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相关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预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以低分化鳞癌居多,FIGO早期患者中,非鳞癌生存率低于鳞癌(P=0.024).伴有术后高危病理因素的患者生存率均短于不伴有术后高危病理因素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与年轻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 非鳞癌病理类型增加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伴有术后高危病理因素的患者(尤其是淋巴结转移阳性)应积极予以辅助治疗和严密随访,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以及降低病死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病年龄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2016 年6 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25 例。平均随访(38.9±13.7)个月,分为年轻组(≤35 岁)、中年组(>35~<65 岁)及老年组(≥65岁)。分析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放疗等临床资料。结果在临床分期方面,≤35 组多为Ⅱ期,Ⅳ期的比例最少,同样结果也表现在肿瘤大小方面。在放疗方面,≤35 组未接收放疗比例达到58.8%,高于中年组的41.2%以及≥65 组28.2%。在5 年总体生存率方面,≤35 组患者总体生存(90.2%)高于≥65 组(62.4%),风险比为4.877(P =0.000);同时放疗能提高年轻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其风险比为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多因素 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放疗均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年轻患者预后优于老年患者,同时放疗能改善年轻宫颈癌患者的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近10年间153例35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住院患者完整的临床随访资料,探讨年轻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指导年轻宫颈癌的临床处理及随访。方法收集2000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确诊为年轻宫颈癌的患者153例,采用SPSS19.O统计软件分析,P〈O.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年轻宫颈癌患者和〉35岁宫颈癌患者在5年生存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年轻宫颈癌患者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年轻宫颈癌患者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临床分期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9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宫颈癌骨转移患者31例,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其生存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亚组分析,比较各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31例宫颈癌骨转移患者发生骨转移后,3年总生存率为35.5%(11/31),5年总生存率为12.9%(4/31),中位总生存期为677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39d。年龄>45岁的宫颈癌骨转移患者中位总生存期长于≤45岁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短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1年内发生骨转移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较短(P<0.05)。与单纯骨转移患者相比,合并骨外转移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较短(P<0.05)。多发骨转移患者中位总生存期短于单发骨转移患者(P<0.05)。鳞癌患者与非鳞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患者与中分化患者中位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骨转移患者以骨盆为主要转移部位,组织分化以低中分化为主。年轻(≤45岁)、初诊有淋巴结转移、确诊宫颈癌1年内发生骨转移、多发骨转移、合并骨外转移灶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钱春枝  赵卫东 《医学综述》2013,(22):4217-4218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特点,比较年轻患者与中老年患者的差异,探讨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于2006年10月至2012年8月诊治的110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年龄≤35岁的患者作为年轻组,年龄〉35岁的患者作为中老年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可能的预后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都以接触性出血及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但年轻患者因处于性活跃期,有出血症状表现的比例比中老年患者高,中老年组的无症状确诊病例比年轻组高(P〈0.05)。病理特点两组在癌变种类方面无明显差异,鳞癌及腺癌占的比例类型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老年组Ia患者明显少于年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8,P〈0.05)。结论中老年患者的宫颈癌分期比年轻患者高,病情发展情况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妇女的发病趋势、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3例年轻宫颈癌≤35岁(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同期收住的420例中老年宫颈癌(〉35岁)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二者的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结果 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年轻宫颈癌构成比逐年上升。年轻宫颈癌临床分期中早期所占比例(I~IIa期)高于对照组,肿瘤病理类型两组存在差异,年轻宫颈癌非鳞癌患者所占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年轻宫颈癌4年内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年轻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年轻宫颈癌病理类型发生变化,短期内复发率较高,需采取综合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蔡夏英  林奕媛 《吉林医学》2009,30(7):629-630
目的:分析2004年-2007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HPV)毒感染情况。方法:收集150例治疗前病例的宫颈管分泌物,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对13种高危型HPV和5种低危型HPV进行定性检测。结果:HPV阳性者128例,阳性率85.4%。在≤40岁、40-50岁、≥50岁3个年龄段,HPV阳性率分别为96.6%、84.5%、6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颈鳞癌患者HPV阳性率95.2%,明显高于腺癌35%、腺鳞癌2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致病因素,鳞癌的发生与HPV感染的关系较腺癌更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宫颈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情况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66例宫颈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访其预后情况。结果 宫颈腺鳞癌患者平均年龄(42.71±9.10)岁,病理分级以低分化居多(77.3%)。伴有术后高危病理因素者较不伴有高危病理因素的患者死亡率高(POR=3.215,P<0.05)。结论 应重视腺鳞癌的诊治和随访。伴有高危病理因素者予以辅助放、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年轻(≤40岁)宫颈癌与中老年(〉40岁)宫颈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同期年轻和中老年宫颈癌患者各82例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年轻宫颈癌患者中接触性出血、宫颈有明显肿物的例数高于中老年组(P〈0.05);年轻组与中老年组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年轻组与中老年组在鳞癌、腺癌及其他组织学类型上的分布以及在组织学分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轻宫颈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不同于中老年宫颈癌。  相似文献   

