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摘要]目的 研究宿主p53基因多态性(p53基因第4外显子72 位密码子,rs1042522)与HPV16 感染、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TaqMan SNP Genotyping Assays 方法进行p53基因多态性(p53基因第4外显子72 位密码子)分析.结果 p53基因第4外显子72 位密码子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HPV16感染组、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与HPV16感染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924和0.870.结论 p53基因第4外显子72 位密码子突变与HPV16感染无明显相关性,但是该突变与宫颈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杨敏  徐景杰 《医学综述》2011,17(21):3352-3354
目的探讨p53基因第72密码子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妇女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妇女中,同期选择宫颈癌患者53例,健康对照者65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分别对入选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蒙古族妇女中,p53基因第72密码子Arg和Pro等位基因频率在宫颈癌组中分别为51.9%和48.1%,在对照组中分别为50.8%和49.2%,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性和蒙古族妇女宫颈癌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53基因第72密码子基因多态性和蒙古族妇女宫颈癌无明显相关性,并非是蒙古族妇女宫颈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P53基因Codon72多态性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 codon72多态性在贵州妇女中的分布情况及了解不同p53基因型对宫颈癌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PCR RFLP技术和PCR方法检测61例宫颈癌和45例正常宫颈石蜡包埋组织中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的分布情况以及样本的HPVl6、18DNA检测。结果HPV16、18DNA总阳性率在宫颈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5.4%和4.4%;P53基因3种基因型Arg/Arg、Pro/Pro、Arg/Pro中Arg/Arg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Pro/Pro、Arg,Pro,且高于对照组中Arg/Arg的比例。在HPV16、18阳性宫颈癌组与阴性组中P53基因型两组总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8,P〈0.05)。结论P53 Arg/Arg基因型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与高危型HPV16、18相关宫颈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结构基因外显子1第54位密码子点突变G54A多态性在宁夏回汉族人群的分布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MBL基因外显子1第54位密码子点突变G54A的基因型。结果 (1)宁夏回与汉族群体的MBL基因54(G/A)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宁夏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高加索人等群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广东汉族群体以及日本群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宁夏人群第54位密码子等位基因频率与高加索人等群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与广东汉族、张家口汉族以及日本群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的区域种族群体MBL结构基因外显子1第54位密码子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53基因第72密码子(Arg72Pro)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青海地区胃癌及其胃癌发生部位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胃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p53基因Arg72Pro多态性.结果 p53基因Arg72Pro 3种基因型Arg/Arg、Pro/Pro、Arg/Pro在胃癌组中的频率分别为21.86%、25.00%、53.14%,在对照组中分别为16.67%、31.94%、51.39%.等位基因Arg和等位基因Pro在胃癌中的频率分别为48.44%、51.56%,在对照组中分别为42.36%、57.64%.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59、0.32),p53基因型分布和胃癌发生的部位亦不具有相关性(P=0.74).结论 p53基因Arg72Pro多态性与青海地区胃癌易感性无明显相关,与胃癌发生部位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价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从PUBMED、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检索研究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关系的公开发表论文,使用STATA 11.0软件分析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使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作为效应指标。同时,评价所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及发表偏倚。结果共有9篇p53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相关的公开发表论文被纳入本研究,共包括病例3032例,对照3924例。分析结果显示,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的Pro等位基因相对于Arg的合并OR值为1.34,95%CI为1.17~1.53;显性模式和隐性模式下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1.30(1.13~1.50)和1.27(1.10~1.45);纯合基因型Pro/Pro相对于Arg/Arg的合并OR值及95%CI为1.67(1.27~2.18),P均〈0.01。