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相关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预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以低分化鳞癌居多,FIGO早期患者中,非鳞癌生存率低于鳞癌(P=0.024).伴有术后高危病理因素的患者生存率均短于不伴有术后高危病理因素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与年轻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 非鳞癌病理类型增加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伴有术后高危病理因素的患者(尤其是淋巴结转移阳性)应积极予以辅助治疗和严密随访,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以及降低病死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年轻(≤35岁)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9月我院≤35岁6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35岁宫颈癌患者占同期住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17.0%(65/382)。年轻宫颈癌患者以低分化鳞癌为多见,非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鳞癌患者(P =0.000)。FIGO早期患者鳞癌的5年生存率较非鳞癌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FIGO晚期患者中,鳞癌的5年生存率与非鳞癌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76)。存在高危病理因素患者5年生存率较无高危病理因素患者为低(P 〈0.05)。结论伴有高危病理因素的年轻宫颈癌患者应加强随访,给予积极的辅助治疗,以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宫颈腺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分布情况,并探讨HPV基因型分布、临床病理参数对宫颈腺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接受根治性宫颈癌切除术或放疗的FIGO分期Ⅰ、Ⅱ期的宫颈腺鳞癌患者。分析影响宫颈腺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其预后模型。结果  247例宫颈腺鳞癌患者纳入本次生存分析研究。247例患者HPV18和HPV16的阳性率分别为51.5%和36.2%。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于50岁、Ⅲ、Ⅳ期(FIGO分期)和HPV16阴性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而年龄大于50岁、Ⅲ、Ⅳ期(FIGO分期)、HPV16阴性和HPV58阳性是肿瘤相关生存率的预后因素。HPV16阳性与首次接受RT/CCRT患者预后较好密切相关(CSS:风险比0.41,95%可信区间0.21~0.78)。FIGOⅠ、Ⅱ期和HPV16阴性AD/ASC患者首次采用RH-PLND治疗后的CSS(P <0.0001)明显好于首次采用RT/CCRT治疗的患者。结论  年龄大于50岁、Ⅲ、Ⅳ期(FIGO分期)和HPV阴性是宫颈AD/ASC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HPV16阴性患者首次治疗最好采用手术(如:Ⅲ、Ⅳ期宫颈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和IVA期盆腔清扫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和宫颈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6年9月因ⅠB1~ⅡA期宫颈腺癌(201例)或宫颈腺鳞癌(36例)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两种组织学类型宫颈癌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宫颈腺鳞癌组淋巴血管浸润比例较宫颈腺癌组高(P < 0.01),而在年龄、FIGO分期、肿瘤直径、间质浸润深度、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和危险分级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腺癌组和宫颈腺鳞癌组患者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79.4%和78.3%,5年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77.4%和73.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接受同步放射治疗和化疗的患者中,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71.0%和61.4%,5年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68.8%和61.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宫颈腺鳞癌较宫颈腺癌更易发生淋巴血管浸润,但两者的预后相似。  相似文献   

5.
