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α-synuclein是一种位于突触前末梢的蛋白,NACP是α-synuclein的人类同系物。α-synuclein基因的两种错义突变与家族性帕金森病(FPD)密切相关。目前大量研究发现在PD的路易小体中有NACP的免疫阳性反应,推测α-synuclein可能参与路易小体的形成及神经变性过程,本文就α-synuclein基因、α-synuclein蛋白的聚集及其在PD发病机制中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期的慢性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1997年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性PD中发现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氨基末端两个罕见的错义突变(A30P和A53T)后,α-synuclein引起了广泛的关注。α-synuclein是淀粉样斑块(NAC)的前体蛋白(NACP),在神经组织中广泛表达。目前有关α-synuclein的结构与功能、α-synuclein与PD关系的研究层出不穷。α-synuclein在PD的发病机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们对目前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帕金森病(PD)发病中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等机制与铁死亡密切相关,铁死亡可能是各种机制的共同通路.铁死亡与多巴胺相互作用促进脂质氧化,减少神经黑色素合成,最终导致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死亡,因此铁死亡-多巴胺-神经黑色素网络调控异常在PD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其在PD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α-突触核蛋白及其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α-突触核蛋白(AS)足Lewy体的重要组成成分。AS基因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其突变型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帕金森病(PD)的发病密切相关。在PD中,AS出现了折叠错误和排列混乱。AS的聚集能力,特别是在氧化应激状态下,被认为是其病理机制的核心,AS的异常聚集和降解障碍导致蛋白酶的抑制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因此,AS致病形式对认识P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α-synuclein蛋白是帕金森病(PD)lewy小体(LB)的主要成分,近年在LB中又发现一新的蛋白synphilin-1,且与α-synulein相互作用。有研究认为synphilin-1可能在LB的形成中起作用。了解synphilin-1的结构、功能与PD及相关蛋白的关系,可进一步探讨PD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表达及聚集.探讨蛋白酶体功能在帕金森病(P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立体定向将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注射至大鼠黑质部位。以免疫荧光法观察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并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内蛋白聚集的包涵体及其主要成分α-Syn的表达.然后通过原位杂交分析α-Syn mRNA表达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黑质α-Syn表达量改变。结果注射Lactacystin第7天大鼠开始出现自发性活动减少.阿扑吗啡尚可诱导出旋转行为;3周后患侧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TH与硫磺素、硫磺素与α-Syn复合染色呈阳性。α-Syn mRNA表达量升高,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结论Lactacystin诱导大鼠黑质细胞α-Syn表达升高并出现蛋白聚集可能是导致PD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Parkin与帕金森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按发病原因可分为家庭型和散发型两类.现已在家庭性PD中确定了10个PD相关的基因座,并证实其中3个基因(α-synuclein,parkin,DJ-1)的突变分别导致了家庭性PD的发生.α-synuclein和Parkin基因的突变可能涉及PD患者脑内异常蛋白的生成与降解以及Lewy小体的形成,由此备受关注.近年来,学界逐渐认识到神经元内异常蛋白的产生和堆积可能是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的关键所在.随着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神经变性病中的作用被逐渐认识,Parkin作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重要的E3连接酶,也随之再度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就Parkin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8.
α-synuclein是synuclein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主要在脑组织中大量表达,是帕金森病中特征性路易小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物种synuclein家族蛋白的分子进化关系、基因结构特点以及不同形式α-synuclein对蛋白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synuclein家族蛋白可聚为α, β和γ三类,直系同源基因α-synuclein、β-synuclein和γ-synuclein与由基因复制而产生的旁系同源α, β和γ-synuclein在进化上表现为较近的距离。人α-synuclein蛋白可分为3个区域:N端(1-60)的两性α螺旋区、中间NAC(61-95)较强的疏水性区域以及主要由酸性氨基酸组成的C端(96-140)区。α-synuclein存在3种突变体:A30P、E46K和A53T,突变位点位于α-synuclein基因的不同外显子上。α-synuclein外显子的异位拼接产生4种异构体,5个外显子都参与编码一个由14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这是α-synuclein在体内存在的主要形式,同时外显子3和5存在选择性的剪接机制,分别编码形成126、112、98个氨基酸的剪接变体。本文同时还讨论了目前影响α-synuclein体外聚集的主要因素及主要的聚集抑制剂。本工作对于更好地了解α-synuclein的序列基础、深入探讨α-synuclein的生物学功能及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α-synuclein蛋白细胞内溶酶体途径降解机制.方法 用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分化PC12细胞作为研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载体,应用鱼藤酮处理PC12细胞建立α-synuclein蛋白细胞模型.使用溶酶体途径降解抑制剂E64处理神经元样分化的PC12细胞,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观察PC12细胞内硫黄素S、α-synuclein蛋白阳性聚集包涵体形成情况,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用E64处理鱼藤酮预处理过的PC12细胞后α-synuclein蛋白聚集且较多包涵体形成(15.36±0.8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酶体自噬途径可能在α-synuclein蛋白降解、聚集和多巴胺神经元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目前世界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PD是由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丢失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聚集形成路易小体(Lewy Body,LBS)和路易神经纤维(Lewy Neurites)为特征的病变~([1])。Spillantini等人于1997年发现α-syn淀粉样纤维是导致PD发生的毒性物质;最近的研究证实,α-syn在聚集初始阶段形成有毒性的寡聚体是导致PD细胞死亡的神经毒性物质~([2]),提示α-syn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α-核突触蛋白(α-synuclein)是路易小体的重要组分与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如何调控其表达一直是阐明其致病机制以及防治的研究热点。在蛋白质量调控系统巾,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和自噬-溶酶体途径(ALP)都参与了仪一核突触蛋白的降解。在老化、外源性毒素和基因突变等情况下,UPS和ALP都可以被诱导。如果上述两条途径,尤其是自噬出现功能障碍就会导致神经变性和细胞死亡。因而,通过调控自噬进而促进易聚集蛋白α-核突触蛋白的清除成为延缓PD疾病进展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PD)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其路易氏体(LB)中发现有大量的α-synuclein及其片断。研究α-synuclein的生理特点、致病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将会对PD发病机制的认识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有关α-synuclein的结构与功能、其与PD关系的研究层出不穷。我们对目前有关α-synuclein在PD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PD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家族性PD患者中发现该病与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基因、Parkin基因等突变有关,而在散发性PD患者中发现黑质的生化病理改变与环境毒素、线粒体损伤以及α-突触核蛋白聚集有关,这表明PD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两者通过何种共同机制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最终导致PD的发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对一些PD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发现,这些基因的表达产…  相似文献   

15.
