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对垂体腺瘤进行激素定位和功能分类的基础上,随机选择14例标本进行电镜观察,按超微结构分型的标准,查见生长激素(HGH)腺瘤4例,催乳素(PRL)腺瘤3例,HGH和PRD混合性腺瘤2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促甲状腺素(TSH)腺瘤、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瘤样细胞型无功能细胞腺瘤及非瘤样细胞型无功能细胞腺瘤各1例。电镜观察可准确判断颗粒的大小和多少,估计腺瘤的功能状态,了解分泌过程。观察结果表明,垂体腺瘤的细胞形态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不同分化状态和各种类型细胞按不同比例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脑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为良性缓慢生长的肿瘤。目前,根据肿瘤是否分泌激素将其分为两类;即分泌性腺瘤和无分泌腺瘤。前者又分为营养激素腺瘤(包括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和促激素腺瘤(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促性腺激素腺瘤)。根据瘤体大小,将直径大于1cm者称为大腺瘤,小于1cm者称为微腺瘤。  相似文献   

3.
垂体腺瘤指源于垂体前叶某一特定细胞的腺瘤,如促性腺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等。一般来说分泌正常激素数量较多的腺瘤,临床容易鉴别,反之则难。对因分泌激素数量过少、生物活性不足或质量有缺陷,而不能产生相应临床症状的垂体腺瘤,称之为临床无功能性垂体腺瘤(clinically nonfunctioning pituitaryadenomas)。本文将对这一类并非罕见,但却极易漏诊的垂体腺瘤,从病因,分类,表现、鉴别及治疗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对156例垂体腺瘤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分泌催乳素和(或)生长激素细胞的腺瘤占46.2%,Null细胞腺瘤占25.6%,促性激素细胞腺瘤占8.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占4.5%,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仅1例占0.6%,而多种激素分泌细胞腺瘤比例偏高占14.8%。讨论上述分类的临床意义及部分垂体腺瘤的免疫组化染色和超微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将80例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显微镜经鼻蝶手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肿瘤全切率、手术时间、术后鼻腔通畅率和术后复发率、以及术后患者的催乳素、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全切率为17(42.50%)、手术时间为(88.41±10.94)min、术后鼻腔通畅率为33(82.50%)以及术后复发率为3(7.50%);对照组患者的肿瘤全切率为5(12.50%)、手术时间为(129.18±19.25)min、术后鼻腔通畅率为4(10.0%)以及术后复发率为11(27.5%)。两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催乳素、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分别为(1.32±0.54)nmol/L、(0.63±0.17)nmol/L和(9.43±2.58)p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3±0.85)nmol/L、(1.41±0.38)nmol/L和(16.13±3.30)pmol/L。结论 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优于显微镜经鼻蝶手术,可作为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Rathke囊肿继发性垂体炎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继发性垂体炎的诊治能力。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Rathke囊肿破裂所致继发性垂体炎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①6例Rathke囊肿继发性垂体炎,男性2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46.33±14.42)岁,病程(2.40±1.98)月;②4例首发症状为头痛,3例表现为烦渴、多尿;5例患者出现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3例轻度高泌乳素血症,3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2例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生长激素缺乏,3例尿崩症。③垂体影像学示病灶最长直径4~23 mm,多表现为稍短T1或等T1、长T2信号,环形不均匀强化,垂体柄增粗和异常强化,视交叉受压或未受压,伴或不伴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病理组织见炎性细胞浸润,伴或不伴纤维化;免疫组化见上皮样细胞。结论 Rathke囊肿继发性垂体炎一旦确诊,建议及时手术治疗,以减少全垂体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7.
