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王虹  林英忠  刘伶  陆红梅  龚国平  周莹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727-3729,3733
目的分析慢性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循环微RNA-92a(miR-92a)表达的影响因素,探讨循环miR-92a表达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 SAP患者116例,入院后次日晨取外周血测定单个核细胞中miR-92a表达量。采用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SAP患者循环miR-92a表达的影响因素。依据影响因素分组比较SAP患者循环miR-92a表达的差异。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F=5.505,P=0.021)、多支血管病变(F=3.832,P=0.053)对SAP患者循环miR-92a表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多支病变将SAP患者分为4组,各组患者循环miR-92a表达均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多支病变合并糖尿病组〔A组,均值0.856,95%CI(0.325,1.387)〕,单支病变合并糖尿病组〔B组,均值0.328,95%CI(-0.033,0.696)〕,多支病变无糖尿病组〔C组,均值-0.033,95%CI(-0.345,0.279)〕,单支病变无糖尿病组〔D组,均值-0.526,95%CI(-0.791,-0.261)〕。4组循环miR-92a表达量两两比较,除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循环miR-92a表达上调,表明血管内皮损伤增大循环miR-92a表达。应进一步研究miR-92a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相关基因,针对miR-92a施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至少1支血管狭窄≥70%,其中62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103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选择53例为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测定血清IL-10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与对照组比较IL-10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IL-10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增加,IL-10显著增高(P<0.05)。结论 IL-1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病中具重要作用,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血管病变数、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10(IL-10)与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关系。方法 163例冠状动脉为冠脉造影证实至少1支血管狭窄≥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61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102例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另外,选择5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2和IL-10浓度。结果 ACS组IL-2及IL-10较单纯性糖尿病组明显增高(P<0.05);ACS组IL-2及IL-10与SAP组比较亦明显升高(P<0.05);随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增加,IL-10显著增高,而IL-2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IL-2和IL-10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中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icroRNA-29a(miR-29a)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斑块不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20年4月—2022年6月于青岛市中医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入院后均完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测定冠状动脉斑块CT值,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外周静脉血循环miR-29a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根据miR-29a中位数(miR-29a=1.13)将患者分为高miR-29a组及低miR-29a组,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外周静脉血中血管内皮活性物质表达及炎症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高miR-29a组的ESM-1、ET-1、NO、TNF-α均高于低miR-29a组(P <0.05);斑块不稳定患者miR-29a水平高于斑块稳定患者(P <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miR-29a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 <0.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miR-15b、miR-92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8例研究对象,其中冠脉正常组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4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EMI)50例,应用RT-q PCR技术测定三组空腹血浆中miR-15b、miR-92a的表达水平,同时统计三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三组间生化指标、miRNAs水平的差异及miRNAs水平与冠脉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血浆miR-15b表达水平在STEMI组、UA组比冠脉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血浆miR-92a水平在STEMI组、UA组比冠脉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同时,STEMI组miR-92a表达水平比UA组升高更显著(P0.05)。STEMI组血浆miR-92a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79(P0.01);UA组血浆miR-92a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28(P0.01)结论 UA、STEMI患者血浆中miR-15b表达水平降低,而miR-92a表达水平升高,血浆miR-92a表达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miR-27a、miR-34a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ACS患者86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70例(SAP组),另外同期选取72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根据SYNTAX评分标准将ACS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22例)、中度病变组(27例)、重度病变组(3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血清miR-27a、miR-34a表达水平,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ACS患者血清miR-27a、miR-34a与ACS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与ACS组患者血清miR-27a、miR-34a表达水平升高(P <0. 