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建立简便的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并探讨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雌激素受体阴性的MDA-MB-231和SK-BR-3人乳腺癌细胞株,分别接种于10只裸鼠左侧腋窝皮下,移植细胞总数为1 x 107/只.观察肿块生长情况,第42天处死荷瘤鼠,切除肿块作病理切片.结果 MDA-MB-231接种后第5d在接种部位可见结节,成瘤率为90% (9/10),接种42 d肿瘤体积426.6±333.8,瘤重0.417±0.276,病理学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SK-BR -3接种后第11天在接种部位可见结节,成瘤率为80%(8/10),接种42 d肿瘤体积357.5±246,瘤重0.325±0.167,病理学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 该方法建立的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皮下移植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成功率较高,肿瘤可部分保持人乳腺癌生物学特性,为研究人乳腺癌提供了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 ,并探讨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 MCF- 7人乳腺癌细胞株 ,接种于 2 0只裸小鼠右侧胸壁乳垫下 ,移植细胞总数为 1× 10 6 /只。观察肿块生长情况 ,至 90天处死荷瘤鼠 ,切除肿块作病理切片 ,角蛋白19( KT19) m RNA、雌激素受体 ( ER)检测。结果 :接种后第 10天在接种部位可见结节 ,肿瘤移植成功率 (成瘤率 )为 95 %( 19/2 0 )。切除肿块平均直径为 ( 14± 3 ) mm,平均重量为 1.4 g,病理学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 ,RT- PCR检测表达人角蛋白 19( KT19)、ER阳性。结论 :该方法建立的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 ,成功率高 ,肿瘤可部分保持人乳腺癌生物学特性 ,为研究人乳腺癌提供了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雌激素皮贴刺激的方法,建立去卵巢(模拟妇女绝经后)裸鼠人乳腺癌移植模型,并探讨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16只裸鼠切除卵巢后,背部给予雌激素皮贴,再接种雌激素受体阳性(ER )的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观察肿瘤块生长情况,30天后处死荷瘤裸鼠,切除肿块作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接种后第4天即在接种部位可见结节,4周后肿瘤块平均表面积为(10.0±2.1)mm2,肿瘤移植成功率(成瘤率)为75%(12/16).病理学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表达呈阳性.结论:该方法采用了外部给予雌激素皮贴,刺激肿瘤的生长,成瘤率较高,且操作简便,成功的建立了去卵巢(绝经后)裸鼠人乳腺癌移植模型,经实验证明肿瘤可保持人乳腺癌生物学特性,为研究妇女绝经后雌激素依赖性乳腺肿瘤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工具.  相似文献   

4.
人胃癌裸鼠胃原位种植转移模型的建立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胃癌裸鼠胃原位种植转移模型。方法: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悬液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移植瘤。将皮下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裸鼠胃浆肌层,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及组织学变化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肿瘤组织块保留了人胃腺癌的组织学特点,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成瘤率为100%(20/20),肝脏转移率为45%(9/20)。结论: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生物学行学与人胃癌自然生长和转移过程相似,为研究人胃癌转移机制提供了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人红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建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耐药特性稳定的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为进行体内肿瘤耐药机制研究和逆转药物的筛选提供实验模型。方法:体外培养白血病细胞系k562/A02及k562细胞,建立裸鼠的皮下肿瘤,K562/A02耐药细胞接种于裸鼠右背侧皮下,而亲本l〈562细胞接种裸鼠左背侧皮下,接种细胞数分别为1×10。、5×10。、1×10。、5×10’细肜只,观察肿瘤成瘤情况及生长特性,并比较体内耐药模型与体外细胞株耐药倍数的变化,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裸鼠K562/A02移植瘤多药耐药蛋白Pgp进行鉴定。结果:1)K562裸鼠移植瘤的成瘤率为78.13%,K562/A02裸鼠移植瘤的成瘤率为81.25%。大约于第5—10天成瘤,两种肿瘤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别;2)裸鼠K562/A02移植瘤肿瘤细胞和体外培养原代细胞对阿霉素的IC50分别为169.38ug/ml和181.69ug/ml,而K562移植瘤和体外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3.47ug/ml和3.61ug/ml,耐药倍数无明显差异;3)K562/A02裸鼠移植瘤肿瘤细胞Pgp表达稳定。结论:以K562/A02细胞建立的裸鼠移植瘤模型,仍保持近似体外的耐药活性,为耐药机制和逆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体内模型。  相似文献   

6.
