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探讨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与传统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42例不累及肾动脉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和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并对结果及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在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P<0.05).结论 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比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其中、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杨超  王威  杜静  周钧  彭彬  池繁武  温定国 《海南医学》2014,(15):2297-2299
目的:总结Ⅱb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治疗经验。方法2007年5月至2012年12月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血管外科应用分支型覆膜支架实施腔内隔绝术治疗20例Ⅱb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采用增强CT血管成像进行随访。结果8例患者成功植入Powerlink分支型支架8枚;12例患者成功植入Zenith分支型支架12枚,支架植入成功率为100%。随访10~65个月,所有支架形态正常,没有位移发生。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Ⅱ型内漏3例,6个月时复查内漏消失。术后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分支型支架腔内隔绝能安全有效地治疗Ⅱb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治疗的适应症,围手术期细节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2005年7月至2007年12月13例患者采用经双侧股动脉植入覆膜支架,对腹主动脉瘤进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结果 13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2例术后出现单侧下肢缺血;随访3~24月,13例均生存良好,未发生支架移位、内漏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腔内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高龄及高危腹主动脉瘤患者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
蒋岚杉  崔驰 《西部医学》2010,22(3):454-455,457
目的比较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与传统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我院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腔内介入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的身体状况、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在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P〈0.05)。结论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比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提高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水平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3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的护理重点.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1±1.5)d,手术均成功置入支架.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下肢动脉栓塞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外,未发现支架移位、内漏、股动脉切口血肿和主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围手术期的护理是腔内隔绝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后,可以提高腔内隔绝术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血管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20例。结果:20例患者腹主动脉瘤均成功隔绝,术后3~6月CT复查,无支架移位、狭窄变形、内漏,被隔绝瘤腔内血栓形成。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避免了外科开腹手术的缺点,为老年高危患者赢得了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主动脉夹层及4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后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准直器宽度0.75mm,床进15mm/圈,由两名观察者分析图像,判断术后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的转归情况以及并发症的产生。结果19例患者的主动脉夹层假腔或腹主动脉瘤支架外瘤体内均有血栓形成,但1例腹主动脉瘤支架内膜下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瘤体均较术前缩小;4例出现内漏,其中Ⅰ型内漏3例,Ⅲ型内漏1例并合并支架变形;1例右肾恢复灌注;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溶解。结论MSCTA以其无创、快速等优点已成为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术后复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多种后处理方法能对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的疗效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水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3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的护理重点。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1±1.5)d,手术均成功置入支架。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下肢动脉栓塞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外,未发现支架移位、内漏、股动脉切口血肿和主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腔内隔绝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后,可以提高腔内隔绝术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金环  廖旭嘉 《当代医学》2013,(33):129-129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瘤实施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整合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腔内隔绝术实施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详细说明术前和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痊愈出院。结论对腹主动脉瘤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腔内隔绝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诊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成功置入支架。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下肢动脉栓塞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1例术后第2d出现牙龈出血外,未发现支架移位、内漏、股动脉切口血肿和主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腔内隔绝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细致的准备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成功,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在腹主动脉瘤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治疗的28例腹主动脉瘤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28例患者中,合并结直肠癌21例,胃癌6例,肝癌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分期手术治疗,其中21例选择先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2期行肿瘤手术。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动脉瘤破裂、肠缺血、肠瘘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存在Ⅱ型内漏,无腹主动脉瘤相关性死亡。结论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由于微创、不改变腹腔内解剖结构等特点,缩短了分期手术时间间隔,降低了消化系统肿瘤手术难度,是治疗方案中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导管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带膜支架治疗Ⅲ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0例及腹主动脉瘤4例。2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用带膜支架行近侧内膜破口封堵。4例腹主动脉瘤选用分叉延伸型支架。结果:所有患者带膜支架释放均获得成功。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第3天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一项新的微创、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护理。结果:患者成功置人支架后,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治愈出院。结论:腔内隔绝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成功,降低死亡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早期临床疗效,并结合文献探讨其治疗方法、手术指征和并发症。方法: 1例高龄、多合并症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监控下,植入人造血管内支架,对腹主动脉瘤进行腔内修复术。结果: 术后复查CT显示人造血管内支架通畅,无移位、扭曲,人造血管内支架外壁与瘤腔间充满血栓,无内漏。腹部搏动性肿块消失。结论: 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和恢复快的新方法,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5.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方法以及评价其效果。方法:使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结果:9例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均获得成功,腹主动脉瘤瘤体成功隔绝。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大动脉瘤具有安全、微创、效果确切等优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开展腔内隔绝术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3月应用弹簧圈栓塞髂内动脉后,行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1例。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未发生瘤体破裂,无患者死亡,术后1周行CT增强复查,均无支架移位,无内漏,血流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现臀肌间歇性跛行,7例出现栓塞侧臀部胀痛以及会阴区域疼痛,给与镇痛治疗以及局部热敷治疗后1周,症状基本缓解或消失,无性功能障碍。结论:用弹簧圈栓塞髂内动脉瘤后行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内动脉瘤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腔内隔绝术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经验.[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3月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确诊.在DSA指导下,经股动脉小切口将支架移植物导入腹主动脉内,从腔内将瘤体与血流隔绝.[结果] 16例腹主...  相似文献   

18.
对16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其中5例合并左髂股动脉重度狭窄)均采取腔内隔绝术治疗。术前均行彩超、CT、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术后即刻DSA显示,12例动脉瘤消失,近远端带膜支架与腹主动脉结合处均未见渗漏;4例动脉瘤消失,近远端带膜支架与腹主动脉结合处见少量渗漏。5例左髂股动脉重度狭窄消失,带膜支架通畅。术后1年CT随访显示带膜支架无移位,无渗漏,动脉瘤腔无增大;5例左髂股动脉重度狭窄者术后间歇性跛行消失。结果 表明,腔内隔绝术对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恢复近期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效果。方法:收集80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腔内介入组和开放手术组,每组各40例。开放手术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腔内介入组给予腔内隔绝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果:腔内介入组成功置入38个支架,有效率高达95.00%,术后随访植入支架位置和形态正常,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腔内介入组术后出现假腔内血栓、截瘫、脑梗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开放手术组假腔内血栓4例,截瘫2例,脑梗塞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腔内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内介入组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uo W  Ge L  Zhang G  Liang F  Li R  Liu X  Kong Q  Zhao S  Cai J  Du L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5):291-293
目的 总结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 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设计合理支架型血管 ;经股动脉在透视下将移植物放置在腹主动脉瘤腔内重建血流通道 ;术后严格按照预期方案进行随诊 ,观察并发症及瘤体形态学变化。结果  34例接受腔内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技术成功率1 0 0 %。无中转开腹手术。原发性内漏 5例。神经并发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 1例。无肾动脉梗塞、肢体栓塞、结肠缺血等并发症。随访时间 1 2~ 40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 2 1± 4 .7个月。围手术期死亡率0 % (0 /34) ,总死亡率 3 % (1 /34)。随访过程中发现 2例原发性内漏转为持续性内漏 ,另发现继发性内漏 2例。本组患者 1个月后内漏发生率 1 1 .7% (4/34)。 1例髂动脉支架滑脱经二期腔内治疗。无内漏患者平均瘤体最大直径术后 6个月、1 2个月、2年较术前有明显缩小 (P <0 .0 1 )。 2例继发性Ⅰ型内漏随访中瘤体增大 ,1例进行二期腔内治疗。结论 血管腔内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可靠的微创治疗手段。内漏血是该技术主要并发症。随访工作是整个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瘤腔被完全旷置、随诊过程中瘤体不增长是治疗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