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9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28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61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8篇
  1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拉曼光谱与常规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 000例健康人群、300例糖尿病患者和19例新患糖尿病患者。检测并比较所有样本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A)、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INS)、1,5-脱水葡糖醇(1,5-AG)。采用拉曼光谱进行分析并计算误差率。结果健康组Hb A1c、GA、FFA、INS和1,5-AG的含量与糖尿病组、新患糖尿病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新患糖尿病组的GA、FFA和1,5-AG含量与糖尿病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Hb A1c和INS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类样本的拉曼谱峰相似,无法从谱峰上进行区分。PCA-LDA分析可较好地区分3类样本,总体误差率仅为0.3%。结论采用PCA-LDA进一步对所测拉曼光谱进行分析,可有效区分3类样本,为糖尿病的临床分级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肥胖小鼠ALT、AST、FFA及光镜下病理组织学改变,并与壳脂胶囊治疗组比较,观察其疗效。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疏肝降脂方高、中、低剂量组、壳脂胶囊对照组和空白组。采用饲养高脂饲料及皮下注射5%CCl4复制NAFLD肥胖小鼠模型,分别以相应药物灌胃6周,检测血清中ALT、AST及FFA的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脂肪变程度。结果:①各个用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AST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药各浓度组较壳脂胶囊组血清ALT、AS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药高、中剂量组相比模型组FFA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与壳脂胶囊组相比,中药各剂量组改善FFA,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②光镜可见:各用药组光镜下病理组织改变均较模型组明显,以中、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小鼠肝细胞脂肪变程度减轻较明显。结论:健脾疏肝降脂方能有效降低NAFLD肥胖小鼠的肝功能、其与浓度无关; 可以降低FFA及改善光镜下肝脏的脂肪变,其有效程度与浓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机体脂类代谢失调诱发肝细胞脂肪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两型。第一型是由于从血液中进入肝内的游离脂肪酸(FFA)增多,或脂肪酸氧化减少,肝细胞合成甘油三酯(TG)增多,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形成跟不上TG合成的速度,导致细胞内脂肪蓄积;第二型是由于载脂蛋白合成和分泌障碍,TG释放入血减缓,引起脂肪在肝内大量蓄积而导致脂肪肝。继而氧应激和异常细胞因子等的作用导致肝脏的坏死性炎症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邱蔚芬  邹玉繁 《新中医》2009,(8):104-105
目的:观察温郁金水提液对大鼠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O)造成大鼠心肌梗死性损伤模型,观察温郁金水提液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心电图、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温郁金水提液可使ISO诱导的大鼠心肌梗死心电图缺血性改变(J点下移)减轻,抑制血清CK、LDH、AST活性升高,抑制FFA含量升高,且这些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温郁金水提液对ISO诱导的大鼠心肌梗死造成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抗自由基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6.
高果糖诱导IR大鼠模型血清脂质代谢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高果糖膳食对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及血清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高果糖膳食(果糖占总热量34.5%)诱导并经钳夹技术证实建立胰岛素抵抗(IR)大鼠模型,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生化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结果:高果糖膳食喂养4周后,实验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由(11.5±0.6)mg/kg·min-1下降至(6.6±0.4)mg/kg·min-1(P<0.01);血清FFA由(0.45±0.09)mmol/L增至(0.78±0.19)mmol/L(P<0.01);TG由(0.54±0.10)mmol/L增至(0.96±0.22)mmol/L(P<0.01);TC由(1.96±0.32)mmol/L增至(2.42±0.21)mmol/L(P<0.01).结论:高果糖膳食可导致机体严重IR,是建立IR大鼠模型的有效手段;该模型同时伴有血清脂代谢各相关指标的明显异常,血脂的变化既是IR的结果,也是IR向纵深发展的原因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牛磺酸对应激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何天培  顾景范 《营养学报》1997,19(2):158-162
以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应激为模型,研究牛磺酸对心肌及血清中自由基系统与游离脂肪酸含量组成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结果Iso组心肌中FR、LPO、CK、LDH、C16:0、C18:0、C18:1、FFA与C18:0/FFA值显著升高,SOD、C18:3、C20:4PUFA/FFA值显著降低;血清中LPO、CK、C16:0、C18:1、FFA值显著升高,C18:3、C20:4、PUFA/FFA及SOD值呈下降趋势,牛磺酸对纠正应激引起的上述变化有显著作用,结果提示牛磺酸可通过减少自由基产生,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来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维持细胞膜完整,影响心肌中FFA含量及组成,保护心肌免受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s)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PCOS患者(39例)分为肥胖组(11例)和非肥胖组(28例),对照组为年龄匹配的健康妇女(21例).测定血清FFAs、游离睾酮、雄烯二酮、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TC、TG、HDL-c、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M值,两步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结果:血清FFAs水平在肥胖PCOS组和非肥胖PCOS组之间无明显差别,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FFAs进行相关分析表明FFAs分别与游离睾酮(r=0.464,P=0.001),睾酮(r=0.368,P=0.01),雄烯二酮(r=0.418,P=0.003)和PPG(r=0.334,P=0.014)呈正相关,与M值(r=-0.392,P=0.003)呈负相关.进一步做回归分析表明,FFAs与游离睾酮显著相关(β=0.219,P<0.05).结论:与年龄相当的健康妇女比较,PCOS妇女血清FFAs水平显著增高,并且FFAs升高与游离睾酮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上丰富的植物资源中筛选抗癌成分是人类开发研制抗癌药物的重要途径。本文列举了从植物中分离出的几种抗癌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FAs)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游离脂肪酸处理大鼠HBZY-1细胞株(即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24h~72h。采用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内皮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FCM)分析法测定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游离脂肪酸可抑制HBZY-1细胞的生长增殖(与对照组比较,P〈0.01),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游离脂肪酸作用于HBZY-1细胞24h、48h、72h,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G1期细胞数增多,S期细胞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游离脂肪酸可通过停滞细胞生长于G1期,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