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诊治作用. 方法 回顾分析了49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痛、黄疸或发热症状的患者,接受ERCP检查和治疗情况,比较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与ERCP诊断的准确性及ERCP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结果 ERCP检查对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胆道梗阻的诊断准确性高,而且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ERCP检查可明显提高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诊断的准确率,细化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之诊断内容及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ERCP在胆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胆管梗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37例胆管疾病接受ERcP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与B超、CT、MRCP等影像学检查与ERcP诊断的准确性及ERCP对胆管疾病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ERCP对此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B超、CT、MRCP等影像学检查,而且ERCP对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下段良性狭窄、胆管梗阻等治疗效果良好。结论ERCP对胆管疾病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诊断Mirizzi综合征的准确性。方法:对14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11例,诊断为胆总管结石2例,诊断为Mirizzi综合征1例;6例ERCP确诊3例;5例CT检查中2例正常,诊断为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各1例,1例诊断为Mirizzi综合征;7例MRCP检查3例诊为Mirizzi综合征,诊断为胆囊管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各2例。B超、ERCP、CT、MRCP诊断Mirizzi综合征的敏感性分别为7.1%(1/14)、50%(3/6)、20%(1/5)、42.9%(3/7)。结论:Mirizzi综合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正确的术前诊断需要联合多种影像学检查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诊断Mirizzi综合征的准确性.方法 对14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11例,诊断为胆总管结石2例,诊断为Mirizz i综合征1例;6例ERCP确诊3例; 5例CT检查中2例正常,诊断为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各1例,1例诊断为Mirizzi综合征;7例MRCP检查3例诊为Mirizzi综合征,诊断为胆囊管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各2例.B超、ERCP、CT、MRCP诊断Mirizzi综合征的敏感性分别为7.1%(1/14)、50%(3/6)、20%(1/5)、42.9%(3/7).结论 Mirizzi综合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正确的术前诊断需要联合多种影像学检查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113例胆囊切除术后黄疸患者ERCP的诊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丁钧  李智华  刘吉奎  陈敏  周永碧  董家鸿 《重庆医学》2003,32(6):736-737,739
目的 了解造成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残留上腹痛及黄疸症状的原因,比较ERCP及其他影像检查在此类患者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上腹痛及黄疸症状并行ERCP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患者行超声、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以及ERCP检查对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及通过ERCP对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113例患者中,最短术后5d,最长33年出现症状;ERCP检查前106例行CT检查,105例超声检查,检查3例PTC;ERCP检查对病因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其他检查;通过ERCP对胆总管结石、胆管下端良性狭窄64例进行治疗并且效果良好;对不宜手术的胆管梗阻4例放置胆道支架能有效解除黄疸、缓解症状。结论 ERCP检查可明显提高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率;基于ERCP的EST技术可对胆总管结石、胆管下端良性狭窄进行有效治疗,避免再次手术;对于不宜手术的胆管梗阻,可通过ERCP放置胆道支架解除黄疸,ERCP通过局部观察和组织活检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诊断是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6.
LC与EST联合治疗胆囊和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刚  李华  杨晓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22-102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8例病人术前常规行B超或CT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后,3例先行LC治疗,1个月后行ERCP检查,再行EST治疗。5例先行B超、ERCP检查及EST治疗,1周后行LC.结果:全组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LC、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切实可行,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派生的一系列内镜治疗技术在肝胆外科的作用已逐渐为人所认识。近期我科采用内窥镜治疗胆总管复发结石,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21例,男8例,女13例,年龄44~82岁,平均68岁。均有胆囊切除或(和)胆总管切开取石病史。本次人院与上次手术间隔最长为13年,最短为4个月。人院时经B超或CT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有17例,余均以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道感染等诊断收入院。1.2方法:全组病人均行ERCP明确诊断,如适合内镜治疗即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根据结石的大小将胆总…  相似文献   

8.
MRCP、ERCP在LC术前术后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胆胰管造影(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术后检测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及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在LC术后出现临床症状进一步诊断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B超诊断胆囊结石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前均行MRCP检查,LC术后半年内因症状持续存在行MRCP检查,对行MRCP未能发现结石的行ERCP检查、治疗。结果MRCP对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B超。ERCP对LC术后胆总管结石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非胆总管结石患者直接接受LC,胆总管结石可疑患者先行MRCP检查,阳性者进行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结合术中胆道镜检查治疗。术后出现临床症状怀疑结石或者胆瘘患者及时进行ERcP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现代外科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13年来我院对262例病人在准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ERCP或MRCP检查。其指征为:近期有胰腺炎发生或黄疸史,肝功能异常,B超或CT示胆总管扩张或有结石者。结果在此262例中,有257例发现结石并行EST或网篮取石成功,待胆总管恢复正常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例发现乳头狭窄或胆总管肿瘤,行EST、支架内引流或手术治疗。12例ERCP失败。结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策略为术前先行ERCP或MRCP EST,取石成功后再行LC为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现代外科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13年来我院对262例病人在准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ERCP或MR.CP检查。其指征为:近期有胰腺炎发生或黄疸史,肝功能异常,B超或CT示胆总管扩张或有结石者。结果在此262例中,有257例发现结石并行EST或网篮取石成功,待胆总管恢复正常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例发现乳头狭窄或胆总管肿瘤,行EST、支架内引流或手术治疗。12例ER.CP失败。结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策略为术前先行ER.CP或MRCP+EST,取石成功后再行LC为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1.