05),且ACS组高于SAP组(P <0. 05); Pearson分析显示miR-27a、miR-34a表达呈正相关(r=0. 492,P <0. 05),且均与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 413,0. 536,0. 415; r=0. 276,0. 395,0. 274,P <0. 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 560,-0. 372,P <0. 05);与轻度病变组相比,重度病变组与中度病变组ACS患者血清miR-27a、miR-34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2. 23±0. 37、1. 85±0. 62比1. 22±0. 20; 2. 20±0. 37、1. 61±0. 27比1. 35±0. 23,P <0. 05),且重度病变组显著高于中度病变组(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27a(OR=2. 225,95%CI 1. 812~2. 732,P=0. 031)、miR-34a(OR=2. 072,95%CI 1. 629~2. 635,P=0. 022)均为ACS患者冠状脉病变的影响因素。结论 ACS患者血清miR-27a、miR-34a呈高表达,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且均可作为临床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循环miR-92a数据的正态变换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冠心病循环miR-92a表达量数据分布特点,探讨其正态变换方法。方法比较对数、Box-Cox及Johnson三种正态变换方法对冠心病循环miR-92a表达量数据变换效果。结果冠心病循环miR-92a表达量数据变异性强烈,呈正偏态分布(偏度=10.90)。对数变换无法使冠心病循环miR-92a表达量数据服从正态分布(KS值=0.071,P=0.002)。Box-Cox变换虽使数据的正偏度明显减少,但仍未能通过Kol-mogorov-Smirnov正态检验(KS值=0.060,P=0.021)。Johnson变换结果最优,其通过了K-S检验(KS值=0.049,P=0.200)。结论 Johnson变换具有更强的正态变换能力,是变异性强的冠心病循环miR-92a表达量数据正态变换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iR-92a在胃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对87例胃腺癌患者和7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92a表达水平,并分析miR-92a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与胃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胃腺癌患者血清miR-92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20,P<0.001);miR-92a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胃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而与胃腺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胃腺癌患者中血清miR-92a高表达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5个月)低于miR-92a低表达组(23个月),两组间生存曲线存在统计学差异(χ2=9.06,P<0.001).血清miR-92a高表达组的死亡风险是低表达组的1.97倍(HR=1.97,P<0.05).结论 血清miR-92a在胃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与胃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邹文淑  陈练 《西部医学》2006,18(4):404-40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冠心病(CHD)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将19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结果的SCA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非CHD组)31例、CHD无侧支循环组136例、CHD有侧支循环组30例,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非CHD组相比,CHD组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明显增高(P<0.05);与CHD无侧支组相比,CHD有侧支组病变以3支、多支及次全闭塞为主(P<0.05),右冠脉病变最多;无侧支组以单支、前降支病变为主。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不稳定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心肌梗死、左主干病变的发生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CHD合并3支、多支病变及次全闭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微小核糖核酸(miR)表达与血小板活化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例(ACS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0例(SAP组)、健康体检者30例(CT组)的临床资料.ACS组及SAP组患者入院第1天即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氯吡格雷片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连续7 d.比较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血浆miR-34a、miR-146a、miR-96、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分析冠心病患者miR表达水平与血小板活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ACS组与SAP组miR-34a、miR-146a、miR-96、PAC-1、CD62p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CT组(P<0.05),且ACS组高于SAP组(P<0.05);治疗后,ACS组与SAP组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但ACS组与SAP组仍高于CT组,且ACS组高于SAP组(P<0.05).结论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miR-34a、miR-146a、miR-96表达及血小板活化水平均存在差异;miR-34a、miR-146a及miR-96水平可能通过参与血小板的产生或激活的过程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袁爱梅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0+13-10,13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BNP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伴糖尿病组(HT+DM组,35例)和高血压无糖尿病组(HT组,35例);糖尿病无高血压组(DM组,35例);健康对照组(D组,25例)。测定血糖、BNP指标。结果 HT+DM组的BNP水平为(20.1±7.6)pg/mL,显著高于HT组(14.1±6.9pg/mL)和DM组(12.3±6.5)pg/mL(P〈0.01),HT+DM组显著高于D组(10.5±3.5)pg/mL(P〈0.01)。BNP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r=0.4621和0.3315,P〈0.05)。DM+HT组中I、II、III级高血压者的BNP水平分别为(14.6±5.3)、(15.3±5.9)、(24.7±9.2)pg/mL,均显著高于DM组(P〈0.01)。结论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BNP明显升高,高血糖可加重高血压患者心室功能异常,BNP有利于早期预测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负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对2型糖尿病(T2DM)伴冠心病(CAD)的诊断预测作用。