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84篇
  免费   4382篇
  国内免费   2381篇
耳鼻咽喉   151篇
儿科学   322篇
妇产科学   281篇
基础医学   2063篇
口腔科学   350篇
临床医学   5176篇
内科学   5679篇
皮肤病学   901篇
神经病学   737篇
特种医学   11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871篇
综合类   16900篇
预防医学   3431篇
眼科学   173篇
药学   13027篇
  55篇
中国医学   21494篇
肿瘤学   576篇
  2024年   613篇
  2023年   1942篇
  2022年   1591篇
  2021年   1999篇
  2020年   1791篇
  2019年   2212篇
  2018年   1122篇
  2017年   2117篇
  2016年   2220篇
  2015年   2567篇
  2014年   4083篇
  2013年   3803篇
  2012年   4667篇
  2011年   5162篇
  2010年   4401篇
  2009年   4264篇
  2008年   4387篇
  2007年   3915篇
  2006年   3528篇
  2005年   3255篇
  2004年   2728篇
  2003年   2468篇
  2002年   1878篇
  2001年   1562篇
  2000年   1190篇
  1999年   873篇
  1998年   718篇
  1997年   657篇
  1996年   569篇
  1995年   431篇
  1994年   391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肥胖是PCOS异质性临床表现之一,超过50%的PCOS患者超重或肥胖。肥胖型PCOS主要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中心型肥胖和糖脂代谢紊乱,非肥胖型PCOS主要表现为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异常升高。尽管肥胖型和非肥胖型PCOS均存在内分泌代谢异常,然而肥胖可加重PCOS糖脂代谢紊乱;肥胖型PCOS还表现脂肪代谢的异常。综述肥胖型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性激素水平、糖脂代谢特征,旨在为肥胖型和非肥胖型PCOS患者新的分型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夏靖  倪诚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149-1152
中医对于脂溢性脱发,传统多按"血热风燥""血虚风燥""湿热""肝肾不足"等分型论治,虽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暂时缓解病情,但难以根治,给患者带来困扰。倪诚教授根据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所提出的"肤-体相关论""体质可调论",认为湿热体质是脂溢性脱发发病的主要土壤,指出瘀浊蛀发是脂溢性脱发的病机要点,治疗上以清利湿热调体治本、凉血活血为主、佐以滋养肝肾,方用茵陈蒿汤合升降散加减配合外洗经验方,从标本兼顾、分期论治、内服外洗等方面治疗脂溢性脱发,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艺嘉  樊珂  崔小数  曹珊 《中医学报》2020,35(9):1908-1912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和应用前景,治疗方法可归于四类,即活血化瘀、化痰调脂、痰瘀同治、扶正祛邪,研究者辨证施治,多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重复性差,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其次,对专家经验方及中药复方研究不够深入,临床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缺乏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挖掘;再次,目前的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主要集中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对斑块易损性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为治疗提供更加明确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证据;同时,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模式,以中医宏观辨证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参考现代中药药理实验结果选药组方,扩大辨证选药思路,加强对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以及对其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鉴定和作用机制研究,并将传统组方理论与针对发病机制的对病治疗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此外,应不断深入探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结合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科学,积极研究中医药的药效学基础和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黄清肺颗粒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45例患儿采用综合治疗配合舒利迭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银黄清肺颗粒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综合评分均较前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中医症状综合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 (IL-8)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后FEV_1%、FEV_1/FVC、TNF-α和IL-8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前改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和日常活动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黄清肺颗粒联合舒利迭可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增强其肺功能,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最终结局大都会导致中风或心梗,还会诱发2型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突然猝死。因此,高血压被世界卫生组织视为“沉默的杀手”。高血压治疗除服用降压、调脂等药物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诸如合理膳食、规律运动、减压等综合措施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 mRNA及其下游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索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内毒素介导的肝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LR4单克隆抗体组和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8.925 g·kg^-1)。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建立肝衰竭IETM模型,TLR4单克隆抗体组和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在造模前5 d给予温阳解毒化瘀颗粒溶液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以等容积蒸馏水代替,直至处死。各组分别在24,48,72 h随机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检测24,48,72 h各组时间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TLR4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肝组织TNF-α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升高,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加重,TLR4mRNA,TNF-α表达均增高(P<0.05,P<0.01),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ALT,AST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TLR4 mRNA,TNF-α表达显著下降(P<0.01),肝细胞凋亡率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TLR4 mRNA,TNF-α在肝衰竭时与肝细胞凋亡呈正相关,温阳解毒化瘀颗粒能够改善肝衰竭IETM大鼠肝功能,减轻肝细胞损伤,减少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脏TLR4 mRNA表达,抑制TNF-α释放,降低肝细胞凋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加减方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风寒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威海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川芎茶调散加减方口服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主要症状的改善时间、肌电图检查相关指标、面部神经功能分级的变化,测定血清中相关因子水平,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率92.59%、75.93%,以观察组临床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闭目、抬眉、鼓颊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肌电图结果RI潜伏期低于对照组,CMAP波幅高于对照组,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17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GDN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茶调散加减方联合针灸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肌电图指标,促进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推断其起效可能与通过调控血清中TNF-α、GDNF、IL-17等水平以减轻患者神经病变的炎性反应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健脾消积颗粒治疗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肠肽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消积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观察组治疗后胃电节律异常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胃动素(MTL)显著上升,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健脾消积颗粒能够明显改善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胃动力水平,调节脑肠肽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10.
孙凤平  崔伟锋  李宁宁  韩雪 《新中医》2020,52(23):69-72
目的:观察运动联合补中助长颗粒治疗特发性矮小症 (ISS)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6 例 ISS 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8 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补中助长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等强度舒展性运动治疗,2 组均治疗 12 个 月。比较 2 组身高、身高增长速度 (GV)、身高落后标准差 (HtSDS)、体质量指数 (BMI)、年龄/骨龄 (CA/BA) 及血清生长激素峰值(GHP)、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3)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 12 个月,观察组 HtSDS 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个月、12 个月,观察组 GV 大于对照组,血清 IGF-1、IGFBP3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 组身高、BMI、CA/BA 及血清 GH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运动联合补中助长颗粒能有效促进 ISS 患儿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清 IGF-1、IGFBP3 水平升高有关,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