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定量分析指标及其使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分析移植肾术后30例正常者和24例急性排斥反应(AR)者移植肾的CDE,以血流显像在肾脏切面中所占面积与肾切面面积的比值(BFAR)为定量指标。结果:正常组与AR组BFAR有显著差异,BFAR增高,AR的发生率减少。BFAR不同,对AR的诊断效能不同。结论:BFAR是对CDE定量分析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假性肾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和本院最近出现的 2例肾移植后假性肾动脉瘤 ,对本病的影像学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法作初步研究。【结果】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 ,常导致移植肾功能减退。本院 2例假性动脉瘤在术前获明确诊断 ,1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认 ,另 1例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确诊。 2例均行移植肾 动脉瘤切除术。【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肾移植术后病人常规监测手段 ,MRA对本病的诊断较具价值。移植肾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弥漫性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及超声对弥漫性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弥漫性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分析其表现。结果①5例弥漫性甲状腺癌均表现为甲状腺回声普遍增高、增粗、不均,微小钙化散在分布,腺体内未见明确局灶性病变,未见正常的甲状腺组织回声。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病例均表现为甲状腺血流信号增多。③所有病例均伴有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淋巴结内部见微小钙化灶。结论弥漫性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对弥漫性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定性分析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图像上肝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FLL)边界和周围肝组织的弹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52例FLL患者(152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FLL及其周围肝组织SWE检查,同时记录其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分析FLL的弹性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病变周围肝组织弹性分布类型及两者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良性病变26例,恶性病变126例。良性病变中25例(96.2%)表现为弹性边界清楚,1例(3.8%)表现为弹性边界不清;恶性病变中82例(65.1%)表现为弹性边界清楚,44例(34.9%)表现为弹性边界不清。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良恶性是弹性边界是否清楚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良、恶性病变周围肝组织弹性分布表现为A型(均匀蓝色)、B型(蓝绿色)、C型(不均匀呈五彩状)分别为20例(76.9%)、6例(23.1%)、0例和17例(13.5%)、60例(47.6%)、49例(38.9%);病变周围肝组织的弹性分布类型(A型、B型、C型)在良恶性病变、有无病毒性肝炎背景、不同性别及不同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不同大小病变之间的分布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6)。结论:定性分析FLL边界和周围肝组织的弹性特征可为FLL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参考,FLL边界和周围肝组织弹性特征受病变性质及肝病背景影响,而与病变大小无关。边界弹性特征鉴别诊断不同类型FLL仍需进一步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45.
肝细胞性肝癌超声造影表现与肿瘤病理分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超声造影(CEUS)表现与肿瘤病理分化的关系。方法121个HCC病灶接受了CEUS和病理学检查。CEUS使用造影剂声诺维和对比脉冲序列(CPS)成像技术,组织病理诊断按Edmonson法分类。结果肿瘤分化程度与肿瘤增强变低时间呈线性相关。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增强变低的时间及延迟期肿瘤的增强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0.04、P=0.026),但肿瘤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变等时间以及动脉期和门脉期肿瘤的增强水平无明显差异(P=0.26、P=0.33、P=0.23、P=0.58)。结论在CEUS上HCC增强消退的时间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分化好的HCC病灶增强减退较慢,少数病灶门脉期或延迟期仍可呈等或高增强,分化差的肿瘤增强减退较快,绝大多数病灶门脉期或延迟期呈低增强。  相似文献   
46.
目的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超声表现。方法6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共70个病灶接受了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总结病灶的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灰阶超声显示82.9%(5870)的病灶位于肝右叶,17.1%(1270)病灶位于肝左叶。74.3%(5270)的病灶为等或稍低回声,17.1%(1270)的病灶为低回声,8.6%(670)的病灶为高回声;92.9%(6570)的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得动脉血流信号。其中显示Ⅲ级、Ⅱ级及Ⅰ级血供的病灶分别为68.6%(4870)、18.6%(1370)、5.7%(470)。峰值流速14.4~113cms,其均值为46.5±24.2cms,阻力指数为0.4~0.7,其均值为0.55±0.07。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具有较特征性的超声表现,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初步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联合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美罗华)与甲强龙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免疫炎性易栓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8例SLE患者经肾活检确诊为狼疮性肾炎。予SLE活动指数(SLEDAI积分)评价病情活动程度;流式细胞术(FCM)监测B细胞清除、T细胞亚群及炎症介质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狼疮抗凝物(LA)水平;以磁珠法检测血凝常规、血浆D二聚体(D-D)、抗凝血酶(AT)等。结果随访第1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CD19和CD20降至"0";至第3个月全组SLEDAI评分〈4分,Th1(IFN-γ)、Th2(IL-4)及CD11b、CD25水平均接近正常;随访至1年上述指标维持在正常值内。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UC-MSC所具有的靶向作用,能有效清除外周血致病性B细胞,恢复Th1/Th2免疫平衡状态,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促进机体免疫重建,恢复凝血-抗凝系统平衡,从而改善机体免疫炎性易栓状态。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新型腔内射频消融导管对离体猪肝(肝实质、栓子模型)的消融效果。方法 应用EMcision Habib腔内射频消融导管及RITA射频发生器对新鲜离体猪肝肝实质及栓子模型进行消融,输出功率分别为5 W、10 W、15 W和20 W,消融时间分别为60 s、90 s和120 s,观察消融灶组织凝固形态及范围。结果 消融肝实质时,输出功率为10 W、延长消融时间(90 s延长至120 s),输出功率为15 W、延长消融时间(60 s延长至90 s)以及消融时间为60 s和90 s、增加输出功率(15 W增加至20 W)获得的消融灶长径增加(P均<0.05),而宽径增加不明显(P均>0.05)。消融栓子模型时,输出功率为10 W、延长消融时间(90 s延长至120 s),以及消融时间为60 s、增加输出功率(15 W增加至20 W)均可增加消融灶长径(P均<0.05),而宽径增加不明显(P均>0.05)。肉眼见所有消融灶附着处血管管壁颜色均与邻近血管管壁无差异。结论 采用EMcision Habib腔内射频导管消融离体猪肝可出现明确的消融范围,且对管道壁无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联合多极无水乙醇注射治疗3 cm以上肝细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65例肝细胞癌患者的67个结节进行治疗,肿瘤直径3.1~7.0 cm,术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首次治疗后结节的完全消融率为94.0%(63/67),4个残留的结节经补充治疗后均得到完全消融.主要并发症有3例,包括肝脓肿1例、腹腔出血1例、腹腔大量积液1例,经保守治疗后均好转.无治疗相关的死亡发生.术后平均随访(20.0±7.6)个月(6.7~32.6个月),肿瘤局部进展10例,远处复发32例.共有57例患者存活,8例死亡.1年、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1%及88.1%.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多极无水乙醇注射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直径3 cm以上,尤其是3~5 cm的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柯萨奇病毒与心肌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感染CVB3心肌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IL - 6、IL - 8、IL - 1α、IL - 1β和TNF -α的产生。 结果 发现感染CVB32 4h后IL - 6和IL - 8明显升高 (P <0 .0 1) ,96h后IL - 1α有所升高 (P <0 .0 5 ) ,IL - 1β和TNF -α无明显变化。 结论 IL - 6、IL - 8和IL - 1α在CVB3心肌炎中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