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因症状来得快、消失也快、恢复后不留后遗症而易被人忽视。实际上TIA症状虽轻 ,后果严重 ,它是脑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据统计约有 2 5 %~ 40 %的病人在 5年内将发展成为脑梗死而威胁病人生命。做好TIA病人的健康教育 ,有利于进行有效的预防 ,积极治疗 ,延缓或避免脑梗死的发生。我们通过对 2 0 0 3 -0 1~ 2 0 0 4-0 73 9例TIA病人的健康教育 ,效果显著 ,总结如下。1 疾病知识教育TIA病人因医学知识缺乏 ,容易在症状轻微时忽视 ,病情进展后才去治疗 ,有时甚至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发展成为脑梗死。因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ABCD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按照Rothwell对TIA的ABCD评分标准,测定103例TIA患者的评分和观察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评分≤3分的TIA患者有41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零;评分4分的TIA患者有27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18%;评分5分的TIA患者有22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40%;评分5分的TIA患者13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85%。在年龄≥60岁、血压140/90mmHg、偏瘫伴口齿含糊、症状持续时间≥60min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在单纯偏瘫和单纯口齿含糊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增高。结论TIA患者不同的ABCD评分值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不同,分值越高,发生率越高;反之,分值越低,发生率越低;Rothwell的ABCD评分标准是临床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预先的TIA是否对后继脑梗死有保护作用。方法 对663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是否预先发生同侧的TIA及其持续时间分为TIA短于20min组,TIA20—60min组和无TIA组,并于病程1个月时对各组进行生活能力评分,评定预后,分析预后与TIA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TIA与脑梗死间隔时间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前有TIA发作短于20min、发作2—3次与脑梗死间隔不超过1周者,其预后明显好于无TIA者(P<0.01或0.05)。结论 脑梗死前发生的同侧TIA可能产生缺血耐受现象,对后继发生的脑梗死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及TIA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对脑梗死、TIA和对照组中的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脑梗死组病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TIA组病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主要损伤中等及大血管而不是小血管。  相似文献   

5.
首发为精神症状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临床常见的脑梗死先驱症状,常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的各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而首发为精神症状的TIA临床较少见,容易造成误诊。现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6例首发为精神症状的TIA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度TIA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对脑梗死、VIA和对照组中的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脑梗死组病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TIA组病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离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主要损伤中等及大血管而不是小血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血清miR-122-5p水平变化及其在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TIA病人150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miR-122-5p水平。根据入院ABCD2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组。以发病90 d内发生脑梗死或死亡、与症状相关的大动脉狭窄≥50%或心源性栓子需要抗凝治疗为主要结局衡量终点事件。结果 150例中,低危组49例,中危组71例,高危组20例。150例中,41例(27.33%)出现终点事件,其中脑梗死10例,死亡1例,大动脉狭窄≥50%有21例,心源性血栓需抗凝治疗9例;其余109例(72.67%)无终点事件情况发生。血清miR-122-5p水平与病人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784,P<0.05)。发生终点事件TIA病人血清miR-122-5p明显高于无终点事件病人(P<0.05),其中症状相关的大动脉狭窄≥50%病人、脑卒中/死亡病人血清miR-122-5p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而心源性栓子需抗凝治疗病人血清miR-122-5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22-5p水平增高是TIA病人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IA病人血清miR-122-5p水平与ABCD2评分呈正相关;血清miR-122-5p水平增高提示TIA病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所有急性中风或TIA患者是否都应该住院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所有急性中风病人常规住医院治疗,英国则不然,20%—60%首次中风患者是不住院治疗的。