图像,定性及半定量分析衰减校正前后GMPI图像结果,比较衰减校正前后左心室各壁段平均放射性计数及灌注结果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衰减校正前后灌注结果不一致部分的受检者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及增厚情况。结果与衰减校正前比较,衰减校正后左心室间隔、下后壁及侧壁的平均放射性计数较高(Z=-7.302、-8.014、-3.991,P均<0.001),心尖部较低(Z=-8.021,P<0.001)。其中女性衰减校正后前壁平均放射性计数减低(Z=-2.314,P=0.021)。男性衰减校正前后下后壁放射性计数差值明显高于女性(t=-8.408,P<0.05)。衰减校正后44%(44/99)的左前降支及37%(37/99)的右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区域显像结果发生改变,结合超声心动图及GMPI结果显示其中85%(35/41)的左前降支及81%(29/36)的右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区域室壁运动及室壁增厚率均正常。结论衰减伪影对GMPI的图像质量和灌注结果有较大影响,结合室壁运动和增厚情况等有助于鉴别衰减伪影,提高诊断准确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108.
睡眠是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的重要非训练策略之一,科学分析影响运动员睡眠的各类因素和改善策略有助于在训练和比赛期最大化运动表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与总结发现,运动员群体普遍存在睡眠问题,且该问题在比赛前后更为严重。影响运动员睡眠的因素可分为运动类和非运动类,其中训练、比赛和旅行是运动员睡眠问题的主要致因。多导睡眠图、睡眠问卷/量表/日记、睡眠活动记录仪和手机App等是目前运动员睡眠的主要监测方法。睡眠问题对运动员不同运动表现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次最大强度下的重复冲刺能力、力量耐力和认知参与类运动表现影响的证据相对更为充分。增加睡眠时长、改善睡眠环境/睡前行为、营养补充、旅途调节和运动后恢复策略,是目前改善睡眠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9.
Zedoary tumeric (Curcumae Rhizoma, Ezhu in Chinese) has a long history of application and has great potential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cancer. The anti liver cancer effect of zedoary tumeric depends on the combined action of multiple pharmacodynamic substance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specific mechanism of zedoary tumeric against liver cancer,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its single pharmacodynamic substance against liver cancer, and then verifies the joint anti liver cancer mechanism of its "pharmacodynamic group". By searching the research on the anti hepatoma effect of active components of zedoary tumeric in recent years, we found that pharmacodynamic substances, including curcumol, zedoarondiol, curcumenol, curzerenone, curdione, curcumin, germacrone, β-elemene, can act on multi-target and multi-channel to play an anti hepatoma role. For example, curcumin can regulate miR, GLO1, CD133, VEGF, YAP, LIN28B, GPR81, HCAR-1, P53 and PI3K/Akt/mTOR, HSP70/TLR4 and NF-κB. Wnt/TGF/EMT, Nrf2/Keap1, JAK/STAT and other pathways play an anti hepatoma role.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re targets of the "pharmacodynamic group" for anti-life cancer are AKT1, EGFR, MAPK8, etc, and the core pathways are neuroactive live receiver interaction, nitrogen metabolism, HIF-1 signaling pathway, etc. At the same time,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of pharmacodynamic substance and "pharmacodynamic group", it is found that they have grea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in target, pathway, biological function, determination of core pharmacodynamic components, formation of core target protein interaction, in-depth research of single pharmacodynamic substance, increasing curative effect and so on. By analyzing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zedoary tumeric pharmacodynamic substance and "pharmacodynamic group"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cancer, this paper intends to provide some idea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deeper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f zedoary tumeric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armacodynamic substance and "pharmacodynamic group".  相似文献   
110.
背景:原发性线粒体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其中周围神经是线粒体病的常见受累器官之一。 目的:总结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治的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基因检测结果及治疗效果,并以“COX20”、“线粒体复合物Ⅳ缺乏症(Complex Ⅳ deficiency)”为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12月。总结已报道COX20基因变异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主要结局指标:临床表型和COX20基因变异位点。 结果:4例患儿纳入分析,男、女各2例,其中3例自幼运动发育落后。4例均在儿童期起病,均以行走不稳为首发症状。肌电图均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改变,感觉神经轴索受累为主。4例患儿均携带COX20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包括错义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其中移码变异c.262delG(p.E88Kfs*35)尚未见报道。文献复习目前共报道COX基因变异18个家系22例患儿(包括本文病例),起病中位年龄为5(1.0~17)岁,22例均以行走困难或步态不稳起病,11例(50.0%)有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病程中14例(63.6%)出现构音障碍,14例(63.6%)出现肌力下降和/或足部畸形,8例(36.4%)出现共济失调,6例(27.3%)出现肌张力障碍,5例(22.7%)存在认知倒退等。21例患儿行神经传导及肌电图检查,19例(90.5%)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头颅(18例)及脊髓(10例)MR检查提示,脊髓萎缩4例(40%),小脑萎缩4例(22.2%)。9例患儿已无法独立行走,丧失独立行走能力中位年龄为10(7~21)岁。目前共报道9个变异位点,4种变异类型,其中错义变异5个,剪切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 结论:COX20基因变异患者多早期起病,以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表现,可合并构音障碍、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认知倒退等,病情逐渐进展,致残率高。COX20基因变异类型以错义变异最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