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相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瓣膜性病变、先天心脏病及其他一致心脏疾病与糖尿病特异相关的心肌性病变来说独立存在的疾病,病理表现为心肌代谢紊乱以及微血管病变所致的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坏死和凋亡。内质网是多种重要细胞功能的中心场所,糖尿病患者心肌细胞内的内质网肿胀、出现功能紊乱,高血糖状态能引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提示ERS可能参与DCM进程的发生和发展。基于此,该文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未折叠蛋白反应、DCM中ERS的相关作用等方面综述了ERS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特异性心脏并发症,可独立于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或瓣膜性心脏病发生。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包括高血糖、蛋白非酶糖基化、氧化应激、钙离子转运异常等,其中炎症是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独立因素。NLRP3是最常见的炎性小体,可诱导分泌IL-1β、IL-18等促炎细胞因子以及介导细胞焦亡。DCM发生时NLRP3表达上调,加剧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心肌损伤、心肌纤维化进程。已有研究证实,中药可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启动和活化,以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改善DCM心脏功能。本文就NLRP3炎性小体参与DCM发生及中药干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心肌线粒体抗体(ACMA)对扩张型心肌病(DCM)诊断及治疗评估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DCM,30例患儿ACA-lgG和ACMA-lgG,并与健康者对照,同时检测心肌酶、心电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DCM患儿ACA-lgG和ACMA-lgG阳性率分别为53.3%和40.0%,均显著高于健康者(P<0.01)。ACA-G阳性患儿心肌酶CK-MB、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腔扩大率、左心收缩功能降低率均显著高于ACA-lgG阴性者(P<0.05);而ACMA-lgG阳性与否同上述改变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ACA-lgG阳性对DCM患者诊断和病情轻重判定均有重要意义;ACMA-lgG阳性虽对DCM患儿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对病情判断无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黄游离蒽醌(free anthraquinone from rhubarb,FAR)对糖尿病大鼠心肌CTGF和collagen表达及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2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DCM组)和大黄游离蒽醌干预组(FAR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CON组);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心脏质量指数;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RT-PCR法检测CTGF、pro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CTGF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胶原含量。结果与CON组相比,DCM组大鼠空腹血糖、心脏质量指数、心肌纤维化程度以及CTGF、collagen I和collagenⅢ表达均明显升高;与DCM相比,FAR组心脏质量指数、心肌纤维化程度以及CTGF、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大黄游离蒽醌可通过调低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CTGF的表达,减少心肌间质中collagen I和Ⅲ合成及沉积,从而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早期的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咪达普利(imidapril)抑制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用多柔比星制备家兔DCM模型,咪达普利1.25 mg*kg-1*d-1 po, 连续8周进行干预.取心脏分离左室游离壁三层心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电流(ICa-L).结果由于DCM模型心肌细胞的膜电容增加,所以ICa-L密度明显减少,心外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和心内膜下心肌分别为(6.7±1.0),(10.6±0.5)和(7.4±0.7 )pA*pF-1,各层细胞间电流密度差异加大.咪达普利处理后可逆转心肌的病变,ICa-L的密度明显高于DCM组(P<0.05),心外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和心内膜下心肌分别为(10.3±1.0),(12.7±0.6)和(11.1±1.6)pA*pF-1,使三层细胞间电流密度差异减小.结论咪达普利可逆转DCM后心肌细胞ICa-L的改变,减少跨室壁差异.提示可能是其减少DCM后发生快速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神经调节蛋白-1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蛋白-1(NRG-1)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心肌病(DCM)模型,对照组(Control)大鼠给予腹腔注射PBS溶液。成模后12周大鼠分为DCM组(隔日1次尾静脉注射PBS液)、NRG-1组(隔日1次尾经脉注射重组NRG-1)、HERCE组(隔日1次尾经脉注射重组NRG-1及Herceptin),药物干预共2周,观察2周于DCM造模后16周,采用心脏超声评估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Masson特殊胶原染色定量检测心肌胶原纤维,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诱导16周后,DCM组大鼠心功能降低,表现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Em/Am)较对照组下降(P<0.05)。凋亡指数(AI)、胶原容积分数(CVF)、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上调,bcl-2 mRNA下调而bax mRNA上调(P<0.05)。与DCM组相比,NRG-1组LVEF、FS、bcl-2 mRNA上调(P<0.05),AI、CVF、Ⅰ/Ⅲ型胶原mRNA、bax mRNA表达下调(P<0.05)。与NRG-1组比较,HERCE组以上各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补给NRG-1可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减轻心肌纤维化,从而改善DCM大鼠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观察外源性硫化氢的供体硫氢化钠 (NaHS) 对糖尿病心肌病 (DCM) 大鼠模型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运用糖尿病饮食及链脲佐菌素 (STZ) 腹腔注射法建立DCM大鼠模型; 选取DCM大鼠16只, 正常大鼠16只, 随机分为DCM+0.9%氯化钠组 (DCM+Saline组)、 DCM+硫氢化钠组 (DCM+NaHS组)、 正常大鼠+0.9%氯化钠组 (Control+Saline组)、 正常大鼠+硫氢化钠组 (Control+NaHS组), 每组8只; 予以DCM+NaHS组、 Control+NaHS组腹腔注射NaHS溶液100 mmol/ (kg·d)(浓度12 mmol/L, 体积8.3 mL/kg), DCM+Saline组、 Control+Saline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持续12周。