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社会人口学与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中心患者共1478例,收集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等信息,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确定诊断,其中116例被诊断为双相Ⅰ型。此116例患者采用MINI中自杀模块界定自杀风险,比较有、无自杀风险两组之间特征有无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自杀风险组相比,有自杀风险组发作频繁、更多伴不典型特征、自杀观念及精神病性症状、周期性或季节性、起病有诱因、更多次发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病性症状(OR=6.127)、伴有自杀观念(OR=3.940)及频繁发作(OR=3.283)与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Ⅰ型患者自杀风险高相关(均P0.05)。结论精神病性症状、自杀观念及频繁发作可能是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Ⅰ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728例伴有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根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评估其是否有自杀未遂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在性别、年龄、民族等人口学资料及伴精神病性症状、伴不典型特征等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中,135例(18.5%)有自杀未遂,593例(81.5%)无自杀未遂。有自杀未遂组与无自杀未遂组相比,起病年龄早[(32.3±11.9)vs.(35.3±13.1)],既往抑郁发作次数多(中位数:2 vs.2),既往住院次数多(中位数:1 vs.0),更多患者出现抑郁发作频繁(14.8%vs.7.4%),更常伴不典型症状(25.9%vs.15.0%)和伴自杀意念(78.5%vs.50.3%),应用抗抑郁剂治疗者更多见(81.5%vs.7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既往住院次数多(OR=1.18,95%CI:1.02~1.37)、抑郁发作频繁(OR=2.05,95%CI:1.14~3.68)、伴自杀意念(OR=3.55,95%CI:2.28~5.54)与自杀未遂相关联(P0.05)。结论既往住院次数多、抑郁发作频繁、伴自杀意念可能是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双相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研究"项目,将来自全国13个研究中心的1172例抑郁症患者,根据有无精神病性症状,分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的资料,比较两组差异,并分析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13.3%(156/1172)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相比,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起病早,年龄小,更多已婚,既往抑郁发作次数多,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多,抑郁发作频繁,更多患者伴非典型特征、有周期性或季节性特点、伴自杀观念及精神障碍家族史(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年龄(OR=0.972,95%CI:0.957~0.987)、抑郁发作频繁(OR=2.099,95%CI:1.233~3.573)、伴非典型特征(OR=1.937,95%CI:1.277~2.939)、伴自杀观念(OR=1.654,95%CI:1.147~2.385)与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相关(均P0.05)。结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起病年龄早、抑郁发作频繁、更常伴非典型特征、伴自杀观念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172例抑郁症患者,纳入其中179例伴非典型特征患者,依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的访谈结果,分为自杀未遂组和无自杀未遂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患者在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伴焦虑症状、伴精神病性症状等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23.5%(42/179)。与无自杀未遂组患者相比,自杀未遂组患者更多伴有自杀观念、产后起病,更常使用抗抑郁剂以外的其他药物治疗(如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及苯二氮类药)(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住院次数(OR=1.730,95%CI:1.093~2.740)和自杀观念(OR=3.899,95%CI:1.506~10.092)与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相关(均P0.05)。结论既往住院次数多及伴有自杀观念是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起病双相障碍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双相障碍患者775例,按起病年龄将患者分为早发组(18岁)和后发组(≥18岁),通过自制患者信息调查表采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资料信息,对两组患者的上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后发组双相障碍患者相比,早发组双相障碍患者具有以下特点:以男性居多[195(59.45)vs.231(51.68),χ~2=4.62,P=0.03]、自杀观念/行为发生率高[141(42.99)vs.151(33.78),χ~2=6.83,P=0.01]、5年内门诊复诊次数多[14.00(7.00,26.75)vs.11.00(5.00,22.00),Z=-3.50,P=0.00]、5年内再住院次数多[2.00(1.00,3.00)vs.1.00(1.00,3.00),Z=-3.46,P=0.00]。结论起病年龄早的双相障碍患者以男性居多,自杀观念/行为发生率高,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好但疾病复发率高,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连续采样法对2013年2 月 至 2014 年 6 月在中国 6 个城市 7 家医院门诊连续入组的 405 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采集 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病史等资料,并使用心境障碍问卷量表(MDQ)、16 项抑郁症状快速评估量表(QIDSSR16)分别评估患者的躁狂 / 轻躁狂和抑郁症状,以 QIDS-SR16 第 12 条“自杀意念”评估患者是否有自 杀意念,比较伴有自杀意念和无自杀意念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的组间差异,使用 Logistic 回 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伴有自杀意念的临床特征。