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大众的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生活习惯及疫情关注情况及原因。方法使用疫情期间睡眠心理状况调查问卷,对1046例受试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对四个分量表数据行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焦虑、抑郁情绪普遍存在,睡眠质量、生活习惯、抑郁情绪及焦虑情绪存在两两显著相关性(P 0. 01),多重回归分析提示疫情期间生活习惯可以正向预测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可以预测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结论疫情期间个体应注意心理应激识别与防护,以提高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非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探讨其可能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某三甲医院432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定,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寻找高危人群。结果非一线医务人员SAS评分为(39. 04±8. 47)分,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2. 3%;SDS评分为(42. 57±11. 29)分,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2. 2%。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SAS、SDS评分均高于男性(t=3. 119,P=0. 002;t=3. 233,P=0. 001),女性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男性(χ2=6. 391,P=0. 012),护士SAS、SDS评分高于医生(t=3. 477,P=0. 001;t=2. 733,P=0. 007)。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非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女性和护士是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长期居家人员的情绪及睡眠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国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长期居家人员进行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调查,分为长期居家组(居家≥4周)与非长期居家组(居家4周),评估长期居家人员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质量,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长期居家组(n=77)和非长期居家组(n=161)在年龄、性别、婚姻、慢性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地区、受教育程度、工作状态、职业、躯体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长期居家组人员的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量表(PHQ-9)、患者健康问卷(PHQ-15)、失眠严重指数量(ISI)评分均显著高于非长期居家组人员(P0.05或P0.01);受教育程度高是焦虑的保护因素,躯体疼痛是焦虑、躯体化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有慢性病史是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已婚是躯体症状的保护因素,处于工作状态是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P0.05或P0.01)。结论:疫情影响下,长期居家人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及躯体不适感,睡眠质量较差;在有慢性病史、伴有躯体疼痛的人员中更明显;而在受教育程度高、处于工作状态中及有配偶的人员中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苏州市青少年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抑郁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研究2019年6月至12月苏州市某城区的18所中学学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调查其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11458名青少年抑郁情绪平均得分5.34分,具有抑郁情绪者2078名,抑郁情绪检出率1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关系差(OR=2.551,P<0.001)、学校欺凌(OR=1.792,P<0.001)、焦虑情绪(OR=1.500,P<0.001)、高中年级(OR=1.174,P=0.036)、女性(OR=1.310,P<0.001)、是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抑郁情绪较为普遍,父母关系差、学校欺凌、焦虑情绪、高中年级、女性是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应定期对这一人群进行心理状况筛查,提供干预策略,预防青少年抑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重庆市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发生情况,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疏导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选取儿童青少年学生425名,年龄范围为7~16岁,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及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对被试进行评估.结果 ①34.6%(147/425)的青少年存在焦虑情绪,9.9%(42/425)的青少年存在抑郁情绪;5.6%(24/425)同时存在焦虑抑郁情绪,33.2%(141/425)仅有焦虑或抑郁情绪,61.2%(260/425)无情绪问题.②男性、女性间焦虑抑郁情绪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12.592,P<0.05),男性中66.1%的无任何情绪问题,25.3%仅存在焦虑情绪,5.6%仅存在抑郁情绪,3.0%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女性中55.2%的无任何情绪问题,33.3%仅存在焦虑情绪,2.6%仅存在抑郁情绪,8.9%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不同性别间焦虑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8,P<0.05),抑郁情绪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2,P>0.05).③年龄与焦虑(r=-0.42,P>0.05)、抑郁情绪(r=0.071,P>0.05)间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评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420,P<0.