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体外培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损部位角质形成细胞(KC),观察其细胞学特性&#65377;【方法】 原代培养SLE皮损和正常皮肤的角质形成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点,免疫荧光法进行角蛋白检测并计算细胞纯度;两步消化法纯化细胞;CCK-8(cell counting Kit-8)评价细胞的增殖情况,绘制生长曲线&#65377;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生长周期和凋亡情况&#65377;【结果】使用K-SFM(serum-free keratinocyte medium)无血清培养基能成功体外培养SLE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呈铺路石样&#65377;结合人工纯化,能达到 > 95%的纯度;与正常对照相比,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较迟(7 d vs. 4 d),但进入后增长迅速,S期比例为: (40.68 ± 1.81)% vs. (34.43 ± 1.24)%(P < 0.05);凋亡率高:(6.08 ± 0.72)% vs. (4.32 ± 0.44)%(P < 0.05)&#65377;【结论】 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培养难度大,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存在异常,可能为SLE发病的独立&#65380;始发因素,其致病机制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65377;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探讨不同的输注途径以及不同的时段输注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与脐血源CIK/NK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的分布规律及相互作用机制。输注前每毫升MSC悬液中加入5μl DiI染液(红色),每毫升CIK/NK细胞悬液中加入1μl CFDA SE染液(绿色)进行荧光标记。每只NOD/SCID小鼠的MSC的输注量为1×106(0.1ml),CIK/NK细胞为1×107(0.1ml)。实验分4为组,每组6只。A组:MSC+CIK/NK细胞同时静脉输注;B组:MSC+CIK/NK细胞静脉输注,CIK/NK细胞在MSC后48小时输注;C组:MSC髓腔输注+CIK/NK细胞同时静脉输注;D组:MSC髓腔输注+CIK/NK细胞静脉输注,CIK/NK细胞在MSC后48小时输注。CIK/NK细胞输注后24、48小时解剖NOD/SCID小鼠(每批次3只),分别取小鼠肝、脾、肺、肾脏进行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每低倍镜视野红色和绿色荧光细胞的平均数量及其平均比值关系,以反映MSC与CIK/NK细胞体内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IK/NK细胞抑制作用的强度。结果表明:输注CIK/NK细胞24小时和48小时后,A、B组小鼠肺、肝、脾中MSC与CIK/NK细胞平均比值之和均高于C、D组,而A组小鼠肺、肝、脾中MSC与CIK/NK细胞平均比值之和稍高于B组,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输注CIK/NK细胞24小时后C组小鼠肺、肝、脾中MSC与CIK/NK细胞平均比值之和稍低于D组,而48小时后其MSC与CIK/NK细胞平均比值之和稍高于D组,但两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A、B、C、D4组小鼠在输注CIK/NK细胞24小时和48小时后肺、肝、脾中MSC与CIK/NK细胞的平均比值之和均高于肾脏。结论:相同部位、相同时段输注MSC与CIK/NK细胞时,两种细胞在体内发生相互作用,MSC在动物模型体内和CIK/NK细胞相互作用的场所可能主要位于肺部和肝脏等网状内皮系统。  相似文献   
103.
背景:由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上表达的CD16和CD11a均与其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直接接触杀伤的抗肿瘤效应密切相关.因此了解两种细胞扩增过程中这两种分子表达的强弱,对根据免疫效应细胞的最终用途决定两种细胞的最佳收获时机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CD16和CD11a表达的变化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移植免疫学动态观察,于2006-09/2008-03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材料:脐血来自本院健康足月妊娠产妇.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为0.15胎牛血清的IMDM,双抗生素青、链霉素各1×105U/L24孔培养板中,在培养体系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15、干细胞因子及FLT3L制备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每隔3天半量换液及全量补充上述细胞因子.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榆测CD3+CD56+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以及CD3-CD56+自然杀伤细胞在4周培养过程中CD16和CD11a表达的变化.结果:CD16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上的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两类细胞上均在培养的第4周达到最高峰,分别为(55.99±3.90)%和(7.86±1.66)%,但CD16存自然杀伤细胞上表达比例较低,整个培养过程中自然杀伤细胞上CD16的均数表达没有超过8%.CD11a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培养的第3周,自然杀伤细胞培养的第2周达到最高峰,分别为(49.32±6.32)%和(82.31±11.33)%,之后逐渐出现下降,到培养第4周几乎消失.结论:CD16和CD11a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上的表达随培养时间呈动态变化,使用单克隆抗体联合细胞因予诱导杀伤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效应时,细胞的收获期可在细胞培养的第4周,利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直接杀伤效应进行细胞过继免疫,那么收获细胞的时间以细胞培养的第3周为宜.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体外培养并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在第3代细胞以5-氮杂胞苷进行诱导,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鉴定肌细胞及心肌细胞特异蛋白的表达。结果诱导后细胞体积较诱导前增大,而且更加细长,呈长梭形。14d细胞之间出现连接,排列方向渐趋一致。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Desmin,α-SarcomericActin和心肌特异性cTnI呈阳性反应。结论MSCs可能具有表达心肌细胞的特异性启动或分化调控基因,5-氮杂胞苷能在体外诱导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5.
