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硬变大鼠肝纤维化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使用体积分数50%酒精16 m L·(kg·d)~(-1)灌胃造模,9周后随机分成模型组、安珐特组、三七总皂苷组,每组12只。安珐特组给予西药安珐特21.6 mg·(kg·d)~(-1)进行灌胃,三七总皂苷组给予三七总皂苷100 mg·(kg·d)~(-1)进行灌胃,模型组继续使用体积分数50%酒精灌胃。同时设置空白组。12周后处死大鼠,剪下肝右叶,提取肝星状细胞总蛋白,测定各组蛋白含量,继而进行等电聚焦双向电泳,比较组间的差异蛋白点。结果:通过组间两两比较发现,组间的蛋白表达均存在着差异,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共有23个差异点;正常组与安珐特组比较,共有33个差异点;正常组与三七总皂苷组比较,共有30个差异点;模型组与安珐特组比较,共有30个差异点;模型组与三七总皂苷组比较,共有31个差异点;安珐特组与三七总皂苷组比较共有30个差异点。结论:三七总皂苷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硬变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三七总皂苷引起肝星状细胞蛋白质表达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GMC分为6组:低糖组,高糖组,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抑制剂组.培养72 h后,收集细胞并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blot法检测黄芩苷对高糖环境下GMC中PKC和Cx43表达的影响,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黄芩苷对GMC缝隙链接通讯功能(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的影响.结果 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低糖组比较,高糖组中PKC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Cx43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黄芩苷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K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Cx43蛋白表达水平.划痕标记染料示踪实验结果显示:与低糖组比较,高糖组GMC的GJIC功能缺乏,未向邻近细胞传输;与高糖组比较,PKC抑制剂组罗氏黄荧光染料向划痕两侧邻近细胞传输的层数较黄芩苷各剂量组明显增多,黄芩苷各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传递的层数.结论 黄芩苷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高糖环境下GMC中PKC的异常活化,从而上调Cx43表达,恢复GJIC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林锐珊  苏宁  赵平  吴绍锋 《当代医学》2012,18(24):137-13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黄芩苷对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以期探索黄芩苷防治DN的药效机制,为中医药防治DN提供新的视角和实验根据.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统细胞(GMC)并分为9组:正常组(LG 5.5mmol/L)、模型组(HG 25mmol/L)、黄芩苷1组(HG 25mmol/L+黄芩苷3.125μmol/L)、黄芩苷2组(HG 25mmol/L+黄芩苷6.25μmol/L)、黄芩苷3组(黄芩苷(HG 25mmol/L+黄芩苷12.5μmol/L)、黄芩苷4组(HG25mmol/L+黄芩苷100μmol/L)、黄芩苷5组(HG 25mmol/L+黄芩苷50μmol/L)、黄芩苷6组(HG 25mmol/L+黄芩苷100μmol/L)和PKC抑制剂组(HG 25mmol/L+ PKC抑制0.5 nmol/L),每组设平行6孔,培养24h、48h、72h后,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GMC增殖情况,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GMC生长情况,评价黄芩苷对GMC生长的影响.结果 从各时间点测得的OD值可见,用药组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苷组与PKC阳性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抑制率可见,24h时,除了黄芩苷6组(即给药剂量为100μmol/L)对高糖刺激后GMC增殖有抑制作用之外,其余各组对高糖刺激后GMC增殖均无抑制.48h、72h随着时间增加,各组对高糖刺激后GMC增殖的抑制率逐渐升高,且随着黄芩苷浓度增加抑制率逐渐增高.结论 高糖环境下,体外培养GMC存在异常增殖现象,黄芩苷对高糖刺激GMC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剂量效应关系.即抑制率随着黄芩苷浓度的增高而升高,尤其是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三组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更加明显,且在72h的时间点抑制率最高,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抗撬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肩关节前脱位传统复位方法有拔伸托入法、牵引推拿法、手牵足蹬法等。