为了探讨这方面的争议,作者对该急诊科(ED)一年内诊断为缺血性中风、TIA或出血性中风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该组病例男87名,女81名,年龄20~90岁,平均56岁。ED诊断为缺血性中风129例,TIA22例,出血性中风26例。其中161例收入院治疗,无神经缺失症状21例,有神经缺失症状140例。出院时症状改善83例,未改善43例,病情恶化13例,死亡1例。有27例出院诊断与ED诊断不同。10%的病人,ED诊断为缺血性中风,而出院时既未发现中风,也未发现TIA。还有17例在ED时对于是否需要住院  相似文献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间期局部脑血流及脑细胞功能状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通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作间期局部脑血流及脑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探讨TIA的有效治疗依据。方法 41例处于发作间期的TIA患者与55名做对照的健康成人均行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CTPI)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SPECT显示放射稀疏和(或)缺损39例,检出率为95.1%。CTPI显示灌注异常26例,检出率为63.4%,提示TIA发作间期仍有半数以上存在相应区域局部脑血流动力异常。而对于CTPI显示脑血流正常者,SPECT仍显示有放射稀疏和(或)缺损,考虑为局部脑细胞功能减低所致,PET检测结果亦显示细胞代谢异常。结论 TIA发作间期患者虽无临床症状及体征,但脑细胞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部分患者仍处于脑血流异常状态。提示临床医师应重视TIA患者的治疗,防止TIA复发,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BCI2评分对中国人群短暂性脑缺血(TIA)后的中期脑梗死事件及死亡的预测能力,以便利用其识别高危TIA患者。 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以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月开始收治的TIA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收集到179例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对就诊的TIA患者行ABCD2评分,追踪记录其TIA发作后18月内是否发生脑梗死事件,并根据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无脑梗死组和脑梗死组。以病程第18月为终点事件观察时间点,统计各种疾病导致的死亡情况,并根据是否临床死亡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年龄、血压、临床特征、症状持续时间和糖尿病史等各指标的差异性,绘制ROC曲线。 结果179例TIA患者中无脑梗死组127例,脑梗死组52例。脑梗死组就诊时血压≥140/90 mm Hg(86.5%)、肢体无力(42.3%)、症状持续时间≥60 min(55.8%)、症状持续时间10~59 min(40.4%)和患糖尿病(80.8%)比例较无脑梗死组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ABCD2评分比无脑梗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ROC曲线,以ABCD2评分来预测患者患脑梗死情况,其曲线下面积为0.874,P=0.000,95%可信区间为0.817~0.931,Cutoff值为4.5分。179例TIA患者中生存组144例,死亡组35例。死亡组ABCI2评分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ROC曲线,以ABCD2评分来预测患者死亡情况,其曲线下面积为0.492,P=0.889,95%可信区间为0.389~0.596。 结论ABCD2评分系统在判断TIA后中期脑梗死风险方面有一定预测价值,对TIA后中期死亡危险度无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首发为精神症状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症状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首发为精神症状的TIA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首发为精神症状TIA的患均发展为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TIA或脑梗死。结论;精神症状较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更能反映早期的脑缺血,故应重视脑血管病患中突起的发作性的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因多样而复杂,常反复发作,可造成严重且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致命.与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有关的TIA,首次症状出现后在1年内发生完全性脑卒中的危险率为12%~13%,5年内可达32%~40%.因此明确TI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时启动正确的治疗,是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TIA患者DWI阳性病灶的意义,对发病后首次DWI检查阳性的TIA患者复查MRI或CT,比较病灶恢复与未恢复患者DWI阳性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作为鉴别TIA和脑梗死的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8月到2011年6月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IA患者57例,发病24h内行MR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WI阳性组和DWI阴性组;对于DWI阳性患者,7d内复查MRI或CT,将其分为TIA组和脑梗死组,分别比较两组的发病特点及DWI表现,并测量ADC值、rADC值,分析其意义.结果 TIA组ADC值(630.4 ±25.9)×10-3 mm2/s,脑梗死组ADC值(495.2±60.O)×10-3 mm2/s(t=6.669,P=0.000),TIA组rADC值82.1%±5.6%,脑梗死组rADC值62.6%±7.4%(t=7.013,P=0.0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IA组患者DWI病灶ADC值适度下降,而脑梗死组ADC值明显下降,发病早期可以通过比较ADC、rADC值鉴别TIA和脑梗死.  相似文献   

14.