66例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指标,以期有助于筛选高危病例,指导治疗。方法:对66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利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宫颈侵犯、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阳性、和非内膜样腺癌类型(透明细胞癌和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与预后显著相关。在多因素分析中,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和宫颈侵犯与预后相关。腺鳞癌、腺棘皮癌与无鳞状上皮化生的内膜样腺癌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和宫颈受累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指标,有助于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ⅠB1期宫颈腺癌患者保留卵巢的风险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15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39例ⅠB1期浸润性宫颈癌的临床资料,其中宫颈腺癌38例、宫颈鳞癌101例,按是否保留卵巢分为两组,分析比较卵巢转移的风险及保留卵巢的预后。结果:38例ⅠB1期宫颈腺癌的平均5年累计生存率为89.1%,101例同期宫颈鳞癌为92.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宫颈腺癌患者中32例行卵巢切除,病理证实的卵巢转移率为3.1%(1/32),而宫颈鳞癌患者中54例行卵巢切除,病理证实的卵巢转移率为1.8 %(1/5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4)。宫颈腺癌中6例保留卵巢患者的平均5年累计生存率为80.1%,而宫颈鳞癌中47例保留卵巢患者的平均5年累计生存率为94.6%(P=0.127),两组间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B1期宫颈腺癌相比同期的宫颈鳞癌预后稍差,但对于年轻的、无明显高危因素的ⅠB1期宫颈腺癌患者可以考虑保留卵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的临床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组织学检查;肿瘤的主要成分由腺样的基底细胞组成,伴有鳞状上皮增生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2例,合并中分化鳞癌1例,其中两者有组织学上的过渡。结论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是一种罕见肿瘤,适当多的活检组织,是病理组织学正确诊断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5例经免疫组化证实。其中单纯小细胞癌11例,伴腺样分化2例,伴腺鳞癌及宫内膜腺鳞癌2例。3例放弃治疗。12例均在术前术后化疗,7例术前术后均放疗,其中5例死亡,生存期分别为12、16、20、22、28个月,3例失访,4例仍在随诊中(28、32、36及39个月)。结论宫颈小细胞癌是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早期易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基本治疗原则采用术前放化疗,手术加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宫颈鳞癌(IA2~ⅡA2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危险因素,为指导早期宫颈鳞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盆腔淋巴结阳性与阴性患者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及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宫颈鳞癌患者119例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28例(23.52%),年龄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是否有脉管浸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且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是早期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术前血清SCCA水平与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 )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18例ⅠB~ⅡA期的宫颈鳞癌患者行术前血清SCCA水平检测,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血清SCCA水平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18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检测的术前血清SCCA阳性为75例(63.6%),宫颈鳞癌患者术前血清SCCA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分化程度及脉管癌栓未发现相关关系(P>0.05)。结论:检测术前血清SCCA水平为其病情评估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手段,从而拟定出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影响Ⅰ~Ⅱa期宫颈癌术后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Ⅰ~Ⅱa期宫颈癌行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 比较分析11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结果 115例Ⅰ~Ⅱa期宫颈癌根治术后的5年累积生存率为82.95%,年轻组和中老年组分别为70.27%和89.31%,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86).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临床分期、宫颈肌层浸润程度、血管或淋巴管累及情况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早期宫颈癌预后有关.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宫颈肌层浸润程度、血管或淋巴管累及情况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是影响早期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有≥2个高危因素者,术后放疗或化疗与未治疗者生存率分别为83.33%和16.67%,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Ⅱa期宫颈癌预后年轻患者比中老年患者差.宫颈肌层浸润程度、血管或淋巴管累及情况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早期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有≥2个高危因素者术后辅助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GPA)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VGPA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系统性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妇科检查示:宫颈肥大,见菜花样赘生物约5 cm×5 cm×5 cm,触之易出血。HPV16亚型(+),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复杂分支腺管及乳头组织的绒毛腺性结构,表面上皮细胞为假复层高柱状,诊断为VGPA。结论:VGPA是一种罕见的宫颈腺癌,临床表现以接触性出血为多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其预后良好,治疗目前以保守手术为主,但存在高危因素时,仍建议扩大手术范围并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第二线粒体衍生的半胱天冬酶激活剂(Smac)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mac蛋白在175例宫颈鳞癌组织和49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Ⅰ、Ⅱ和Ⅲ期宫颈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8.9%、56.4%和36.5%。Smac蛋白主要定位于癌细胞浆,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17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87例表达阳性。临床分期Ⅰ、Ⅱ和Ⅲ期宫颈癌的阳性率分别为70.2%、47.2%和35.7%,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mac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分别为23.8%和57.9%,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mac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下调,预示肿瘤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宫颈鳞癌组织中粘附分子吞噬糖蛋白(CD44v6)表达的测定。