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实验性关节炎大鼠应用中药痹肿消汤干预后,促进滑膜血管翳形成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并与甲氨喋呤做标准对照。方法:实验于2003-05/11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取健康SD大鼠95只,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组(n=5):不进行任何处理,于第25天处死。②模型组(n=30):采用牛II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注射免疫诱导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模型,不给药。③甲氨喋呤组(n=30):同前造模,造模后即灌服甲氨喋呤0.43mg/kg,每周1次。④痹肿消汤组(n=30):同前造模,造模后即灌服痹肿消汤(白花蛇舌草、肿节风、薏米、络石藤、丹参、骨碎补等组成,2.07g/mL)10mL/kg,2次/d。后3组于造模后21d重复免疫1次,在造模后第25,30,35,40,45天分别处死6只大鼠,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以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种因子之间的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纳入的9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造模后第25天模型组、痹肿消汤组与甲氨喋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犤(51.90±6.02),(32.68±8.76),(41.10±6.87),(10.37±1.29)μg/L,P<0.01犦;模型组高于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P<0.01或0.05),甲氨喋呤组高于痹肿消汤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逐渐升高,而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则逐渐下降,且痹肿消汤组降低较甲氨喋呤组明显(P<0.05)。②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表达:正常组未见,其他3组均可见。在各时间点,模型组均明显高于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P<0.01),随着时间延长,症状加重,其表达逐渐升高;而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则逐渐降低,且痹肿消汤组降低较甲氨喋呤组明显(P<0.05)。③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两者呈正相关(r=0.893,2.478,P<0.01,0.05)。结论:痹肿消汤可降低关节炎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关节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阻抑滑膜血管翳形成;且痹肿消汤阻断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优于甲氨喋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同步观察实验性关节炎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含量与滑膜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变化 ,探讨TNF α和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 (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Ⅱ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诱导SD大鼠实验性关节炎 (CIA)模型 ,同步检测CIA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浆TNF α含量和滑膜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 ,并同时观察其发病时间与滑膜新生血管形成、关节炎指数积分以及TNF α和VEGF之间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TNF α与VEGF之间的关系 ,用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关节炎指数积分与VEGF及TNF α之间的关系。结果 随着CIA发病时间的延长 ,滑膜新生血管逐渐增多 ,滑膜增厚 ,关节炎指数积分逐渐增加 ,TNF α含量和VEGF水平也随之升高 ;其关节炎指数积分与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r =0 5 35、P <0 0 5 ) ,与TNF α含量虽有相关增高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r =0 371 ,P >0 0 5 )。血浆TNF α含量与VEGF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r =0 893,P <0 0 1 )。结论 TNF α与VEGF在RA炎症反应 ,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细胞因子网络中起重要作用 ,二者可能具有互相影响 ,相互促进 ,充当恶性网络循环的调控作用 ;是介导RA发生和发展以及骨质侵蚀、致残的众多因子中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3.
影像质量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 ,提高影像科室质量管理工作 ,是适应医院现代化科学管理的重要工作。我科现有普通全身CT、螺旋CT、超导型磁共振机等先进设备。多年来我们始终注重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照片质量和诊断水平稳步提高。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 :1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搞好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我科强化制度 ,建立科室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由富有诊断经验的诊断医师和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技师组成 ,具体负责本科的质量管理工作 ,建立相应的质控制度和程序。按诊断、技术两组明确分工 ,各司其职 ,做到定期评片并统计诊断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缺损症状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及中药制剂平肝熄风汤的干预作用. 方法用Ⅶ型胶原酶于脑内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神经缺损积分评定神经功能;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线粒体悬液的荧光强度反映线粒体膜电位. 结果大鼠脑出血后迅速出现神经缺损症状,平肝熄风汤能明显降低神经缺损症状积分( 4 h 8.80分, 1 d6.80分, 3 d 2.80分, 7 d 1.60分).脑出血大鼠线粒体膜电位于术后 4 h显著下降, 1d时膜电位下降达高峰, 3, 7 d逐步恢复,仍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 t=7.352 P< 0.05 ).平肝熄风汤治疗组在脑出血后 1, 3, 7 d,线粒体膜电位均明显高于模型组( t=2.583 P< 0.05). 结论大鼠脑出血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平肝熄风汤能阻断膜电位下降,同时能减轻出血后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5.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病变具有类肿瘤样生长的特点,表现为滑膜组织的肥厚增生,血管翳形成,对关节周围的组织产生侵蚀和破坏。在滑膜类肿瘤样病变的发展过程中有多种炎性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参与,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滑膜炎症的发展及滑膜血管翳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的:同步观察胶原性关节炎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与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变化,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实验。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7/11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完成。选择日龄45~50d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胶原性关节炎模型组30只。方法:采用10mg牛Ⅱ型胶原与5mL完全福氏佐剂研磨后,以每只100μL从大鼠尾根部皮内注射免疫,于21d后按上述方法和剂量再次重复免疫制作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依据关节红肿程度和范围及关节肿大和变形情况进行关节炎指数积分评定,关节炎指数积分越高,关节炎症状越严重。正常对照组于25d断头取血,胶原性关节炎模型组于免疫(造模)后25,30,35,40,45d分别断头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胶原性关节炎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观察其发病时间与滑膜新生血管形成、关节炎指数积分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间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用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关节炎指数积分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α之间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胶原性关节炎发病时间与关节炎指数积分的关系,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及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与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相关分析。