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肢体无力、语言障碍、意识障碍和症状持续〉10min等是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TIA发作症状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以及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容易发生脑梗死,对TIA患者应该采取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与探讨Besson评分法对急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从1998年7月1日到9月30日住院的91例急性脑卒中病人,全部病人均经CT或/和MRI确诊。记录一般资料及Besson评分法中相应8个变量,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变量分析发现TIA较常见于非出血性脑卒中,而巴彬斯基征和头痛较常见于出血性脑卒中,Besson评分为有20例Z<1,所有这些病人CT或/和MRI诊断为非出血性脑梗死,占非出血性脑死的38.46%的可信限为28.46%-48.46%,占总数的21.98%,95%可信限为13.47%-30.49%;对非出血性脑梗死的阳性预告值为100%。95%的可信限为83-100%,结论:TIA史在非出血性脑梗死中常见,而巴彬斯基征和头痛常见于出血性脑卒中;38.46%(95%的可信限为28.46%-48.46%)的非出血性脑梗死能够早期准确诊断,阳性预告值为100%(95%的可信限为83-100%),Besson量表简单,计算方便,与CT(MRI)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我科收治的76例TIA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2~3d后,71例TIA症状完全控制,5例症状仍有发作,行DSA检查均证实为颈内动脉高度狭窄,2例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1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症状均得到控制,其余2例因拒绝手术治疗渐进展为脑梗死。结论发病机制:微栓子学说、微小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学说;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等;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特点,TIA症状发作时间为1h,有局灶定位体征;治疗:抗栓是TIA首选方法;如果有颈动脉高度狭窄可考虑尽快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重新认识 以往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脑缺血所致的短暂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24h,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为短暂性或多变性,也可导致进展性卒中或完全性卒中。由于先进诊断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对于这种以时间为基础定义的TIA和以持续时间来区分TIA和脑梗死是很不确切的,它缺乏病理生理学、血液动力学以及实验检测的诊断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on end products,RAGE)基因Gly82Ser多态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关系。方法130例TIA患者按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单纯性TIA组60例,TIA合并糖尿病组(糖尿病&TIA)70例,健康对照组66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RAGE基因Gly82Ser外显子3内82位点基因型,比较各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GG、GS及ss,糖尿病&TIA、单纯TIA及健康对照3组患者RAGE基因杂合子基因型(GS)频率分别为62.9%、53.3%和43.9%,糖尿病&TI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OR2.036,95%CI1.0214.062,P=0.042);而单纯TIA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99,95%C10.644—2.618,P=0.465);3组等位基因S频率分别为34.3%、28.3%和26.5%,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IA&糖尿病患者RAGE基因Gly82Ser基因型(Gs)增多,Gly82Ser的多态可能是糖尿病&TIA患者的危险因素,未发现其与单纯性TIA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36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对手术方法、并发症、疗效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均经DSA证实有颈动脉狭窄;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支架置入,治疗前责任病变血管平均狭窄率为(78.8±10.7)%,治疗后病变血管平均狭窄率为(11.6±7.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9例患者出现术后低血压、心动过缓,有3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无1例发生脑梗死;术后随访6~12月,无颈动脉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的发生,未见TIA及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用ABCD2评分法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评价脑血管狭窄与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及ABCD2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照Johnston等对TIA的ABCD2评分标准,测定98例TIA患者的评分并危险分组,观察其2、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各危险组之间卒中率的差异;通过CTA评估脑血管狭窄,并分为血管狭窄≥50%组与血管狭窄<50%组,分析脑血管狭窄与2、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的关系,评价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评分≤3分的TIA患者有40例.2、7d发生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0例(0%)、2例(5%);评分为4~5分的患者46例,2、7d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4例(8.7%)、11例(23%);评分≥6分的患者12例,2、7d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3例(25%)、4例(33.3%).不同ABCD2评分值的TIA患者,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脑血管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比较,TIA后7d内卒中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 vs 5.6%,P=0.04).(3)血管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比较,中、高危的比率增高(46.4% vs 19.4%),且其比率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1) ABCD2评分能够预测TIA患者2、7d内卒中发生率,是临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ABCD2评分值不同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不同,分值越高,发生率越高.(2)合并中重度血管狭窄的TIA患者较脑血管无明显狭窄的TIA患者更易发生脑梗死.(3)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