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敏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46(3):30-31,34
目的了解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腹腔液对精子功能的影响及不同中药治疗的改善作用。方法取造模成功子宫内膜异位大鼠24只分为4组,取正常大鼠6只,分别取腹腔液,其中3组造模成功大鼠给活血化瘀、补肾活血、单纯补肾药物治疗后取腹腔液,将腹腔液与正常精液标本混合孵育后,计数其A级直线向前活动率及总活动率,置低渗液中计数其总肿胀率。结果与正常大鼠组相比,造模成功组腹腔液孵育后精子A级直线向前活动率及总活动率、总肿胀率均呈明显下降(P〈O.05,P〈O.05,P〈O.01),经不同中药治疗后.补肾活血组上述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大鼠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P〉0.05,P〉O.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腹腔液对精子功能有显著影响,而补肾活血中药则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妇痛宁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术移植法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实验共分6组.实验结束检测各组大鼠腹腔液IL-6水平.结果:造模后大鼠腹腔液IL-6水平明显上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各组腹腔液IL-6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下降,妇痛宁中、低剂量组、丹那唑组疗后IL-6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妇痛宁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P<0.05.结论:妇痛宁颗粒冲剂能降低其腹腔液IL-6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蠲痛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新西兰大耳白兔腹腔液IL-6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蠲痛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达那唑组,采用白兔自体内膜子宫异位症造模方法,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白兔腹腔液IL-6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模型对照组腹腔液中IL-6含量较空白组有显著增高(P<0.01),蠲痛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能降低腹腔液中IL-6中的含量,且以高剂量组效果显著,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蠲痛饮可能是通过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白兔腹腔液IL-6含量而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了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6-酮-PGF_1α(PGI_2的代谢产物)、TXB_2(TXA_2的代谢产物)、雌二醇、孕酮和睾酮的含量.结果发现,患者腹腔液中6-酮-PGF_1α和TXB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两者水平的高低与该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分泌期患者腹腔液中性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存在局部高前列腺素现象和性激素紊乱,这种生殖内环境的改变,是导致不孕、痛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IL-6、IL-10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因子IL-6、IL-10的调节作用。方法:根据Cummings AM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0含量。结果:非治疗组的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及巨噬细胞在脂多糖(LPS)刺激下产生的IL-6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内异方治疗组异位种植内膜组织质量、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及巨噬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的IL-6水平显著低于非治疗组;非治疗组腹腔巨噬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的IL-10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内异方组。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因子IL-6、IL-10的失衡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内异方通过抑制IL-6的合成、促进IL-10的分泌,从而阻止了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E2、P、VEGF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大鼠自体子宫内膜移植建立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分别观察活血化瘀方药和达那唑对模型大鼠外周血清E2、P含量及VEGF在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的影响。结果:活血化瘀方药对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的降调或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血化瘀法高剂量组与达那唑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具有调节内分泌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种植。  相似文献   

7.
于敏  张宝文  陈晓云  弓瑞飞  姜松鹤 《吉林医学》2012,33(21):4483-4484
目的:研究补肾祛瘀汤(BQT)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survivin蛋白的影响,探讨补肾祛瘀汤对EMS的疗效机理。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祛瘀汤组、孕三烯酮组、补肾祛瘀汤加孕三烯酮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均采用大鼠子宫内膜组织自体移植手术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灌胃给药28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和子宫内膜移植物局部TNF-α和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TNF-α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大鼠血清中TNF-α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37);中西结合组大鼠血清中TNF-α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是显著上调的(P=0.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各个治疗组大鼠异位内膜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而西药组和中西结合组相比,EMS模型大鼠异位内膜当中survivin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5)。结论:补肾祛瘀汤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有关,运用传统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单用GnRHa及反加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IL-2及IL-6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加植物血凝素诱生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8例内异症组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组C培养液上清和腹腔液中IL-2和IL-6的水平;内异症组随机分为单用GnRHa组(A组)和反加组(B组),用药治疗3月后,比较PBMC培养上清中IL-2和IL-6的水平。结果A、B两组患者术前培养液上清和腹腔液中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P<0.05),IL-2/IL-6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C(P<0.05);用药治疗3个月后,A、B两组患者培养液上清IL-6分泌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IL-2/IL-6比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异症患者培养上清液和腹腔液中IL-6的升高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生有关;内异症患者Th1/Th2比例失衡使细胞免疫抑制,从而使异位内膜逃避免疫监视而广泛种植;术后单用GnRHa和反加治疗内异症均能部分逆转Th2优势,具有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腹腔液、异位内膜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的变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及其在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EM患者30例,其中早期病例(Ⅰ~Ⅱ期)10例,晚期病例(Ⅲ期-Ⅳ期)20例;10例无内膜异位症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腹腔液、内膜组织中MCP-1、IGF-Ⅰ含量。