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通过筛选分析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基因寻找临床治疗间盘退变的新靶点。方法 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评估了临床采集到的椎间盘退变患者(IDD,n=4)和非IDD(n=3)椎间盘样本,筛选出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基因并利用基因本体论(GO)数据库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富集,筛选在IDD进展中可能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最后使用qRT-PCR技术对上述识别到的部分显著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测序结果识别出512个显著差异基因(DEGs),GO数据库主要将这些DEGs主要富集到角化、细胞外基质(ECM)构成、生长因子结合以及炎症趋化作用,而KEGG富集分析的前10通路分别为:阿米巴病、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ECM受体的相互作用、IL-17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TNF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以及雌激素信号通路。选取的 13个作为qRT-PCR验证目标的DEGs在两组间表达具有差异显著性(P<0.001),且所有的DEGs的表达趋势均与RNA-seq结果一致,其中3个基因组间差异倍数不显著(Log2FoldChange≤1),其余10个基因具有差异显著性(Log2FoldChange>1)。结论 ECM、生长因子、胶原纤维蛋白组分、炎症趋化因子以及TNF-α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IDD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可能成为椎间盘退变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肺泡巨噬细胞是尘肺发病的主要靶细胞,通过凋亡来完成其吞噬凋亡细胞、介导或抑制其自身凋亡的生理功能。巨噬细胞的凋亡过程是多样性、偶联性、多途径的信号转导过程,其间涉及许多信号分子,相互联系构成信号网络。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二氧化硅刺激肺泡巨噬细胞释放出的主要促炎性细胞因子,它通过与其相应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受体偶联的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将凋亡信号向下游传导。TNF-α也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内核转录因子(NF-κB)的产生或失活,进一步活化巨噬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凋亡,促进了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甲磺酸加贝酯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效果及其对炎症“瀑布效应”相关因子的影响。 方法将60例SAP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CB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比较2组疗效、临床治疗情况、炎症“瀑布效应”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sTNFR)、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F-α、sTNFR、NF-κB、IL-6、IL-8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TNF-α、sTNFR、NF-κB、IL-6、IL-8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AP患者在CBP治疗基础上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或可取得更佳症状缓解获益,对炎症“瀑布效应”相关因子的改善更显著,且未显著增加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转录组方法,探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发展过程中骨小梁改变的分子机制及预测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性生物标志物。方法:取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骨小梁组织(实验组)和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骨小梁(对照组),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基因;将筛选出的差异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预测其可能参与的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结果:高通量测序发现1527个差异基因(696个基因上调,831个基因下调),其中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 2,LCN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在坏死患者骨小梁组织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表达基因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中主要富集于细胞外基质组织、细胞外结构组织等。差异基因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主要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extracellular matrix-receptor-interaction,ECM-receptor-interactio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s)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发现脂质运载蛋白2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成骨分化影响股骨头坏死的产生。对探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子机制及诊断性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的转录组学以阐释该疾病发病中涉及的关键基因和通路。方法:收集AS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RNA,通过高通量RNA测序的方法得到基因表达谱。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AS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基因表达情况,选差异基因,并进行GO功能注释、KEGG通路富集分析、蛋白互相作用网络分析(PPI)及表型分析。并用ELISA方法在A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进一步验证通路中涉及的重要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A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存在15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49个基因上调,4个基因下调,这些基因相互之间密切联系。通过上调基因的生物功能分析后发现,其主要与TNF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传导等炎症通路相关。