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蒋岚杉  崔驰 《西部医学》2010,22(3):454-455,457
目的比较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与传统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我院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腔内介入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的身体状况、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在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P〈0.05)。结论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比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在腹主动脉瘤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治疗的28例腹主动脉瘤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28例患者中,合并结直肠癌21例,胃癌6例,肝癌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分期手术治疗,其中21例选择先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2期行肿瘤手术。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动脉瘤破裂、肠缺血、肠瘘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存在Ⅱ型内漏,无腹主动脉瘤相关性死亡。结论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由于微创、不改变腹腔内解剖结构等特点,缩短了分期手术时间间隔,降低了消化系统肿瘤手术难度,是治疗方案中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进行腔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5月救治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RAAA患者3例的临床资料,3例均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前、术后均给子相应积极支持治疗.结果3例均手术成功,术后24 h内死亡2例,存活1例,随访6个月支架保持通畅,未发现血栓形成、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血流不稳定的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急诊选择腔内治疗也是可行的,并不是腔内手术禁忌证。  相似文献   

4.
Wu XJ  Jin X  Zhang SY  Chong ZY  Zhang JY  Dong DN  Wang M  Yuan H  Sun 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5):1743-1746
目的 观察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早期及中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2002年11月至2007年3月期间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因高龄及心肺功能等原因不能进行开腹手术的26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修复治疗、跟踪随访,观察其术后30 d以内的早期、30 d至5年的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结果包括心肌梗死1例,死亡1例,腹膜后血肿2例,移植物反应2例,切口感染2例,I型内漏1例,Ⅱ型内漏1例,股动脉闭塞1例;中期结果包括心肌梗死1例,死亡3例,股动脉瘤2例,近端瘤颈扩张1例,I型内漏2例,Ⅱ型内漏2例,不明原因双下肢乏力2例.结论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是一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主动脉病理结构、支架的径向张力、血管壁的术中损伤、高压血流的不断冲击等原因,可造成支架移位、内漏形成、瘤颈扩张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需要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成功置入支架。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下肢动脉栓塞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1例术后第2d出现牙龈出血外,未发现支架移位、内漏、股动脉切口血肿和主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腔内隔绝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细致的准备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成功,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血管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20例。结果:20例患者腹主动脉瘤均成功隔绝,术后3~6月CT复查,无支架移位、狭窄变形、内漏,被隔绝瘤腔内血栓形成。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避免了外科开腹手术的缺点,为老年高危患者赢得了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手术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心胸血管外科采用腹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18例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均获得成功,共植入带膜支架38枚。术后当时出现内漏10例,其中Ⅰ型内漏6例(近端2例,1例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1例接主体延支后内漏消失;远端4例,2例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2例接延长髂腿后消失),Ⅱ型内漏2例,未予处理;Ⅲ型内漏2例,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结论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覆膜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内漏是其主要并发症,其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适应证及操作技巧、正确处理并发症以及伴随疾病的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应用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提高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水平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3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的护理重点.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1±1.5)d,手术均成功置入支架.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下肢动脉栓塞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外,未发现支架移位、内漏、股动脉切口血肿和主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围手术期的护理是腔内隔绝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后,可以提高腔内隔绝术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repair EV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微创血管外科技术。1991年,Parodi最先报道了在临床上应用支架人工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了6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用微创手术来治疗腹主动脉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评价腹主动脉瘤开放与腔内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1-2010年的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患者33例,其中开放治疗组17例,腔内治疗组16例。回顾性分析33例患者的住院资料,术前均行腹主动脉CT血管重建显像(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状况、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33例患者中,经开放手术治疗(open repair,OR)17例,术后1年内死亡3例,其余获成功;经腔内治疗(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R)16例,术后1年内死亡2例,余均获成功。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ER组均明显优于OR组(P<0.05);在手术费用、总住院费用方面,ER组明显高于OR组(P<0.05);术后并发症、术后30d及1年内死亡率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开放手术和腔内治疗均是腹主动脉瘤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两者均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