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了解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情况及耐药规律。方法收集并分析361株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敏资料,并探讨其耐药规律。结果本院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最敏感,敏感率达82.2%。其次为奈替米星,敏感率46.3%。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约60%。对4种抗生素同时敏感菌株为115株,占总数的31.9%,同时耐药菌株49株,占13.6%。对阿米卡星敏感而对其它3种抗生素耐药菌株79株,占21.9%。对阿米卡星和奈替米星敏感,而对另两种抗生素耐药菌株为41株,占11.4%。结论阿米卡星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对铜绿假单胞菌最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4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交叉耐药,妥布霉素与庆大霉素交叉耐药更严重。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和推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近两年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资料,并根据监测药物耐药表型,推测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结果本院361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外排系统过度表达导致耐药最常见,占25.8%;其次,为产AmpC酶,占23.3%。产ESBLs、产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分别占13.0%和11.1%。膜孔蛋白缺失和产青霉素酶等2种耐药机制最低。结论外排系统过度表达和产ArnpC酶是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3.
张齐武  黎志国  刘姝  左中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371-1371
病例男,30岁。诉发热4天入院。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当时测体温37.6℃,自认为是“感冒”,于当地诊所就诊,予“加替沙星”(400mg,1/d)静滴,未见明显好转,体温反而升至39℃,自服“扑热息痛”,体温下降不明显,伴轻度咳嗽、咳少量白色痰,无咯血,感轻度恶心,呕吐两次,均为胃内容物,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病以来饮食差,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模型眼内的表达及作用,阐明PEDF基因转染对巨噬细胞诱导的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包裹pcDNA3-PEDF,注射到36只SD大鼠玻璃体腔内(每组大鼠的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作为阴性对照眼),大鼠分为PVR对照组(仅在玻璃体腔内注射巨噬细胞诱发PVR形成)、盐水对照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3 d后注射巨噬细胞)和转染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脂质体、pcDNA3-PEDF混合物,3 d后注射巨噬细胞),每组12只,应用检眼镜和全视网膜镜观察各组大鼠玻璃体和视网膜情况;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玻璃体、视网膜各层结构和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检眼镜和全视网膜镜观察各组大鼠PVR形成情况,玻璃体腔注射巨噬细胞后,与转染组比较,PVR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大鼠可见玻璃体腔内增殖明显。于注射后1周见PVR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开始出现条索样增殖,2~3周时增殖逐渐加重,并开始出现视网膜隆起,4周见全部模型眼均有明显增殖改变,有条索状增殖物牵引网膜,并出现牵拉网脱;转染组大鼠中仅1眼见玻璃体牵拉,视网膜浅脱离,余眼玻璃体无明显混浊,眼底清晰,视网膜平伏。HE染色,转染组大鼠绝大部分实验眼视网膜各层细胞结构清晰,仅发生了视网膜浅脱离的1眼可见视网膜前增殖膜,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PVR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大鼠玻璃体腔内可见随病程进展的炎症反应,炎症细胞聚集、成纤维细胞增殖、瘢痕形成最终导致眼球萎缩。结论:大鼠玻璃体腔注射转染PEDF可以明显抑制巨噬细胞诱导的PVR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晨峰血压及冠脉病变程度关系。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市某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信息、采集空腹静脉血、动态血压测量及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脉病变程度,并对冠脉病变程度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78例参与本研究,男性占70.2%,年龄27~74岁,以51~74岁为主,占66.9%;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62.9%,BMI≥24.0占27.5%;吸烟者占36.0%,糖尿病患者占30.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Gensini平均分为(67.21 ± 13.25),24 h收缩压平均为(145.53 ± 8.35)mmHg,舒张压平均为(106.50 ± 10.19)mmHg,晨峰血压平均为(27.25 ± 8.37)mmHg。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BMI、吸烟情况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或不伴糖尿病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24 h平均收缩压、血压晨峰值和Gensini评分分别为(148.93 ± 8.11)mmHg、(30.39 ± 8.29)mmHg和(70.02 ± 16.30)分,明显高于B组的(143.03 ± 9.20)mmHg、(25.10 ± 9.10)mmHg和(63.10 ± 14.29)分(P<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24 h平均收缩压(标准回归系数=0.205)、晨峰血压(标准回归系数=0.243)越高,Gensini评分越高。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24 h平均收缩压和晨峰血压与冠脉病变程度有一定关系,应重视不同疾病患者并发其他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刺治疗肝郁脾虚抑郁症的选穴和配伍规律。方法 检索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建库至2019年6月18日针刺治疗肝郁脾虚抑郁症的相关文献,用数据挖掘相关技术分析选穴及配伍规律,包括使用频次、分布、归经、方法、疗程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涉及30个腧穴,使用频次前三位的腧穴为:太冲、三阴交、百会;涉及腧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经穴为主;应用频次最高的腧穴分布在下肢及头面部;操作方法主要为普通针刺或电针,通常留针30分钟,1次/天,5次/周,疗程6周;常用的腧穴配伍为足三里+太冲、中脘+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以及印堂+太冲+三阴交;聚类分析体现出上下配穴、交会穴配穴、子母经配穴,常用穴位组合均为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特定穴或经外奇穴之间的组合。结论 针刺治疗肝郁脾虚抑郁症疗效确切,有一定规律可循,常选用太冲、三阴交、百会为主穴,运用远近配穴及局部取穴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地佐辛注射液在术后疼痛缓解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择期开腹手术患者8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行PCIA,观察组给予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行PCIA,并比较2组术后疼痛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6、12、24、48h疼痛评分分别为(4.83±0.74)分(、2.48±0.43)分(、2.13±0.84)分、(2.02±0.55)分(、1.70±0.65)分;对照组为(4.85±0.66)分(、4.07±0.62)分(、3.95±0.73)分(、2.89±0.83)分(、2.56±0.78)分、观察组术后6、12、24、48 h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注射液在术后疼痛缓解中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进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心衰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随访1次,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干预后干预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改善其抑郁、焦虑状态,提高其心理状态水平。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后发生发热出疹性病例(RFIs)特征,为今后类似病例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沙市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麻疹监测专报系统报告的80例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后RFIs病例,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特征。结果长沙市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后发生的RFIs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13/万,病例成散发状态,相互之间无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12月龄,58例(72.5%);首次接种者69例,占86.3%;发热时间在接种后5~9 d为多,占45.0%,出疹时间为接种后6~10 d为多,占46.2%。结论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后可引起RFIs病例,进行病毒基因分析是诊断RFIs病例是否为麻疹疫苗相关病例的唯一方法,应加强对发热出疹病例的监测,及时采集合格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类。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围术期不同护理干预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在并发症方面,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率分别12.9%、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方面,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P0.05);在SDS、SAS评分方面,干预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更好(P0.05)。结论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率,改善患者SDS、SAS评分,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