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目的 了解慢性捆绑应激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神经解剖学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 ,应激组大鼠每天捆绑 6h共 2 1d ,然后用Y迷宫对 2组大鼠进行行为检测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 2组大鼠海马突触素和突触后致密物 95 (PSD 95 )的表达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对免疫反应结果进行处理。结果 应激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 (P <0 0 5 ) ;其海马CA3 区突触素和PSD 95免疫阳性产物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结论 慢性捆绑应激致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可能与其海马神经元突触素和PSD 95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低灌注3个月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17β-雌二醇 (E2)的长期保护作用,揭示血管性痴呆进行性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永久性结扎成年雄性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诱导慢性低灌注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安慰剂(placebo,Pla)组及E2处理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及突触相关蛋白的变化,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结果:①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Pla组大鼠发现水下平台所用时间与sham组大鼠相比无显著差异,而探索试验中在平台原所在象限探索的时间较sham组大鼠显著降低;②与sham组相比,Pla组大鼠海马CA1区NeuN阳性染色细胞数及微管相关蛋白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MAP)-2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而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 basic protein,MBP)-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③Pla组大鼠海马CA1区突出后致密蛋白95 (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PSD95) 及突触小泡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较sham 组显著降低;④长期给予E2可显著治疗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的以上变化?结论: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3个月可导致大鼠空间记忆能力降低,长期给予E2可能通过上调海马CA1区神经元MBP2?PSD95?突触小泡蛋白的蛋白表达,从而阻断血管性痴呆的进行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突触的影响。方法侧脑室立体定位术注射凝集态Aβ1-42制备AD模型小鼠,随机分成四组AD模型组,低中高DADS剂量组,分别灌服0、10、50和100 mg/kg/d的DADS。1个月后各组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银染和电镜检测海马CA1区树突棘和突触的结构、蛋白印迹和RT-PCR检测海马内PSD95和SYP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AD模型组相比,水迷宫检测显示中高剂量DADS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强,银染和电镜检测显示海马CA1区树突棘和突触增多,蛋白印迹和RT-PCR检测显示海马PSD95和SYP表达增多。结论随着DADS剂量的增加,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海马内树突棘和突触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新生大鼠海马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和突触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日龄7 d,体重10~15 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异丙酚组,每组15只。异丙酚组腹腔注射异丙酚总量为200 mg/kg,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突触结构的变化,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PSD-95和突触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海马CA1区突触结构正常;异丙酚组突触结构明显改变:突触数目减少、突触间隙变窄甚至融合、PSD减少;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异丙酚组海马组织PSD-95和突触素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异丙酚降低了新生大鼠海马PSD-95和突触素mRNA的表达,破坏了海马突触结构。  相似文献   

5.
【立论依据】 血管性痴呆(VD)是一种由于脑血液循环障碍,进而使神经元损伤出现认知功能缺损的综合征,目前尚缺乏疗效肯定的手段。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在NMDAR和突触膜表面蛋白(如nNOS)之间起连接作用,对兴奋性信号转导进行整合。NMDAR参与了海马突触可塑性诱导及学习和记忆机制。在慢性脑缺血早期,PSD95过表达介导了谷氨酸兴奋毒性对神经元的损伤;缺血晚期PSD95表达过低,则出现LTP诱导障碍及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本课题组预实验结果表明,DSS可提高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及2V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另外,DSS可降低MCAO再灌注24 h后大鼠皮层PSD95水平。 【设计思路】 本设计拟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慢性脑缺血模型,通过检测脑缺血不同时间点PSD95 mRNA和蛋白水平、PSD95与NMDAR不同亚型的相互作用,探讨DSS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的可能机制。 【实验内容】 (1)大鼠2VO模型的制备;(2)水迷宫实验;(3)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丢失情况;(4)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方法观察海马组织PSD95的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5)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PSD95与GluN2A及GluN2B的相互作用。 【材料】 220~250 g SD大鼠、抗体、PCR及尼氏染色试剂盒等。 【可行性】 (1)理论:文献及前期结果支持DSS通过调节PSD95蛋白表达及其与NMDAR的相互作用改善学习记忆的假设;(2)模型:2VO模型为建立VD的有效模型 (3)设施:实验室具备相关实验仪器 (4)操作:学生掌握实验相关操作技术。 【创新性】 本项目从临床问题出发,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从调控PSD95表达及功能的角度研究DSS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可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药开发以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肝气虚理论和海马突触可塑性探讨衰老机制,观察补肝散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和补肝散组,各10只.模型组、吡拉西坦组、补肝散组腹腔注射400 mg/kg D-半乳糖制备衰老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8周.