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A)对Zucker糖尿病肥胖(zucker diabetic fatty rat,ZDF)大鼠肾病的保护作用和对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1~12周的雄性ZDF大鼠40只,根据体重与血糖,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SAA 0. 25 mg/kg、0. 5mg/kg、1 mg/kg剂量组和阳性(25 mg/kg darapladib)对照组,每组8只,另取8只同周龄ZL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给药组每日给药一次,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日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12周后,测定ZDF大鼠肾微循环血流速度,并检测血清中Lp-PLA2活性、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ea),尿中转铁蛋白(urinary transferrin,TRF)、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的含量以及肾组织中Lp-PLA2 mRNA与蛋白表达,同时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肾脏病理结构改变和肾微循环血流速度明显降低(P0. 01),而血清Lp-PLA2活性、BUN水平以及尿中TRF、mALB和RBP均明显升高(P0. 01),并且肾组织中Lp-PLA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 01);给予SAA和Lp-PLA2抑制剂(darapladib)后能明显改善上述指标的改变,且SAA给药组中以0. 5mg/kg、1 mg/kg剂量组改善尤为显著。结论 SAA对ZDF大鼠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pPLA2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发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ZDF大鼠早期微血管并发症的生化指标及病理变化。方法取6只7~8周龄的雄性ZDF大鼠适应性饲养3 d后,开始饲喂Purina#5008饲料,另取8只同周龄的雄性ZL大鼠为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在12、14、16周龄时检测血糖(GLU)、血清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16周龄时处死,并对眼球、肾、心、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ZDF大鼠GLU、CHOL、TG、HDL-C、LDL-C、hs CRP水平逐渐升高。16周龄时,ZDF大鼠RBP、m ALB、TRF含量显著高于ZL大鼠(P0.01)。肾小球、视网膜、心肌、脑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病变,肾小球部分血管基膜增厚,视网膜内皮细胞增多,血管壁增厚,心脏出现少量心肌纤维化,海马区神经元异常。结论 ZDF大鼠在16周龄时出现T2DM早期微血管并发症,其中T2DM早期肾病、视网膜病变、心肌病变较为突出,脑神经元轻微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NLRP3炎症小体及其介导的炎症因子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Zucker糖尿病肥胖(ZDF)大鼠主动脉组织中的表达,以及阿托伐他汀(ATV)的干预作用。方法 高脂饲喂联合小剂量多次注射VD3建立ZDF大鼠早期AS模型,并给予ATV干预;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ox-LDL和hs CRP,并进行主动脉组织病理学检查和NLRP3、caspase 1、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 高脂饲喂后ZDF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和oxLDL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注射VD3后,hs CRP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主动脉组织出现明显的早期AS病变,且NLRP3、caspase 1、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ATV组ZDF大鼠血脂、ox-LDL和hs 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AS病变程度减轻,且主动脉组织中NLRP3、Caspase 1、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NLPR3炎症小体及其介导的炎症因子参与了ZDF大鼠早期AS的炎症反应,而ATV可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抑制AS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SOD活性、MDA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茵素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给予黄连素0.1g/kg·d灌胃治疗8周,检测血糖、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各观察值均与糖尿病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黄连素治疗组血糖、MDA含量均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并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结论:黄连素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心肌损害,延缓其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其降血糖、清除自由基等机制有关[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中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 (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和α微球蛋白 (A1M )。结果 尿蛋白定性为阴性时 ,尿TRF增高 ,与正常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0 1 ) ,尿mALB、RBP和AlM与正常对照无差异(P >0 0 5 ) ;尿TRF增高患者尿液中RBP增高者仅占 6 8 9%,而尿RBP增高患者尿液中TRF增高达91 6 ;尿蛋白定性为阳性时 ,尿TRF、mALB、RBP和AlM均增高 ,与尿蛋白定性阴性时相对应各组值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 ,同时尿TRF与RBP和RBP与AlM均呈正相关 (r =0 6 4 ,t=4 5 7,P <0 0 0 1 ;r=0 72 ,t=5 5 2 ,P <0 0 0 1 )。结论 尿TRF和RBP是糖尿病早期肾小球和肾小管损害的指标 ,糖尿病的肾损害先是肾小球继之损害肾小管。  相似文献   

6.