分析CD44v6与宫颈鳞癌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探讨其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作估计宫颈鳞癌预后指标的价值。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2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和51例经手术治疗的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宫颈鳞状上皮、浸润性宫颈鳞癌的CD44v6阳性率分别为100%和72.6%,宫颈鳞癌晚期、细胞分化不良、肿瘤较大、宫颈浸润程度深和有淋巴结转发转移者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结论:CD44v6对监测宫颈鳞癌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盆腔淋巴清扫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1例各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不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病理分级(P〈0.05)、肌层浸润深度(P〈0.01)、宫颈累及(P〈0.01)、腹腔冲洗液可见癌细胞(P〈0.01)、宫旁或附件累及(P〈0.01)均相关,与癌灶累及宫腔面积超过50%或有子宫腔下段及峡部受累者(P〉0.05)、年龄(P〉0.05)、病理类型(P〉0.05)均无相关;淋巴结没有转移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已有转移的患者(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以及盆腔淋巴清扫术均不是子宫内膜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病理分化程度低、深肌层浸润、宫颈浸润、宫旁或附件浸润、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是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P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的VPA患者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34岁,因性生活后阴道流血就诊,妇检宫颈见一息肉样赘生物,超声提示宫颈外口占位性病变,辅助检查13种高危型HPV—DNA阳性。临床行宫颈赘生物切除术。镜下观察,肿瘤由复杂的分支乳头和腺管组成绒毛腺性结构.表面被覆上皮细胞为高柱状.呈假复层或复层排列。结论VP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宫颈高分化腺癌,好发于年轻女性,预后良好。其常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或阴道排液等。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临床处理倾向于采取保守性手术或者创伤性小的手术治疗,并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环氧合酶-2(COX-2)在喉鳞癌和喉鳞癌旁非癌组织中表达,分析其与喉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对喉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收集1997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1例喉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石蜡块,制作组织芯片,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81例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喉组织的COX-2表达;采用SPSS10.0软件分析COX-2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COX-2在喉鳞癌和癌旁喉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8.15%和0%,(P〈0.05);喉癌COX-2阳性组(5年生存率9.65%)较阴性组(5年生存率97.56%)预后差(P〈0.05);COX-2表达与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病理分级、发病部位、复发相关(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COX-2表达、临床分期、T分期、病理分级是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COX-2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COX-2与喉鳞癌患者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呈正相关;COX-2表达升高可作为预测喉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宫颈鳞癌患者中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值,探讨其在宫颈鳞癌临床病理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5年9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272例宫颈鳞癌患者及同期就诊的12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清SCC-Ag数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宫颈鳞癌组患者中血清SCC-Ag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SCC-Ag值与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肿瘤直径明显相关(P<0.01),与脉管浸润及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宫颈鳞癌患者的血清SCC-Ag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SCC-Ag是宫颈鳞癌较为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在其诊治、疗效及预后评估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畅立铭  姚宏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019-102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生存素(survivin)及PTEN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期在分子水平上更准确地判断宫颈鳞癌患者的预后,寻找相应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66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中Cyclin E、MMP-9、Survivin及PTEN的表达情况,12名宫颈正常组织作为健康对照。结果66例宫颈鳞癌中CyclinE、MMP-9、Survivin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76%、71%,明显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的表达(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段0.01);PTEN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明显低于宫颈鳞状上皮中的表达(9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E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MMP一9的表达与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Survivin的表达与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PTEN表达与宫颈鳞癌浸润深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O.05)。结论CyclinE、MMP一9、Survivin及PTEN基因的蛋白表达与一些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CyclinE、MMP一9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上调与PTEN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发挥协同作用,检测这4种基因蛋白对于评估宫颈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估计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检测在宫颈鳞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快速荧光酶标分析仪系统检测48例宫颈鳞癌患者。结果SCCAg对于宫颈鳞癌的诊断灵敏性为58.33%,特异性为95.71%。SCCAg阳性率随临床分期进展而增高,相互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SCCAg在宫颈鳞癌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和P〈0.05)。术后宫颈鳞癌患者SCCAg水平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1)。随访结果表明SCCAg升高与肿瘤复发、转移有关,结论SCCAg是宫颈鳞癌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在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