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痹肿消汤(BZXD)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血浆TNF-α和IL-1 β的影响,探讨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皮下注射Ⅱ型胶原诱导实验性关节炎模型,采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血浆TNF-α和IL-1 β水平.结果造模大鼠88%出现关节炎症状;造模25 d后,模型组、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模型组的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高于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TNF-α和IL-1 β水平逐渐升高,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则逐渐降低;而痹肿消汤组TNF-α和IL-1 β水平低于甲氨喋呤组(P<0.05).结论TNF-α和IL-1 β在RA滑膜组织炎症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痹肿消汤能下调血浆TNF-α和IL-1 β的水平,其作用优于甲氨喋呤组.  相似文献   

2.
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皮下注射Ⅱ胶原诱导实验性关节炎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大鼠滑膜VEGF的表达,同时采用关节炎指数积分法评价其关节炎症状。结果:免疫大鼠88.57%出现关节炎症状;模型组的关节炎指数积分逐渐增加,而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关节炎指数积分则在30d后逐渐下降。正常组滑膜组织未见明显VEGF表达,模型组VEGF表达明显高于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VEGF表达逐渐升高,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的VEGF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痹肿消汤组又低于甲氨喋呤组(P<0.05)。结论:VEGF参与了RA疾病滑膜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其VEGF表达的高低与关节炎症状的轻重有关。痹肿消汤和甲氨喋呤均具有阻断关节炎滑膜组织VEGF表达,且痹肿消汤阻断作用优于甲氨喋呤;提示痹肿消汤可能通过阻断VEGF的表达来阻抑关节炎滑膜血管翳的形成或骨质侵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的血浆TNF α的影响 ,探讨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1) 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皮下注射Ⅱ胶原诱导实验性关节炎模型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不同时间大鼠血浆TNF α水平。结果 :造模大鼠 88.5 7%出现关节炎症状 ;造模 2 5d后 ,模型组、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TNF 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且模型组的TNF α水平明显高于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 (P <0 .0 1) ;随着时间的延长 ,模型对照组TNF α逐渐升高 ,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则逐渐降低 ;而痹肿消汤组TNF α水平低于甲氨喋呤组 (P <0 .0 5 )。结论 :TNF α在RA疾病滑膜组织炎症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痹肿消汤能下调血浆TNF α的水平 ,其作用优于甲氨喋呤组  相似文献   

4.
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作用机制。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皮下注射Ⅱ胶原诱导实验性关节炎模型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大鼠滑膜组织VEGF的表达 ,同时采用关节炎指数积分法评价其关节炎症状。结果 :免疫大鼠 88.5 7%出现关节炎症状 ;模型组的关节炎指数积分逐渐增加 ,而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关节炎指数积分则在 30d后逐渐下降。正常组滑膜组织未见明显VEGF表达 ,模型组VEGF表达明显高于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 (P <0 .0 1) ;随着时间的延长 ,模型组VEGF表达逐渐升高 ,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的VEGF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1) ,且痹肿消汤组又低于甲氨喋呤组 (P <0 .0 5 )。结论 :VEGF参与了RA疾病滑膜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其VEGF表达的高低与关节炎症状的轻重有关。痹肿消汤和甲氨喋呤均具有阻断关节炎滑膜组织VEGF表达 ,且痹肿消汤阻断作用优于甲氨喋呤 ;提示痹肿消汤可能通过阻断VEGF的表达来阻抑关节炎滑膜血管翳的形成或骨质侵蚀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湿热毒淤各方面研究痹肿消汤及拆方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IL-1和TNF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简称全方组)及清热解毒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1组)、祛湿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2组)、活血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3组).除正常组之外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痹肿消汤及拆方对实验性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时间点关节滑膜中炎性细胞因子IL-1和TNF的水平.结果 造模21d后,模型组、痹肿消汤组、拆方1、拆方2组、拆方3组大鼠TNF和IL-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模型组TNF和IL-1水平明显高于全方组及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P<0.01);随着时间延长,模型组TNF和IL-1水平逐渐升高,痹肿消汤组及各拆方组则逐渐降低.而全方组TNF和IL-1水平低于各拆方组(P<0.05).其中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作用依次减弱.结论 痹肿消汤及拆方在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中可以下调致炎因子IL-1和TNF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桂枝调和营卫配伍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及踝关节骨质破坏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制备CIA大鼠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桂枝白芍组、桂枝赤芍组、桂枝当归组、桂枝熟地组,甲氨喋呤组,各组10只分别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1 d。观察大鼠关节炎指数(AI)、足爪容积及踝关节病理变化情况,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桂枝白芍组、桂枝赤芍组、桂枝当归组及甲氨喋呤组对关节炎大鼠AI明显改善(P<0.05);各给药组大鼠足爪容积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对踝关节破坏有改善。