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需要给予积极心理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偏头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偏头痛相关功能残疾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QSI)、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量表(migraine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ale,MIDAS)、头痛影响测验(headache impact test-6,HIT-6)调查问卷,分别对94例符合ICHD-II诊断标准的偏头痛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偏头痛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偏头痛患者47.9%伴发焦虑;50.0%伴发抑郁,睡眠障碍发生率58.5%。偏头痛组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3%,16.7%,30.0%,(掊2分别为28.728,20.755,10.954,P值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头痛程度重、病程长、头痛家族史、睡眠质量差、生活满意度低是偏头痛并发焦虑/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发焦虑/抑郁是导致功能残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头痛程度、病程、家族史、睡眠质量、生活满意度是偏头痛并发精神心理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大学生抑郁伴躯体化症状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3月12日-19日,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现南京传媒学院)2019级本科大一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发放问卷。采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PQEEPH)、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 40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0%。抑郁检出率为55.7%(1 898/3 406),抑郁伴躯体化症状检出率为4.9%(93/1 89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亲家庭(OR=2.977,P0.01)、PQEEPH神经衰弱维度评分(OR=3.693,P0.01)、PQEEPH强迫-焦虑维度评分(OR=6.794,P=0.001)、抑郁严重程度为中度(OR=1.788,P=0.065)和重度(OR=4.462,P=0.003)是大学生抑郁伴躯体化症状的影响因素。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存在抑郁伴躯体化症状,其中受疫情影响出现的强迫-焦虑情绪、神经衰弱、中度及以上严重程度的抑郁及单亲家庭是大学生抑郁伴躯体化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中生的焦虑、抑郁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中文版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87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高中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8.76%,焦虑症状检出率为38.89%;父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孩子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概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抑郁、焦虑情绪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亲密性、娱乐性、组织性和父亲文化程度高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亲密性、组织性和父亲文化程度高是焦虑症状的保护因素,矛盾性、控制性和成功性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矛盾性、控制性是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环境与高中生抑郁和焦虑情绪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居家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状检出率及危险因素,为给予其心理支持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2月13日-14日,采用电子问卷调查方式,由安徽省7~16岁的中小学生在线填写一般资料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SCARED评分≥23分为焦虑组,SCARED评分23分为非焦虑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 392份,其中焦虑组1 045人(19. 4%),非焦虑组4 347人(80. 6%);单因素分析显示,焦虑检出率在性别、年龄、所在年级、身体健康状况、第一次了解此次疫情的途径、负面信息占比、不实信息占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1. 423,P0. 01)、大龄儿童(OR=1. 411,P0. 01)、目前的身体状况不佳(OR=1. 620,P0. 01)、高负面信息占比(OR=1. 240,P0. 01)、高不实信息占比(OR=1. 265,P 0. 01)是儿童青少年存在焦虑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儿童青少年焦虑检出率未见明显增高,其中女性、大龄儿童、目前身体状况不佳、不良疫情信息是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偏头痛伴焦虑/抑郁及功能残疾的相关功能残疾及影响因素。方法临床纳入94例确诊为偏头痛患者,并纳入7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QSI)、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量表(Migraine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ale,MIDAS)、头痛影响测验(Headache impact test-6,HIT-6)调查问卷,对患者的相关进行记录并统计。结果偏头痛组并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7.87%、50.00%、54.26%,对照组为5.71%、8.57%、2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分析显示:偏头痛伴焦虑/抑郁与患者的头痛程度重、病程长、有头痛家族史、睡眠质量差及生活满意度低有较为密切的联系(P0.05);患者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发焦虑/抑郁是造成功能残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头痛程度重、病程长、有头痛家族史、睡眠质量差及生活满意度低是偏头痛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发生的主要原因,而患者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发焦虑、抑郁是造成患者发生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患者伴发的情绪障碍.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和抑郁评价量表对10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50例对照者进行情绪障碍研究;并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UPDRS Ⅲ)和改良Hoehn-Yahr分级,分别评价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运动障碍严重程度并进行病情分级.