结果 总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意念发生比例为 16.8%。伴有自杀意念患者组的双相Ⅰ型诊断比例低(χ2 =7.42,P=0.007),QIDS-SR16总分高(t=-16.4,P< 0.001),抑郁严重程度在中度及以上的比例高(χ2 =127.94,P< 0.001),过去 12 个月自杀未遂的比例高 (P=0.043)。在总体患者中,QIDS-SR16评分与自杀观念显著关联(OR=1.43,95%CI:1.32~1.56,P<0.001); 双相Ⅰ型障碍患者亚组中,QIDS-SR16 评分与高自杀意念具有显著关联(OR=1.56,95%CI:1.39~1.75, P< 0.001);双相Ⅱ型障碍患者中,伴有自杀观念与 30 岁前起病(OR=3.97,95%CI:1.13~14.02,P< 0.001) 和 QIDS-SR16 评分(OR=1.29,95%CI:1.13~1.46,P< 0.001)有显著关联。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伴 有严重的抑郁症状与患者的自杀意念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双相障碍常未被识别或被误诊为单相抑郁。明确未被识别或被误诊的双相障碍者的临床特征有助于减少错误分类。目的调查门诊抑郁症患者中未被识别的双相障碍者的比例,并分析未被识别的双相障碍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使用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ypomania Checklist-32,HCL-32)、心境障碍问卷(Mood Disorder Questionnaire,MDQ)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对目前被诊断为抑郁症的100例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对被重新诊断为双相障碍与仍然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有29例(29%)抑郁症门诊患者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其中双相Ⅰ型6例,双相Ⅱ型23例。与未更改诊断的抑郁症者相比,被重新诊断为双相障碍者年龄轻、起病早、发病次数多、受教育程度高,多为复发性抑郁且多伴精神病性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55,95%CI=0.34~0.89)和精神病性症状(OR=9.12,95%CI=1.56~53.26)是双相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门诊抑郁症患者中未被识别的双相障碍比例较高,尤其是双相Ⅱ型。与单相抑郁相比,诊断为抑郁症而为未被识别的双相障碍者年龄轻,更可能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BD)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2011年"中国BD患者诊断评估服务"项目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对306例BD患者中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99例(32.4%)患者应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中自杀模块分为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BD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果:分别有36例(36.5%)及63例患者入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自杀未遂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t=-2.37,P=0.020);发作频繁(χ~2=8.526)、伴有不典型特征(χ~2=6.673)、有自杀观念(χ~2=6.314)、有季节性特征(χ~2=4.956)及有精神障碍家族史(χ~2=6.189)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自杀观念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BD患者的自杀未遂相关(OR=1.055,P=0.008,95%CI:1.014~1.098;OR=4.467,P=0.002,95%CI:1.750~11.403)。结论:年龄大及有自杀观念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BD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首发症状双相障碍患者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的差异性。方法收集首次确诊为双相障碍的患者470例,根据首发症状类型不同分为躁狂/轻躁狂首发组(200例)和抑郁首发组(270例),采集相关社会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信息;对所有入组患者随访12个月,记录6个月末和12个月末的复发情况。结果抑郁首发组与躁狂/轻躁狂组相比较,年龄更小[(36.67±12.24)岁vs.(39.18±11.07)岁,P=0.02],女性比例更高(51.90%vs. 41.00%,P=0.03),受教育年限更长[(10.45±4.71)年vs.(9.51±3.98)年,P=0.02],确诊延搁时间更短[(7.79±8.50)年vs.(11.46±10.30)年,P0.01],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比例(33.00%vs.23.50%,P0.01)和精神刺激史发生率(28.50%vs.14.00%,P0.01)更高,平均复诊时间更长[(7.54±5.69)月vs.(5.66±5.77)月,P0.01]),并且抑郁首发组复发次数多于躁狂/轻躁狂首发组(均P0.01)。结论双相障碍以抑郁症状为首发症状者较多;以抑郁症状为首发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受教育程度高、确诊延搁时间更短、多伴有精神刺激史及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且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双相障碍与抑郁症患者缓解期血清尿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165例缓解期双相障碍患者(双相障碍组)、70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128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分析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的临床因素。结果:血清尿酸水平双相障碍组[(356.88±107.05)umol/L]及抑郁症组[(325.33±80.82)u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98.23±83.55)umol/L](P均0.05);且双相障碍组显著高于抑郁症组(P0.05);双相障碍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34.5%)显著高于抑郁症组(20.0%)和健康对照组(14.1%)(P均0.05);其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与性别、用药种类、起病年龄及病程均不相关。