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20篇
内科学   19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497篇
预防医学   215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262篇
  1篇
中国医学   180篇
肿瘤学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女性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测结果,为早发现、早诊治及预防宫颈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9年10月3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山东省济南市辖区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接受问卷调查、病史询问并签署知情告知书后采用巴氏涂片法进行细胞学检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于细胞学异常及高危型HPV阳性者进一步行阴道镜和病理学检查,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宫颈细胞学异常及HPV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10 176名女性纳入研究,宫颈细胞学异常319例、异常率3.13%,HPV异常1 025例、异常率10.07%。不同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产次、不良孕产史的女性宫颈细胞学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430)、产次(OR=2.330)、不良孕产史(OR=3.086)是女性宫颈细胞学异常的相关因素。不同年龄、不良孕产史、宫颈癌家族史、妇科疾病史、定期妇科检查的女性HP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342)、不良孕产史(OR=2.735)、宫颈癌家族史(OR=2.293)、妇科疾病史(OR=1.694)是女性HPV异常的相关因素。宫颈细胞学异常且HPV阳性者宫颈上皮瘤变检出率更高。结论 济南市女性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测异常率均较高,其受到多因素影响,应针对影响因素加强相关人群健康宣教,提高宫颈癌防范意识,预防宫颈癌。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建立测定玉屏风提取物中多组分的UHPLC/MSn定量方法。方法 查阅文献,根据玉屏风制剂及其组方各单味药的药效学、药动学分析,选择升麻素苷、毛蕊异黄酮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芒柄花苷、亥茅酚苷、芒柄花素、黄芪甲苷Ⅳ、白术内酯Ⅲ、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等13个化合物作为玉屏风复方的指示性成分进行质量控制。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结果 在所建立的液相色谱条件下,13种成分的专属性良好,无干扰峰,各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5%~105%,RSD均小于3%。结论 UHPLC/MSn定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有助于玉屏风复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在职医疗卫生人员、规培与实习医疗卫生人员以及在职医学生科学健身基本知识的储备、获得途径以及主要影响因素,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三类人员科学健身基本知识认知度较低、获得途径相对单一、影响三类人员科学健身基本知识储备的首要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分别提出三类群体科学健身素养培养路径。在职医疗卫生人员培养路径:提高认知度,强化角色担当;加强协作,发挥体医融合优势;线下线上结合,创造多元培养路径。实习与规培人员培养路径:加强重要性认知,培养角色意识;定期强制培训,夯实角色担当能力;拓宽思路,探寻多渠道获得途径。在校医学生培养路径:结合专业特征,开设“体医融合”选修课程;改革体育课教学,强化健身健康内容。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索山药多糖(RDPS-Ⅰ)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及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RDPS-Ⅰ低(1.0 g/kg)、中(2.0 g/kg)、高(3.0 g/kg)剂量组及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假手术组。通过取出盲肠进行结扎、穿孔的方法复制脓毒症大鼠,造模完成后,RDPS-Ⅰ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RDPS-Ⅰ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200 mg/kg剂量皮下注射4 mL/kg的氨苄西林溶液,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每12 h干预1次,连续干预6天。干预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心率(HR);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验大鼠心肌组织中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相比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排列紊乱,出现严重炎症细胞浸润现象,LVSP、HR、MAP降低56%、54%、55%(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NF-κB)水平及心肌组织中p-JAK2/JAK2、p-STAT3/STAT3和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2.25、1.94、1.99、1.99、2.96、2.26、3.67倍(P<0.05);与模型组相比,经RDPS-Ⅰ干预,大鼠心肌组织排列紊乱程度、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均逐渐缓解,RDPS-Ⅰ低剂量组LVSP、HR、MAP分别增加了0.54、0.35、0.34倍,TNF-α、IL-6、IL-1β、NF-κB水平和心肌组织中p-JAK2/JAK2、p-STAT3/STAT3及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28%、19%、18%、26%、27%、29%、25%;RDPS-Ⅰ中剂量组LVSP、HR、MAP分别增加了0.92、0.67、0.83倍,TNF-α、IL-6、IL-1β、NF-κB水平及心肌组织中p-JAK2/JAK2、p-STAT3/STAT3和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45%、41%、40%、50%、49%、50%、50%;RDPS-Ⅰ高剂量组LVSP、HR、MAP分别增加了1.21、1.10、1.15倍(P<0.05),TNF-α、IL-6、IL-1β、NF-κB水平及心肌组织中p-JAK2/JAK2、p-STAT3/STAT3和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64%、63%、63%、66%、70%、66%、70%(P<0.05)。[结论]RDPS-Ⅰ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和功能障碍,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赵燕  张翔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100-103