原位小鼠乳腺癌肝转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HER-2阳性细胞系SKBr-3建立自发性乳腺癌肝转移模型,为乳腺癌肝转移的机制及治疗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模型。方法 利用SKBr-3乳腺癌细胞株接种至16只裸鼠第二对乳腺脂肪垫,建立裸鼠第一代原位乳腺癌模型,再利用建立成功的原位肿瘤组织在16只裸鼠原位进行瘤组织块第二代原位种植,最后利用第二代组织块种植成功的瘤组织对16只裸鼠再次进行原位肿瘤种植,分别观察肿瘤肝转移情况。结果 在第一代肿瘤细胞原位种植的肿瘤中,没有发生肝转移现象。而在第二代组织原位种植瘤中,只有1只发生肝转移,而在第三代的组织原位肿瘤种植模型中出现了接近81.25%(13/16)的肝转移。无一只出现肉眼肺转移。结论 乳腺癌裸鼠体内反复传代可以建立高效、相对特异性的自发性乳腺癌肝转移模型,为肝转移机制及治疗研究提供很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endostar,商品名恩度)联合化疗方案对人乳腺癌(MCF-7)裸鼠模型的治疗,观察其对裸鼠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8只荷瘤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及B组,每组24只,两组再分为化疗组、内皮抑素组、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化疗组给予紫杉醇+顺铂(TP),紫杉醇20mg/kg,腹腔注射,第1、7、14天,顺铂5mg/kg,腹腔注射,第1、7天;内皮抑素组给予重组人内皮抑素10mg/kg,静脉推注,连续14d;联合用药组给予重组人内皮抑素+TP:紫杉醇20mg/kg,腹腔注射,第1、7、14天,顺铂5mg/kg,腹腔注射,第1、7天,重组人内皮抑素10mg/kg,静脉推注;对照组连续14d静脉推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各组的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ELISA方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微血管密度(MVD)、凋亡指数,B组动物观察其生存期。结果联合用药组VEGF、MVD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减低(P〈0.05),凋亡指数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结论重组人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治疗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对肿瘤生长及肿瘤血管抑制优于单一化疗,但1个周期联合化疗用药不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内淋巴管的形态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内淋巴管的形态及特点,进而探讨移植瘤内是否存在淋巴管新生.方法:将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小块移植于5只BALB/c裸鼠胸部乳垫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52天时摘取肿瘤.采用HE染色观察移植瘤组织学特征,用VEGFR-3标记淋巴管内皮法光镜下观察毛细淋巴管;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移植瘤内毛细淋巴管及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裸鼠接种部位可见直径约0.6~0.8cm大小的肿块.淋巴管内皮标记法可见肿瘤内有较多染成棕黄色的毛细淋巴管,壁厚、腔细、呈条索样的管状结构,肿瘤周边区似多于中心区.透射电镜下,肿瘤内可见较多形态不规则、壁厚腔细、基底膜常不连续、腔面较多微绒毛、管壁外锚丝甚少的毛细淋巴管,其内皮细胞高尔基复合体及粗面内质网丰富、质膜小泡含量甚少.结论: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内显示有淋巴管新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ZD6474对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裸鼠建立膀胱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实验组A[0.5(mg/(kg·d)];实验组B(3(mg/kg·d)];实验组C[7(mg/(kg·d)];实验组D[10mg/(kg·d)1,分别给予ZD6474,于接种后第7、14、21、28、35天测量动物体重及MRI检查,测量肿瘤细胞直径。结果:7mg/(kg·d)组在给予ZD6474第21天时,肿瘤直径为(1.20±0.08)mm,与3mg/(kg·d)组[肿瘤直径(2.80±0.15)m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mg/(kg·d)组与7mg/(kg·d)相比,肿瘤直径为(1.20±0.0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有2例死亡,尸体解剖示肝坏死。结论:荷人膀胱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实验,提示其对膀胱癌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们成功地将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MOLT-4)、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移植到裸鼠体内。裸鼠经环磷酰胺(2.5mg/只)预处理后分别将(5~10)×10~6MOLT-4细胞及(2~4)×10~7HL-60细胞移植到动物皮下能形成实体瘤,该肿瘤呈进行性生长。MOLT-肿瘤在裸鼠间连续传代4次,移植成功率为69.2%,HL-60肿瘤连续传代3次,成功率为100%。肿瘤染色体分析属于人体细胞核型,细胞学研究显示裸鼠体内MOLT-4、HL-60细胞与体外培养的细胞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故裸鼠体内MOLT-4、HL-60肿瘤模型的建立对于研究人白血病提供了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SMMC-7721肝癌与SGC-7901胃癌荷瘤裸鼠证候及其差异。方法:分别在雄性BALB/c—nu裸鼠右腋下接种SMMC-7721肝癌细胞和sGC-7901胃癌细胞悬液,并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小鼠四诊工作站平台与方法收集裸鼠四诊信息,并进行计量辨证。结果:接种第6---50天,SMMC-7721肝癌裸鼠肿瘤增长与裸鼠死亡速度较sGC-7901胃癌裸鼠速度快,第23天SMMC-7721肝癌裸鼠全部自然死亡;而至第50天,sGC-7901胃癌裸鼠生存率仍达90%(9/10)。SMMC-7721肝癌与SGC-7901胃癌荷瘤裸鼠均自发形成了常见虚证,其中SMMC-7721肝癌裸鼠证候出现早,程度重,发展快。结论:SMMC-7721肝癌与SGC-7901胃癌荷瘤裸鼠存在证候的自然发生与演变。