王菲艳  魏菁  夏逸帆 《医学综述》2022,(6):1057-106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其病理机制主要包括周细胞的选择性丢失与新生血管的形成等,但具体分子学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信号通路可通过活化细胞质中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脂酶Cγ、磷脂酰肌醇-3-激酶等分子途径调节细...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44例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RS组患者白细胞总故显著下降,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显著下降.粒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粒细胞百分数显著增如:CD、CD2^-和CD8^-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CD3^-、CD4^-、CD8^-细胞百分数和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年后,恢复期SARS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结论]SARS冠状病毒感染损伤患者中性粒细胞和细胞免疫功能,但这种损伤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诱导脐血源树突状细胞对恶性血液病脐血移植后的过继免疫治疗十分重要。诱导条件对树突状细胞产率影响很大。本研究观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4及TNF-α分阶段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的效果。方法:通过Ficoll-Hypaque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以GM-CSF、IL-4及TNF-α分阶段诱导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生成,培养12 d收获细胞,以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细胞形态学特点,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记。结果:经培养12 d,每2×10 6脐血单个核细胞收获树突状细胞数为(0.46±0.13)×106,CD80+、CD86+细胞比例分别为89.98%±4.32%、86.86%±7.17%,而CD1a+细胞比例43.16%±5.80%,经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学特征。结论:通过GM-CSF、IL-4及TNF-α的树突状细胞培养体系和分阶段诱导法可高效率诱导脐血树突状细胞。[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 6(5): 377-380]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索同一来源脐血树突状细胞(DCs)以不同刺激方式作用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自然杀伤(NK)细胞后对其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因子组合诱导、扩增脐血来源的DCs、CIK和NK细胞,分别将DCs以不同的刺激方式(提前共孵育或直接加入)作用于同一来源的脐血CIK、NK细胞,了解其对不同效靶比下CIK、NK细胞杀伤K562、HL-60细胞株细胞毒活性的影响.[结果]随着效靶比的升高,脐血CIK、NK细胞对肿瘤细胞株的杀伤力增加,将脐血DCs与CIK、NK细胞共孵育或杀伤时直接加入,均可显著提高CIK、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以杀伤时直接加入DCs的促进作用更强.[结论]直接加入DCs对促进CIK、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2013-2015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方法 对2013-2015年陕西省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流行控制图法预测2016年发病趋势.结果 2013-2015年陕西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91 562例,其中重症病例2 630例,死亡3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9.31/10万,病死率为0.02%.发病高峰在4-7月;西安、渭南、咸阳是最主要的高发地区.实验室诊断手足口病病例共9 183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 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其它肠道病毒分别占34.28%,20.05%和45.67%.流行控制图法预测2016年1~10周陕西省手足口病实际发病数略低于目标值.结论 通过对既往监测资料的分析,确定陕西省手足口病的预警线和行动线,为相关决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尝试使用IL-2、IL-7和IL-12的单因子双因子和三因子组合进行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CIK/NK)细胞扩增培养,探讨最优化CIK/NK细胞少因子培养体系的建立.【方法】 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并分成6组,每组分别加入IL-2(80 ng/mL) IL-7(40 ng/mL)及IL-12(40 ng/mL)的单因子双因子和三因子组合(IL-7组;IL-12 组;IL-7+IL-12组;IL-2 + IL-7组;IL-2 + IL-12组;IL-2 + IL-7 + IL-12组),每组6个重复孔,共培养21 d收获细胞在细胞培养开始和第21天,实验各组取细胞悬液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CD56 + CIK细胞及CD3- CD56+ NK细胞比例【结果】 单因子培养体系的IL-12组在CIK细胞扩增比例上是各组中最高的(22.96 ± 1.41)%,双因子体系的IL-2 + IL-12组的CIK细胞扩增比例也达到(18.58 ± 0.68)%;上述两组的CIK细胞扩增比例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使用传统多因子扩增方法所获得的比例&;#65377;IL-12组的NK细胞扩增比例为(30.23 ± 1.18)%,IL-2 + IL-7组的NK细胞扩增比例也达(29.52 ± 0.89)% 【结论】 使用IL-12IL-2 + IL-12或IL-2 + IL-7组合的少因子培养体系进行CIK/NK细胞的培养扩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