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合理手术入路,进一步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在显微条件下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1例采用枕下中线入路,结合解剖及文献复习,介绍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并发症。结果:3例肿瘤均行全切,无手术死亡。结论:枕下远外侧入路是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最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下斜坡和枕骨大孔腹侧肿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2例尸体(24侧)远外侧经髁入路进行解剖,并对21例下斜坡和枕骨大孔腹侧肿瘤进行切除.脑膜瘤10例,神经鞘瘤8例,脊索瘤3例.肿瘤大小:2.0~3.0 cm 6例,3.1~4.0 cm 10例,4.1~5.0 cm 4例,>5.0 cm 1例.手术入路包括:远外侧经髁后入路16例,部分经髁入路5例.结果:21例肿瘤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远外侧经髁入路包括3种情况:经髁后入路,部分经髁入路和完全经髁入路.经髁后和部分经髁入路足够暴露和切除下斜坡和枕骨大孔区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取改良的枕颈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区肿瘤手术的相关技术技巧。方法:8例枕骨大孔区大型肿瘤直径均大于4Cm。其中神经鞘瘤5例,脑膜瘤2例,脊索瘤1例;根据肿瘤同脑干及上颈髓的关系将肿瘤分为:腹正中型3例、腹侧方型3例、背侧型2例。采用改良的枕下侧入路,切除肿瘤一般要求从瘤周蛛网膜的界面处进行锐性分离,保留枕骨髁显微镜下从侧方入路,在副神经根间隙切入点分离并分块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6例,脑膜瘤和脊索瘤各1例次全切除。8例均在随访中,7例病人已基本恢复正常,1例脊索瘤手术1年后临床症状逐渐加重。结论:改良的枕下侧入路有利于肿瘤的显露和切除,手术的关键是从蛛网膜的界面处分离,肿瘤侧用细小电流电凝出一间隙后,以副神经根间隙为切入点分离肿瘤。  相似文献   

4.
由于枕大孔区腹侧脑膜瘤暴露困难、血供丰富,周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组织,所以手术困难、风险很大。既往常用一侧枕下乙状窦后人路及枕下正中人路,难以充分暴露枕大孔腹侧肿瘤和神经、血管结构,因而手术疗效欠佳。作者自2000年7月至2004年6月采用远外侧人路对16例枕大孔腹侧脑膜瘤进行手术切除,疗效满意,现对手术人路暴露、术中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并用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14具甲醛固定的成人湿性头颅标本进行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并对12例下斜坡及枕骨大孔前方脑干腹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结果:寰椎横突及枕下三角是枕下远外侧入路中的重要解剖标志,磨除枕髁、颈静脉结节能增加术野的暴露。本组12例肿瘤患者中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有助于安全切除下斜坡和枕骨大孔腹侧肿瘤。  相似文献   

6.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进行临床分析。2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9例采用枕大孔区过错处侧入路;7例经CPA枕下入路;5例经颞下窝耳后入路;1例经后正中入路,结果 22例肿瘤中20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其中神经鞘瘤13例(59.1%),颈静脉球瘤4例(18.2%),脑膜瘤3例(13.7%),脊索瘤和转移癌各1例(4.5%)。死亡1例。结论 颈静脉孔区肿瘤以神经鞘瘤最多,其次为颈静脉球瘤的脑膜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掌握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特点,将其应用于临床,以改善枕骨大孔区显微外科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解剖成人头颅标本15具30侧,在显微镜下对该入路涉及的血管、神经、骨性结构、肌肉进行解剖学观察和测量.另对收治的10例枕骨大孔前方肿瘤患者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结果 枕下三角和颈2神经的腹侧支是识别椎动脉的重要标志,头外侧直肌是识别颈静脉孔的重要标记.后颅窝开颅常用的解剖标志为星点、前星点、乳突尖、颧弓根.星点到前星点的距离:左侧(22.64±1.88)mm,右侧(21.96±2.64)mm;前星点至乳突尖的距离:左侧(38.54±3.42) mm,右侧(39.04±2.28)mm;星点至颧弓根的距离:左侧(55.82±3.84)mm,右侧(56.26±2.86)mm.10例患者中,8例显微镜下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无死亡病例,除1例需呼吸机辅助呼吸外,余患者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 熟悉并掌握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知识,能提高枕骨大孔区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枕大孔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显微手术切除枕大孔区肿瘤28例,其中24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4例采用改良的远外侧入路。