可用以模拟临床肿瘤证候的发生与演变,用于辨证论治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Silencer4.1CMV neo-hTERT-siRNA对胰腺癌细胞BxPC-3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原发性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1)肿瘤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2)空载组,即pSilencer4.1-CMV neo空质粒组;(3)T1组,即重组质粒pSilencer4.1-CMV neo-hTERT1-siRNA组;(4)T2组,即重组质粒pSilencer4.1-CMVneo-hTERT2-siRNA组).荷瘤裸鼠分组处理30d后,检测移植瘤体积及瘤重,HE染色光镜观察各组裸鼠皮下移植瘤及各脏器组织形态学,电镜观测各组移植瘤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T1组及T2组肿瘤体积及瘤重均明显小于肿瘤对照组和空载组(P〈0.01).T1组、T2组移植瘤组织癌细胞密度减少,部分癌巢发生程度不等片状坏死.T1组和T2组BxPC-3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或消失,部分线粒体肿胀,同时见胞质密度增加,可见凋亡小体.结论重组质粒T1和T2均能在裸鼠体内有效抑制BxPC-3胰腺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具有体内抗胰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鼠原性内皮抑素(Es)联合小剂量阿霉素治疗裸鼠乳腺癌的疗效。方法: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DFG—ESDNA,建立乳腺癌裸鼠模型,将肿瘤生长均匀的裸鼠分成对照组、ES组、小剂量阿霉素组、ES与小剂量阿霉素联合治疗组。分别于肿瘤对侧背部皮下注射1X10^6(0.1mL)转染ES的人成纤维细胞,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mg/kg。每周测量1次肿瘤大小,根据V=0.52×L2XW计算体积。结果:ES与小剂量阿霉素联合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ES可以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裸鼠乳腺癌的生长,与小剂量阿霉素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强其抗乳腺癌生长的疗效,为今后探索乳腺癌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常用化疗药物紫杉醇(TAX)对人树突状细胞(DC)生物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化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抗肿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体外实验:分别在紫杉醇5 ng/mL(b组)、10 ng/mL(c组)、20 ng/mL(d组)、40 ng/mL(e组)的浓度下及不加紫杉醇的条件下(a组)培养DC细胞,检测各组DC细胞的存活率、细胞成熟标志物及细胞因子分泌量,探究紫杉醇对人树突状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同时通过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DH)测定与紫杉醇处理的树突细胞共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肺癌A549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测定紫杉醇对树突细胞抗原呈递作用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肿瘤组织块,皮下接种于裸鼠腋下,建立裸鼠肺癌模型.2d后将30只裸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A组(对照组):细胞株A549+盐水(NS);B组:细胞株A549+DC+CIK;C组:细胞株A549+CIK+TAX;D组:细胞株A549+TAX;E组:细胞株A549+TAX+DC+CIK.每3天检测1次肿瘤大小、裸鼠存活时间.结果 体外实验:在共培养6d的前提下,b、c组第6天存活率与第0天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组第6天存活率与第0天存活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e组存活率仅为17.5%.c组和e组CD86、CD40、MHCⅡ的表达以及IL-12的分泌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增加(P<0.05),d组除了CD86,其他检测指标较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中只有MHCⅡ较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10 ng/mL紫杉醇处理的细胞在效靶比5∶1和10∶1的情况下,杀伤效果明显高于未经紫杉醇处理的细胞.其中紫杉醇处理组的细胞在效靶比为10∶1的情况下,杀伤活性已经到达(91.37±5.24)%.体内实验:B、C、D、E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33.0、34.0、31.8、41.8 d,明显高于对照A组(23.8 d)(P< 0.05).E组平均存活时间大于41.8 d,明显高于B、C、D组(P< 0.01),其中E组中,45 d仍有3只存活,D组在前25 d体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25 d后瘤体增长速度增加,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中浓度的紫杉醇可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并提高其抗原呈递能力.高浓度紫杉醇可杀死树突状细胞,抑制其免疫活性.中浓度紫杉醇能促进树突状细胞分泌白介素12.紫杉醇、DC、CIK联合应用可提高荷瘤裸鼠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阳和汤对裸鼠移植性乳腺癌骨转移模型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阳和汤对裸鼠移植性人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的作用及其相关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股骨接种人乳腺癌细胞建立裸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随机分为阳和汤高、低剂量组、唑来磷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动态观察各组裸鼠骨转移癌的生长情况,测量骨转移癌体积,绘制生长曲线;给药20 d后处死动物,测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ELISA法检测裸鼠血清中相关调节因子PTHrP、RANKL、OPG含量的变化。结果 1.阳和汤高、低剂量组、唑来磷酸组的骨转移癌灶体积均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阳和汤高、低剂量组、唑来磷酸组PTHrP和RANKL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PG含量水平增加,RANKL/OPG的比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阳和汤有抗移植性人乳腺癌骨转移作用;2.阳和汤下调PTHrP、RANKL的含量、增加OPG的含量,抑制RANKL/OPG比率可能是其抑制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年娣  孙俊杰  时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238-1240
