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39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光镜、电镜下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MC)的改变及其与P物质(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P物质受体(SPR)阳性细胞的关系,探讨其在IBS病理生理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黏膜标本取自19名正常人和22例腹泻型IBS(D-IBS)患者、20例便秘型IBS(C-IBS)患者的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乙状结肠,应用特殊组织化学染色法(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MC和SP、SPR进行染色,并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石蜡连续切片及原位包埋法透射电镜观察MC与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关系。结果 IBS患者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MC明显增多(P<0.01),乙状结肠MC无明显变化,IBS患者MC存在显著变异;IBS患者肠黏膜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表达增强(P<0.01);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与MC靠近或毗邻,有些存在“膜膜”接触,增强的阳性纤维强度、面积与MC的面积、密度密切相关;部分肥大细胞呈SPR反应阳性。结论 MC与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及其相互作用在IBS内脏高敏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胆胰管良恶性梗阻的双支架联合引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胆、胰管良恶性狭窄或梗阻时内镜双支架联合引流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患者先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了解胆、胰管狭窄或梗阻的部位、程度,并确定置入支架的外径及长度;然后胆、胰管分别置入导丝,并在导丝引导下按常规分别置入胆管和胰管引流支架。术后观察血清淀粉酶变化及黄疸、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14例胆、胰管并存狭窄或梗阻患者(壶腹癌5例、胰头癌4例、乳头部癌3例及胰头部慢性炎症2例)均一次操作成功,置入胆管塑料支架14根(12例1根,1例2根),置入金属支架1根;同时还置入胰管支架14根。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黄疸消失率分别为50.0%、71.0%和93.0%,术后2周上腹痛缓解率为75.0%;7例腹泻患者,术后1个月5例症状消失,2例明显减轻。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早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未发现支架移位及阻塞情况。结论 胆、胰管良恶性狭窄患者经内镜双支架联合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既能解除黄疸,又能减压止痛,改善胰腺外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内镜、ERCP技术的提高及内镜医师经验的积累,ERCP也逐渐地应用于胃毕Ⅱ式术后的患者中,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5年间共开展ERCP检查6000余例,其中,为胃毕Ⅱ式术后的患者行ERCP诊治的有57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已经为GERD的临床表现和自然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GERD的免疫调节功能、下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松弛(transient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TLESR)的神经生理基础、胃与食管连接部酸分布特点以及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大鼠结直肠内脏高敏感形成中,神经生长因子所起的作用.方法 以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假避水应激(N组,8只)和注射神经生长因子+慢性避水应激(NW组,8只)方法处理大鼠,建立内脏高敏感动物模型,以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假避水应激处理大鼠作为正常对照(C组,8只).造模前后检测结直肠扩张(CRD)后大鼠内脏运动反射变化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鼠分组处理前,CRD后内脏运动反射值(WMR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处理后,N组和NW组大鼠在CRD压力为20、40和60 mmHg(1 mmHg=0.133 kPa)时,VMR值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RD压力为80 mmHg时,NW组大鼠VMR值(3.54)与C组(2.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而N组大鼠在此压力下VMR值(2.62)虽较C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应激状态下,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大鼠结直肠内脏高敏感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S100A4、S100A6、S100P mRN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探讨S100亚型的分布规律及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胰腺癌和癌旁正常胰腺组织各20例,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S100A4、S100A6、S100P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S100A4、S100A6、S100P mRNA均为高表达,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100A4 mRNA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的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与肿瘤大小无关;S100A6、S100P mRNA在胰腺癌中的高表达则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 S100A4、S100A6、S100P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S100A4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S100A6、S100P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对健康成人24小时胃内pH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奥美拉唑具有强大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常用剂量为 2 0mg。因此 ,探讨小剂量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洛赛克MUPS ,1 0mg)对健康成人 2 4h胃内 pH变化的影响。 方法 利用Digitrap perMKⅢ动态 pH监测仪观察 1 2例健康志愿者 2 4h胃内pH变化节律 ,次日晨 8时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1 0mg ,并复查 2 4h胃内 pH。经过 1周清洗期后 ,其中 1 1例受试者再予以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1 0mg ,每日 1次 ,连续 6d ,并于第 6天复查 2 4h胃内pH。 结果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1 0mg顿服后 ,2 4h胃内 pH中位值由 1 .0 0升高至 1 .2 0 ,2 4h胃内平均pH值、pH >3总时间百分比、pH >4总时间百分比及pH >5总时间百分比分别由 1 .56± 0 .34 ,(1 8.44± 7.55) % ,(1 2 .0 5± 6 .1 0 ) % ,(6 .89± 4 .40 ) %升高至 2 .1 8± 0 .65(P <0 .0 1 ) ,(34 .40± 1 2 .73) % (P <0 .0 1 ) ,(2 3 .58± 1 0 .59) % (P <0 .0 1 )及 (1 3 .58± 8.36) % (P <0 .0 5)。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1 0mg ,每日 1次 ,连续 6d后 ,2 4h胃内 pH中位值升高至 3 .2 0 ,2 4h胃内平均 pH值、pH >3总时间百分比、pH >4总时间百分比及 pH >5总时间百分比分别升高至 4 .30± 1 .61 ,(59.2 1± 2 1 .37) % ,(48.1 3± 2 3 .2 4 ) %及 (36 .85± 2 2 .62 ) % ,均显  相似文献   
8.
67例肝门部胆管癌内镜下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内镜下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为置人支架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6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据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患者Bismuth分型进行比较.ERCP下胆管狭窄部分别置人金属和塑料支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指标.随访1年观察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MRCP与ERCP对患者Bismuth分型结果基本相似,仅对Ⅰ型与Ⅳ型判断略有偏差.所有患者中置入金属支架21例,双侧塑料支架10例,单侧塑料支架36例.术后1周腹痛、发热及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个月黄疸发生率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术后1个月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值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ERCP术后1个月,单侧金属支架组与双侧塑料支架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值较单侧塑料支架组显著降低(P<0.05),而金属支架组与双侧塑料支架组患者间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支架置入术能显著缓解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尤其是出现阻塞性黄疸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科常见危重症之一,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死产率达15%~25%。其中60%的死亡原因与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PALI)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APALI胶原裂解和增加的胶原降解产物羟脯氨酸含量与肺结构改变和肺泡毛细血管渗透性密切相关.因为肺泡基底膜富含胶原Ⅳ,所以推测明胶酶可能参与了这一病理生理过程,这一推测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相关研究所证实。本实验通过研究SAP大鼠肺MMP-9,对MMP-9与APALI的发病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问世以来,对食管隆起性病灶的诊断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本文就EUS、胃镜、钡餐造影诊断食管隆起性质灶作一比较研究。一、资料和方法1992年4月至1995年2月,对由胃镜、钡餐造影和CT等影像检查发现的46例食管隆起性病灶进行了EUS检查。EUS采用OlympusGF-UM3型超声内镜,探头频率7.5mHz与12mHz可调。EUS采用水囊直接接触法显示,全部病例均行两种频率对照显示,并行多倍图像放大处理;手术患者均行标本水浸法E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