结论 p53第72位密码子的Pro等位基因是食管癌的易感因素,Pro/Pro纯合基因型使食管癌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p73G4A多态性与新疆维族HPV相关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探讨PCR-CTPP在SNP检测及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PCR、PCR-RFLP以及PCR-CTPP技术对101例维族宫颈癌和100例维族正常宫颈组织的p73G4A多态性分布及HPV16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p73G4A多态性3种基因型GC/GC、AT/AT和GC/AT在维吾尔族宫颈癌中所占比例差异无显著性(χ2=2.268,P>0.05);HPV16 DNA检测显示,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及对照组中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χ2=116.837,P<0.05);p73G4A多态性3种基因型在HPV16阳性组和阴性组中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χ2=1.820,P>0.05);采用PCR-CTPP技术检测分析维族宫颈癌p73G4A多态性,与PCR-RFLP技术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p73G4A多态性可能与维族宫颈癌无相关性;PCR-CTPP技术经济、省时、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对于SNP以及基因点突变研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喉癌组织p53基因点突变的频率、特征。方法 选用P53蛋白表达阳性的喉癌标本22例,正常喉组织2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及DNA直接测序法分析p53基因第7外显子第249位密码子的点突变。结果 在22例喉癌中有3例发生突变,分别位于248、250及254密码子,表现 为碱基C的丢失和A→T颠换,但无249密码子突变。结论 在喉癌中p53基因第7外显子的第249位密码子的突变可能并不常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E6表达之间的关系,以了解p58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发生的一项高危因子。方法以PCR法检测81例宫颈鳞癌(高分化13例、中分化24例、低分化44例;Ⅰb期24例、Ⅱa期15例、Ⅱb期37例、Ⅲa期5例)、18例宫颈腺癌、8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30例、CINⅢ58例)及6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及HPV16、18E6的表达。结果p53Arg纯合子、p53Arg/Pro杂合子及p53Pro纯合子在宫颈鳞癌、腺癌和CIN(Ⅱ~Ⅲ)中分别占58.02%、30.86%、11.12%;55.55%、27.78%、16.67%I59.09%、21.59%、19.32%。各组中p53Arg纯合子明显高于p53Arg/Pro杂合子及p53Pro纯合子,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0.01)。正常宫颈组织中p53Arg纯合子、p53Arg/Pro杂合子及p53Pro纯合子分别为23.33%、40.OO%、36.67%,三者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鳞癌及腺癌)、CIN(Ⅰ~Ⅱ)组中p53Arg纯合子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中p53Arg纯合子,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中HPVl6、18E6(+)亚组中p53Arg纯合子显著高于HPV16、18E6(-)亚组及HPVl6、18E6(+)正常对照组亚组(P〈0.05,P〈0.01)。各组中p53Arg纯合子均高于p53Pro纯合子(P〈0.05);p53Arg纯合子及等位基因均未随宫颈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而变化,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亦无关系。结论p53Arg纯合子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一项高危因子,与高危型HPVE6同时检测可提示宫颈病变的发展趋势;p53Arg纯合子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的多态性,探讨p53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3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其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病理组织中的基因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p53基因72位密码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乳腺癌患者p53基因72位密码子基因型CC、CG和GG频率分别为19.44%、52.78%和27.78%。p53基因72位密码子基因型与患者年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ER、PR、c-erB-2和P53蛋白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性(P0.05),乳腺癌患者P53表达与ER、PR、c-erB-2蛋白表达之间均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53基因72位密码子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P53蛋白与ER、PR、c-erB-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16 ,18型 (HPV16 ,18)感染 ,抑癌基因p5 3和癌基因ras突变与喉鳞癌的关系 ,并初步分析 3种致癌因素的相互关系。②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技术 ,检测 4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p5 3基因第 5 ,7外显子及ras基因 (N ras ,K ras,H ras)第 12密码子的突变情况 ,同时用PCR技术检测 40例标本中HPV16 ,18的感染情况。③结果  40例标本检出HPV16阳性标本 14例 ,HPV18阳性标本 4例。 4例标本 p5 3基因第 5外显子第 143密码子发生突变 ,其中 1例HPV16阳性 ,p5 3基因第 7外显子未发现突变。 