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运用广东骨伤名家何竹林"抗撬法"[1]整复肩关节前脱位33例,此法单人操作,技巧性高,复位成功率高,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通过瞬时受体电位C1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channel 1,TRPC1)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血管环培养法观察RSV对胎牛血清(fetal calf serum,FBS)诱导的血管壁损伤的影响;MTT法检测RSV对VSMCs增殖的影响;q PCR法检测RSV对TRPC1 m 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RSV对TRPC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RSV在20~200μmol·L~(-1)范围内,可改善高血清诱导的血管壁损伤和管壁增厚现象;RSV可降低FBS诱导的VSMCs增殖(P0.01),以200μmol·L~(-1)浓度最为显著,此作用可被TRPC1抑制剂SKF96365所阻断;RSV各浓度组的TRPC1 m 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RSV抑制VSMCs的增殖可能通过影响TRPC1靶点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高糖环境下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 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高糖环境下3种接种浓度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 1的生长情况,确定该细胞的最佳接种浓度和用药时间点,继而采用MTT法检测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最佳接种浓度是2×103/mL,最佳用药时间是细胞培养48 h后。随着浓度升高,黄芩苷抑制HBZY- 1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总凋亡率随着黄芩苷作用剂量的增大而升高,黄芩苷浓度为6.25 μmol/L时,HBZY- 1细胞的总凋亡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黄芩苷浓度增至12.5 μmol/L时,HBZY- 1细胞的总凋亡率开始显著大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芩苷能够抑制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 1的增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百会穴针刺加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区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PSD模型组、针刺穴注组、氟西汀组,造模后针刺穴注组予百会穴针刺加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氟西汀组予氟西汀水溶液灌胃治疗。观察各组大鼠旷野实验、蔗糖水消耗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四组动物均第56天行无菌断头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C-los蛋白表达。结果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和氟西汀治疗均能改善PSD大鼠行为学测试,针刺穴注组疗效优于氟西汀组。C-fos蛋白表达:模型组表达最强,空白组和氟西汀组表达相似,针刺穴注组表达最少。结论百会穴针刺加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PSD大鼠有效,可以显著改善其抑郁行为学异常,且疗效优于氟西汀;可减少PSD大鼠海马区C-fos蛋白表达,增加大鼠活跃度,对PSD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实验利用apoE~(-/-)小鼠高脂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观察基质相互作用因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在白藜芦醇抗AS中的具体机制。方法:雌性apoE~(-/-)小鼠卵巢切除后高脂喂养建立AS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50,100,150 mg·kg~(-1))组及补充雌激素组(0.3 mg·kg~(-1))。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血脂4项,油红O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形态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各组小鼠血管组织中STIM1,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1(Orai1)及雌激素受体α(ERα)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析各组小鼠血管组织中STIM1及Orai1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明显下降(P0.05),给予白藜芦醇及雌激素后可明显降低高脂饮食所致的CHOL,TG及LDL-C明显升高,并可明显增加HDL-C含量(P0.05)。油红O染色显示:正常组血管结构完整、清晰、内膜连续;模型组内膜增厚、可见明显脂质斑块;而加入不同剂量白藜芦醇或雌激素后,内膜增厚减轻且内膜下脂质斑块显著减少。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TIM1,Orai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加入不同剂量白藜芦醇或雌激素后STIM1,Orai1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同时Western blot结果还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加入不同剂量白藜芦醇或雌激素后均可增加血管组织中ERα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增加ERα表达,下调STIM1及Orai1表达,抑制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OCC)介导的钙内流,延缓AS发生。  相似文献   
9.
巴戟素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巴戟素是从中药巴戟天中提取的一种糖甙类单体物。本实验采用生化检测和放射性核素示踪法,探讨巴戟素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巴戟素可提高急性脑缺血衰老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P〈0.01),减少过氧化脂质(LPO)含量(P〈0.05);能增加老龄小鼠脑组织葡萄糖含量(P〈0.03);但对急性脑缺血衰老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