10.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延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107-108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10年2月收治的≤35岁的6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机选择同期收治的〉35岁的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比较两组Survivin、P27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青年组早期宫颈癌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Х^2=6.54,P〈0.05);瘤体直径≥4cm,青年组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Х^2=8.62,P〈0.01);腺癌比例,青年组明显高于对照组(Х^2=7.93,P〈0.01);青年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深间质浸润和HPV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Х^2=4.79、8.85、9.46,P〈0.05和P〈0.01);青年组脉管累及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Х^2=0.75,P〉0.05);Survivin的表达量青年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Х^2=5.28,P〈0.05);P27在两组之间的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Х^2=0.24,P〉0.05)。结论35岁以下宫颈癌具有临床期别早、腺癌比例高及瘤体大的临床特点和相对高危的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癌合并梅毒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0例IA2-IIA期梅毒阳性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IA2-IIA期非梅毒宫颈鳞癌患者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梅毒阳性宫颈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45.816±3.102)个月,5年生存率为65.0%,较同期非梅毒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76.7%)低(χ2=1.990,P>0.05);深肌层浸润、宫旁组织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5年局部复发发生率梅毒阳性宫颈癌患者较非梅毒宫颈癌患者高(χ2=4.073,P<0.05)。结论梅毒阳性宫颈癌患者预后较差,应关注梅毒阳性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注重个体化的治疗原则,规范并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ⅠB1期宫颈腺癌患者保留卵巢的风险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15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39例ⅠB1期浸润性宫颈癌的临床资料,其中宫颈腺癌38例、宫颈鳞癌101例,按是否保留卵巢分为两组,分析比较卵巢转移的风险及保留卵巢的预后。结果:38例ⅠB1期宫颈腺癌的平均5年累计生存率为89.1%,101例同期宫颈鳞癌为92.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宫颈腺癌患者中32例行卵巢切除,病理证实的卵巢转移率为3.1%(1/32),而宫颈鳞癌患者中54例行卵巢切除,病理证实的卵巢转移率为1.8 %(1/5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4)。宫颈腺癌中6例保留卵巢患者的平均5年累计生存率为80.1%,而宫颈鳞癌中47例保留卵巢患者的平均5年累计生存率为94.6%(P=0.127),两组间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B1期宫颈腺癌相比同期的宫颈鳞癌预后稍差,但对于年轻的、无明显高危因素的ⅠB1期宫颈腺癌患者可以考虑保留卵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病理证实的4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40例年龄≤35岁的年轻宫颈癌患者与380例年龄〉35岁的中老年宫颈癌患者在临床及病理等上的差异。结果年轻宫颈癌组首次性行为年龄小、性伴侣数多;首发症状接触性阴道出血、月经紊乱及月经过多为主;宫颈轻度糜烂多;0~Ⅱa期(宫颈癌的比例高;HPV感染阳性率高、非鳞癌比例高、保留卵巢手术多(P〈0.05),两组1、3年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年轻与中老年宫颈癌在多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必须对年轻宫颈癌有足够警惕性,颈刮片行细胞学检查或宫颈活检为首选,以选择手术为主,可以保留卵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年轻Ⅰb~Ⅱb期高危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宫颈癌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对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探讨年轻Ⅰb-Ⅱb期高危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年龄≤35岁Ⅰb-Ⅱb期宫颈癌高危患者(巨块型、分化差、非鳞癌)的治疗,根据不同的术前处理方式分为同步放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组和腔内后装放疗组,治疗为相应的术前处理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根据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间质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组织学分化及阴道残端、切缘阳性等情况,给予化疗及放射治疗。结果:同步放化疗组癌细胞消失率、浅肌层浸润率均好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的淋巴转移率显著低于腔内后装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内盆腔复发率低于其他2组,而同步放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肌层浸润率3组无显著性差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手术并发症3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同步放化疗是年轻Ⅰb~Ⅱb期高危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分子(UCA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UCA1 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术后生存率及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利用lncRNA 芯片筛选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s;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宫颈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UCA1的表达;利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UCA1 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生存分析曲线UCA1 