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4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和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48例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均予手术夹闭动脉瘤,同时清除颅内血肿2例。术后出现症状性血管痉挛19例,其中17例经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1~3个月,病人恢复良好者36例,轻残者8例,重残者2例,死亡2例(呼吸道感染1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结论颅内动脉瘤早期施行显微手术疗效较好。术中避免动脉瘤破裂以及正确处理术中破裂出血,充分解剖暴露瘤体瘤颈,避免盲目操作,术后积极防治脑血管痉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和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0年8月经显微手术治疗的96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均经手术夹闭动脉瘤,同时清除颅内血肿12例。术后出现症状性血管痉挛32例,其中24例经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病人恢复良好者66例,轻残者18例,重残者8例,死亡4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大面积脑梗死3例)。结论颅内动脉瘤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以防其破裂出血。术中充分开放脑池和暴露瘤体、瘤颈,正确夹闭动脉瘤颈,避免动脉瘤破裂以及正确处理术中破裂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积极预防脑血管痉挛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均在出血后早期(72h内)行动脉瘤栓塞术或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均予尼莫地平,脑脊液引流,3-H疗法等治疗,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22例,12例恢复良好,9例中重度残疾,1例死亡。结论尽早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动脉瘤栓塞术,术后予尼莫地平、脑脊液引流、3-H疗法等是治疗和预防动脉瘤破裂后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术前Hunt-Hess分级Ⅳ、V级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均于发病后72 h内行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术后3 d内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 患者出院时进行疗效评价,预后良好12例,预后差7例,死亡2例.结论 早期显微手术有利于防止动脉瘤的再次破裂以及早期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预防脑血管痉挛;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可以防治脑血管痉挛和早期脑损伤.二者结合治疗Hunt-Hess分级Ⅳ、V级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3D-DSA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按Hunt-Hess分级:0级4例,Ⅰ级8例,Ⅱ级8例,Ⅲ级4例,Ⅳ级3例,Ⅴ级1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并随访。结果术后恢复良好22例,重残4例,死亡2例。术后随访26例行3D-DSA复查无颅内动脉瘤显影。术后脑积水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恢复正常。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病人病情、手术方式及操作技巧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中责任动脉瘤的判定、一期手术治疗的手术时机、手术顺序和手术方法以及如何防治血管痉挛,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一期手术治疗的颅内多发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以及血管痉挛的防治等。结果术后疗效依照GOS评分,18例患者中5分11例、4分5例、3分1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行DSA 3例,64排CTA检查12例;14例患者中32个动脉瘤完全夹闭,1例患者有1个动脉瘤瘤颈残余,另1例死亡,2例未行复查。结论术前分析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明确责任动脉瘤,根据Hunt-Hess临床分级以及GCS评分,可积极一期手术治疗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术中、术后积极防治血管痉挛有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诊断脑血管痉挛。结合蛛网膜下腔出血(SAH)Fisher分级、手术时机、术前SAH次数、动脉瘤术中有无破裂等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蛛网膜下腔积血Fisher分级>Ⅱ级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86.7%)明显高于Ⅱ级及以下者(26.7%),P<0.01。Fisher分级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明显相关(r=0.3164,P=0.0135);SAH后3周内手术脑血管痉挛发生率(75%)明显高于3周以后手术(20%),P<0.001。术前发生SAH2次以上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76.9%)明显高于1次(41.2%),P<0.001。动脉瘤术中有无破裂对脑血管痉挛发生无明显影响。结论(1)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可能是SAH后脑血管痉挛病理过程的延续。(2)SAH后3周内手术是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早期手术不能降低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血压麻醉对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早期手术后的影响.方法 比较分析108例动脉瘤手术中控制性低血压麻醉和载瘤动脉暂时性阻断对术后脑血管痉挛、脑梗塞的发生和早期手术结果的影响.结果 50例单纯控制性低血压中,术后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10例;出现与脑血管痉挛相关的脑低密度区8例(15.7%).49例使用载瘤动脉临时阻断者中,出现症状性脑血痉挛11例(22.4%);CT示脑低密度区6例(12.2%);9例控制性低血压后改用动脉暂时阻断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和脑低密度区分别为2例(22,2)和1例(11.1%),三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控制性低血压麻醉如能正确掌握,不会对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产生负面影响.载瘤动脉临时阻断,特别是完全孤立性阻断,对脑动脉粥样硬化者应谨慎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且住院期间死亡的24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死亡原因.结果 死亡原因分别为:颅内再出血11例,其中术前再出血5例,介入栓塞术中出血3例,栓塞术后颅内再次出血3例;术后脑血管痉挛或脑梗死8例,其中早期(术后3d内)CT表现为脑梗死3例,晚期(术后3d后)脑血管痉挛或脑梗死5例;椎动脉瘤栓塞术后呼吸骤停1例;肺部感染3例;肾功能衰竭1例. 结论 颅内再次出血、脑梗死或脑血管痉挛、非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前循环动脉瘤手术时机及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术中、术后的治疗经验。方法36例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其中瘤颈夹闭术35例,瘤壁加固术1例。术式采用Yasargil翼点入路,近侧载瘤动脉暂时阻断,夹闭瘤颈。结果术后患者预后根据GOS分级评定:Ⅵ级31例,Ⅳ级3例,Ⅲ级1例,因术后严重脑血管痉挛死亡1例。治疗良好率达86%以上。结论手术时机的把握及术中操作、术后脑血管痉挛防治是前循环动脉瘤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平板3D-DSA在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前交通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资料,常规全脑血管DSA检查后,再行三维重建,选择适合的栓塞材料及工作角度进行手术,并分析3D-DSA对介入栓塞治疗的应用意义。结果 8例动脉瘤100%栓塞,2例栓塞95%,1例栓塞90%,1例栓塞80%,急性脑血栓形成1例,血管痉挛2例,无动脉瘤破裂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 3D-DSA能够详细地显示前交通动脉瘤的解剖信息,可明确其诊断,对制定栓塞手术计划及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早期(发病12 h内)显微手术治疗Hunt-Hess分级Ⅳ、Ⅴ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Ⅳ、Ⅴ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超早期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20例动脉瘤均成功手术夹闭。