BMP-4在垂体泌乳素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皓  王建荣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9):592-594
目的探讨BMP-4在垂体泌乳素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11例正常垂体腺组织(取自吉首大学解剖学实验室尸体标本)、15例垂体泌乳素瘤、13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8例促生长激素腺瘤、5例促甲状腺素瘤及10例促性腺激素腺瘤组织中BMP-4的表达情况,计算垂体腺细胞中BMP-4免疫组化阳性面积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泌乳素瘤中BMP-4的表达较其他分泌类型垂体腺瘤表达明显增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中BMP-4的表达较其他类型分泌腺瘤及正常垂体腺组织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BMP-4可能在泌乳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对促肾上腺皮质腺瘤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对156例垂体腺瘤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分泌催乳素和(或)生长激素细胞的脉瘤占46.2%,Null细胞腺瘤占25.6%,促性激素细胞腺癌占8.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占4.5%,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仅1例占0.6%,而多种激素分泌细胞腺癌比例偏高占14.8%。讨论了上述分类的临床意义及部分垂体腺癌的免疫组化染色和超微结构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脑垂体腺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临床特征、免疫组化以及内分泌变化规律。方法回顾研究资料完整的垂体瘤手术病例128例,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对病例进行分类,无激素表达腺瘤占总数的17.2%,单激素阳性的腺瘤占37.5%,其中7例催乳激素(PRL)阳性表达,12例生长激素(GH)阳性表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阳性14例,其他几种阳性合计15例,双激素阳性表达腺瘤占25%,多激素阳性腺瘤占20.5%。结论免疫组化结果与临床内分泌变化不完全一致;除肿瘤占位效应外可能还存在其他调节机制,影响PRL阴性表达垂体肿瘤中PRL水平增高;垂体腺瘤组织学类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垂体腺瘤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0%,老年垂体腺瘤通常定义为年龄大于65岁的垂体腺瘤患者,其发病比例约占所有垂体腺瘤的4—5%,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检查技术的提高,这个比例在将来可能还会更高。老年垂体腺瘤多数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功能性垂体腺瘤只占20%,功能性腺瘤中生长激素腺瘤稍占多数。促性腺激素腺瘤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也升高,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电镜及免疫电镜技术对218例垂体腺瘤进行了观察分析,并根据瘤细胞超微结构及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特点进行了分类。53例为多颗粒型或少颗粒型生长激素细胞腺瘤,78例少颗粒型腺瘤及3例多颗粒型腺瘤属泌乳素细胞腺瘤,11例为 ACTH 细胞腺瘤。5例为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主要由 FSH 或 LH 阳性细胞组成。16例肿瘤为生长激素及泌乳素细胞混合腺瘤。无功能肿瘤中包括嗜酸性干细胞瘤(4例),嗜酸细胞瘤(10例),未分化细胞腺瘤(38例)。部分有激素活性的腺瘤临床上也表现为无功能肿瘤。本文报道了这些肿瘤的超微结构及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特点。  相似文献   

12.
垂体腺瘤209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临床表现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3月至2002年12月209例经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临床病理学资料(包括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其中8例另行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观察.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为内分泌症状113例(54.1%),其发生率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组[60.1%(95/158)]明显高于阴性组[35.3%(18/51)](P<0.01).内分泌症状与激素检测相符合者87例(77.0%).免疫组化分类中垂体单激素腺瘤55例(26.3%),以PRL和GH腺瘤多见;垂体多激素腺瘤103例(49.2%),以GH-PRL腺瘤最多见.多激素腺瘤患者表现为一种内分泌症状者50例(48.5%),表现为两种不同症状者7例(6.8%).1例免疫组化阴性结果的垂体腺瘤分泌颗粒中见有胶体金颗粒.结论:垂体腺瘤的免疫组化检测能很好地与临床表现相联系,可作为功能性垂体腺瘤病理诊断的主要手段.免疫电镜能够在超微结构水平对垂体激素进行定位,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垂体特异转录因子pit-1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研究Pit-1与激素水平、肿瘤侵袭性的关系。以探讨Pit-1在垂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术前激素水平、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诊断确定腺瘤类型,依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硬膜病检结果判断对肿瘤侵袭性分级,用免疫组化和RT-PCR分别测定Pit-1蛋白和pit-1mRNA的表达。结果 Pit-1在GH腺瘤、PRL腺瘤、GH/PRL混合腺瘤中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度表达者占此3种腺瘤的78.8%(26/33),无功能腺瘤及ACTH腺瘤中无Pit-1蛋白的表达。pit-1mRNA在全部的GH腺瘤、PRL腺瘤、GH/PRL混合腺瘤和50%(5/10)的无功能腺瘤中有表达,在ACTH腺瘤组中无表达。GH、PRL、GH/PRL混合腺瘤组间pit-1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此3组均显著高于无功能腺瘤组(P〈0.05)。GH、PRL腺瘤组中pit-1mRNA的表达量与其各自术前的激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在表达pit-1mRNA的腺瘤中,侵袭性组高于非侵袭性组。结论 Pit-1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的表型、功能有关,与某些激素(GH、PRL)水平、肿瘤的侵袭性呈正相关,在某些类型(GH、PRL、GH/PRL)的垂体瘤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17 cases of pituitary somatotroph adenoma and 38 cases of prolactinoma were studied with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using protein A-gold complex. 4 adenomas were shown by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to contain simultaneously growth hormone (GH)-producing and pcolactin (PRL)-producing cells. 6 cases were classified as densely granulated GH adenomas and 11 as sparsely granulated variant, wheceas only 3 adenomas out of 38 prolactinomas were identified as densely granulated adenomas.