造模当日始,补肝散组予以补肝散煎液灌胃(14.06 g/kg),吡拉西坦组予以吡拉西坦混悬液灌胃(0.40 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10 mL/kg),每日1次,连续8周.取材前1天称量大鼠体质量;抓力实验检测大鼠抓力大小;八臂迷宫和跳台实验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突触素(SYN)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TrkB)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抓力降低,工作记忆错误、参考记忆错误和总记忆错误次数明显升高,平台潜伏期缩短,海马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SYN和PSD95表达水平显著下降,BDNF、TrkB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肝散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抓力增大,工作记忆错误、参考记忆错误和总记忆错误次数显著下降,平台潜伏期延长,海马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SYN和PSD95表达水平升高,BDNF、TrkB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肝气亏虚是机体衰老的重要机制,调补肝气为其有效治法;补肝散可通过上调BDNF和TrkB水平以增强衰老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电针颞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A1区组织形态结构、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及海马组织中PI3K/AKT通路蛋白(PI3K、p-PI3K、AKT、p-AKT)和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LC3I、LC3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颞区通过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抑制神经元过度自噬治疗大鼠血管性痴呆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奥拉西坦组,每组各12只。假手术组大鼠进行麻醉后分离颈总动脉,但不结扎。模型组、针刺组和奥拉西坦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方法(BCCAO)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针刺组选取头针颞区进行电针治疗。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只做抓取、固定而不治疗。奥拉西坦组给予奥拉西坦溶液灌胃。治疗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组织形态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蛋白(PI3K、p-PI3K、AKT、p-AKT、p62、Beclin-1、LC3I、LC3Ⅱ)的表达水平。结果 电针和奥...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戊四氮(PTZ)点燃后发育期癫(疒间)大鼠海马神经元海马突触素(P38)和突触后致密物质(PSD95)及电镜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21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和实验组(PTZ),用戊四氮建立点燃模型,免疫组化检测大鼠P38及 PSD95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电镜观察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PTZ组大鼠海马区P38及PSD95免疫反应产物表达量较NS组明显减少(P<0.05);电镜下NS组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及突触结构未见明显异常,PTZ组大鼠神经元细胞及突触结构均有改变.结论 戊四氮点燃所致癫(疒间)对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突触结构有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固一通"电针法对老年阳虚模型海马CA1区突触形态结构海马组织内神经细胞营养因子(BDNF)含量和PKC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对照组大鼠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125mg/kg D-半乳糖,连续40d,然后再进行后腿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1.5mg/100g,连续7d,成功诱导出衰老模型大鼠。正常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1次,连续47d。电针组采用"双固一通"电针法持续治疗4周,对照组分别取"中极"、"阴陵泉"、"印堂"作为对照腧穴,治疗时间与电针组相同,正常组和模型组不进行治疗。采用电镜结合图像分析对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形态结构进行观察;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BDNF含量;RT-PCR检测PKCmRN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突触活性区长度变短,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变薄,突触间隙宽度变大,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海马BDNF含量减少(P<0.05),海马中PKC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的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增加,突触间隙宽度减小,差异显著(P<0.01),海马BDNF含量明显提高(P<0.05)、PKC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电针组比较,对照组大鼠海马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P<0.01),突触界面曲率降低(P<0.05),海马组织内BDNF含量降低(P<0.05)、PKCmRNA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双固一通"电针法可改善老年阳虚模型大鼠海马突触活性区长度,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和突触间隙宽度,并且能够调节和提高大鼠海马中PKCmRNA的表达水平及BDNF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突触形态可塑性损伤的改善机制,为临床上应用电针治疗A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2 Hz、30 Hz、50 Hz电针组,每组15只。Wistar大鼠经筛选后通过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诱导构建AD大鼠模型;电针组采用不同频率(2、30、50 Hz)的电针针刺百会穴、肾俞穴进行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空间探索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的突触超微结构,采用Golgi法进行神经纤维染色,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的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P0.05),跨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提示动物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2)模型组海马区突触前膜、后膜和间隙界限不清晰,膜结构不完整,出现溶解现象,但电针组的突触结构均有所改善。(3)模型组脑组织可见明显神经纤维缠结,各电针组能够改善神经纤维缠结情况,神经纤维丝较清晰。(4)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GSK-3β总蛋白和Tyr216位点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Ser9磷酸化水平下调(P0.05)。