结果:手术27例全切,1例次全切。无手术死亡,及手术致残。27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困难、经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恢复。结论: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可以提高枕大孔区肿瘤的全切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远外侧经髁入路的手术技术。方法 在2年期间应用远外侧经髁入路对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且对此区域进行了10例尸体头部的显微外科解剖。结果 肿瘤全切除5例,占63%,次全切除3例,占38%。其中有6例为脑膜瘤,2例神经鞘瘤。2例行枕颈融合术,主要并发症为颅神经功能障碍(3例)。结论 对于枕骨大孔及周围病变的手术治疗该入路能够提供良好的暴露,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步骤,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区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枕大孔区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远外侧入路的优点及显微手术技巧,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枕大孔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3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远外侧入路治疗的92例枕大孔区肿瘤病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采用经远外侧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肿瘤全部切除66例(71.7%);近全切除22例(23.9%);大部切除4例(4.3%)。术后有41例病人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4.6%。术后死亡2例,病死率2.17%。结论经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以直接显露下斜坡,暴露延髓颈髓腹侧,对脑神经提供良好的显露,易于控制椎动脉近端、远端及其分支,可以避免对脑干的牵拉,可以提高手术全切除率,降低手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使手术更加安全和成功。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手术治疗枕大孔区肿瘤16例,其中9例肿瘤位于延颈髓腹侧包括腹外侧,采用远外侧入路[1]切除,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报告颅颈交界处延髓,颈髓腹侧受压病变11例(斜坡脊索瘤3例、外伤性寰枕脱位伴齿状突骨折4例、寰枕畸形与颅底陷入4例),经口咽手术入路,成功地切除了病灶,解除了压迫,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经6个月至8年随访,效果满意。就手术入路、解剖、手术入路选择及相关问题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远外侧入路显微外科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1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经验、显微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防治要点.方法:1996-06/2004-02共收治确诊的16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采用远外侧入路,在显微镜直视下切除肿瘤.并对其临床特点、手术入路、手术操作和并发症等方面予以总结和分析.结果:16例肿瘤中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1例全切除,次全切除4例,1例大部分切除;术后病理示神经鞘瘤10例,颈静脉球瘤3例,脑膜瘤2例,脊索瘤1例.术后1例出现脑脊液耳漏,1例出现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远外侧入路可以直接暴露颈静脉孔区,最小程度牵拉神经血管结构,使手术更加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4.
后颅窝远外侧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颅窝远外侧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方法:在30个(60侧)干颅骨上对枕大孔区的重要骨性结构(枕骨大孔、枕髁、舌下神经管等)的形状、大小及毗邻结构进行测量.在10个(20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连颈尸体头颅标本上进行模拟远外侧手术入路进行解剖,显露枕下区的椎动脉,测量相关参数.在手术显微镜下(×4~10)对15个(30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进行解剖,显露枕髁关节面,自后外向前内方向磨除枕髁,记录显露舌下神经管内口所磨除的枕髁量.结果:①枕髁位于枕骨大孔两侧,舌下神经管位于枕髁中后1/3处,磨除枕髁至舌下神经管内口处,可较好地显露枕大孔区腹侧结构.②第二颈神经根的前支均从椎动脉寰枢椎段的背侧越过,椎动脉颅外段长度及弯曲变异较大,外周有静脉丛或静脉窦包裹.③从椎动脉前方切开硬膜,可避开在后组颅神经根丝间的操作,减少对脑干的牵拉.