结果观察组腹腔液、内膜组织中MCP-1、IGF-Ⅰ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早期病例腹腔液MCP-1及异位内膜组织MCP-1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晚期病例,而早期病例腹腔液IGF-Ⅰ水平却明显低于晚期病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MCP-1、IGF-Ⅰ的变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味散结镇痛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作用机理。方法:将造模后的EM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加味散结镇痛方高中低剂量组、达那唑组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服双蒸水;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110%、55%、27.5%加味散结镇痛方;达那唑组每只以0.036mg(/g·d)达那唑混悬液灌胃。各组给药均为1次/d,共28d。各组大鼠于末次给药24h后处死,打开腹腔,生理盐水2mL~3mL冲洗腹腔,收集腹腔液,置于肝素化无菌离心管中,以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待测。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检测IL-8、IL-13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腔液IL-8含量明显升高,IL-13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达那唑组、加味散结镇痛方中低剂量各组IL-8含量降低,IL-13含量升高;加味散结镇痛方高剂量组IL-8、IL-13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散结镇痛方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免疫状况,调节细胞因子水平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夏亲华教授以补肾调周法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助孕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门诊,收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备孕的病案,梳理该病的发病机制、治则治法等,总结夏亲华教授以补肾调周法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助孕的临证用药思路与治疗经验,并附案例一则予以说明。[结果]夏亲华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所致不孕的病机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治疗上提倡补肾调周,恢复正常排卵周期,补肾固其本,活血化瘀祛其标;经间期和经前期尤重温肾助阳。所举验案为原发性不孕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辨为肾虚血瘀证,夏师采用分期论治,经后期滋阴养血,经间期活血促排,经前期温助肾阳兼以理气,经期活血祛瘀,获得良好疗效。[结论]夏亲华教授通过补肾调周法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助孕,疗效显著,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总结孙伟应用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经验,认为本病多存在肾虚的本证,外感、瘀血、水湿、热毒、湿热等标证可使病情诱发或恶化。肾虚失于温化,水湿内停,郁久化热,且肾脏血脉细微,易出现脉管瘀阻,故标证以湿热、瘀血多见。孙老师提出慢性肾脏病4期基本病机是肾虚湿(热)瘀,肾虚是发生发展的基础,湿(热)瘀是进展的重要因素,以益肾清利活血为基本治法,常用药有黄芪、党参、杜仲、虎杖、茯苓、川芎、丹参,既重视守方,又擅长辨证易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 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气滞血瘀型治宜行气活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痰湿瘀结型治宜活血祛瘀,化痰利湿,方用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加减;湿热瘀阻型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肾虚血瘀型治宜补肾活血,化瘀利水,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肝病顽固难愈,包括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疾病,往往出现"久病必瘀"的病理机转,所以治疗慢性肝病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法。活血化瘀同时与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健脾益气、补肾益气、软坚散结等法相配伍应用,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孙达武教授认为膝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瘀血阻滞,治疗上重视补益肝肾、活血化瘀,自拟补肾活血汤内服,熨痛散外敷,内外结合治疗,配合功能锻炼,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一氧化氮(NO)与衰老的关系及补肾活血衰老的机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皮层NO含量,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衰老小鼠皮层NO的影响,结果表明,衰老小鼠皮层NO含量明显增高,补肾活血中药能明显降低衰老小鼠皮层NO的含量,提示NO与衰老关系密切,补肾活血处延缓衰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法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腹水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6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是经内科治疗腹水消退后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补肾健脾活血组、补肾活血组、健脾活血组、对照组各15例,四组均要求低盐高蛋白清淡饮食,常规保肝治疗,补肾健脾活血组加用加味养肝五物汤合四君子汤,健脾活血组加用加味四君子汤口服,补肾活血组予以加味养肝五物汤,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采用治疗后组间对照研究,比较四组腹水再发情况。疗程4W。结果补肾健脾活血组腹水再发3例,有效率80%;健脾活血组腹水再发6例,有效率60%;补肾活血组腹水再发5例,有效率66.67%,对照组腹水再发8例,有效率46.67%。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法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腹水再发有较好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丁颖颖  常诚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1):1247-1249, 1254
[目的]总结常诚教授应用通瘀泄毒益肾法治疗痴呆的经验。[方法]分析常师对痴呆内涵以及病机的认识,阐述通瘀泄毒益肾法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依据,分析经验方"通脑益智方"的组成、方义及功用,并附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常师认为痴呆病因病机虚实夹杂,虚者多由先天不足、肾虚精少、髓海不足、元神失养而发,实者多因毒瘀互结,破坏形体,损伤脑络而发,故"瘀血、浊毒、肾虚"是痴呆的主要病机。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通瘀泄毒益肾"治疗之法,创"通脑益智方"治疗本病。所附临床案例采用"通脑益智方"加减,一诊患者热毒内盛,以清热解毒除烦为主,二诊患者热毒渐退,夜寐不安,原方加用养心安神之品,三诊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通瘀泄毒益肾剂守方续治。全方共奏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肾精之效,切中病机,治疗痴呆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常师运用通瘀泄毒益肾法,予"通脑益智方"加减治疗痴呆,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丹红注射液为例,研究活血化瘀中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整理复习,从CIRI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瘀血证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出发,重点分析以丹红注射液为代表的活血化瘀中药防治CIRI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结果]炎症反应在CIRI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中医活血化瘀理论的瘀血证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密不可分。瘀血证的病理实质包括了多种致炎细胞因子造成组织器官水肿、血栓形成及相关炎症通路激活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瘀疗法可以从不同方面通过不同途径调节CIRI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如活血化瘀的代表药物丹红注射液能抑制CIRI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10的分泌,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缓解脑组织损伤,防止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结论]对活血化瘀中药防治CIRI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可以为临床防治CIRI的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