结论:双相障碍及抑郁症患者缓解期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双相障碍疾病本身可能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复发性抑郁症患者共病心境恶劣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用检查访谈(CIDI)将301例女性复发性抑郁症患者分为共病心境恶劣组(共病组,26例)及非共病心境恶劣组(非共病组,275例);对两组的人口学资料、抑郁症临床特征、父母亲情关系量表(PBI)、艾森克神经质量表、生活应激事件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人口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共病组的临床资料相比,共病组抑郁症总病程更长[(14.1±9.5)年vs.(10.4±8.3)年;P=0.032],起病年龄更小[(30.9±8.3)岁vs.(36.1±9.4)岁;P=0.003],发病次数更多[(5.8±5.3)vs.(4.1±4.9);P=0.047],阳性家族史及有自杀行为比率更高(34.6%vs.18.5%,P=0.049;38.5%vs.20.4%,P=0.033);艾森克神经质评分明显增高[(13.3±6.0)vs.(10.6±5.7);P=0.02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BI母亲保护评分、共病焦虑障碍及生活压力事件是共病心境恶劣的因素(P0.05或P0.01)。结论:共病心境恶劣的女性复发性抑郁症患者其抑郁症病情更为严重;母亲过度保护、共病焦虑障碍及生活压力事件是其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首次抑郁发作使用SSRI类抗抑郁剂治疗后,出现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记录177例以抑郁发作为首次发作形式的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并比较它们在没有出现自杀组和出现自杀组之间的差异,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与Hosmer-Lemeshow分别评估危险因素模型的准确度和拟合优度.结果 没有出现自杀风险患者154例,出现自杀风险患者23例.出现自杀风险的患者组中饮酒史、心境障碍家族史、有易激惹症状、绝望感和伴随精神病性症状的比例高于未出现自杀风险的患者组(均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使用SSRI类抗抑郁剂治疗而导致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为:易激惹(OR=4.04,95%CI:1.40-11.67,P<0.05),有精神病性症状(OR=6.23,95%CI:1.41-27.56,P<0.05).ROC为0.71.Hosmer-Lemeshow为0.58.结论 易激惹症状、精神病性症状是双相障碍首次抑郁发作予SSRI治疗出现自杀风险的潜在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在情感气质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来自我院门诊103例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根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访谈结果,分为有自杀风险组和无自杀风险组。用情感气质量表(temperament evaluation of the Memphis,Pisa,Paris,and San Diego-auto questionnaire,TEMPS-A)评估情感气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 45.6%(47/103)的抑郁症患者伴有自杀风险。与无自杀风险组患者相比,有自杀风险组患者女性、无业及未婚者较多,发病年龄较早,HAMD总分以及TEMPSA中循环气质、抑郁气质、焦虑气质评分较高(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392,95%CI:1.246~9.232)、发病年龄(OR=0.924,95%CI:0.844~0.966)、HAMD总分(OR=1.134,95%CI:1.022~1.258)和循环气质评分(OR=1.204,95%CI:1.015~1.427)与自杀风险相关。结论女性、发病年龄早、抑郁症状严重和循环气质突出可能为首发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伴焦虑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327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按照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焦虑/躯体化因子≥7分,分为焦虑组(229例)和无焦虑组(98例),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对伴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焦虑组平均年龄、首发年龄、HAMD17总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高于无焦虑组[(42.58±11.77)岁vs(36.78±11.84)岁,(34.60±11.66)岁vs(30.04±12.60)岁,(27.83±6.93)分vs(23.39±5.59)分,(21.11±6.61)分vs(13.88±4.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组和无焦虑组性别(男:女,OR=0.51)、有无强迫症状(OR=3.67)、未成年和成年发病的构成比(OR=0.3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OR=1.05)、HAMD17总分(OR=1.17)、有自杀观念(OR=2.70)和强迫症状(OR=4.59)与难治性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相关(P<0.05).结论 伴焦虑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具有年龄较大、女性倾向较高、首发年龄较晚、成年发病的倾向较高、抑郁程度更严重、更可能伴强迫症状等特点;年龄、抑郁严重程度、自杀观念和强迫症状可能是难治性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女性双相情感障碍(BD)住院患者高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 2010 年 4 月至 2019 年 6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378 例女性 BD 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 自杀风险,分为低自杀风险组(n=220)和高自杀风险组(n=15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 临床特征差异,采用二项 Logistic 回归分析女性 BD 住院患者高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低自 杀风险组相比,高自杀风险组患者的本次住院天数少、首发年龄及首次抑郁发作年龄小、总发作次 数及抑郁发作次数多、躁狂发作次数少、首发症状为抑郁者和双相Ⅱ型障碍者(BD-Ⅱ)比例高、有精 神病性症状者比例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发作次数 (OR=1.56,95%CI=1.32~1.83)、BD类型(OR=2.30,95%CI=1.16~4.58)以及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OR=0.56, 95%CI=0.35~0.90)是女性 BD 患者高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P< 0.05)。