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云南省纳西族糖尿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率的变化趋势。  方法  采用重复横断面设计,于2013年和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云南玉龙县分别抽取1402名和1426名35岁及以上常住纳西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结果  2018年调查人群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9.5%和8.6%,知晓、治疗和控制率分别为52.8%、89.2%和29.2%。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调查人群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无明显变化,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初中及以上学历者和人均收入高者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从21.5%、17.7%和17.9%上升至28.9%、22.3%和23.6%(P < 0.05);糖尿病患病率由4.1%增长至8.6%(P < 0.001),且分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均P < 0.05);糖尿病知晓率由69.0%下降至52.8%;糖尿病治疗率和控制率无明显变化(均P > 0.05),但女性、55-64岁、小学及以下学历和人均收入低的糖尿病患者治疗率分别从71.4%、62.5%、57.9%和71.4%上升至93.9%、95.0%、88.9%和90.5%(均P < 0.05)。  结论  纳西族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知晓率呈下降趋势,治疗率和控制率无明显变化。应根据不同特征人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提高知晓率和控制率,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的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结果  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各领域的得分明显低于中国常模(均P < 0.01)。在生理和心理领域,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得分明显低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均P < 0.05);在社会关系领域,女性、无职业患者得分分别明显低于男性、有职业患者(均P < 0.05);在环境领域,女性、无职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得分分别明显低于男性、有职业、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均P < 0.05)。患者社会支持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环境领域呈正相关关系(均P < 0.05),家庭关怀指数同各研究领域具有明显正相关性(P < 0.01);服药依从性与生理和心理领域呈正相关关系(P < 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职业情况、家庭关怀指数、服药依从性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均P < 0.05)。  结论  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常模水平,性别、家庭关怀指数、社会支持、文化程度、服药依从性、职业情况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杭州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期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12月杭州市3个社区的25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FRAIL)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MNA-SF)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25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认知衰弱者22例,占8.7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方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规律运动、每晚睡眠时长、听力障碍、合并慢性种类、营养状况、是否存在抑郁与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存在关联(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中:OR=0.191;大专及以上:OR=0.287)、规律运动(OR=0.325)、营养不良(OR=4.081)、抑郁(OR=2.754)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医护工作者应加强关注文化水平低、无运动习惯、营养缺失及存在抑郁症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筛查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方法  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PICC置管18岁以上肿瘤患者180例。依据患者是否出现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将其分为非感染组162例与感染组27例。对比两组在性别、年龄、单次置管穿刺数、PICC保留时间、导管移动、化疗次数、合并糖尿病等差异。  结果  对比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P > 0.05),单次置管穿刺数、PICC保留时长、导管移动、化疗次数、糖尿病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对比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导管移动(OR = 2.421)、化疗次数(OR = 6.475)、合并糖尿病(OR = 3.271)等基础疾病为CRI危险因素。  结论  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导管发生移动、化疗频率及糖尿病等,在临床上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实对症护理策略,能够最大程度地防止及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成都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利用率及影响利用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 716名高血压患者和59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方法、χ2检验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利用率及影响利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高血压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和利用率分别为79.43%、94.81%,糖尿病患者分别为79.15%、89.49%.