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大型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及随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大型动脉瘤的方法、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我科经血管内治疗的109例颅内人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99例(90.8%),功能障碍8例(7.3%),死亡2例(1.8%)。101例(共105枚)大型动脉瘤患者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100%闭塞73枚,90%-95%闭塞21枚,80%闭塞11枚。8例患者行载瘤动脉闭塞术。107例术后随访8~36个月无出血病例。58例患者经血管造影或MRA随访,9枚动脉瘤再通。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安全、有效,中期疗效肯定,长期随访结果尚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外伤性癫痫的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特点、致痫灶位置与脑软化灶的关系和手术疗效.方法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2月至2006年4月共手术治疗难治性外伤性癫痫患者1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8例患者致痫灶位于外伤软化灶周围(2~7 cm);5例为颞叶癫痫,其中4例为颞叶内侧型(3例受伤时年龄1.5~5岁,术后病理显示海马胶质细胞增生)、1例为颞叶外侧型.13例患者均在皮层电极监测下行手术治疗,4例同期行颅骨修补术.经2~5年随访,总手术有效率92.3%,优良率84.6%. 结论 外伤性癫痫致痫灶常位于软化灶周围;小于5岁的重型颅脑损伤易导致海马硬化;难治性外伤性癫痫的手术疗效较好,一经诊断,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锁孔微创手术对镰幕区向幕上生长的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7例直径在3.0 cm~6.0 cm的镰幕区脑膜瘤进行锁孔手术治疗。在肿瘤侧顶部,中线旁作一个4.0 cm×2.0 cm骨窗。"工"形切开硬脑膜达矢状窦边沿。牵开相应部位的脑叶。肿瘤显露满意后,先电凝、切断肿瘤基底部,取瘤钳、剪刀或CUSA分块切除肿瘤。手术中仔细观察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和直窦与肿瘤以及脑干与肿瘤的关系(尤其肿瘤较大者),无伤及之。必要时为保全病人的功能可以残留小许肿瘤于血管壁上。肿瘤一般与脑干粘连不重,大多可分离切除,且不会伤及脑干。结果 7例患者的肿瘤均达到Simpson I、Ⅱ级切除,术后恢复顺利,按期出院,目前均健康生存。结论 对于直径6.0 cm以下、向上生长的镰幕区脑膜瘤,锁孔微创手术切除是损伤少、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研究发现NOTCH-1信号通路在神经干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及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NOTCH-1信号通路在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5-01/2007-03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完成。 材料:人脑胶质瘤组织、正常成人脑组织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提供。U251胶质瘤细胞株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吕胜青副教授惠赠;CHG-5胶质瘤细胞株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研究所卞修武教授、姚晓红博士惠赠。 方法:取人脑胶质瘤组织、正常成人脑组织、U251及CHG-5胶质瘤细胞株,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获得CD133+脑胶质瘤干细胞,加入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形成细胞克隆后,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2 h后行抗CD133和抗巢蛋白免疫荧光双标染色。 主要观察指标: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生长和鉴定,采用WST-8法、免疫组化实验、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双标实验检测NOTCH-1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 结果: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细胞呈悬浮生长,培养24~48 h可见单个细胞开始分裂生长,形成肿瘤球,将肿瘤球转入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后,4 h周边细胞伸出突起并逐渐分化,24 h后肿瘤球迁移出的细胞增多,形成单细胞层。肿瘤球能同时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巢蛋白,CD133+脑胶质瘤干细胞核浆比例达2/3~3/4,突起少,胞浆中线粒体等细胞器较少,核糖体丰富,未见胶质丝等分化结构,符合干细胞超微结构特点。NOTCH-1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成人脑组织(P < 0.01),在CD133+ U251及CHG-5胶质瘤细胞中有很强的表达,在GFAP+和MAP2+ U251及CHG-5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强弱不等,在MBP+ U251及CHG-5胶质瘤细胞中呈弱表达或不表达。在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过程中能检测到较强的NOTCH-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NOTCH-1,CBF-1,HES-1 mRNA及NOTCH-1,HES-1蛋白表达;而在细胞分化时NOTCH-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NOTCH-1,CBF-1,HES-1 mRNA和HES-1蛋白表达逐渐减弱。 