结论 抑郁发作次数频繁、 BD-Ⅱ、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是影响女性 BD 患者高自杀风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描述综合医院具有自杀倾向患者的特征,并分析此类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住院患者中具有自杀倾向的病例共680例,根据是否发生自杀行为分为自杀倾向组(有自杀倾向无自杀行为,527例)和自杀行为组(有自杀倾向亦有自杀行为,153例).收集他们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籍、入院科室、自杀诱因、自杀方式、精神疾患、躯体疾患及显著的精神症状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自杀倾向组主要为女性[66.6%(351例)]、已婚[77.4%(458例)]、心理科[74.4%(392例)]、抑郁症[66.2%(349例)].自杀行为组中,男性和女性的自杀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9,P=0.014),选择跳楼方式的男性较多,药物及割脉方式的女性更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住重症医学科(OR=7.844,95%CI:2.240~27.475,P=0.001)、婚恋受挫(OR=3.646,95%CI:1.217~10.917,P=0.021),肿瘤(OR=4.620,95%CI:1.552~13.755,P=0.006),双相情感障碍(OR=3.734,95%CI:1.157~12.052,P=0.028)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具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中,入住重症医学科、双相情感障碍、肿瘤、婚恋挫折是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而且两性的自杀方式有所不同,需要临床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14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纳入其中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患者150例,根据是否有自杀未遂行为,分为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分析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抑郁症患者在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既往抑郁发作次数、起病年龄等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因素。结果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发生率为24.0%(36/150),无精神病家族史患者自杀未遂发生率为7.1%(71/996),前者自杀未遂发生率更高(P0.01)。150例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中,相较于无自杀未遂组,自杀未遂组患者既往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较多(P0.01),自杀意念及合并有严重或慢性躯体疾病的比例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OR=3.714,95%CI:1.426~9.673,P=0.007)、自杀意念(OR=8.347,95%CI:2.339~29.790,P=0.001)与有精神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相关联。结论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风险较高。既往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多、自杀意念等可能是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患者的自杀危险因素。方法将参与调查的患者分为伴自杀风险及不伴自杀风险两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自杀风险为因变量,分别以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伴自杀风险组的BPD患者出现焦虑症状的比率多于不伴自杀风险组(P0.001),伴自杀风险组有发病诱因多于不伴自杀风险组(P=0.001),伴自杀风险组患者伴精神病家族史的比率高于不伴自杀风险组(P=0.01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PD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有伴焦虑症状(P0.001),及发病前诱因(P=0.005)。结论 BPD患者中伴有焦虑症状、发病有诱因的患者自杀风险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研究中心的626例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评估,分为自杀未遂组和无自杀未遂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在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因素。结果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19.2%(120/626)。自杀未遂组相较无自杀未遂组的患者,既往住院次数多,抑郁发作频繁,更常伴非典型症状、伴自杀观念、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更多患者接受抗抑郁剂治疗(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发作频繁(OR=2.06,95%CI:1.23~3.47)、伴自杀观念(OR=2.34,95%CI:1.44~3.79)、既往住院次数多(OR=1.21,95%CI:1.04~1.42)、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OR=2.21,95%CI:1.38~3.54)与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相关联(均P0.05)。结论发作频繁、既往住院次数多、有自杀观念或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可能是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RS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4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和54例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难治性抑郁症组(TRD组)与非难治性抑郁症组(非TRD组)比较,起病年龄更早[(16.4±3.8)岁vs.(23.6±4.3)岁],受教育年限更短[(8.7±2.1)年vs.(10.6±2.3)年],本次发病病程更长[(65.1±18.3)月vs.(4.9±2.5)月],HRSD-17中行为阻滞因子评分更高[(8.37±2.43)分vs.(6.51±2.55)分],血清FT3水平更低[(3.93±0.52)pmol/L vs.(4.21±0.49)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单次病程长,起病早,文化水平低,阻滞症状重,血清FT3水平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