随着电针频率的增加,GSK-3β和Tyr216磷酸化水平下调,Ser9磷酸化水平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50 Hz电针组大鼠的跨越平台次数、平均逃避潜伏期和GSK-3β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与其他2个电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 Hz电针组的突触结构和神经纤维改善情况亦明显优于其他2个电针组。【结论】不同频率电针治疗能够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且50 Hz电针的治疗效果更好,其治疗效果可能是通过调控GSK-3β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从而改善AD大鼠突触可塑性损伤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百会穴针刺加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区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PSD模型组、针刺穴注组、氟西汀组,造模后针刺穴注组予百会穴针刺加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氟西汀组予氟西汀水溶液灌胃治疗。观察各组大鼠旷野实验、蔗糖水消耗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四组动物均第56天行无菌断头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C-los蛋白表达。结果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和氟西汀治疗均能改善PSD大鼠行为学测试,针刺穴注组疗效优于氟西汀组。C-fos蛋白表达:模型组表达最强,空白组和氟西汀组表达相似,针刺穴注组表达最少。结论百会穴针刺加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PSD大鼠有效,可以显著改善其抑郁行为学异常,且疗效优于氟西汀;可减少PSD大鼠海马区C-fos蛋白表达,增加大鼠活跃度,对PSD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后海穴对自闭症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孕鼠腹腔注射丙戊酸钠(VPA)的方法建立自闭症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非穴组、电针组,每组10只,电针组针刺模型大鼠的后海穴,连接电针仪,施以连续波,频率2 Hz,时间2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0天;非穴组选取大鼠右侧胁下固定非经非穴点;模型组在同等条件下饲养,不予任何干预;应用Morris水迷宫观察3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非穴组的逃避潜伏期和原平台象限游泳路程/总路程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非穴组比较,电针组的逃避潜伏期和原平台象限游泳路程/总路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后海穴可改善自闭症模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百会穴对锂-匹罗卡品诱导致痫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及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穴位刺激治疗癫痫的机制提供基本的实验依据.方法:选用锂-匹罗卡品诱导致痫成年大鼠模型,采用BrdU标记分裂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致痫后7,14,42 d时电针刺激穴位干预致痫组大鼠与相应对照组大鼠之间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并同时观察动物行为学改变.结果:电针穴位刺激后,明显促进了大鼠致痫后7 d,14 d时齿状回的神经发生水平,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而致痫后第42日时两组大鼠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电针穴位刺激干预组大鼠(存活42 d大鼠)平均每周SRSs次数明显少于电针刺激对照组和无刺激对照组大鼠.结论:电针刺激百会穴可促进癫痫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水平的改变,即电针刺激百会穴在一定的程度上参与了癫痫后海马的神经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组合穴位(简称组穴)对围绝经期大鼠生殖内分泌免疫网络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及不同组穴的差异性。方法将40只16月龄围绝经期大鼠随机分为围绝经期对照组、电针非经穴点组、电针1组(电针"关元"、"三阴交")和电针2组(电针"关元"、"三阴交"、"百会"、"风府"),另将10只4月龄大鼠设为青年对照组。电针刺激结束后,检测各组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 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及下丘脑NE、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称取胸腺质量,计算胸腺指数。结果①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围绝经期对照组除血清NE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或P〈0.01)。②电针1组与围绝经期对照组比较,对血清E2、FSH、LH、NE,下丘脑DA、5-HT有显著调节作用(P〈0.05,或P〈0.01)。③电针2组与围绝经期对照组比较,对血清FSH、LH、IL-2、β-EP、NE,下丘脑NE、DA、5-HT有显著调节作用(P〈0.05,或P〈0.01);④电针2组与电针1组两组间比较,在对E2、FSH、LH、IL-2、胸腺指数的调节作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电针不同组穴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且不同组穴的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排空率及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胃排空率及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胃复安组,每组10只。 DGP模型制备采用单次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溶液和高糖高脂饮食喂养8周的方法。电针穴位组取大鼠“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穴,电针非穴组取穴位对照点,胃复安组予1.7%胃复安药液(1 mL/100 g)灌胃。用血糖仪测血糖;以酚红为标记物,检测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BL-420F生物机能系统记录大鼠胃电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和胃复安组大鼠症状积分、血糖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胃排空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和胃复安组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电针非穴组胃电图平均振幅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组症状积分、血糖显著下降(P<0.01,P<0.05),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P<0.05,P<0.01),胃电图平均振幅明显增高(P<0.05);与电针非穴组比较,电针穴位组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与胃复安组比较,电针穴位组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电针可改善DGP模型大鼠一般状况,控制血糖水平,促进胃排空,改善胃运动障碍,调节胃电图平均振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美金刚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2B亚基受体(NMDAR-2B)水平、突触后致密物质95(PSD-95)表达和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VD大鼠模型,将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模型组(VD组)和美金刚治疗组(美金刚组).