  目的  考察易地扶贫搬迁儿童歧视知觉对心理适应的影响,为改善易地扶贫搬迁儿童心理适应状况提供实证依据。  方法  采用歧视知觉问卷、儿童抑郁量表和儿童孤独感量表,对贵州省某地州4所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四至八年级学生426名进行3次追踪调查(T1、T2、T3),并采用交叉滞后模型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易地扶贫搬迁儿童抑郁和孤独感在调查时间内有上升趋势(F值分别为18.79,8.69,P值均 < 0.01),3次调查时间点的歧视知觉与抑郁、孤独感均呈正相关(r=0.23~0.55,P值均 < 0.01),交叉滞后分析显示,前测(Tn)的歧视知觉可以显著预测后测(Tn+1)的抑郁(β值分别为0.16,0.20,P值均 < 0.01),T2的歧视知觉可以显著预测T3的孤独感(β=0.25,P < 0.01)。  结论  歧视知觉是影响易地扶贫搬迁儿童心理适应的重要因素。应对易地扶贫搬迁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歧视知觉干预,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药物治疗后发生心脏结构和功能逆转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5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超声心动图结果的不同反应性,将15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分为左心室逆重构(LVRR)组(27例)和非LVRR组(129例)。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病程、收缩压、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N末端脑钠肽前体、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6 min步行试验、服药依从性、6个月再住院率及6个月病死率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LVRR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QRS波时限、服药依从性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LVRR的预测价值。结果LVRR组患者年龄[(54±16)岁vs.(60±12)岁,t=5.899,P=0.021]和QRS波时限[(104±21)ms vs.(122±29)ms,t=10.464,P=0.003]均较非LVRR组显著降低,服药依从性[(6.0±1.0)分vs.(5.3±1.5)分,t=8.962,P=0.002]较非LVRR组显著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RS波时限[比值比(OR)=0.969,95%置信区间(CI)(0.946,0.993),P=0.011]、服药依从性[OR=1.541,95%CI(1.064,2.230),P=0.022]是心功能恢复正常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QRS波时限[曲线下面积(AUC)=0.721,95%CI(0.619,0.824),P<0.001]、服药依从性[AUC=0.661,95%CI(0.559,0.762),P=0.009]均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LVRR具有预测价值。结论QRS波时限及服药依从性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LVRR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危重症性多发性神经病(CIP)的发生率以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14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和1个月后各进行1次四肢EMG检查,观察并统计:(1)CIP发生率。(2)并发CIP的患者和未并发CIP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3)并发CIP可能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共有23例患者并发CIP(15.54%)。(2)并发CIP和未并发CIP的两组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在性别比例、基础疾病构成、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昏迷、高血糖、静脉使用神经阻滞剂和静脉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并发CIP患者在年龄、并发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建立人工气道情况、有创机械通气、并发营养不良和使用肠外营养方面显著高于未并发CIP患者(均P0.05)。(3)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CIP的危险因素有60岁以上、脓毒症、MOF、建立人工气道、有创机械通气、营养不良和使用肠外营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脓毒症、MOF、有创机械通气、营养不良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CI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MOF、有创机械通气、营养不良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CI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时机。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胎龄<32周)151例。根据布洛芬的使用情况分成3组,其中症状时治疗组43例、症状前治疗组32例、对照组76例。根据是否诊断为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PDA(hsPDA),分为hsPDA组和非hsPDA组,症状时治疗组属于hsPDA组,症状前治疗组及对照组属于非hsPDA组。出生第1天检测血常规、生化、血气分析等。出生满3 d筛查超声心动图,记录当日脉压差及尿量。两治疗组,口服布洛芬10 mg/kg,24 h及48 h后各予5 mg/kg,治疗72 h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对照组,未予布洛芬治疗,出生后7 d复查超声心动图。复查PDA患儿,出生后30 d再次复查超声心动图。采用χ2检验比较症状时治疗组、症状前治疗组、对照组3组间性别、孕母使用过激素的比例、胎膜早破>18 h比例、剖宫产比例、小于胎龄儿比例、动脉导管7 d关闭率、动脉导管30 d关闭率、脓毒症发生率及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等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胎龄、出生体质量、尿量、脉压差、血pH值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法比较5 min Apgar评分、正压通气时间、吸氧时间等的差异。 结果性别、胎龄、孕母使用过激素、胎膜早破、剖宫产、出生体质量、小于胎龄儿,5 min Apgar评分、血pH值、尿量、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动脉导管生后30 d关闭率、正压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发生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情况,在症状时治疗组、症状前治疗组、对照组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前治疗组、症状时治疗组和对照组3组间脉压差分别为(22.13±13.83)mmHg(1 mmHg=0.133 kPa)、(24.24±9.72)mmHg、(16.22±8.81)mmHg,症状前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2、P=0.639),症状时治疗组高于症状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4.710,P=0.002、<0.001)。3组脓毒症发生率分别为9.38%(3/32)、27.91%(12/43)和10.53%(8/76),症状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P=0.856);症状时治疗组高于症状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33、4.230,P=0.015、0.040)。动脉导管生后7 d关闭率,症状时治疗组和症状前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65.63%(21/32)vs 60.47%(26/43)vs 32.89%(25/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24、9.866,P=0.004、0.002)。动脉导管生后30 d关闭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口服布洛芬可以促进动脉导管早期闭合,但对远期闭合率并无明显优势。预防性布洛芬干预不能缩短PDA早产儿的正压通气、吸氧时间及降低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对hsPDA,布洛芬干预能否减少呼吸支持依赖及并发症的发生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