目的:研究99Tcm-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99Tcm-LHRH)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探讨LHRH用于肿瘤诊断和靶向治疗的价值。方法:直接标记法99Tcm标记LHRH;25只荷瘤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荷人乳腺癌SK-BR3裸鼠尾静脉注射99Tcm-LHRH后断头处死小鼠,测定99Tcm-LHRH在各组荷瘤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计算每克组织放射性占总注入放射性的百分比。结果:99Tcm-LHRH放化纯度95%,标志物稳定性好。荷瘤鼠注入99Tcm-LHRH后4 h,肿瘤/血液及肿瘤/肌肉的比值分别为12.89±1.67、36.81±5.64,99Tcm-LHRH主要分布于肿瘤、肝脏、血液,脑、肌肉等组织中放射性分布极低。结论:99Tcm-LHRH高特异地与人乳腺癌细胞结合,在乳腺癌显像和靶向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艾迪注射液对裸鼠人胃癌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对裸鼠人胃癌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胃癌细胞BGC-823接种于裸鼠右侧腋皮下,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环磷酰胺及艾迪注射液高、中、低剂量5个组,加上1个对照组(未接种肿瘤细胞),各组动物按各自药物和剂量腹腔注射(ip)给药,连续14d。末次给药后处死动物,剥取瘤块,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移植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艾迪注射液高剂量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模型组,电镜下可见明显的凋亡表现。结论:艾迪注射液具有促进裸鼠人胃癌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Silencer4.1CMV neo-hTERT-siRNA对胰腺癌细胞BxPC-3裸鼠皮下移植瘤hTERT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原发性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1)肿瘤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2)空载组,即pSilencer4.1-CMV neo空质粒组;(3)T1组,即重组质粒pSilencer4.1-CMV neo-hTERT1-siRNA组;(4)T2组,即重组质粒pSilencer4.1-CMV neo-hTERT2-siRNA组).荷瘤裸鼠分组处理30d后,RT-PCR检测各组瘤体中hTERT、Bcl-2、Bax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瘤体中Bcl-2、Bax、p53、VEGF、端粒酶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瘤体中端粒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T1组和T2组hTERT和Bcl-2 mRNA表达较肿瘤对照组和空载组明显降低,Bax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肿瘤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T1组和T2组Bcl-2 Telomerase、p53和VE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 (1)重组质粒T1和T2能够下调裸鼠移植瘤体内抗凋亡基因hTERT mRNA、Bcl-2 mRNA和蛋白、p53和端粒酶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促凋亡基因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其抗胰腺癌作用可能与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有关.(2)重组质粒T1和T2能够显著下调裸鼠移植瘤体内VEGF蛋白表达水平,可能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双氢青蒿素对前列腺癌裸鼠种植瘤生长及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春  高小玲  邹聪  李剑  罗子国 《医学争鸣》2009,(22):2583-2586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DH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种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对VE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建立裸鼠种植瘤模型,2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组(DMSO1mL/kg);DHA实验1组(DHA100μmol/kg);DHA实验2组(DHA200μmol/kg).经13d干预后,计算抑瘤率.采用光镜及电镜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的表达水平;采用体视学分析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DHA实验1,2组抑瘤率分别为63.186%,69.221%.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可见DHA实验1组和实验2组肿瘤组织内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EGF表达DHA实验1组和实验2组均低于对照组及DMSO溶剂组(P〈0.05),但2个DHA实验组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SO溶剂组与对照组组间相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个DHA实验组MVD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2个DHA实验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SO溶剂组与对照组组间相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HA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与下调凋亡相关基因VEGF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