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at not all cells with fibrous bodies possessed secretory granules positive for GH, and in some cells with fibrous bodies. PRL-producing granules were also detected. Misplaced exocytosis was found frequently in the sparsely granulated prolactinomas. From these findings it may be suggested that fibrous bodies are not a morphological feature characteristic of pituitary somatotroph adenoma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人类多激素型垂体腺瘤中雌激素受体(ER)在分泌不同类型激素的垂体腺瘤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多激素型垂体腺瘤中分泌特定类型激素的垂体腺瘤细胞与ER阳性细胞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法检测33例多激素型垂体腺瘤标本中垂体激素合并ER表达的情况,即分别检测每1例标本中PRL ER、GH ER、ACTH ER、PSH ER、FSH ER和LH ER的表达情况。结果 33例多激素型垂体腺瘤标本中有22例(66.67%)表达ER,其中:PRL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10例、IH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9例、FSH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7例、GH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2例,33例标本的ACTH ER和TSH ER的双标染色均为阴性。结论 多激素型垂体腺瘤中,分泌:PRL、IH或FSH的垂体腺瘤细胞可表达ER;分泌ACTH或TSH的垂体腺瘤细胞不表达ER;分泌GH的垂体腺瘤细胞是否表达ER可能与该垂体腺瘤是否同时分泌PRL有关。ER很可能在多激素型垂体腺瘤PRL、IH及FSH腺瘤细胞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cDNA微阵列杂交技术对垂体瘤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cDNA微阵列杂交技术筛选垂体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初步讨论了差异表达基因在垂体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cDNA微阵列技术筛选垂体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对于在3种垂体瘤中高差异表达基因用RTPCR和实时定量PCR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用cDNA微阵列技术筛选垂体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按照基因功能分类,发现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与信号转导相关和发育、分化相关。PP4R2,GHRHR和clusterin分别在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无激素瘤中明显高表达,并经RTPCR,实时定量PCR等证实。结论PP4R2,GHRHR,clusterin可能分别在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无激素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PINCH蛋白的表达程度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月50例垂体腺瘤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组)、13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非侵袭组)及15例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中PINCH蛋白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组的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4.06,P<0.05)。Ⅲ~Ⅳ级垂体腺瘤中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程度与Ⅰ~Ⅱ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学分型的患者的PINCH蛋白在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NCH蛋白的表达程度与垂体腺瘤Knosp分级呈正相关(r=0.9974,P<0.01)。结论 PINCH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程度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预后相关,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张风林  崔勇  鲍晶  丁学华  应奇 《海南医学》2016,(20):3283-3285
目的:研究肝癌缺失基因1(DLC-1)启动子区CpG甲基化与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探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84例垂体腺瘤标本和6例尸检时获得的正常人垂体组织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标本中DLC-1的表达水平,利用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DLC-1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状态。结果 DLC-1在垂体腺瘤标本中表达下降。6例正常人垂体组织标本中DLC-1基因启动子区无甲基化,49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19例发生甲基化(38.78%),35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3例发生甲基化(8.57%),52例功能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15例发生甲基化(28.84%),32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7例发生甲基化(21.88%)。DLC-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之间发生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功能性垂体腺瘤组与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组之间发生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C-1启动子甲基化与垂体腺瘤DLC-1表达量呈负相关(r=-0.67,P=0.01)。结论 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跟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发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比较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和无功能腺瘤对男性患者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男性垂体瘤患者291例,根据临床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分为3组:A组为泌乳素瘤组,60例;B组为生长激素瘤组,54例;C组为无功能腺瘤组,177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年龄、瘤体大小、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泌乳素(prolactin,PRL)、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等激素水平。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48.0±14.2)岁,大腺瘤(瘤体最大径≥10 mm)占96%,T水平低下者占68%,高PRL血症者占62%,LH和FSH低下者各占15%和5%,且患者的LH水平为正常范围内的低值。A组血清PRL水平及重度高PRL血症的比例明显高于后两组(P均<0.05),B组和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P=0.30)。FSH、LH和T水平由低至高依次为A组、B组和C组,而且A组与B、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尽管后两组间的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但B组的T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3)。 结论  泌乳素瘤对男性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明显大于生长激素瘤和无功能腺瘤,而且三者对LH的影响均大于FSH。生长激素瘤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导致T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