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目的调查男性医务人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并与北京市男性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入选某三级甲等医院35~60岁在职男职工,记录个人资料及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检查结果,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每周运动情况、吸烟史、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本研究资料完整者共373例,平均年龄44岁,≥50岁者占24.4%(91例)。参照人群为北京男性居民,资料来自北京市卫生局2009年度北京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结果 (1)男性医务人员肥胖、血脂异常和缺乏运动、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北京市男性居民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医务人群的吸烟率接近北京市男性居民平均水平(45.2%和5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医务人员中≥50岁者的高血压、空腹血糖升高/糖尿病患病率、吸烟率均明显高于<50岁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男性医务人员中≥50岁、吸烟和超重/肥胖者合并3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分别为77.0%、87.0%、76.0%,分别明显高于<50岁、不吸烟和体质量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医务人员的部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肥胖、血脂紊乱和缺乏运动)合并率明显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医务人员合并3个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在≥50岁、吸烟和超重/肥胖者明显增高,应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72.
目的 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老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OCM)的可行性 ,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 对 6 0岁以上的 6例老年HOCM患者施行心肌声学造影指导下的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结果  6例患者的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均获成功 ,未出现严重的心脏并发症 ,术后即刻应用心导管测左室流出道压差由术前(10 4.33± 19.6 1)mmHg降至 (35± 2 5 .88)mmHg(P <0 .0 0 1)。术后对 6例患者进行了 1~ 18个月的随访 ,经超声心动图测左室流出道压差由术前 (91.83± 2 7.17)mmHg降至 (36 .0 8± 33.6 3)mmHg(P <0 .0 5 ) ,室间隔厚度由术前(2 1.83± 2 .79)mm降至 (16 .0 2± 3.86 )mm (P <0 .0 5 )。术后心功能由术前的 3.4± 0 .5级改善为 1.1± 0 .3级 (P <0 .0 0 1)。结论 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老年HOCM患者的即刻和近期效果良好 ,并发症少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73.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患者分为3组:1组为服用原有降压药物产生不良反应需要停药,换用氯沙坦者14人;2组为原有降压药物效果不佳(BP≥140/90mmHg)直接加用氯沙坦者12人;3组为原发高血压未用降压药物者4人。3组均以氯沙坦50mg.qd为起始剂量,第4周平均血压≥140/90mmHg者加用双克尿噻12.5mg.qd。结果:1组换用氯沙坦50mg.qd  相似文献   
574.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牙周炎40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成人牙周炎患者 6 0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4 0例采用中药与甲硝唑相结合治疗 ,对照组 2 0例采用口服甲硝唑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 30例 ,总有效率 97.5 % ;对照组显效 8例 ,总有效率 9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牙周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75.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氨茶碱对小儿全身麻醉术后催醒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石城县人民医院行腹股沟疝手术的80例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催醒方法不同分为A组(60例均使用氨茶碱)及C组(20例均使用等量生理盐水),再根据A组氨茶碱剂量使用不同分为A1组(1 mg/kg)、A3组(3 mg/kg)、A5组(5 mg/kg),各20例。对比各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拔管后出室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四组不同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5组苏醒时间少于A3组、A1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A3组及A5组拔管后出室时间均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1组、A3组及A5组拔管后出室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但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5 mg/kg剂量的氨茶碱在小儿全身麻醉术后催醒中效果最佳,能够有效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6.
中药地黄饮子对老龄大鼠海马 SYP、ERK 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地黄饮子对老龄大鼠海马突触泡膜素(synaptophysin,SYP)、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ERK)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提高学习记忆、延缓脑老化的功效及机制。方法将老龄大鼠分为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组每天灌服地黄饮子(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连续30d。在此基础上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SYP、ERK的表达。结果给药各组与对照组比较,Morris水迷宫中寻找到平台的逃避潜伏期显著降低(P<0.01),平台所在象限区域游泳的时间及距离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P<0.01)。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海马SYP、ERK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结论中药地黄饮子能够提高老龄大鼠的学习记忆、延缓脑老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YP、ERK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77.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应用不间断口服达比加群酯期间出现心包压塞, 穿刺引流后引流管拔除与重启抗凝的时机。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纳入北京安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间接受房颤导管消融, 围术期应用不间断达比加群酯抗凝期间出现心包压塞的患者共20例。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 导管消融、心包压塞与处理参数, 引流管拔除、重启抗凝时间以及围术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行心包穿刺、引流, 平均引流量为(427.8±527.4)ml;7例予依达赛珠单抗治疗, 其中1例行外科开胸修补术。19例未开胸患者术后拔管时间为(1.4±0.7)d, 重启抗凝时间为(0.8±0.4)d;无论是否应用依达赛珠单抗, 拔管时间、重启抗凝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 d内未发生再出血、栓塞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应用不间断达比加群酯抗凝期间发生心包压塞时, 一旦止血确切, 无论是否应用特异性拮抗剂, 尽早拔管与重启抗凝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578.
目的 通过对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患者血药浓度及尿常规和肾功能等指标进行监测,分析MTX排泄延迟的影响因素,为指导HD-MTX化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9月 2013年7月136例次接受HD-MTX化疗患者的血清药物浓度、尿pH值和肾功能进行监测,并对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检测MTX血药浓度214次,发生排泄延迟共41次(30.1%),43例患者在治疗中发生1次排泄延迟的有11例,发生2次排泄延迟的有7例,发生3次以上排泄延迟的有4例.排泄延迟的危险因素有MTX的用量、开始化疗后24 h尿常规pH值,14例次开始化疗后24 h尿常规pH为7.5,均未发生排泄延迟.结论 在HD-MTX治疗后,在进行亚叶酸钙(CF)解救的同时要配合好碱化和水化,也要对患者血清MTX浓度、尿PH值和肾功能进行监测,发生排泄延迟时及时调整CF解救剂量并加强碱化和水化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必要时需行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579.
目的了解重症脑卒中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上报的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重症脑卒中患者308例为病例组,以性别进行1∶1匹配,选取同期住院的308例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3 573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308例,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8.62%;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骶尾部最多(占33.97%),分期以1期为主(占55.49%)。住院时间、空腹血糖6.1 mmol/L、留置导管、机械通气、发热、贫血、瘫痪、大小便失禁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营养支持、使用气垫床、使用预防性敷料是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应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并加强营养,预防性使用保护器具,以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80.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患者病情复杂, 主要表现为sTBI可显著增高COVID-19发展为重型或危重型的概率;COVID-19也可增加sTBI的手术风险和术后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 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点, 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救治带来困难。截至目前, 可供医务人员参考的有关sTBI合并COVID-19的临床研究和诊疗规范甚少。为规范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重症医学分会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 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方案为政策依据, 基于国际疫情大流行3年来sTBI和COVID-19的国内外文献, 制订《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成人患者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本共识从急诊处理、急诊手术和病房综合管理等方面提出15条推荐建议, 为sTBI合并COVID-19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