术后随访4-12个月,按照GOS分级,预后良好13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Hunt-Hess分级Ⅳ、Ⅴ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进行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脑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按标准筛选出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102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HBO)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针灸和康复治疗;HBO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早期HB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大脑中动脉痉挛情况、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和Barthe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均降低、大脑中动脉痉挛情况好转、NFD降低、Barthel评分升高(P0.01),且HBO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HBO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结论术后早期运用HBO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脑血流的改善有明显效果,可显著促进其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双微导管技术栓塞复杂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背景尽管球囊或支架辅助栓塞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对于结构复杂的颅内动脉瘤如相对宽颈的微小动脉瘤或宽颈分叶状、有重要分支血管自瘤颈部或体部发出的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仍是一种挑战。本研究旨在评价双微导管技术栓塞结构复杂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与结果 33例复杂颅内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7例)、后交通动脉(14例)、眼动脉段(3例)、脉络膜前动脉(3例)、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3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2例)和基底动脉顶端(1例)。动脉瘤颈宽/体宽平均为0.80±0.21(0.53~1.33)、体宽/高度为1.12±0.37(0.55~2.12)和高度/颈宽为1.26±0.41(0.65~2.96);瘤颈直径≥4mm者7例、颈宽≥高度者9例、颈宽≥体宽者8例;微小动脉瘤(最大径≤3mm)9例,有重要分支血管自瘤颈发出者13例。均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施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并且获得成功,其中动脉瘤致密填塞19例、瘤颈残留14例,术后脑血管造影检查12例弹簧圈襻突出于瘤颈之外,但均不影响血流。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者3例、0~1分者30例;仅1例患者术后1年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瘤颈微弹簧圈少许压缩,且动脉瘤瘤颈呈"狗耳朵"样再通显影。结论双微导管技术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可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操作技巧。方法采用球囊辅助弹簧栓塞治疗25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其中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M1段末端5例,M2段4例,均应用HyperGlide球囊辅助栓塞;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16例,其中5例应用HyperGlide球囊辅助栓塞,11例应用HyperForm球囊辅助栓塞。结果 1例近全栓塞,其余患者均获100%栓塞,术中出现1例球囊回抽困难,术后3例患者出现脑缺血症状,2例经治疗完全缓解,1例残存不完全性失语。所有患者均随访无再出血。结论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增加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足量使用自由基清除剂对已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80例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在入院后即刻使用自由基清除剂,分别于发病1 w、2 w、3 w及12 w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神经功能评分及病死率等观察项目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足量使用自由基清除剂治疗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可明显提高疗效和减轻脑血管痉挛(CVS)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特点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2例(共35个)颅内动脉瘤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形态,分别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27个,球囊辅助技术8个。结果动脉瘤完全栓塞23个,次全栓塞8个,不全栓塞4个。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5分(恢复良好)18例,4分(轻度残疾)8例,3分(重度残疾)2例,2分(植物生存)1例,1分(死亡)3例。结论老年动脉瘤患者基础疾病多,血管内栓塞是治疗老年破裂动脉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急诊手术治疗以及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12例行DSA检查,检出动脉瘤16枚;27例行CTA检查,检出动脉瘤30枚;其中有6例先后行CTA、DSA检查,两者完全符合。全部病例均在早期行显微手术治疗,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16例恢复良好,9例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3例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CTA检查明确病因更具优势;早期手术、预防脑血管痉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与技术要点。方法对32例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术后早期处理出血。结果32个动脉瘤中27个瘤腔100%闭塞,3个95%闭塞,2个90%闭塞。术后30例临床痊愈,2例死亡,死亡率6.3%。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4例;术后并发脑梗塞1例。1例复发者经二次补充GDC栓塞治愈。全组出现与栓塞技术相关的并发症4例。术后随访3~72个月均无再出血。结论对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采用GDC进行血管内囊内栓塞疗效可靠;早期栓塞及有效的术后处理是提高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治愈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cerebral vasospasm associated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due to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 contains no definitive study of patient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is (1) any clinical picture consistently present coincident with known cerebral vasospasm, (2) any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tality and known vasospasm, and (3) any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ious brain damage (morbidity) and known vasospasm. To answer these important questions, experience with 198 consecutive acute SAH patients (every patient had a cerebral angiogram demonstrating one or more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as studied. The experience with these 198 consecutive patients led to the conclusions that (1) there is no clinical picture consistently present coincident with known cerebral vasospasm; (2) cerebral vasospasm has no effect on the mortality from SAH due to ruptured aneurysm; and (3) 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the complications from surgical o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vasospa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