年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知晓免费血压测量点与否、知晓血压正常值与否对高血压患者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教育;针对年龄7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待业下岗失业人员的糖尿病患者宣传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等,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张洁  王琼  曹宏伟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0):1677-1679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并分析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发生过低血糖分为重度低血糖组24例,轻度低血糖组277例,非低血糖组309例; 依据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次数将患者分为低频次组(≤3次)351例,中频次组(3~7次)172例,高频次组(≥8次)87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低血糖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1) 非低血糖组患者认知功能得分[(26.13±1.28)分]明显优于轻度低血糖组[(24.92±1.12)分]和重度低血糖组[(24.73±1.25)分,F=78.601,P<0.01]。(2)不同低血糖发生次数组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次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最高(68.97%),低频次组最低(38.75%); 不同低血糖发生程度组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低血糖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最高(75.00%),无低血糖组发生率最低(31.07%)。(3)是否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的发生次数及程度是影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结论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及程度均可影响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了解广州市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和签约情况, 探讨其影响因素, 为提高知晓率和签约率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州市1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随机抽取16个, 于2019年11—12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随机拦截居民发放纸质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600份。  结果   600个调查对象中, 男性224人(37.3%), 女性376人(62.7%); 18~30岁69人(11.5%), 31~40岁147人(24.5%), 41~50岁119人(19.8%), 51~60岁104人(17.3%), 60岁以上161人(26.9%); 患有慢性疾病的223人(37.2%), 没有患慢性疾病的377人(62.8%); 508人(84.7%)知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92人(15.3%)不知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354人(59.0%)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 246人(41.0%)未签订; 知晓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的居民签约率为69.7%。不同性别、学历、职业的居民在家庭医生签约知晓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不同学历、职业的居民在家庭医生签约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学历、患有慢性病、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签约家庭医生的概率更高。  结论   通过提升居民知晓率有望提高10.7%的家庭医生签约率, 可以针对男性、低学历、一般工人、企业员工、无业人员进行重点认知教育, 并且应更多关注低学历人群和无业人员的签约, 以此推进家庭医生签约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选择慈溪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产后6~12周的糖代谢不同结局分为糖代谢正常组(120例)和糖代谢异常组(80例),比较分析2组患者孕前、孕中和新生儿相关指标。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GDM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OGTT FPG和OGTT 2hP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DM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OR=2.177,P=0.002)、孕前BMI(OR肥胖=3.062,P=0.001;OR超重=0.038,P=0.036;OR正常=0.002,P=0.001)和糖尿病家族史(OR=6.968, P=0.030)。  结论  GDM患者产后出现糖代谢异常可能与患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孕前BMI有关,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警惕相关危险因素,针对以上情况做好随访和防控措施,降低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体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探讨其对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30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 检测其血清25(OH)D3水平及血糖、血脂相关指标, 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结果将孕妇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74例)和正常妊娠组(232例), 比较2组孕妇血清25(OH)D3水平, 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GDM的相关性,并比较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同亚组间的妊娠结局。  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为(55.20±0.06)nmol/L, 低于正常妊娠组的(64.92±1.10)nmol/L(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进一步分析相关性发现血清25(OH)D3水平与空腹血糖(FPG)、TC、TG呈负相关(均P<0.05);正常血清25(OH)D3水平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周为(39.20±0.16)周, 高于体内缺乏25(OH)D3的患者[(36.67±0.51)周], 且新生儿体重大于体内缺乏25(OH)D3的患者[(3.72±0.15)kg vs.