实验结束行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及左室缩短分数 (LVFS), 随后取左室心肌组织, 采用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 (Bcl-2)、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 (p-JNK)、 磷酸化叉头蛋白家族1 (p-FoxO1) 蛋白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及硫氢化钠对大鼠心功能指标、 p-JNK、 p-FoxO1及Bcl-2蛋白有影响, 除外Bcl-2蛋白均存在交互作用 (P<0.05); 其中, DCM大鼠 LVEF及LVFS下降、 心肌细胞肥大及心肌间质纤维化, Bcl-2、 p-FoxO1蛋白表达下降、 p-JNK蛋白表达增加 (P< 0.05); NaHS可以使DCM大鼠心功能指标、 病理组织变化得到改善, Bcl-2、 p-FoxO1蛋白表达增加、 p-JNK蛋白表达减少 (P<0.05)。结论 DCM心肌损伤与细胞凋亡相关, 硫氢化钠可以减轻DCM心肌损伤保护心脏功能, 可能通过作用于JNK/FoxO1/Bcl-2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肌骨骼肌型α-肌动蛋白(α-actin)和核因子-кB(NF-кB)的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DCM模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RT-PCR检测心肌骨骼肌型α-actin 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骨骼肌型α-actin和NF-кB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大鼠比较:DCM大鼠骨骼肌型α-act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上调(P<0.01);DCM大鼠NF-кB活性增强(P<0.01)。(2)DCM大鼠LVEF与骨骼肌型α-actin mRNA水平呈负相关(r=-0.596,P<0.05);NF-кB活性与LVEF呈负相关(r=-0.738,P<0.01)。结论:DCM大鼠心肌骨骼肌型α-actin表达上调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标志,提示左室收缩功能恶化,心肌进行代偿。DCM大鼠心脏局部炎症反应活跃并损害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去乙酰化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作为机体重要的细胞内调控蛋白,在许多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减轻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维持心肌线粒体Ca2+稳态、降低心肌内质网应激、改善心肌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抑制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化等,可能是DCM的潜在治疗靶点,靶向SIRT1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DCM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就SIRT1在DCM的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内分泌-血管活性肽Urocortin(UCN)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TGF-β1和CTGF的影响,研究UCN对DCM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DM)模型,将大鼠分为5组:Control组、DCM组、UCN组、UCN+Astressin组、UCN+Triciribine组。饲养12周后处理4周,测定血糖、尿糖、尿量,以及血清TGF-β1、CTGF水平;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测定心肌组织TGF-β1、CTGT、Akt、GSK-3β、pAkt、p-GSK-3β的表达。结果 DM大鼠心肌形态学符合DCM改变,与Control组相比,DCM组血清与心肌组织TGF-β1、CTGF水平均增高,DCM组心肌组织p-Akt、p-GSK-3β均降低(P <0. 05)。与DCM组相比,UCN组TGF-β1、CTGF水平均降低(P <0. 05),Astressin和Triciribine均能阻断UCN的作用(P <0. 05); UCN组p-Akt、p-GSK-3β表达增高(P <0. 05),Astressin阻断UCN的作用(P <0. 05)。结论 UCN对DCM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与CRH-R受体结合后,激活Akt/GSK-3β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因子TGF-β1及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对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就诊的58例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分成2组,穿刺抽液+冷冻+加压包扎组(19例),手术切除囊肿前壁软骨+对穿缝合组(39例),随访3个月到1年,观察2组治愈率、复发率,有效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1次治愈后痊愈5例,复发14例,治愈率为26.3%,复发率为73.7%,有效率为78.9%,其中耳廓增厚6例,1例并发化脓性软骨膜炎.观察组治愈38例,复发1例,经过1次穿刺后治愈,治愈率为97.4%,复发率为2.6%,有效率为100.0%.所有患者无耳廓变形、增厚,无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的并发症.结论 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对穿缝合是治疗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的高效、首选办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药品风险管理之风险的起因分析——关于药品天然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认知水平是把握药品天然风险的决定因素,却又受到伦理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影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正是常规的取法三者平衡关系的制度工具。  相似文献   

15.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17.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盆腔脏器炎症,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诣在探讨不同方法在慢性宫颈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妇康栓、聚焦超声治疗及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电切术治疗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愈慢性宫颈炎,并且切除宫颈移行带,减少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