杞菊地黄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杞菊地黄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12周后给予杞菊地黄丸干预治疗8周,取32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糖尿病对照组(模型组),杞菊地黄丸低、中、高剂量组,另设同龄正常对照组8只。观察糖尿病大鼠体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晶状体醛糖还原酶、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视网膜的病理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血浆和视网膜内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明显。结论:杞菊地黄丸可明显改善大鼠视网膜病变,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并抑制醛糖还原酶激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α1-抗胰蛋白酶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法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3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MSC组、联合组(α1-抗胰蛋白酶联合BMSC),处理后4周,测定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ELISA测定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HE检测视网膜病理形态,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视网膜组织CD45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视网膜VEGF、HIF-1α及ANG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增加,胰岛素水平下降,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视网膜出现明显病变,各层细胞排列杂乱,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较多,视网膜组织中CD45呈高表达,VEGF、HIF-1α、ANGⅡmRNA表达升高,p-p38、p-p65、p-IκBα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BMSC组和联合组血糖有所下降,胰岛素水平增加,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下降,视网膜病变得以改善,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减少,视网膜组织CD45表达降低,VEGF、HIF-1α、ANGⅡmRNA表达下降, p-p38、p-p65、p-IκBα蛋白表达下降,且与BMSC组比较,联合组的作用效果更明显(P均<0.05)。结论:α1-抗胰蛋白酶联合BMSC移植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病变程度,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组、大黄素低(30mg/kg)、中(60mg/kg)和高(90mg/kg)剂量组。后4组大鼠经腹腔一次性注射STZ(65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值>16.7mol/L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立即给予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大黄素灌胃治疗,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8周。每周对大鼠进行体质量和血糖测量,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白内障阶段(0~4)。8周结束后,收集大鼠双侧眼球晶状体,ELISA测定晶状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白细胞介素-1(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晶状体内Keap1和Nrf2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TZ组大鼠体质量降低,血糖升高,晶状体浑浊,ELISA显示氧化应激与炎症水平升高,Western blot法显示晶状体中Keap1蛋白水平升高,Nrf2蛋白水平降低;而与STZ组比较,大黄素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血糖降低,晶状体浑浊减轻,氧化应激与炎症水平降低,Keap1表达下调,而Nrf2表达上调。结论 大黄素可缩短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混浊时间同时减慢其病程进展,并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这可能是通过调控Keap1-Nrf2通路减轻了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1%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视网膜组织细胞因子水平,并采用试剂盒测量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以及血清和视网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评价视网膜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芒果苷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OGTT,增加血清和视网膜组织中的SOD,降低MDA水平。芒果苷还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清和视网膜组织细胞因子水平,调节视网膜组织中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结论:芒果苷可能通过Nrf-2/HO-1/HMGB1/NF-κB通路改善STZ诱导的大鼠视网膜组织视网膜病变、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糖优(XTY)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求其降血糖机制。方法以65 mg/kg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加喂高糖高脂半合成高热量饲料,制成2型糖尿病及肥胖大鼠模型。观察XTY对STZ所致2型糖尿病及肥胖模型大鼠血糖、SOD、MDA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XTY能明显降低STZ所致2型糖尿病及肥胖模型大鼠血糖、MDA的含量,并显著提高SOD的活性。结论XTY能降低STZ引起的模型大鼠高血糖,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及肥胖大鼠的SOD、MDA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生素D(VD)缺乏对自发性糖尿病大鼠发病的影响。方法雄性5~6周龄Zucker对照鼠及模型鼠(ZDF)按照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ZL)、VD缺乏对照组(ZL+VD.Def)、模型组(ZDF)及VD缺乏模型组(ZDF+VD.Def)。各组大鼠喂养至12周龄,喂养过程中监测体重、进食量、饮水量、尿量、尿糖、血糖,并于11周龄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胰岛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 VD缺乏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饮水量及尿量增加的出现均早于模型组;VD缺乏模型组大鼠血糖升高明显早于模型组,并且各个阶段VD缺乏模型组血糖均显著高于模型组,12周龄时约为模型组的2.0倍;较模型组,VD缺乏模型组大鼠糖耐量受损、胰岛细胞损伤更为严重。结论 VD缺乏加快并加重ZDF大鼠糖尿病发病,VD缺乏是肥胖型T 2DM发病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检测尿微量蛋白和Ⅳ型胶原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标本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LB)及Ⅳ型胶原(Ⅳ 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检测尿中RBP、TRF及Ⅳ C ,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 ,酶偶联法测定尿肌酐。