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155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可靠性及评价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01年12月1日至2002年11月5日间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患共155例,术前常规行改良Allen试验,阳性遂穿刺右(或左)桡动脉,依个人习惯使用5F Medtronic BRACHIAL4.0桡动脉造影导管或5F CordiaMPA-2造影导管。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6.8%,5例失败,失败原因:2例因血管严重痉挛而无法操纵导管,3例右锁骨下动脉严重扭曲致导管无法到达升主动脉。2例术后发生桡动脉闭塞。无出血、夹层、血肿等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高,血管并发症少,患痛苦少,易于接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的特点及安全性。方法:180例患者接受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造影术。结果:173例成功,7例失败,其中2例桡动脉迂曲畸形导丝不能通过,1例由于右侧肺叶切除致锁骨下动脉迂曲严重,4例由于桡动脉痉挛,经鞘管注入硝酸甘油200~400μg和(或)合贝爽2~4mg和(或)利多卡因100~200mg后,痉挛仍不能完全缓解。本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止血容易,患者卧床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及安全性.方法:62例患者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观察操作成功率、并发症(渗血、血肿、动静脉瘘及手部麻木、缺血等现象)、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结果:62例成功,2例失败,其中1例桡动脉过度迂曲畸形,导管无法通过,未成功.另1例由于桡动脉痉挛,经鞘管注入硝酸甘油200 μg 和利多卡因10mg后,痉挛仍不能完全缓解.本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止血容易,患者卧床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途径.  相似文献   

4.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150例手术经验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经验体会,更好的推广此项技术。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病人150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44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31岁。临床上均符合冠状动脉造影指征,无禁忌症。使用桡动脉专用穿刺针,导引钢丝及动脉鞘管穿刺右侧桡动脉,分别使用5FJL3.5~4.0、JR4.0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147例患者成功完成左右冠脉的造影,3例经桡动脉造影失败。结论:总结了在桡动脉穿刺,造影导丝和导管操作等方面的经验。提示经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诸多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俊江  常伟 《当代医学》2012,18(24):75-76
目的 从术后并发症角度探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将9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1例患者行经皮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对照组45例行经皮股动脉造影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局部出血或血肿2例、动脉痉挛5例,未见尿潴留及假性动脉瘤病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局部出血或血肿8例、尿潴留5例、假性动脉瘤4例,未见动脉痉挛病例.经统计学检验观察组患者术后局部出血或血肿、尿潴留、假性动脉瘤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动脉痉挛的并发症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比经股动脉行造影术术后并发症少,可以作为冠脉造影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常规使用5F桡动脉鞘及造影导管经桡/尺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住院行冠脉造影的连续性患者624例,其中男346例,女278例,年龄33~84岁,临床上均符合冠状动脉造影指征,无禁忌证。使用5F桡动脉专用穿刺鞘组首选穿刺右侧桡动脉,若失败再选择穿刺右尺动脉、左桡动脉或左尺动脉,分别使用5FJudkins型造影导管或左右共用型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619例患者经桡/尺动脉径路成功完成左右冠脉的造影,5例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失败而改股动脉径路成功。结论经桡/尺动脉入径使用5F桡动脉鞘及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患者极易接受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杭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4,(21):2789-2790
目的探讨经右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挑选85例右桡动脉搏动良好,通过Alien试验患者行右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做好其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85例患者中,术后有4例发生局部手臂肿胀,皮下血肿;2例伤口渗血;1例穿刺失败,改由股动脉穿刺,其他均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既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又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21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术前均接受Allen′s试验检查,选择右侧桡动脉为穿刺径路,使用6F桡动脉专用鞘管,5F桡动脉造影导管和6F指引导管。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119例,成功率为98.3%;造影成功112例,成功率为92.5%,9例失败,其中7例为老年女性患者;14例行PCI治疗。局部血肿1例(0.9%),术后无桡动脉闭塞、出血、夹层等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少,病人更乐意接受,值得推广。选择病例时对于身材矮小、桡动脉搏动细弱的老年女性应慎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优越性和安全性。方法15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Allen试验,选择右侧桡动脉作为穿刺插管的部位,血管途径建立以后置入造影导管进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造影成功145例,成功率为96.67%;5例失败,改为右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获得成功,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桡动脉闭塞、术后局部皮下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结论与股动脉入路相比桡动脉入路冠脉造影有相似的成功率,桡动脉穿刺技术和有效处理桡动脉痉挛是造影成功的关键,经桡动脉径路冠脉造影是安全、可行的造影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穿刺点选择靠近腕面横纹约2~3cm且动脉搏动最强处,以Seldinger法穿刺桡动脉,穿刺成功后,沿穿刺针送入0.025英寸的软头直行钢丝至肱动脉,置入5F或6F动脉鞘,常规经动脉鞘予硝酸甘油200ug、异搏定2mg及肝素2000U,沿动脉鞘送入5F左、右共用型桡动脉专用造影导管或JR3.5~4.0、JL3.5~4.0造影导管至冠脉开口,并分别行左、右冠脉造影,造影结束后即刻拔除动脉鞘并加压包扎,术后患者可下床活动,无需严格卧床休息。结果:162例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患者有154例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5.06%,结果显示正常者33例(20.37%),有病变者129例(79.3%),其中单支病变68例,双支病变36例,三支病变25例。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是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基本技术,它具有创伤小、易于压迫止血、并发症少和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S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经桡动脉途径行CAG(236例)及CSI(1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AG成功率97.0%,4例因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肱动脉途径,1例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右上臂动脉严重粥样硬化迂曲改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经桡动脉途径行支架植入术的成功率97.0%,2例因病变重改经股动脉途径治疗,3例导丝未能通过病变处。