(3.07±0.12)kg, 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5(OH)D3水平低于正常妊娠孕妇, 且与FPG、TC、TG等糖脂代谢参数指标存在显著关联,若体内缺乏25(OH)D3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一种以漫画为核心的新型“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以下简称新型管理)在中青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以下简称高危人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2—4月在上海某街道写字楼员工中筛选出118例高危人员,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新型管理组及常规管理组,每组各59例。所有人员入组后填写健康知识测验,并对其进行6个月的健康管理。6个月后再次填写风险评估问卷及医学知识测验。对比分析2组理化指标、知行指标、失访率及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新型管理组与常规管理组在BMI降幅[1.3(0.9, 1.6) vs. 0.9(0.3, 1.3)]、收缩压降幅[20.0(14.5, 23.0) mm Hg vs. 16.0(12.0, 19.0) mm Hg, 1 mm Hg=0.133 kPa]、舒张压降幅[10.0(14.5, 23.0) mm Hg vs. 8.0(5.0, 9.0) mm Hg]、LDL-C降幅[1.1(0.7, 1.3) mmol/L vs. 0.7(0.2, 1.0) mmol/L]、血压监测次数及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新型管理组吸烟量低于干预前(P<0.001);新型管理组失访率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服务满意度比例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  结论  将新型管理模式用于高危人群,能增加该类人群对疾病及自身状态的了解,提高血压、血脂、BMI、吸烟量的控制水平,增强依从性,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族及彝族农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的人口学特征分布情况,为红河州哈尼族、彝族农民高血压病的防治及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城区及所属乡镇35~75岁的哈尼族、彝族常住农民高血压患者340例,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其与民族、年龄分段、性别、教育程度、饮食习惯等因素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红河州哈尼族、彝族初诊农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19.12%;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知晓率以35~44岁组最高,达34.48%,高于其他年龄段分组(P<0.05);男性及女性高血压患者知晓率分别为19.26%及1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程度为初中者知晓率达36.11%,显著高于文盲及小学者的12.42%及17.39%(P<0.01);男性非经常饮酒者知晓率为45.46%,显著高于经常饮酒者的13.50%(P<0.01);女性非高盐饮食者知晓率为48.28%,高于高盐饮食者的5.97%(P<0.05)。结论:红河州哈尼族及彝族农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其低知晓率主要分布人群为年龄45岁以上,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者;并且在这些低知晓率的人群中同时伴有男性经常饮酒、女性高盐摄入等不良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2.
邵丹  刘晓红 《当代医学》2021,27(6):6-10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微信群在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接受PCI(置入至少1枚支架)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和实验组(n=72)。对照组给予常规途径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采用移动医疗平台宣教。比较两组随访12个月后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及吸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高血压人群中实验组较对照组收缩压下降,糖尿病人群中实验组较对照组血糖下降(P<0.05);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躯体健康、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累积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Kaplan-Meier累积生存率曲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随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借助移动医疗微信群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进行系统及针对性的康复指导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脂、血压、血糖吸烟情况,提高患者对心血管疾病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可推广至其他心血管慢病的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家庭医生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实施者,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抓手,而当前对中青年的健康管理研究较为欠缺。本研究探索中青年人群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并分析影响社区就诊的主要因素。   方法  于2019年8—9月期间在上海市北外滩街道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040份,回收有效问卷993份。在控制了基本人口特征后,本文分别检验了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状况、基本医疗保险、签约状况、家庭医生认知状况对中青年人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影响。   结果  中青年人群曾就诊社区的比例为40.72%,前往社区的主要服务利用内容为基本诊疗(73.82%)。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小学及以下人群相比,初中、高中、本科、硕士教育水平人群社区就诊概率是其72.1%、37.1%、32.8%、26.9%(均P < 0.05);非慢病患者仅为慢病患者社区就诊38.4%(P < 0.05);社会医疗保险覆盖人群社区就诊概率更高(OR=2.385,P < 0.05);签约家庭医生者社区就诊概率是未签约者3.701倍(P < 0.05);对家庭医生认知程度越高其社区就诊概率越高(P < 0.05)。   结论  中青年人群社区就诊以基本门诊为主,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状况、基本医疗保险、签约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认知程度是影响中青年人群社区就诊的重要因素。当前对中青年人群的关注度远低于老年人群等重点人群,本文建议加强对中青年群体的关注与研究,研制适合中青年人群特征的签约管理。   相似文献   

14.