结果 :正常对照组中尿RBP/Cr、TRF/Cr及Ⅳ C的含量分别为(2.12±0.95)mg/mmol,(1.81±0.52)mg/mmol,(44.68±17.2)ng/ml。在糖尿病无肾病组中 ,其微量白蛋白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 ,而RBP、TRF及Ⅳ C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别(P<0.05)。在糖尿病的初期肾病组和临床肾病组 ,mALB、RBP/Cr、TRF/C的及Ⅳ C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联合检测尿RBP、TRF及Ⅳ C是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对骨再生与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大鼠胫骨牵引成骨过程中的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雄性糖尿病大鼠和Zucker正常大鼠各10只,检测体重、血糖、尿糖和尿酮,以观察糖尿病变化情况.1周后,所有大鼠接受左胫骨中上段低能横行截骨、安置延长外固定架.第2天起开始每天胫骨延长,速率为0.2 mm 2次/d.共14d.然后,利用放射学和组织学等方法,分别测定胫骨延长间隙中新生骨量,增殖细胞数量,血液生化指标.结果糖尿病大鼠显示肥胖、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痘(胰岛素不敏感),尿糖阳性等2型糖尿病特征.糖尿病大鼠亦显示胫骨延长间隙中新生骨量显著降低,并伴有增殖细胞数量降低及血清骨钙素下降.结论2型糖尿病可引起骨再生与修复障碍,这可能与长期慢性高血糖所致代谢紊乱,导致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注射用血栓通(冻干)(XST)由三七主根为原料制成,本文探讨了其对GK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理结构的影响,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GK 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0 mg/kg血栓通组,50 mg/kg血栓通组。血栓通组每天给予血栓通腹腔注射,另设Wistar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病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大鼠均于屏障环境中饲养治疗60 d。[结果]血栓通对糖尿病大鼠的体质量、血糖未见影响,能有效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收缩,改善各层的细胞结构。[结论]血栓通可改善GK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DM组,n=12)和造模组(n=24),造模组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mg/kg,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n=12),复方血栓通胶囊干预组[XST组,1g/(kg·d),n=12],3个月后处死大鼠,电镜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并且探查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以实时定量检测生物活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量。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升高,体重下降(P<0.05),电镜发现视网膜组织细胞出现氧化应激损伤表现,且氧化应激指标SOD下降, MDA升高(P<0.05),生物活性因子VEGF-mRNA及iNOS-mRNA明显升高(P<0.05);相比糖尿病组,复方血栓通胶囊干预组血糖、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视网膜组织细胞损伤程度明显下降,氧化应激指标SOD、MDA及生物活性因子表达VEGF-mRNA、iNOS-mRNA均明显改善(P<0.05),但仍未达到对照组标准(P>0.05)。结论 高血糖通过氧化应激及增加生物活性因子VEGF及iNOS表达而损伤视网膜,而复方血栓通胶囊通过改善上述机制对高血糖造成的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明目地黄丸对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白内障模型,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对模型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大鼠晶状体中S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明目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大鼠晶状体中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高、中剂量组大鼠晶状体中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 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 明目地黄丸能明显降低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MDA含量, 且能明显升高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SOD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心病的稳定性、恶化及选择性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将89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造影结果正常者14例为对照组,异常者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22例,2支病变组21例和3支病变组32例。于造影前采集血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定量测定4组患者Lp-PLA2、RBP4 水平。结果:3支病变组患者血清RBP4和Lp-PLA2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支和2支病变组(P<0.01),而2支病变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支病变组(P<0.01) ;单支病变与对照组Lp-PLA2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和2支病变组及对照组血清RBP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RBP4 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有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及Ⅳ型胶原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肾病分为DM组38例和DN组42例,另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对象的尿RBP、TRF及Ⅳ型胶原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DN组患者尿RBP、TRF和Ⅳ型胶原水平显著高于DM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尿Ⅳ型胶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尿RBP和TR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RBP、TRF及Ⅳ型胶原联合检测可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视网膜病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链尿佐菌素(STZ)制人和糖尿病人鼠模型,分为糖尿病未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分别于第4周、第12周测定视网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OS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第4、12周对照组和川芎嗪治疗组视网膜组织SOD活性显著高于糖尿病未治疗组,MDA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未治疗组。结论 川芎嗪能够提高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SOD活性,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减少MDA的产生,从而对糖尿病视网膜病的自由损伤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