结果 帕金森病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评分[(14.45±8.30)分]和抑郁评价量表评分[(7.98±6.24)分]均高于对照组[(3.68±3.23)分、(2.76±3.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焦虑症状发生率为49%(49/100),高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早期与中晚期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组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12%)虽高于对照组(2%),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早期者(P<0.05).帕金森病组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性焦虑及躯体性焦虑,抑郁症状则以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以及睡眠障碍为主;性别与肢体发病侧别对情绪障碍无明显影响,而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r=0.199,P=0.049;r=0.295,P=0.005)和抑郁评价量表(r=0.196,P=0.050;r=0.274,P=0.009)情绪均与病程和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以焦虑情绪为主要情绪障碍症状,表现为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于疾病早期即已出现;而抑郁症状多出现于疾病的中晚期,主要表现为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以及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原发性震颤(ET)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因素.方法 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62例ET患者和6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抑郁评定,以及对ET患者进行震颤评定量表(Fahn-Tolosa-Matin Tremor Rating Scale,TB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结果 62例ET患者中,有33例(53.2%)伴发抑郁,其中轻度抑郁22例(35.5%),中度抑郁11例(17.7%);60名对照组中7名(11.7%)伴发抑郁,其中轻度抑郁5名(8.3%),中度抑郁2名(3.3%),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898、13.043、6.649,均P<0.01).ET患者抑郁组与非抑郁组HAMD各因子比较显示两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及绝望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与非抑郁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比较显示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F1)、入睡时间(F2)、睡眠干扰(F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抑郁与ET症状的严重程度、睡眠质量、性别相关(β=0.589,P=0.000;β=0.469,P=0.000;β=0.256,P=0.027).结论 ET患者中抑郁有较高发生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工作和兴趣减退、忧虑、睡眠障碍、迟缓、自卑感等,抑郁程度与ET症状的严重程度、睡眠质量、性别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潍坊市青春期学生的焦虑抑郁流行现状,探讨其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在2016年5~9月期间抽取潍坊市小学、初中、高中年龄处于10~18岁的青春期不同阶段学生435名,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进行焦虑抑郁诊断。采用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评定焦虑抑郁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自编的青春期焦虑抑郁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调查所有学生焦虑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435名青春期学生中,90名存在焦虑抑郁情况,发生比例为20.6%,平均年龄为(12.38±3.58)岁,女生在青春期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多于男生(26.5%vs.15.7%,P=0.0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个人健康欠佳(OR=0.387,P=0.001)、父母陪伴时间少(OR=0.671,P=0.020)、父亲文化程度低(OR=0.338,P=0.001)、母亲文化程度低(OR=0.262,P=0.001)、父母关系差(OR=1.049,P=0.008)、教育方式不良(OR=0.471,P=0.016)是青春期学生焦虑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青春期学生存在较多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以青春期早期的女生多见,焦虑抑郁的发生与个人健康欠佳、父母陪伴时间少、父亲文化程度低、母亲文化程度低、父母关系差、教育方式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深圳某企业外来劳务工的抑郁、焦虑情绪和自杀风险的现状及与自杀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自编的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资料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患者健康问卷焦虑量表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自杀筛选问卷等量表为工具,对深圳某企业1845名外来劳务工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及自杀风险进行现况调查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1845名外来劳务工中,689例存在轻度及以上抑郁症状,占37.3%,其中中度以上抑郁146例,占7.9%;392例存在轻度及以上焦虑症状,占21.2%,其中中度以上焦虑67例,占3.6%.(2)男性和女性员工的抑郁评分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和女性员工焦虑评分在未婚组(P=0.02)和高中及以上组(P=0.0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度以上抑郁(OR=6.886,P<0.01)和中度以上焦虑(OR=2.984,P <0.05)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深圳某企业部分外来劳务工存在轻度及以上抑郁或焦虑症状,中度以上抑郁和焦虑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原发性面肌痉挛(HFS)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探讨病情与心理状态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至2015年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肌张力障碍专科治疗门诊的12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并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相关性。