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又名过醋酸,系广谱、速效、高效的灭菌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对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均能迅速杀灭,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具及环境的消毒。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西洋参含片中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及拟人参皂苷F11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5 mL·L~(-1)磷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结果人参皂苷Rg_1和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b_1在2.5~500μg·mL~(-1)、拟人参皂苷F11在5.0~1 0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大于95.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西洋参含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红花-甘草配伍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冰水应激大鼠30d制作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应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收缩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苯肾上腺素(PE)收缩血管的量效曲线、β2受体拮抗剂ICI 118551预处理后肾上腺素(AD)收缩血管的量效曲线及沙丁胺醇(SAL)舒张血管的量效曲线均明显右移,最大收缩幅度(Emax)或舒张幅度(Rmax)均明显降低,pD_2值均明显减小;与模型组比较,红花组和红花-甘草组此三种量效曲线明显左移,Emax或Rmax明显升高,红花-甘草组的作用强于红花组。用高K^+和PE收缩血管,Ach对模型组大鼠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明显减弱,红花组和红花-甘草组Ach舒张血管的作用明显增强,红花-甘草组的作用强于红花组。结论:红花-甘草配伍能明显改善寒凝血瘀证大鼠肠系膜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肾上腺素受体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心肌型肌球蛋白轻链激酶(cardiac 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 cMLCK)对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的作用。  方法  纯化cMLCK作为激酶,体外激酶反应实验探索cMLCK活性位点。制作野生型cMLCK(WT-cMLCK)及敲除了氨基端(N端)的变异体(ΔNT-cMLCK)腺病毒,感染原代心肌细胞,并用随机数法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ngⅡ组、WT-cMLCK组、WT-cMLCK+AngⅡ组、ΔNT-cMLCK组、ΔNT-cMLCK+AngⅡ组,每组3个样本。RT-PCR检测心衰因子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MLCK及底物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面积。  结果  WT-cMLCK在体外体系能对其底物MLC2v进行磷酸化;而ΔNT-cMLCK对MLC2v的磷酸化作用消失;使用AngⅡ处理后,可见细胞面积增大[(1 787.0±142.6)μm2 vs.(2 458.0±211.3)μm2,P < 0.001],ANP、β-MHC表达上调(均P < 0.05);cMLCK及p-MLC2v表达上调(均P < 0.05);过表达WT-cMLCK可逆转心肌肥大[(2 527.0±116.4)μm2 vs.(1 775.0±88.5)μm2,P < 0.001];敲除N端可使cMLCK的保护作用丧失[(1 775.0±88.5)μm2 vs.(2 613.0±118.4)μm2,P < 0.001]。  结论  过表达cMLCK可改善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该作用依赖于其N端。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减轻氧化应激和抗心肌纤维化作用。方法将5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5组(对照组,模型组,
依达拉奉低、中、高浓度组)。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构建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依达拉奉(Eda)各剂量组同时予以依达拉奉干
预,共14 d。第15天检测各组心肌纤维化程度、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胶原容积分数(CVF),以及心肌组织Ⅰ型、Ⅲ型胶原蛋
白(ColⅠ、Col Ⅲ)、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
检测心肌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CVF和LV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为0.000),依达拉奉组随着治疗浓度的增加
(低、中、高浓度),CVF和LVMI呈下降趋势(P<0.05);模型组ColⅠ、Col Ⅲ和Hy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为0.000),随着治疗浓
度的增加,ColⅠ、Col Ⅲ和Hyp呈下降趋势;模型组MD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SOD和NO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
为0.000);依达拉奉低、中、高浓度组SOD和NO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TGF-β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依达拉奉
低、中、高浓度组TGF-β1明显低于模型组;MDA与LVMI、CVF、ColⅠ、Col Ⅲ、Hyp呈正相关,而SOD和NO均与LVMI、CVF、
ColⅠ、Col Ⅲ、Hyp呈负相关;TGF-β1与LVMI、CVF、ColⅠ、Col Ⅲ、Hyp、MDA呈正相关,而与SOD、NO呈负相关。结论依达
拉奉能减轻氧化应激及抑制TGF-β1表达从而延缓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6.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终止中期妊娠出血量及宫腔感染的机会,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率,保证受术者的安全,我站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5~27周妊娠,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水囊引产方法。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2~2004年来我站因各种原因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5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研究P-糖蛋白(P-gp)调控下,石菖蒲挥发油、α及β-细辛醚对远志活性成分3,4,5-三甲氧基肉桂酸(TMCA)在大鼠空肠、回肠的吸收特性的影响。方法 MTT实验研究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石菖蒲挥发油、α-及β-细辛醚对远志细胞毒作用的影响;外翻肠囊法研究TMCA在空肠、回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及累积吸收量(Q),考察以上药物对其肠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石菖蒲挥发油、α-及β-细辛醚、Ver可增加远志细胞毒作用。TMCA在空肠、回肠中为线性吸收(r0.95),回肠段Q及Ka值高于空肠段;石菖蒲挥发油、α-及β-细辛醚、Ver可显著提高TMCA在空肠、回肠中的Q及Ka值(P0.05或P0.01)。结论 TMCA为P-gp底物;石菖蒲挥发油所含α-及β-细辛醚可能通过抑制肠段P-gp功能,提高TMCA肠道吸收。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苏木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RP-HPLC测定红花单煎液和红花-苏木配伍液灌胃后正常大鼠血浆中HSYA的血药浓度,DAS 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红花单独给药、红花-苏木配伍给药,HSYA在体内代谢动力学模型均为二室开放模型;配伍后,HSYA的分布半衰期t1、2α、吸收半衰期t1/2Ka、表观分布容积VL/F显著减小,达峰时间tmax有所提前.结论:苏木可加快HSYA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加快HSYA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减少HSYA在体内的蓄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8例(男38例,女10例),根据PCI术后测量的IMR值分为3组,A组IMR≤25(n=18);B组IMR 25~32(n=16);C组IMR≥32(n=14).检测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PCI术后及术后1年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术后1年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 3组间血清NT-ProBNP水平[(2 734.83±1 009.40)vs.(4 929.68±1 611.52)vs.(7 480.64±2 082.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49,P=0.000).术后3组间LVEF[(54.00士5.99)vs.(52.31士4.35)vs.(49.29士4.6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376,P=0.043),3组间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组间LVEF[(57.28±5.21)vs.(54.43±3.69)vs.(46.43±5.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44,P=0.000),3组间LVEDD(48.94±1.95)vs.(50.63±2.68)vs.(52.14±2.6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875,P=0.002).术后1年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例数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707,P=0.035;x2 =6.084,P=0.048);再次ACS、再次PCI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 PCI术后测量IMR能有效预测患者心功能及1年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