姚建慧 《中国现代医生》2023,60(18):109-112
目的 探讨移动多媒体宣教在消化性溃疡出血(peptic ulcer bleeding,PU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100例PU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A病区50例给予常规护理)和试验组(B病区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移动多媒体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健康行为、负性心理情绪、生活质量、疾病复发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疾病知晓率、遵医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负性心理情绪评分、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的生活质量及疾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PUB患者移动多媒体宣教,可提升其疾病知识知晓率,促进其遵医健康行为的养成和提升,改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减少疾病复发,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的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欣  叶山东  陈燕 《安徽医学》2010,31(12):1459-1461
目的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有关因素,指导临床进一步控制血糖。方法收集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程、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和文化程度,并检测HbA1c、血糖和血脂,分析它们与血糖控制的关系。结果①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6.5%和〈7.0%的比例分别38.3%和51.7%。②根据病程分组,病程大于10年者HbA1c明显高于病程小于5年和5~10年组。③不同年龄组,年龄〉60岁组HbA1c最低。④大学组HbA1c明显低于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P〈0.05)。⑤不同体质量指数者,血糖控制无明显差异。⑥血糖、血脂和HbA1c均达标者仅2%和2.7%(HbA1c〈6.5%和〈7%)。结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因素较多,病程和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糖控制达标;2型糖尿病患者全面达标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农村居民的影响,为今后更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部分村屯农民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开展各种形式健康教育,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干预前后比较分析,同时在干预组内对不同特征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各知识点总体知晓率提高显著,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及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占比变化率分别为12.8%、11.6%、10.0%、16.0%,对照组分别为2.8%、2.4%、1.6%、1.8%;健康教育效果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高中以上学历干预效果比初中以下学历明显。结论健康教育对农村居民干预效果明显,同时应加强对低学历农民进行各方面知识宣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南磨房地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知晓与需求情况,从而为进一步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6年10 —11月采用方便抽样在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辖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抽取357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及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知晓与需求情况。共发放问卷357份,回收357份,问卷回收率为100.0%。结果 147例(41.2%)居民知晓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就诊次数、对网格化管理便捷性评价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2周内患病情况 、患慢性病情况、职业、2015年医疗费用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知晓途径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医务人员(49.6%,65/131)、宣传栏/海报/宣传手册(20.6%,27/131)、朋友/家人(16.8%,22/131)。280例(78.4%)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有需求。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对网格化管理便捷性评价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需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2周内患病情况、患慢性病情况、职业、就诊次数、2015年医疗费用居民对网格化管理的需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南磨房地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知晓率较低,但需求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宣传,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提升服务便捷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文化程度与男性2 型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的相关性。方法 对800 例男性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勃起功能国际指数(IIEF-5)评分问卷对其勃起功能进行评分,按照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分为3 组:初中及初中以下组、高中及中专组和大专及大专以上组,将3 组的基础信息和勃起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组糖尿病患者中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BMI、血压、糖尿病病程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组糖尿病患者在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初中及初中以下组中ED 患病率为85.60%,高中及中专组中ED 患病率为71.40%,大专及大专以上组中ED 患病率为55.00%,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专及大专以上组ED 的患病率低于初中及初中以下组和高中及中专组,高中及中专组ED 的患病率低于初中及初中以下组。结论 较高的文化程度可能是男性2 型糖尿病患者ED 患病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1+1+1”签约下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抽取社区居民600例。采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对“1+1+1”签约的知晓和签约情况、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情况、患病后首诊选择的医疗机构。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回收5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结果 580例社区居民中,有社区首诊意愿的居民463例(79.8%)。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1+1+1”签约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不知晓的居民,已签约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未签约的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固定就诊医生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无固定就诊医生的居民,对就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技能水平感到满意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一般/不满意的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签约、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否有固定就诊医生是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1+1+1”签约模式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进而促进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北京市初中学生对日晒相关危害的认知和防晒措施。[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北京市部分初中学生对有关日晒引起皮肤危害、采取的防晒措施以及获得日晒危害及其防护知识的渠道。[结果]共有524名学生完成问卷调查,平均年龄13.5(11~16)岁;初中学生对日晒致人体皮肤健康危害的正确认知比率:灼伤(76.3%)、晒黑(92.7%)、皮肤老化(71.6%),皮肤肿瘤(58.6%);84.4%初中学生在进行户外活动时采取防晒措施,21.9%初中学生外用防晒化妆品;电视传媒是北京市初中学生获得日晒对皮肤危害及其防护知识的主要来源。[结论]北京市初中学生对日晒引起皮肤危害的认知存在不足,应用防晒化妆品还不满意,还需加强日晒相关危害和防晒措施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