结论:研究后颅窝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有助于在切除枕大孔腹侧及下斜坡区的肿瘤中重要结构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远外侧经髁入路显微切除延颈髓交界区腹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6年4月应用远外侧经髁入路显微切除延颈髓腹侧及腹外侧肿瘤3例,其中脊膜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神经鞘瘤恶性变1例。结果:2例肿瘤全切除,1例硬膜下肿瘤全切除,硬膜外肿瘤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但有1例存在后组颅神经损伤症状。结论:该手术入路可增加术野空间,从而更大程度上显露肿瘤组织,有利于减少对脑干和重要血管神经的牵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相关标志的显微外科解剖.方法 在30具(60侧)颅骨干标本上对枕大孔区的重要骨性结构(枕髁、舌下神经管等)的形状、大小及毗邻结构进行测量.在10具(20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连颈尸体头颅标本上进行模拟远外侧手术入路进行解剖,显露枕下区的椎动脉,测量相关参数.在手术显微镜下(×4~×10)对15具(30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进行解剖,显露枕髁关节面,自后外向前内方向磨除枕髁,记录显露舌下神经管内口所磨除的枕髁量.结果 ①枕髁位于枕骨大孔两侧,舌下神经管位于枕髁中后1/3 处,磨除枕髁至舌下神经管内口处,可较好地显露枕大孔区腹侧结构.②第2颈神经根的前支均从椎动脉寰枢椎段的背侧越过,椎动脉颅外段长度及弯曲变异较大,外周有静脉丛或静脉窦包裹.③从椎动脉前方切开硬膜,可避开在后组颅神经根丝间的操作,减少对脑干的牵拉. 结论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有助于在切除枕大孔腹侧及下斜坡区的肿瘤中保护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17.
唐景峰  肖绍文  杜贻庆  阳永东  莫万彬 《广西医学》2007,29(8):1154-1155,F0004
目的 探讨环枕区及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经改良枕下远外侧入路和颈后中线入路手术治疗的26例环枕区及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一期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9年,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1例脊索瘤次全切除术后2年复发。结论 经改良枕下远外侧入路和颈后中线入路手术是治疗环枕区及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的一种较理想方法,具有术野开阔、肿瘤显露充分、全切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影响枕大孔区脑膜瘤手术疗效的因素,比较有关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方法:应用枕下外侧扩大入路切除枕大孔脑膜瘤11例.结果:手术全切肿瘤7例(7/11,64%),次全切2例(2/11,18%),部分切除2例(2/11,18%).无手术死亡和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枕下外侧扩大入路足以显露和切除枕大孔区肿瘤.肿瘤切除程度取决于肿瘤与椎动脉、脑干和颅神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舌下神经孔区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Jia G  Wang Z  Zhang J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0):1264-1265
目的 探讨起源于舌下神经的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手术入路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9例舌下神经鞘瘤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生长方式、分型、发病率、手术入路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舌下神经神经鞘瘤仅占同期颅底肿瘤的1.9%,本组病例多数肿瘤呈颅内外哑铃型生长,少数病例病变向颅向生长为主。本组远外侧经髁上入路7例,远外侧-颈部联合入路1例,后颅窝正中入路1例,9例肿瘤全切除。7例得到随访,时间6-36个月,5例恢复工作,1例生活自理,1例生活需要照顾。结论 舌下神经孔毗邻颈静脉孔和枕骨大孔,术前常易误诊为颈静脉孔区肿瘤或枕骨大孔区肿瘤。首发症状以舌肌萎缩最为常见。全切肿瘤是最佳的治疗选择,术后病人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修俊刚  付万新  江耿思  陈桂增 《广东医学》2012,33(14):2085-2088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枕下远外侧髁上-髁旁入路进行颈静脉孔区手术的可能性及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 25例干性成人颅底标本,33例成人干性寰枢椎标本进行枕下远外侧髁上-髁旁入路相关骨性结构的解剖学测量;10具灌注后成人尸体头标本模拟进行髁上-髁旁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至颈静脉区,内镜辅助下对解剖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和图片采集。结果骨性颈静脉孔形态多变,右侧略大于左侧。通过切除颈静脉结节和磨除部分枕髁可以充分暴露颈静脉孔内外口。结论内镜辅助下枕下远外侧髁上-髁旁入路能够对颈静脉孔内外口进行充分暴露,并对寰枢关节、面听神经等重要结构损伤小,是一种理想的安全微创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