另外,在外周血浆中验证到,AS患者较健康对照者炎症细胞因子IL-2、IL-6、IL-10、TNF-α和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TNF、趋化因子信号传导等信号通路以及IL-2、IL-6、IL-10、TNF-α和IFN-γ等炎症因子与AS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对内毒素诱导性葡萄膜炎(EIU)的治疗效果及转录组测序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将125 ng 脂多糖( LPS) 注射入雌性BALB/c小鼠玻璃体内建立EIU模型,每隔4 h用0.1% DEX滴眼,共6次。注射LPS后24 h 用裂隙 灯观察小鼠眼前房炎症情况并进行临床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眼部形态学变化。RNA-seq对EIU模型组和DEX 治疗组小鼠的视网膜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GO和KEGG功能分析。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视网膜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及验证 选出的差异基因。结果连续滴眼6次后,DEX可减轻EIU前房的炎症,并下调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RNA-seq共检测出52个差异基因,与DEX+ LPS组相比,LPS组中上调的基因有37个,下调的基因有15个。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未发现显著富集的GO条目。KEGG富集 分析显示有6个显著上调的KEGG通路和2个显著下调的KEGG通路。KEGG结果提示DEX治疗后可下调RIG-I类受体信号 通路(Ddx58、Ifih1和Isg15)及一些免疫炎症相关基因(Ifit1、H2-T24、Mx2和Eif2ak2)。结论DEX对LPS 引起的小鼠内毒素 诱导性小鼠葡萄膜炎有保护作用,此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RIG-I类受体信号通路及一些免疫炎症相关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促纤维化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探讨AF诱导的人心房成纤维细胞的促纤维化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公共基因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单细胞RNA序列表达谱GSE148506,通过主成分分析和T分布式随机邻接嵌入得到差异基因,利用SingleR软件包进行细胞类型注释和轨迹分析,使用clusterprofiler软件包,对成纤维细胞的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KEGG)信号通路分析。利用在线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模块分析。利用插件cytoHubba筛选出关键基因。结果 共得到6个细胞类型注释群,包括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骨骼肌细胞。共鉴定出367个成纤维细胞差异基因,包括37个下调基因和330个上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的差异基因生物过程主要富集于细胞外基质组织等;细胞组成主要富集于含胶原细胞外基质等;分子功能主要富集于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等。KEGG信号通路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黏着斑、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STRING分析从蛋白质网络互作图中鉴定出6个成纤维细胞关键基因,即FN1、TIMP1、LAMB1、FBN1、C3、VCAN。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FN1、TIMP1、LAMB1、FBN1、C3、VCAN在内的基因及黏着斑、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酶信号通路和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可能是AF诱导的人心房成纤维细胞促纤维化重塑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HOXB7基因的过表达表达谱数据,探索HOXB7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可能参与的分子机制。方法 主通过对HOXB7基因过表达的大肠癌细胞株对比空载对照组中表达具有差异的基因,进行转求因子结合位点富集分析,富集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与差异基因取交集,得到表达具有差异的转求因子结合位点,对具有此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共表达分析,明确这些基因可能具有的共表达特性,并对这些共表达基因对应的蛋白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调控分析,明确这些基因可能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结果转录因子NKX3-1结合位点在HOXB7过表达的上调差异基因中的转录调控区域富集程度较高,且其本身为上调的差异基因,推测其可能在部分上调基因中具有调控作用。而NKX3-1基因与具有其转录因自结合位点的14个基因存在着共表达关系,且这14个基因所主导的细胞信号子网络主要参与肿瘤相关通路、Wn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细胞间连接、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连接等与肿瘤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HOXB7基因可能通过调控NKX3-1基因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符基定  曾丽斯  林颉  韦伊尔  徐维  徐睿  冼乐武 《西部医学》2024,36(3):338-343+350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通过调控酪氨酸激酶/转录激活因子3(JAK/STAT3)通路影响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所致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RAW 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pc-NC组、pc-SOCS3组、si-NC组、si-SOCS3组及抑制剂组,细胞转染相应质粒并使用100 ng/mL LPS干预;50只SPF级6周龄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NC组、SOCS3组及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PD-1/PD-L1抑制剂BMS-1 10 mg/kg建立PD-1/PD-L1抑制剂诱导的小鼠心脏毒性模型,并通过尾静脉注射相应质粒或腹腔注射相应药物。HE染色观察小鼠心脏组织病理;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和小鼠血清IL-10、TNF-α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OCS3、CD86、CD80以及JAK/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过表达SOCS3会促进巨噬细胞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和M1型极化,并抑制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细胞SOCS3低表达后,细胞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并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激活JAK/STAT3通路(P<0.05);BMS-1干预后小鼠心脏组织损伤严重,心脏指数、血清炎症水平及CD86、CD80蛋白表达明显升高,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SOCS3组小鼠心脏损伤减轻,心脏指数、血清炎症因子及心脏CD86、CD8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JAK/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逆转了低表达SOCS3对PD-1/PD-L1抑制剂诱导小鼠心脏损伤减轻作用和M1型巨噬细胞极化作用。