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6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养阴补血—温肾化痰通络—补肾健脾序贯疗法联合来曲唑片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12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序贯组(给予中医养阴补血—温肾化痰通络—补肾健脾序贯疗法联合来曲唑片治疗)和对照组(给予来曲唑片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卵泡直径及血孕酮值、基础体温、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序贯组治疗总有效率(65. 0%)显著高于对照组(53. 33. 0%)(P 0. 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卵泡直径及血孕酮值显著升高,且序贯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典型双相体温比例均显著提升(P 0. 05),序贯组治疗前后基础体温复常率50. 0%,对照组30. 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序贯组排卵率(57. 14%)和妊娠率(21. 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3. 95%和15. 0%)(P 0. 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养阴补血—温肾化痰通络—补肾健脾序贯疗法可明显提高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促进排卵和卵泡发育,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通络愈足Ⅰ号方治疗糖尿病足(D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D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胰岛素和(或)降糖药物等西医综合治疗,以平稳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络愈足Ⅰ号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踝臂指数及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和血脂、血清细胞因子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3.3%(x2 =5.963,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踝臂指数、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通络愈足Ⅰ号方对DF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DF患者肢体的缺血状态和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方中药散剂丹黄散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疗效.方法 将1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局部换药;丹黄散治疗组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丹黄散局部外敷治疗.比较其创面上皮匍行情况和创面愈合情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7 d、14 d、21 d丹黄散治疗组创面上皮匍行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  相似文献   
4.
前言:糖尿病足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题,医疗耗费大、临床疗效差、愈后易再发.所以,就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寻求对策,有可能为我们面临的难题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5.
兔鼻咽VX2移植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生长转移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兔鼻咽VX2移植癌动物模型,观察肿瘤局部生长浸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特性及在18F-FDG PET-CT、MRI图像上的表现.方法:将VX2瘤细胞株荷瘤新西兰白兔麻醉后,解剖将肿瘤剥离,制成1×107~2x107/mL细胞悬液,注入免腹股沟,形成传代兔传代.在CT引导下,将瘤细胞悬液注入兔鼻咽部,建立兔鼻咽VX2移植癌动物模型后.观察兔症状及肿瘤生长、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41只兔在鼻咽种植瘤细胞2~4周内.37只在鼻咽部形成实体瘤,成功率90.2%(37/41),7只意外死亡,30只进入研究.鼻咽部肿瘤成瘤后均增长迅速.向周围浸润性生长,常见的周围浸润部位有咽旁间隙、鼻腔、口咽、颅底、斜坡、颞下窝、海绵窦等.病理检查符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表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率93.3%(28/30),双颈淋巴结转移率43.3%(13/30).2例出现肺多发转移6.7%(2/30).30只兔鼻咽结构、周围组织器官及鼻咽肿物、淋巴结转移灶、远处转移灶在18F-FDGPET-CT图像上均能清晰显示.结论:兔鼻咽VX2移植癌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且成功率高.鼻咽部肿瘤成瘤后迅速向周围浸润性生长,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在18F-FDGPET-CT、MRI图像上能清晰显示鼻咽腔内外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提供影像证据,是进行人类鼻咽癌实验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一、鼻咽癌临床分期现状鼻咽癌的科学的临床分期对指导制定放疗方案、评定疗效、估计预后、开展学术交流各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国内外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标准一直存在争议,各国使用的分期标准颇不一致,国外多采用UICC分期和AJC分期,有些国家和地区采用香港何氏分期,而中国长期以来采用本国的长沙分期,由于长沙分期产生于七十年代末,缺乏现代影像学指导,其分期标准存在诸多不足。近十多年来现代影像学广泛应用于临床后,对鼻咽癌临床分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内外许多研究【‘一到表明,鼻咽癌放疗前作CT扫描,使…  相似文献   
7.