所有患者术后即刻拔除桡动脉鞘管,压迫止血后弹力绷带包扎,术后桡动脉搏动良好,无出血、严重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血管栓塞等外周血管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行CAG及CSI成功率高,外周血管并发症低,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介入检查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249例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49例病人术前均接受Allen试验检查,选择右侧桡动脉作为穿刺插管的部位,血管途径建立以后,置人造影导管,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造影成功者237例,成功率为95.18%;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24%(23例),主要是局部血肿(17例,73.91%),桡动脉闭塞(5例,21.74%),术后局部皮下出血(1例,4.3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广泛开展,对提高冠心病治疗水平有莫大裨益。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left radial approach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Methods:195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CAG) into a left radial artery approach group(98 cases) and a right radial artery approach group(97 cases) from Jan 2006 to Dec 2006. 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ies were performed with 5F TIG catheters. The time of puncturing, duration under X-ray fluoroscopy and of the operation, successful rates of puncturing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recorded. Results: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time of puncturing(2.25±1.58 min vs 2.19±1.62 min), duration under X-ray fluoroscopy(3.12±1.53 min vs 3.21±1.49 min)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operation(12.87±2.52 min vs 12.98±2.85 min), nor in the success rates of puncturing(95.91% vs 95.87%)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94.90% vs 94.85%). Conclusion: Coronary angiography can be accomplished via the left radial artery approach, indicating that this is a worthwhile clinical approac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明光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行选择性CAG和/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的患者174例。选择桡动脉博动良好,且Allen's试验阳性患者进入桡动脉组(n=110),余下归入股动脉组(n=64)。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选择性CAG和/或PCI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桡动脉介入组的假性动脉瘤、排尿困难和腰痛的发生率为10.9%、43.75%和60.94%,显著低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无远端肢体缺血。结论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局部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但介入医师需要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杨立华  李霖  黄创  郭鹏  陈艺钊 《海南医学》2011,22(24):60-61
目的探讨初学者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cAG)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以笔者为术者独立完成的600例经桡动脉途径CAG并发症的类型、发生率和预防措施。结果经桡动脉途径CAG并发症为1.50%,其中冠脉痉挛、严重心律失常和造影剂过敏反应各占0.17%,桡动脉痉挛和前臂血肿各占0.50%,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本组病例的并发症主要是较轻的周围血管并发症,初学者经桡动脉途径CAG的严重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左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疗效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术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路分为左侧桡动脉100例及右侧桡动脉组4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导管到位所需时间、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结果 右侧桡动脉组患者的成功率为96.25%,左侧桡动脉组成功率为95.0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对比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桡动脉组导管到位时间比右侧组患者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种类主要为导管打结、血管痉挛、局部血肿等,右侧桡动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4.5%)明显高于左侧桡动脉(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左侧桡动脉冠脉造影及右侧桡动脉冠脉造影均有很高的成功率,并且两侧入路的手术相关指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左侧入路导管造影到位时间更短,同时左侧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门诊冠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月-2008年5月,临床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Allen试验阳性、拟行冠脉造影患者265例,随机分为门诊冠脉造影组(133例)和病房冠脉造影组(132例)。冠脉造影选用5FTIG造影导管,经桡动脉途径进行。比较两组在穿刺时间、X线光照时间、造影时间、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总费用等方面的差别。结果两组在穿刺时间[(2.15±1.48)min比(2.14±1.52)min]、X线光照时间[(3.07±1.67)min比(3.13±1.49)min]、造影时间[(11.65±2.74)min比(10.97±2.93)min]、穿刺成功率(97.O%比96.2%)、造影成功率(96.2%比95.5%)、并发症发生率(2.2%比2.3%)等方面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费用上相比,[(3578.8±330.5)¥比(5068.7±35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能很好地完成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冠脉造影,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能有效降低检查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at2009年10月~2012年12月的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132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桡动脉穿刺成功1324例,成功率为100%;桡动脉插管成功1320例,成功率为99.70%,其中623例病人成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血管迷走反射2例,桡动脉痉挛21例,术后穿刺部位小血肿2例,前臂肿胀7例,未见其他不良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安全可行,不仅创伤小,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