于术后4、8、12、16周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用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NMDAR-2B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SD-95的表达,用32P掺入法检测大鼠海马CaMK Ⅱ的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VD模型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显著下降(均P<0.01);海马NMDAR-2B的水平和PSD-95的表达在术后4周时明显增高(P<0.05或0.01),术后8~16周显著降低(均P<0.01);海马总CaMKⅡ活性术后4周时明显增高(P<0.01),术后8周下降(P>0.05),术后12、16周明显降低(均P<0.01).美金刚组术后4周时上述各项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12周时学习记忆水平、NMDAR-2B水平和PSD-95的表达明显高于VD模型组(P<0.01或0.05);而总CaMKⅡ活性与VD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D发生发展过程中,NMDAR-2B水平、PSD-95的表达和总CaMK Ⅱ活性先过度激活后明显降低,美金刚能拮抗或上调海马NMDAR-2B表达并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但对CaMKⅡ活性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血红素氧化酶(HO)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尼莫通组。用四血管阻断方法制作拟VD大鼠,造模后第10d电针组电针百会、大椎穴,1次/d;尼莫通组给予尼莫通12mg/kg稀释后,按20mL/kg灌胃,1次/d,共15d。治疗后均以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情况,并检测皮质和海马HO活性。结果:电针组模型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模型组(P<0.01),电针组与尼莫通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多于其余3个象限,而且多于模型组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在皮质及海马,电针组和尼莫通组HO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调节皮质及海马的HO活性。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pretreatment with repeated electroacupuncture (EA)at th e Baihui acupoint could induce ischemic tolerance against transient focal cerebr al ischemic injury in rats. Methods Thirty male Sprague- Dawle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n=10 for each): 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animals receiving no treatment, the is oflurane (ISO) group had animals that inhaled 1.5% isoflurane for 30 min a day for 5 days, and animals in the EA group received electroacupuncture at the Baihu i acupoint for 30 min a day for 5 days under 1.5% isoflurane anesthesia. Twent y- four hours after the last treatment,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was occluded with No. 3 nylon monofilament for 120 min. The neurological outcomes were evalu ated 24 h after reperfusion. The infarct volumes were then assessed using 2% tr 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staining after the neurological outcom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NDS) of the EA group [1 (0-2)] was lower tha n that of the ISO group [2 (1-3)] and the control group [2 (1-4)], P&lt;0. 05. The infarct volume of the EA group (38.3±25.4 mm(3))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20.5±66.0 mm(3)) and the ISO group (168.6±57.6 mm(3)) 24 h after reperfusion. 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the Baihui acupoint 30 min a day for 5 days significantly reduces neurological injury induced by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复制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探讨针刺百会、人中、大椎穴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清和海马内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复制VD大鼠模型,将V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大鼠跳台试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和海马组织AchE含量。结果针刺组大鼠跳台反应期时间比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针刺组大鼠血清和海马AchE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降低VD大鼠血清和海马内AchE含量是针刺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海马齿状回(DG)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变化揭示针刺穴位对老年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方法复制脑缺血动物模型,将大鼠随即分组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穴位组、穴位治疗组。每组又根据缺血及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缺血3h后再灌注1,3,7,12d4个时间点观察。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G神经细胞的5-溴脱氧尿嘧啶(BrdU)、神经元核抗原(NeuN)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数。观察脑缺血3h后再灌注1,3,7,12d后脑组织的病理、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神经症状积分、脑组织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各时间点)、神经症状积分(各时间点)、BrdU阳性细胞(各时间点)、BrdU/NeuN双标阳性细胞(I/R3,7,12d)、BrdU/GFAP双标阳性细胞(I/R7,12d)数目均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各指标各时间点和非穴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穴位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I/R1,3,7d)、神经症状积分(I/R3,7,12d)、BrdU/GFAP双标阳性细胞数目(I/R7、12d)低于模型组和非穴位组,BrdU阳性细胞(各时间点)、BrdU/NeuN双标阳性细胞数目(各时间点)高于模型组和非穴位组。结论脑缺血可刺激大鼠DG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针刺穴位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其促进DG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