PET-CT和MRI诊断兔鼻咽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DG PET-CT在诊断兔鼻咽肿瘤颈部淋巴结性质上的作用.方法 建立兔鼻咽VX2肿瘤模型,对颈部淋巴结行PET-CT诊断并用病理诊断证实,同时与MRI诊断相比较.结果 30只鼻咽VX2肿瘤兔解剖检出颈部淋巴结共53个,病理证实转移淋巴结42个,且淋巴结是否转移与淋巴结体积、最短径显著相关(r=9.18,P=0.007;r=2.77,P:0.008).体积>0.5 cm3(25个)、≤0.5 cm3(17个)淋巴结的PET-T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6%(24个)、29%(5个),最短径≥0.5cm(30个)、<0.5 cm(12个)淋巴结的PET-CT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3%(25个)、33%(4个),PET-CT诊断的总敏感性为69%(29/42),特异性为100%(11/11),准确性为95%(40/42).MRI诊断敏感性为60%(25/42),特异性为9l%(10/11),准确性为83%(35/42).PET-CT图像所测淋巴结体积与实测体积相当(t=-1.23,P=0.233),MRI的则大于实测体积(t=-3.99,P=0.001).结论 18FDGPET-CT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MRI,特别对体积>0.5 cm3或最短径≥0.5 cm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更高,对更小淋巴结的诊断仍有参考价值,仉假阴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iograph Sensation 16PET-CT 一体大型机在诊断兔鼻咽VX2 肿瘤颈部转移淋巴结性质上的价值。方法:建立兔鼻咽VX2 肿瘤模型,利用Biograph Sensation 16PET-CT 一体大型机完成18F-FDG PET-CT 扫描,测量淋巴结最大标准摄取值。解剖清扫双侧颈部淋巴结,分别标记,测量淋巴结最短径,获得病理结果。将PET-CT 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1)30只移植成功并存活的鼻咽VX2 肿瘤兔,解剖检出颈部淋巴结共53枚,病理证实转移淋巴结42枚。28只兔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率93.3% 。2)18F-FDG PET-CT 诊断真阳性的28枚淋巴结SUV 为3.820 ± 1.658,其淋巴结最短径为0.83± 0.37cm,大于PET-CT诊断假阴性的14枚淋巴结最短径(0.38± 0.15c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9,P=0.000)。 3)18F-FDG PET-CT 对淋巴结最短径<0.5cm及≥0.5cm两组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0.250、0.83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25,P=0.000)。 准确性分别为0.571、0.844,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7,P=0.028)。 4)在转移淋巴结较小,仅结内侵犯时或被膜下侵犯时,PET-CT 能发现部分病灶,但假阴性高。结论:Biograph Sensation 16PET-CT 一体大型机能很好显示中型动物的兔VX2 鼻咽移植癌颈部淋巴结;对于最短径≥0.5cm的颈部转移淋巴结,18F-FDG PET-CT 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高,特异性为100% ,是有价值的影像检查;对于仅结内侵犯或被膜下侵犯的小淋巴结,18F-FDG PET-CT 能发现部分病灶,但假阴性高。   相似文献   
9.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基因表达谱的cDNA微阵列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基因表达谱,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含588个基因的大鼠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及正常大鼠滑膜基因表达谱。结果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差异表达基因共有68个,上调基因有63个,下调基因有5个。结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是一个涉及多基因表达异常的全身免疫性疾病,筛选到的差异表达基因将为进一步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情况及血肿变化,并评估平肝熄风汤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0在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进行。用Ⅶ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血肿周围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同时用量度尺测量大鼠血肿的最大直径。结果:Ⅶ胶原酶造模后模型组血肿周围于6h出现阳性表达细胞,1d阳性细胞计数达高峰,3d出现轻度下降,5d明显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平肝熄风汤组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6h计数无明显差异,1,3,5d均存在明显差别(P<0.01)。造模后血肿于1d达到最大,3d有所变小,5d变小明显;治疗组在1d时与模型组比较血肿缩小明显(P<0.05),3,5d缩小更明显(P<0.01)。结论: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明显活化,平肝熄风汤能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活化,阻止神经元的凋亡,同时促进血肿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