老年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方法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确诊的60岁以上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102例,对所有病例行B超及/或CT扫描并做实验室检查以确定其所患胆胰疾病,分析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结果 全组并发胆系结石75例,占73.53%。各种胰腺炎共2l例占20.6%。34例胆囊切除患者中29例继发胆总管结石,占85.29%。结论 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有关,特别与胆系结石及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方法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确诊的60岁以上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102例,对所有病例行B超及/或CT扫描并做实验室检查以确定其所患胆胰疾病,分析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结果全组并发胆系结石75例,占73.53%。各种胰腺炎共21例占20.6%。34例胆囊切除患者中29例继发胆总管结石,占85.29%。结论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有关,特别与胆系结石及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超声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1例因胆囊疾病行胆囊切除或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术后出现不同的术前症状,包括疼痛、消化不良、甚至感染及胆道梗阻等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301例患者中仅66例(21.93%)肝及胆管超声表现正常,其余235例(78 07%)肝或胆管声像图均有异常表现,主要有①单纯性胆总管轻度扩张,共156例(51.82%);②胆总管及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共54例(17.94%);③胆总管扩张,胆囊区异常无回声,共23例(6.64%).④胆总管扩张伴肝内胆管结石1例(0.33%);⑤胆总管明显扩张伴胆总管下段结石1例(0.33%).结论:超声检查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病因诊断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血清CA19-9测定对小胰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86例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的检测,并对其中18例肿瘤直径≤2cm小胰腺癌)患者进行B超、CT、MRI及ERCP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小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的阳性率为61.1%,平均值为140.5u/ml,病理显示CA19-9阳性多见于病灶有转移的小胰腺癌病人.血清CA19-9的阳性与小胰腺癌的病程,部位无关.结论CA19-9检测有助于对手术疗效的评价与术后随访的监测.MRI、ERCP对小胰腺癌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B超、CT.联合应用血清CA19-9、MRI、ERCP可达到早期诊断小胰腺癌的目的,而早期手术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胰胆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慢性胰腺炎,50例胰腺癌,14例十二指肠壶腹癌,9例胆总管癌,30例胆管结石,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及2例胆总管蛔虫进行EUS检查,并与腹部超声(US)、CT及ERCP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ERCP对胆总管疾病的诊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李生 《河北医学》2011,17(5):632-633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对胆总管疾病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胆总管疾病行胆胰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行超声波、MRCP检查,52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ERCP术能较好的显示胆总管及其病变,且能对胆总管结石、慢性炎症狭窄等疾病进行微创治疗。结论:ERCP对胆总管病变的检查优于CT、MRCP,特别对十二指肠壁壶腹区的占位病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诊疗价值。  相似文献   

17.
林帆  夏金堂  温敏杰 《河北医学》2002,8(3):219-221
目的:探讨胆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腹痛32例(78.0%),黄疸18例(43.9%),腹部包块14例(34.1%),发热,寒颤6例(14.6%),出现胆管囊肿三联征6例(14.6%),30例行B超检查,26例见胆管扩张;18例行CT检查,15例发现胆管扩张;10例行MR检查,9例有胆管扩扩长。37例患者施行手术治疗,27例行胆管空肠吻合(23例行Roux-en-Y吻合),3例行单纯胆管十二指肠吻合,3例行外引流术,2例行肝叶(段)部分切除,2例行单纯囊肿切除,胆管重建。结论:伴腹痛,肿块,黄疽,胆管囊肿,三联征者不多见。I型在临床上多见,B超,CT和MR有重要诊断价值。能代替有创检查如PTC或ERCP。目前最佳手术方法为囊肿切除,胆管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对原位肝移植术后疑有胆道并发症(梗阻性黄疸)的12例患者进行ERCP。结果显示胆总管狭窄(梗阻)9例(伴胆总管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2例(伴胆总管扩张1例),移植肝肝内胆管变细1例。内镜下作胆总管气囊扩张、取石、放置金属胆总管内支架1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3例。留置鼻胆管引流2例。结论ERCP可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大多数肝移植术后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6例临床诊断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ERCP资料。结果46例PCS患者中42确(91.30%)成功胆道造影,确诊胆管结石26例(26/28),23例均行EST成功取石,成功率82.14%;确诊十二指肠乳头狭窄9例(9/11),均在内镜下治疗成功;确诊胰头癌2例、胆管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其中1例行胆道支架内引流术取得成功。结论对于PCS患者ERCP是一种理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