结论 低表达SOCS3可通过激活JAK/STAT3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并减轻PD-1/PD-L1抑制剂所致小鼠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数据,比较不同浓度的炎症因子IFN-γ预处理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s, MSCs)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7781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不同浓度的IFN-γ预处理及未处理的基因表达数据,借助GEO2R分析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随后对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DAVID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KEGG Mapper/GSEA)、蛋白分析(Uniprot数据库)、并构建差异基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PPI),筛选hub基因。结果IFN-γ低浓度组与未处理组相比,共筛选出152个差异基因(以下简称IFN-γ-L DEGs),其中133个为上调基因,19个为下调基因。IFN-γ高浓度组与未处理组相比,共筛选出648个差异基因(以下简称IFN-γ-H DEGs),其中431个为上调基因,217个为下调基因。差异基因多与免疫反应、炎症、病毒反应相关。IFN-γ高浓度处理比低浓度处理上调表达更多趋化因子和抑炎因子。IFN-γ-H DEGs同IFN-γ-L DEGs在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蛋白分析上的结果接近,但IFN-γ-H DEGs在代谢通路上富集显著。结论炎症因子IFN-γ对MSCs的转录组具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免疫应答相关的基因,并且与处理浓度有密切关系。此外,MSCs行使免疫抑制能力可能需要较高浓度的炎症因子授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纺锤体有丝分裂驱动蛋白(Eg5)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生长、凋亡、细胞周期及侵袭转移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Eg5 shRNA干扰Eg5在DU145细胞内的表达,小分子抑制剂SB-743921抑制Eg5在DU145细胞内的功能。实验分为对照组、NC shRNA组、Eg5 shRNA组和SB-743921组,MTT实验和单克隆形成实验测定各组细胞生长;Annexin V-FITC和PI双染实验测定各组细胞凋亡;PI单染实验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划痕实验分析各组细胞迁移能力;q-PCR和Western blot评价各组细胞内c-Myc、SP1、CDK1、Cyclin A1、Cyclin B1、CDC25B、N-cadherin、Vimentin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NC shRNA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Eg5 shRNA组、SB-743921组与对照组比,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Eg5 shRNA组、SB-743921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c-Myc和SP1的表达量降低(P <0.05),调控G2/M期基因CDK1、Cyclin A1、Cyclin B1及CDC25B的表达降低(P <0.05),同时调控细胞迁移基因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降低,E-cadherin的表达量增加(P <0.05)。结论:有丝分裂驱动蛋白Eg5可能通过c-Myc/SP1/CDK1通路调节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恶性增殖和侵袭转移,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急性胰腺炎炎症中的作用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 )的调控作用。方法将30只C57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组。AEP组连续注射雨蛙素(50μg/kg)13次;ANP组连续注射雨蛙素(50μg/kg)13次,另注射1次脂多糖(15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7次。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法观察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IP1 mRNA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RIP1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AEP及ANP小鼠模型。与对照组比较,2个胰腺炎模型组均存在细胞凋亡,且与AEP组比较,ANP组小鼠细胞凋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EP组RIP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而ANP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RIP1参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可能与调控腺泡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腹泻、腹痛、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肠道免疫炎症性疾病,由巨噬细胞超活化所导 致的非可控性炎症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和逐渐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抑制巨噬细胞超活化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 有效途径之一。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调节巨噬细胞的免疫应答并促进炎症反应,NF-κB信号通路是参与炎症反应的 “明星通路”,NLRP3炎症小体参与了巨噬细胞的活化过程,在已有的免疫炎症性疾病中Notch,NF-κB,NLRP3炎 症小体三者之间构成了上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Notch可通过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活性氧(ROS)生成及其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缬沙坦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0umol/LAngII)和缬沙坦干预组(10^-6mol/LAngII+不同浓度缬沙坦)。Real—time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白介素-6(IL-6)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等炎症因子的表达;荧光探针法检测ROS含量;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增殖活性。结果缬沙坦干预组TNF-α、IP-10、IL-6、MIP-2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不同浓度缬沙坦均能降低细胞ROS含量,其中以10^-5mol/L缬沙坦效果最明显(P〈0.05);不同浓度缬沙坦均能降低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或P〈0.01),其抑制作用随缬沙坦浓度的上升而更加明显。