结论 桂枝调和营卫配伍对RA大鼠关节炎症和骨破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是治疗RA的有效配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芍甘附子汤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IL-6、IL-10含量的影响,并借以探讨本方治疗RA的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甲氨喋呤组(C组)、旭痹颗粒组(D组)、加味芍甘附子汤组(E组)。除A组外,其余4组分别给予每只大鼠尾根部皮内注射CⅡ乳剂0.1mL,10天后加强注射0.1mL,诱导成关节炎模型。从造模后第20天起开始给予相应药液灌胃,A、B组:清洁水,1次/日;C组:甲氨喋呤水溶液,1次/周;D组:旭痹药液,1次/日;E组:加味芍甘附子汤药液(1.5g/mL),1次/日。连续用药35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中IL-6、IL—10的含量。结果加味芍甘附子汤能明显降低CIA大鼠血清中IL-6的含量,与旭痹颗粒组及甲氨蝶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提高CIA大鼠血清中IL—10的含量方面与甲氨蝶呤相似无明显差异(P〉0.05);在改善大鼠全身及关节局部症状方面,治疗组及药物对照组均优于模型组,其中以加味芍甘附子汤组最为明显。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能明显改善CIA大鼠的全身和关节局部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血清IL-6、IL—10等炎症介质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对 96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RA)病人采用痹肿消汤治疗与西药甲氨喋呤 (MTX)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治疗一月 ,痹肿消汤组的病人其晨僵、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等主要症状与体征均较治前显著改善 (P <0 .0 1或P <0 .0 5 ) ;而MTX组则无明显改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治疗三月 ,上述主要症状与体征 ,两组均较治前有显著改善 (P <0 .0 1或P <0 .0 5 ) ,但痹肿消汤组优于MTX组。ESR ,CRP ,RF ,C3,IgG ,IgA ,IgM等炎性及免疫指标治后两组均较治前明显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 ;痹肿消汤组的ESR ,CRP下降较MTX组更明显 ,更迅速。痹肿消汤组 ,临床治愈与显效率为 78% ,总有效率为 94% ;MTX组 ,临床治愈与显效率为 5 2 2 % ,总有效率为 87% ;痹肿消汤组显效率优于MTX组 (P <0 .0 5 )。上述结果提示痹肿消汤改善RA病人的症状与体征 ,控制急性炎性反应优于MTX组 ,且较MTX组作用更迅速 ;有与MTX相类似的抗免疫作用 ,且无明显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痹肿消汤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影响,从基因水平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痹肿消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方法将3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皮下注射II型胶原蛋白配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关节炎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TNF-αmRNA的表达。结果TNF-αmRNA在正常组有少量表达;25、45 d模型组TNF-α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45 d模型组表达高于25 d模型组(P<0.05);给药后,痹肿消汤组的TNF-α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在痹肿消汤组中,前后比较,45 d TNF-αmRNA的表达低于25 d(P<0.05)。结论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中痹肿消汤能减少TNF-αmRNA的表达,提示痹肿消汤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有抗炎作用,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痹康饮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痹康饮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佐剂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通过关节炎指数评价、继发病变关节X线放射学和病理学检查、血清细胞因子测定,观察痹康饮合剂、甲氨喋呤对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调控作用。结果痹康饮合剂、甲氨喋呤治疗后,关节炎指数发生较显著的变化,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改变程度痹康饮合剂组最小。各组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对照组与各组IL-1β、TNF-α的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痹康饮合剂组、甲氨喋呤组水平大致相同(P>0.05)。结论IL-1β、TNF-α异常增高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密切相关,痹康饮合剂治疗可以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IL-1β、TNF-α浓度,从而抑制或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参对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D二聚体(D-D)的影响,探讨丹参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栓状态的实验研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皮下注射Ⅱ型胶原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D-D水平。结果所有实验组D-D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1)。模型组的D-D水平高于丹参组:MTX组和丹参+MTX组;丹参组D—D水平高于MTX组及丹参+MTX组;MTX组D-D水平高于丹参+MTX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丹参和MTX治疗的明显效果有利于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易栓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痹肿消汤(bizhongxiao decoction,BZXD)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双向电泳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为阐明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作用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痹肿消汤治疗组(BZXD组),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制成实验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别分离正常组、模型组、BZXD组大鼠关节滑膜的总蛋白后,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2-DE胶获取电子图像,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此3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成功复制了CIA大鼠模型;建立了正常组、模型组和BZXD组大鼠滑膜的2-DE图谱,其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947±39,994±41,1031±52,其匹配率为92%,91%,94.2%;模型组的3块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方向的偏差是(0.896±0.217)mm,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do-decylsu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方向的偏差为(1.102±0.104)mm。