结果:纳入动物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随着胶原性关节炎发病时间的延长,滑膜新生血管逐渐增多、滑膜增厚、关节炎指数积分逐渐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也随之升高;其关节炎指数积分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35,P<0.05),与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虽有相关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r=0.371,P>0.05)。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93,P<0.01)。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反应,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细胞因子网络中起重要作用,二者相互可能具有影响,相互促进,充当恶性网络循环的调控作用;是介导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和发展以及骨质侵蚀、致残的众多因子中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痹肿消汤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其组织抑制剂1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52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来自2003-06/2004-06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随机分为痹肿消汤治疗组(简称中药组,n=27),用痹肿消汤治疗,1剂/d,水煎服2次。甲氨喋呤+柳氮磺嘧啶治疗组(简称对照组,n=25),甲氨喋呤起始量7.5mg口服,1次/周,逐渐加量至15mg,1次/周;同时配以等量叶酸口服。柳氮磺嘧啶起始量0.25g口服,3次/d,逐渐加量至0.5g,3次/d。上述两组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水平,计算两者比值。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中药组有2例失访,3例未能坚持完疗程而脱落,对照组有3例失访,3例出现副反应而脱落。①治疗3个月后,中药组患者(n=22)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及两者的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2.17±23.19)μg/L,(320.48±101.16)μg/L,0.190±0.118;(93.01±41.42)μg/L,(461.80±132.27)μg/L,0.227±0.132,t=6.166,8.369,2.589,P<0.01或P<0.05。②与对照组(n=19)治疗后比较基本相似(49.91±22.34)μg/L,(317.21±93.87)μg/L,0.184±0.118,P>0.05。结论:痹肿消汤可能通过调节血清基质金属  相似文献   
7.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病变具有类肿瘤样生长的特点,表现为滑膜组织的肥厚增生,血管翳形成,对关节周围的组织产生侵蚀和破坏。在滑膜类肿瘤样病变的发展过程中有多种炎性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参与,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舌对滑膜炎症的发展及滑膜血管翳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的:同步观察胶原性关节炎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与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变化,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 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实验。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材料:实验于2003—07/1l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完成。选择13龄45~50d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胶原性关节炎模型组30只。 方法:采用10mg牛Ⅱ型胶原与5mL完全福氏佐剂研磨后,以每只100μL从大鼠尾根部皮内注射免疫,于2ld后按上述方法和剂量再次重复免疫制作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依据关节红肿程度和范围及关节肿大和变形情况进行关节炎指数积分评定,关节炎指数积分越高,关节炎症状越严重。正常对照组于25d断头取血,胶原性关节啖模型组于免疫(造模)后25,30,35,40,45d分别断头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胶原性关节炎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观察其发病时间与滑膜新生血管形成、关节炎指数积分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间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用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关节炎指数积分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α之间的关系。 主要观察指标:胶原性关节炎发病时间与关节炎指数积分的关系,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及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与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相关分析。 结果:纳入动物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随着胶原性关节炎发病时间的延长,滑膜新生血管逐渐增多、滑膜增厚、关节炎指数积分逐渐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也随之升高;其关节炎指数积分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35,P〈0.05),与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虽有相关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r=0.37l,P〉0.05)。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93,P〈0.01)。 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反应,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细胞因子网络中起重要作用,二者相互可能具有影响,相互促进,充当恶性网络循环的调控作用;是介导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和发展以及骨质侵蚀、致残的众多因子中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8.
造影剂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 ,其不良反应经常出现 ,最近我科遇到 1例高压注射泛影葡胺致过敏性休克病例 ,现报告如下 :患者 ,女 ,34岁 ,以阵发性头晕一年为主诉 ,肾上腺CT平扫发现占位性病变 ,建议行增强扫描。经检查该患者无心脏病、高血压症及肝肾功能不全 ,亦无过敏史和碘造影剂注射史。造影前作碘过敏试验 :在手背部静脉注射 30 %泛影葡胺 1ml,注射后严密观察 30分钟 ,患者无任何不适。之后选用 76%泛影葡胺造影剂 ,40分钟后行肾上腺增强扫描 ,使用高压注射器以速度 3ml/s,剂量 60ml注射药物 ,增强扫描完成后 5分钟 ,病人自感畏寒 ,又…  相似文献   
9.
平肝熄风汤对脑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缺损症状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及中药制剂平肝熄风汤的干预作用。方法:用Ⅶ型胶原酶于脑内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采用神经缺损积分评定神经功能;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线粒体悬液的荧光强度反映线粒体膜电位。结果:大鼠脑出血后迅速出现神经缺损症状,平肝熄风汤能明显降低神经缺损症状积分。脑出血大鼠线粒体膜电位于术后4 h显著下降,1 d时膜电位下降达高峰,3,7 d逐步恢复,仍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 )。平肝熄风汤治疗组在脑出血后1 d,3 d,7 d,线粒体膜电位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大鼠脑出血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平肝熄风汤能阻断膜电位下降,同时能减轻出血后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 ,38岁。以咳嗽、气急 1 0个月 ,抗炎治疗半月余无效入院。查体 :仅于吸气时可闻及喘鸣音。CT表现 :平扫见肿块位于气管上段右后壁 ,向气管腔内及腔外突出部分边缘清楚 ,与正常气管软骨环界限不清。肿块大小约 3 .0cm× 2 .8cm× 3 .7cm ,CT值为 1 8.5HU ,周围未见其它肿瘤。CT诊断 :气管上段恶性肿瘤 (图 1 )。术中所见 :肿瘤浸润气管壁全层 ,并向气管腔内外突出 ,肿块质软 ,与正常气管环无明显分界。病理诊断 :气管腺样囊性癌。讨论 :气管肿瘤相对少见。腺样囊性癌 (adenoidcysticcar cinoma)一般发生在气管及较大支气管 ,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