与宫颈癌患者术后5 年生存率的关系;利用Cox 风险比例模型分析UCA1 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UCA1 在宫颈癌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UCA1 的表达与宫颈癌FIGO 分期相关(P =0.015);UCA1 高表达的宫颈癌患者术后5 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的患者,UCA1 表达及FIGO 分期为宫颈癌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UCA1 在宫颈癌中表达升高,并与宫颈癌患者生存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车艳红  卢爱妮  廖予妹 《重庆医学》2013,(28):3427-3429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65例年龄小于或等于35岁宫颈癌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130例年龄大于35岁宫颈癌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在发病高危因素、临床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年轻宫颈癌患者初婚年龄较小,孕产次较少(P<0.05),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P<0.05),临床症状以接触性出血为主(P<0.05);病理特征以鳞癌为主(P>0.05),组织浸润深度以小于1/2肌层为主(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以闭孔淋巴结最常见。免疫组织化学法(+)年轻宫颈癌患者以P63最常见,而中老年者以CK5/6最常见。结论年轻宫颈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应重视年轻妇女行宫颈癌筛查,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根治性宫颈癌手术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癌Ⅰa~Ⅱb期手术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 225例宫颈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54例,转移率为24.0%。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110 g/L、FIGO分期Ⅱ期、肌层浸润深度 ≥ 1/2、有宫旁浸润、有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 ≥ 4 cm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 ≥ 110 g/L、FIGO分期Ⅰ期、肌层浸润深度<1/2、无宫旁浸润、无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4 cm者(P<0.05)。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FIGO分期、宫旁浸润、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3.7%。年龄 ≥ 45岁、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110 g/L、FIGO分期Ⅱ期、肌层浸润深度 ≥ 1/2、有宫旁浸润、有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 ≥ 4 cm、非鳞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年龄<45岁、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 ≥ 110 g/L、FIGO分期Ⅰ期、肌层浸润深度<1/2、无宫旁浸润、无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4 cm、鳞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P<0.05)。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淋巴血管间隙侵犯、非鳞癌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FIGO分期、宫旁浸润、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淋巴血管间隙侵犯、非鳞癌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宫颈癌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对广东省阳江市妇幼保健院2004年1月-2008年3月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Kaplan—Meier和Cox—Regression方法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预后分析,并基于此建立预后的数学模型。结果FIGO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阳性及CA125水平等经单因素分析与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有关,FIGO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经多因素分析是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成功建立了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预测模型:S(36)=O.984exp(0.653xFIGO分期-0.712x分化程度+0.484x病理类型代码)。结论FIGO分期、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合生存率预测模型可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梁莉  陈萍  陈晓 《热带医学杂志》2006,6(4):438-439
目的探讨35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996年10月至2005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进行分析,并对其肿瘤组织或宫颈分泌物进行HPV检测。结果35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与同期宫颈癌的构成比从1996年的11%上升至2005年的42%。≤35岁宫颈癌患者的HPV阳性率为65%,较>35岁者明显升高,后者为32%。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逐年减小,HPV感染率逐渐升高。结论35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HPV感染有相关性。故应加强对HPV感染高危人群的监测、随访,做好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2月-2005年4月收治的≤35岁的11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机选择同期收治的>35岁的2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Survivin、P27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青年组早期宫颈癌(Ⅰa~Ⅱa)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青年组瘤体≥4 cm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青年组腺癌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青年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深间质浸润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urvivin的表达量青年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以上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病理分级和脉管累及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27表达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病例和中晚期病例中,青年组的5年生存率和2年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累及脉管、Survivin表达为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3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具有临床期别早、病理恶性程度低、瘤体大、腺癌比例高及易转移浸润的相对高危临床病理因素.临床分期、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脉管累及和Survivin免疫表达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