9例标本ras基因发生突变 (N ras 6例 ,K ras 2例 ,H ras 1例 ) ,其中 2例HPV16阳性 ,但未见 p5 3与ras基因同时发生突变者。HPV阳性和阴性标本中p5 3基因突变率、ras基因突变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χ2 =0 .10 1,1.392 ,P >0 .0 5 )。④结论 HPV感染、p5 3和ras基因突变与喉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三者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组织中乳头瘤病毒感染及抑癌基因p53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及抑癌基因P53突变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及其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对60例宫颈癌组织DNA进行检测,同时选择宫颈糜烂及正常宫颈各50例作为对照。结果:宫颈癌组织中HPV16感染呈明显梯度关系,且鳞癌组织中HPV16的检出率远比腺癌高,并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相反,腺癌中HPV18的检出率比鳞癌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PV16/18感染和p53基因多态性与唐山地区食管癌的关系。方法收集唐山地区食管癌患者45例,食管良性肿瘤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16/18,用PCR-RFLP方法检测p53基因多态性,对照分析其与食管癌发生率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患者、食管良性肿瘤与健康对照组HPV16/18检出率分别为88.9%、5.0%、2.5%,食管癌组患者HPV16/18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p53基因Arg/Arg基因型频率在食管癌组患者、食管良性肿瘤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患者中分别为42.2%、35.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癌组织中三种基因型Pro/Pro、Arg/Arg和Pro/Arg构成比在HPV16/18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唐山地区食管癌高发区可能与高危型HPV16/18的感染有关,个体携带p53 Arg/Arg基因型更容易发生HPV16/18相关的食管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宁波地区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 16型E6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 收集宫颈组织石蜡标本80份,按诊断时的年龄分组,其中年龄≤35岁为A组(37例);年龄>35岁为B组(43例).从宫颈癌组织石蜡样本中提取HPV病毒基因组DNA,采用PCR技术扩增HPV 16型E6 DNA,并进行DNA测序.结果 HPV 16型E6 DNA总阳性率为43.75%,其中A组阳性率为56.76%,B组阳性率为32.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德国标准株相比,本次研究共发现9个突变位点,其中178位点突变频率最高,A与B组178位点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结论 HPV 16型引起的宫颈癌有年轻化趋势,T178G突变可能是HPV 16型持续性感染的重要因素,在宫颈癌的防治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喉癌细胞p53基因、H-ras基因突变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在喉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及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28例喉癌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p53基因及H-ras基因检测。结果:28例喉癌中有50%在p53基因的第7-8外显子有突变,其中4例行DNA序列分析表明均有碱基替换、插入或丢失;而H-ras基因第12密码子的突变率仅3.57%;高危型HPV(HPV-16或-18)感染在喉癌细胞中有一定的特异性,且与p53基因突变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在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高危型HPV感染和p53基因突变起着重要的作用,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p53基因突变在p53功能失活中所占的比例,并初步探索食管鳞癌p53功能失活的原因。方法对45例新鲜食管鳞癌组织(正常食管组织作为对照)进行p53基因突变检测(p53-PCR-SSCP法)、p53sD能失活检测(p53SD能测定法)以及2种p53结合蛋白MDM2和HPV16/18-E6的表达检测(免疫组化sP法)。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53功能失活率为64%,p53基因突变平为49%;p53基因无突变组中,p53功能失活者HPV16/18--E6表达率高于p53功能正常者,也高于p53基因突变组l而3组间MDM2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食管鳞癌p53SD能失活率高于p53基因突变率,p53sD能失活有望成为一种评价食管鳞癌生物学特性的新指标;食管鳞癌p53功能失活的原因可分为p53基因突变和非基因突变原因,前者占72%,后者占28%。在非基因突变原因中可能存在p53结合蛋白HPV16/18-E6的参与,而不存在MDM2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单一感染及多重感染状况。方法采集338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基因型;分析宫颈癌不同临床及病理指标与HPV感染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HPV阳性率为90.53%(306/338);306例阳性标本中HPV单一感染247例占80.72%,多重感染59例占19.28%;HPV单一感染前3位最常见亚型为16型155例占62.75%、18型46例占18.62%、58型12例占4.86%;多重感染前3位最常见亚型为16型40例占67.80%、52型20例占33.90%、58型17例占28.81%。汉族与少数民族HPV阳性率、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组织分化患者HPV单一感染率、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多重感染尤其合并多种高危亚型感染可能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