结论缬沙坦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ROS生成及细胞增殖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氯膦酸二钠脂质体(clodronate liposome, L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及SAP+LC组,各组再分为术后2 h和6 h组(n=8)。测定大鼠血清IL-6、淀粉酶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HE染色观察LC对SAP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普鲁士蓝染色法观察LC对SAP大鼠心肌细胞间巨噬细胞的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LC作用后SAP大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术后2、6 h血清IL-6、淀粉酶、TNF-α含量均分别明显低于SAP组和SAP+LC治疗组(P<0.05),SAP+LC组明显低于SAP组(P<0.05)。假手术组术后2、6 h心肌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SAP组和SAP+LC组(P<0.05),SAP+LC组明显低于SAP组(P<0.05)。假手术组术后2、6 h心肌细胞间巨噬细胞数量明显低于SAP组和SAP+LC组,SAP+LC组明显低于SAP组。假手术组术后2、6 h心肌组织MAPK评分明显低于SAP组和SAP+LC组(P<0.05),SAP+LC组明显低于SAP组(P<0.05)。 结论: LC可选择性清除单核/巨噬细胞,对SAP大鼠心肌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检测clusterin(CLU)基因沉默在人肾癌786-O细胞的干扰效果及其对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CLU基因的慢病毒干扰载体,利用包装细胞293T获得重组慢病毒,感染人肾癌786-O细胞株?实验分5组:CLU-RNAi-LV1(KD1)?CLU-RNAi-LV2(KD2)?CLU-RNAi-LV3(KD3)为加入靶向CLU基因的慢病毒感染的肾癌细胞组,未处理的慢病毒感染的肾癌细胞组(NC组),肾癌786-O细胞为空白对照组(CON组)?应用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别干扰前后CLU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用细胞划痕实验?MST-1?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CLU沉默后肾癌786-O细胞在增殖?迁移?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改变?【结果】 成功构建CLU shRNA慢病毒载体clu-RNAi-LV并获得相应慢病毒?Real time-PCR显示不同感染复数CLU-RNAi-LV处理的KD1?KD2?KD3组CLU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调69.4%~96.5%和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D1?KD2?KD3组CLU蛋白表达水平与CON组相比分别下降35.24%?46.26%和58.91%,KD3能显著抑制786-O细胞中CLU基因的表达?划痕实验显示24 h时 KD3(si-CLU)组细胞迁移相对距离(408.43 ± 25.92)小于NC组(101.35 ± 6.05)和CON组(68.13 ± 6.64,P < 0.05)?WST-1法检测转染后72 h KD3(si-CLU)组细胞生长速度较NC组及CON组明显下降(P < 0.05),各组间差异(P <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KD3(si-CLU)组与NC组?CON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3 ± 2.51)%?(1.05 ± 0.30)%和(1.17 ± 0.29)%,KD3(si-CLU)组与NC组?CON组相比凋亡率增加(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受到抑制,而凋亡率增加?【结论】 筛选出能稳定干扰CLU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和肾癌786-O细胞株?CLU慢病毒干扰载体可有效沉默肾癌786-O细胞的内源性CLU基因,抑制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胞外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急性胰腺炎(AP)并发急性肺损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不同胞外HSP70表达量的相关AP小鼠模型,通过检测胰腺含水量、胰腺和肺脏组织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验、肺脏组织转录组测序、RT-PCR等实验,观察不同胞外HSP70表达水平在AP急性肺损伤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在胰腺含水量、胰腺和肺脏组织HE染色实验中,较高的胞外HSP70水平表现为更高的胰腺含水量,胰腺组织和肺脏组织水肿更明显(P <0.05);在ELISA实验中,较高的胞外HSP70水平亦伴随着较高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P <0.05);在肺脏组织转录组测序实验中,AP组导致的基因表达量改变现象最显著,且其主要影响ECM-receptor interaction、Cytokinecytokinereceptor interaction、Focal adhesion、PI3K/Akt等信号通路,改变细胞黏附功能。在RT-PCR实验中,改变最为显著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改变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一致。结论:胞外HSP70可加重AP肺损伤,并可能通过ECM-receptor interaction、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Focal adhesion、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人工脑脊液灌洗通过ERK通路对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192只,随 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模型组、局部人工脑脊液灌洗组、局部生理盐水灌洗组,各组又按处死时间即术后6 h, 12 h,1 d,3 d分为4个亚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P-ERK2)蛋白的表达、SABC 法半定量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人工脑脊液灌洗组伤灶区P-ERK2 蛋白和TNF-α蛋白的表达以及凋亡阳性细胞数在各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灌洗组(P<0.05)。结论:人工脑脊 液灌洗可能通过ERK通路减少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IL-1Ra腹腔注射诱导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并应用细胞凋亡原位标记检测(TUNEL) 染色、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胰腺细胞凋亡及Fas/FasL的蛋白表达。结果 干预组1、2、6、12 h胰腺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胰腺炎组相应时间点(均P <0.01);对照组见较弱的Fas的表达,干预组各时间点胰腺细胞Fas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胰腺炎组(均P < 0.01) ;胰腺炎组、干预组中均没有见到胰腺腺泡细胞中FasL 表达,但是在间质中均可见浸润的炎性细胞FasL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 IL-1Ra减轻急性胰腺炎的机制可能不仅限于对炎症反应的抑制,它可能是通过上调凋亡调控基因Fas/ FasL系统的表达,诱导胰腺腺泡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