比较分析模型组和BZXD组大鼠滑膜的2-DE图谱,发现此2组间有328个差异点,BZXD组有174蛋白质点表达上调,147个蛋白质点表达下调,7个蛋白质点只在模型组表达。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有193个差异点,123个在模型组表达上调,70个表达下调。结论:建立了CIA大鼠关节滑膜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识别了3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对这些差异蛋白质的鉴定将为痹肿消汤治疗RA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疗效,探讨该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学机制,了解MTX对RA患者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作用,为临床MTX治疗R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入选30例活动性RA患者,每周1次口服MTX(首次7.5 mg, 每周递增2.5 mg至15 mg ),疗程24周.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定标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健康对照组以及RA患者MTX治疗前后血清中的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NF-γ浓度.结果: (1)MTX治疗第2周ACR20达到23%(7/30), 至24周时ACR20上升至70%(21/30),ACR70也升至10%(3/30).临床病情活动性指标(如晨僵、红细胞沉降率、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休息痛、患者及医生评价)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2) RA患者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IL-6(46.83±35.81 vs. 20.92±17.98,P=0.028),TNF-α(162.52±107.63 vs. 18.32±14.36,P=0.001),INF-γ(67.79±43.76 vs. 35.78±27.51,P=0.004)等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46.17±26.70 vs. 47.21±28.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3) MTX治疗RA后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与治疗前相比,IL-1β(7.47±7.33,P=0.265),IL-6(26.01±25.64,P=0.025),INF-γ(41.53±13.49,P=0.015),TNF-α(123.36±89.61, P=0.018)等水平均明显降低,而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明显提高(71.76±41.01,P=0.02).结论:MTX治疗活动性RA起效早,疗效显著.并且MTX可以下调RA患者血清中IL-1β,IL-6,TNF-α和INF-γ水平,同时上调IL-10水平,抑制了Th1型细胞因子的炎症作用,增强了Th2型细胞因子的效应,从而抑制或控制了RA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小体积肝移植后早期肺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用 15 0只大鼠建立全肝、5 0 %及 30 %小体积肝移植模型 ,分别于术后 0 5、2、6和 2 4h处死大鼠 ,同时以假手术组作为对照。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含量 ,RT PCR方法检测肺组织内TNFα、IL 1β及ICAM 1mRNA表达 ,比色法检测肺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 (MPO)的活性 ,同时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  (1)血浆TNFα高峰出现于术后 2h ,全肝移植组在移植后 2h高于 30 %肝移植组 (P <0 0 5 )。 (2 )全肝移植组和 5 0 %肝移植组TNFαmRNA表达在移植后 2h和 6h表达水平均高于 30 %肝移植组和假手术组 (P <0 0 1,P <0 0 5 ) ,其表达高峰均出现在术后 2 4h ;假手术组IL 1βmRNA无表达 ,肝移植组呈中等强度表达 ,但各组在各时点差异无显著意义 ;移植组在各时点ICAM 1mRNA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 (P<0 0 1,P <0 0 5 ) ,但各移植组间在各时点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3)MPO活性 :移植各组均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1) ,全肝和 5 0 %肝移植组活性高峰出现于移植后 2h ,而 30 %肝移植组出现于移植后 6h ,且血浆TNFα水平与肺组织MPO活性呈正相关 (r =0 4 2 2 ,P <0 0 5 )。 (4 )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环瓜氨酸肽抗原特异性T细胞(circum-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gen specific Tcells,CCP/AST)分泌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分别设RA空白组不加任何干预药物;RA CCP组仅加CCP干预(CCP终浓度为20μg/ml);RAMTX组同时加CCP与MTX干预(CCP与MTX终浓度均为20μg/ml);健康对照组培养健康者PBL,不加任何干预药物。体外培养72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4、IFN-γ分泌水平。结果:CCP干预后,RA患者PBL分泌的IFN-γ水平升高,IL-4分泌水平下降,IFN-γ/IL-4比值也明显升高;加入MTX后,RA患者CCP/AST分泌的IFN-γ水平下调,IL-4水平升高,IFN-γ/IL-4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MTX对RA患者PBL源CCP/AST分泌的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网络失衡状态有调节作用;MTX可以抑制CCP诱导的TH1型细胞因子,上调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这可能是MTX治疗RA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黄芩甙,地塞米松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黄芩甙、地塞米松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采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LISA测定各组脑组织水含量、钠离子含量及脑匀浆上清液中IL-β,TNF-α水平的变化;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脑组织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在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感脑)组脑水含量、钠离子、IL-1β、TNF-α含量均比生理盐水(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