结论:NOTCH-1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分子NOTCH-1在人脑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株中均有表达,而在正常成人脑组织中仅微弱表达。NOTCH-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NOTCH-1和HES-1的表达强弱可能参与了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脑水肿作为一种脑肿瘤术后常见的临床病理表现,其发生发展机制与血浆中内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形成时相一致。内皮素作为一种强烈收缩血管物质,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的通透性,促进钙离子内流,抑制一氧化氮的生成及产生氧自由基等途径加重脑水肿。本文主要介绍脑肿瘤术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机制及传统治疗方式,并对内皮素在神经系统中的生物、化学性质与脑肿瘤术后脑水肿的相关性及目前国内外以内皮素的相关性治疗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颅内肿瘤患者的心理症状表现,探讨其与躯体疾病的关系。方法:3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02-12/2003-12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颅内肿瘤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应用90项症状自评表(SCL-90)独立测试,由医学心理测试软件进行评分,并与已知总体均数(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颅内肿瘤患者因子分≥2分以上依次为:抑郁、敌对、焦虑、强迫、躯体化、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颅内肿瘤患者分别在躯体化(1.76&;#177;0.68)、抑郁(1.93&;#177;0.93)、焦虑(1.86&;#177;0.94)、敌对(1.91&;#177;1.09)和精神病性(1.72&;#177;0.76)因子分与1986年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260~3.187,P=0.003-0.032):与1999年常模比较,仅躯体化症状(1.76&;#177;0.68)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t=2.290,P=0.029)。绪论:颅内肿瘤息者在躯体疾病的基础上,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推断颅内肿瘤患者躯体疾病与社会心理问题关系可能是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应用Neuroform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的10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5例患者中。影像学上完全栓塞98例,占933%;大部分栓塞7例,占6.7%。治愈92例,占87.6%;中重残10例,占9.5%;死亡3例,占2.9%。3-6个月随访观察未见动脉瘤复发病例。结论栓塞宽颈颅内动脉瘤时应用Neuroform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不仅可较好栓塞动脉瘤,且可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使载瘤动脉术后通畅,从而提高了宽颈颅内动脉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高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全脑血管造影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2002~2006年高龄(60岁-)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37例患者,进行DSA检查,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全部患者超过60岁,其中男性97例,女性140例。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5.5岁。198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30例患者有明确的心脏病史,80例有糖尿病史。临床表现:患者CT表现为鞍上池、侧裂池、纵裂、环池等处高密度影像,一部分病人合并了脑室出血或脑内血肿。187例患者发病时伴有意识障碍,但多为一过性的意识障碍。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具体步骤如下:从开始上造影管时,即在透视下进行。常规应用导丝。当造影管进入主动脉弓时,用导丝协助过弓,常规应用猪尾巴造影管进行弓下造影,察看从主动脉弓发出血管有无异常。进行颈动脉、椎动脉造影时,也用导丝辅助,首先上导丝,再跟管。对于进入动脉开口困难者,可在road-map引导下进行,必要时可选用特定形状的造影管或进行造影管塑形。有些时候可以选用相对较细的4F造影管。在造影的同时应用止血阀,同时持续生理盐水滴注。192病人于造影术后接受了外科治疗,占81%。结果205例患者接受了治疗,10例病人造影术后病情加重,占4%,2例病人于造影术后死亡,占...  相似文献   
9.
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优缺点,并与经翼点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相比较。方法采用一侧或双侧额骨小骨窗开颅,经额下入路对12例14个大脑前循环动脉瘤实行显微手术,夹闭12个,包裹2个,其中3例在内镜协助下夹闭动脉瘤。结果12例均无死亡,得到随访的9例(随访时间1-6个月),都健康生存。结论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手术切口小,损伤轻,节省手术时间,术后可保持容貌完整,是较为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