结果女性患者中平均SAS标准分、平均SDS标准分均大于男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4%的女性患者存在焦虑症状,15.4%的女性患者存在抑郁症状,两者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0年及以上的患者平均SAS/SDS标准分高于病程10年以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强度为重度的患者平均SAS/SDS标准分高于痉挛强度为轻中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程度为重度的患者平均SAS/SDS标准分高于痉挛程度为轻中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面肌痉挛患者的病程长短、痉挛强度以及痉挛程度为面肌痉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性别无关,与病程长短、痉挛强度、痉挛程度呈现一定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高原地区筑养路职工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制定合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某高原地区筑养路职工300名,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职工焦虑、抑郁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与焦虑抑、郁情绪相关的因素。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300名职工中25名有焦虑情绪,占8.33%;23名有抑郁情绪,占7.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职工焦虑的因素有:工作海拔2500 m、文化程度较低、无家庭支持、无社会支持、性格特征为内向、独生子女;影响职工抑郁的因素为:内向性格、独生子女、文化程度为高中、无家庭支持、无社会支持。结论高原地区筑养路职工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职工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不宁腿综合征(RLS)的发病率及其对情绪和睡眠的影响。方法对200例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和100名正常成人(对照组)进行RLS发病率、严重程度、睡眠质量和焦虑及抑郁程度评分,比较偏头痛人群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对共患有RLS的偏头痛患者的情绪和睡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成人慢性偏头痛组的RLS发病率(16.25%)较对照组(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性偏头痛组的RLS发病率(12.5%)与对照组(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患RLS的偏头痛患者较单纯偏头痛者的睡眠质量差、焦虑及抑郁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头痛频率及RLS为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均P0.05)。偏头痛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与国际RLS评估量表(IRL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HAMD=0.397、rHAMA=0.434和rPSQI=0.500;RLS严重程度与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慢性偏头痛患者的RLS发病率更高,且RLS症状更严重。RLS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参加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输入风险防控的一线医护人员的抑郁情绪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星发放电子问卷,使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支援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参加入境人员新冠肺炎筛查和救治工作的984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问卷770份,回收率为78.3%,检出344人(44.7%)存在抑郁症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内容变化大(OR=2.206,P<0.01)、睡眠减少(OR=2.359,P<0.01)、睡眠不足6小时(OR=2.032,P<0.05)、每天关注疫情信息>1小时(OR=1.095,P<0.05)是抑郁的风险因素,规律的运动习惯(OR=0.473,P<0.01)是减少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输入风险的一线医护人员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采取科学的工作轮换机制、保持足够的睡眠、减少关注疫情的时间以及规律运动可能是维护其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抑郁情绪及共病焦虑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 于2014 年12 月对河南省新乡市170 名初中生进行一般社会资料问卷、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焦虑自 评量表(SA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估测评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有效问卷167 份, 有抑郁情绪27名,女性9名,男性18名;(2)抑郁情绪组的家庭环境亲密度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51, P < 0.05),矛盾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33,P < 0.05);(3)抑郁情绪非共病焦虑情绪组和抑郁情 绪共病焦虑情绪组的家庭环境因子,矛盾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青少年 家庭环境亲密度和矛盾性是影响青少年抑郁情绪及共病焦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子问卷的方式,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随机对四川省某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估其焦虑、抑郁及躯体化症状情况,同时使用自制问卷调查其求助方式,并分析之间的关系。结果共完成调查551例,其中焦虑症状检出率为4.90%,抑郁为28.68%,躯体化症状为17.97%;城市大学生的躯体化症状检出率高于农村(23.35%vs.13.27%,P<0.05)、非医学生的躯体化症状检出率高于医学生(21.40%vs.13.89%,P<0.05)。女性SSS评分高于男性[(26.51±5.44)分vs.(25.27±5.78)分]、城市大学生SSS评分高于农村大学生[(26.69±5.98)分vs.(25.38±5.12)分]、非医学生的SSS评分高于医学生[(26.65±5.59)分vs.(25.21±5.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偏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SSS评分与SAS评分呈正相关(r=0.110,P=0.010)、与SDS评分呈负相关(r=-0.087,P=0.042)。大学生常见的求助方式前三位依次为自我调节(81.85%)、与家人或朋友倾诉(70.78%)、线下心理咨询(28.31%)。结论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抑郁和躯体化症状检出率较高;女性、城市、非医专业的大学生躯体化症状检出率相较其他人口学特征与专业的大学生更高;自我调节和向家人或朋友倾诉是大学生主要的心理求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