已经发现散发性Parkinson病(PD)患者脑内Lewy小体(LB)中有α共和蛋白的沉积,并提出该蛋白的聚集可能参与了LB的形成及PD的发病。研究显示,α共和蛋白的过度表达具有神经毒性。另外人的变异型α共和蛋白的过度表达直接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1999年Engelender在筛选与α共和蛋白的相互作用物质时发现一个蛋白,命名为Synphilin-1。  相似文献   

16.
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伴包涵体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伴胞浆内包涵体形成,探讨蛋白酶体功能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黑质部位。免疫荧光观察黑质区DA神经元变性缺失及胶质细胞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DA能神经元内蛋白聚集的包涵体及其主要成分α-共核蛋白(α-synuclein)、Parkin和泛素(ubiquitin)的表达。同时观察。DA能神经元发生细胞凋亡。结果注射Lactacystin第7天大鼠开始出现自发性活动减少,阿扑吗啡可诱导出旋转行为;3周后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减少,呈剂量依赖性;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TH与硫磺素、硫磺素与α-synuclein、硫磺素与Parkin、以及硫磺素与ubiquitin复合染色呈阳性;TH与TUNEL双染亦呈阳性。结论Lactacysti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且导致蛋白聚集,包涵体形成。蛋白酶体功能异常可能在帕金森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认识帕金森病(PD)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黑质纹状体组织细胞病变及异常蛋白质表达特征.方法 对尸检证实的5例PD,3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和3例多系统萎缩(MSA)脑组织标本,进行Gallyas-Braak银染色,tau、α-synuclein、ubiquiti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黑质纹状体组织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变性特征及蛋白质表达特性.结果 PD、PSP及MSA的黑质腹外侧区及腹内侧区神经细胞均存在严重脱失.PD黑质神经细胞见α-synuclein和ubiquitin蛋白阳性路易小体.PSP黑质和苍白球神经细胞胞质内存在tau蛋白阳性球状神经原纤维缠结,同时黑质、苍白球还存在tau蛋白阳性葱状星形细胞及线团样少突胶质细胞变性.MSA纹状体神经细胞中至重度脱失,并在黑质、纹状体见大量α-synuclein和ubiquitin蛋白阳性、嗜银少突胶质细胞包涵体.结论 PD路易小体和MSA少突胶质细胞包涵体均表达α-synuclein和ubiquitin蛋白,提示这两组疾病存在相同的蛋白质病理基础;PSP黑质纹状体组织存在特征性的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变性,但其蛋白质病理属于与tau蛋白相关的变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Neumayer等报道125例PD的患者血浆中α-synuclein(10.3±22.6)ng·mL-1。50名正常人为(29.4±11.6)ng·mL-1。因此,提出如果血浆α-synuclein低于12.5ng·mL-1,提示PD诊断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92%。本研究尚未与MSA路易小体阴性的PD作比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miR-15b对MPP+(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损伤SH-SY5Y细胞中α突触核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CCK-8检测出MPP+诱导SH-SY5Y细胞为PD细胞模型的最适浓度和时间,然后将过表达和沉默miR-15b的质粒转染到PD细胞模型内,再通过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5b和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SH-SY5Y细胞经MPP+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过表达miR-15b后α-synuclein和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P 0. 05),沉默miR-15b后α-synuclein和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量均升高(P 0. 05)。结论 miR-15b可以抑制PD细胞模型内α-synuclein和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miR-15b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病患者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内α突触核蛋白的富集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苁蓉精水提物及苁蓉精纳米微粉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MES23.5细胞中帕金森病相关蛋白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苁蓉精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将苁蓉精水提物及纳米微粉经PBS溶解后加入培养基使终浓度为100、200、250μg/mL,孵育MPP+诱导的PD模型细胞24h后,并设模型对照(MPP+诱导的PD模型细胞,不加干预)及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的MES23.5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内α-synuclein、GSK-3β、Tau蛋白表达。结果同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苁蓉精水提物及纳米微粉100、200、250μg/mL组α-synuclein、GSK-3β及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升高(分别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苁蓉精水提物及纳米微粉100、200、250μg/mL组α-synuclein、GSK-3β及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分别P0.01、P0.05)。除苁蓉精纳米微粉100μg/mL组GSK-3β磷酸化水平与苁蓉精水提物100μg/m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苁蓉精纳米微粉组α-synuclein、GSK-3β及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低于相同浓度的苁蓉精水提物组(分别P0.01、P0.05)。结论苁蓉精水提物及苁蓉精纳米微粉均能够减轻MPP+诱导的PD模型细胞的损伤,且苁蓉精纳米微粉的效果相对较好。其机制可能与苁蓉精可以减少α-synuclein的聚集,降低GSK-3β的活性,抑制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