【方法】 将98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伴CAD分为CAD组48例和无CAD组50例,测量最大cIMT以及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 【结果】 CAD组中最大cIMT高于无CAD组[1.30 mm (1.13,1.40) vs. 1.00 mm (0.80,1.20),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心血管风险因素校正后,最大cIMT仍与T2DM伴CAD相关(OR = 3.135,95% CI 1.501 ~ 6.549,P = 0.001),是T2DM伴CAD的独立预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最大cIMT对T2DM伴CAD的诊断切点为1.15 mm,其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70%。【结论】 最大cIMT是T2DM伴CAD的独立预测因素,具有较高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作为T2DM伴CAD的一个简便、无创、有效的诊断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稳定型心绞痛(SA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冠状动脉(冠脉)钙化(CAC)的不同模式。【方法】67例SAP与94例UAP患者,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和电子束CT(EBCT)检查,分析两组CAC积分(CS)的差异及其与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①SAP组CAC检测阳性率(100%)显著高于UAP组(87.23%)(P<0.05)。②SAP组CAC积分显著高于UAP组,其自然对数转换值[ln(CS+1)]的均数按心脏整体计算为(5.24±1.72)对(3.13±1.96)(P<0.001),按冠脉分支计算为(3.28±2.08)对(1.68±1.62)(P<0.001)。③在每一相同的年龄段内比较,SAP组的CAC程度均明显高于UAP组。④ln(CS+1)与冠脉狭窄程度在两组均呈正相关,但SAP组相关程度相对较好;SAP组重度狭窄的冠脉多发生重度或中度钙化,而UAP组重度狭窄的冠脉则多数无钙化或仅有轻度钙化。【结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钙化存在不同的模式,前者冠脉钙化大多较为严重,钙化积分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较好,而后者钙化程度多数较轻,钙化积分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很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64排螺旋CT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检测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及应用性。【方法】选取临床确诊冠心病患者97例,随机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分别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检查和血清MMP-2、MMP-9、TIMP-1、TIMP-2测定。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ACS组软斑块、混合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硬斑块,而在SAP组硬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ACS组(P〈0.01)。易损斑块组(软斑块、混合斑块)组血清MMP-2、9,MMP-2/TIMP-2,MMP-9/TIMP-1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及无斑块组(P〈0.01),易损斑块及稳定斑块组间TIMP-1、2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斑块检查结合血清MMPs、TIMPs水平检测可作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CI)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月住院且随访资料完成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327例.根据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CR<30 mg/g,18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ACR=30~299 mg/g,143例).经头颅CT或MRI诊断SCI.以正常蛋白尿组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出现大量白蛋白尿(ACR≥300mg/g)为一级终点.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一级终点累计发生情况.Cox风险模型分析一级终点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平均随访39个月后,32例正常蛋白尿组患者和3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达到一级终点.并发SCI患者一级终点达到率明显高于未并发SCI患者(P<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并发SCI患者到达一级终点的风险比为2.19(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SCI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男性T2DM患者87例为病例组,同期男性健康体检者90名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①T2DM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9.88±3.74)ng/mL,正常对照组为(12.38±3.51)ng/mL,T2DM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将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T2DM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体重指数(r=0.230)和血钙(r=0.257)正相关,与肌酐负相关(r=-0.245);③T2DM组空腹血糖(FB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9.08±3.52)vs(4.55±0.46)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6±0.28)vs(1.40±0.55)mmol/L,P<0.05)。余临床生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体重指数、血钙正相关,与肌酐负相关,及时补充维生素D应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众多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漂移变化,并分别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水平与血糖漂移参数的关系.方法 对30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以及30例糖调节正常(NGR)者进行连续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其血糖谱参数,包括日内平均血糖水平(24h MBG)及标准差(SDBG)、三餐前后平均血糖水平、日内最大血糖漂移幅度(LAGE)、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及漂移次数(NGE)、不同血糖水平所占日内时间百分比(PT)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结果 ①T1DM组和T2DM组的24 h MBG及三餐前后平均血糖明显高于NGR组(P<0.05).②在昼夜24 h中,T1DM组处于理想血糖控制水平(>4.4且<8.0 mmol/L)所占日内时间百分比为(27.03±15.71)%,T2DM组为(37.77±25.40)%,均明显少于NGR组(89.20±10.34)%,P<0.05.③与NGR组相比,T1DM组及T2DM组日内血糖漂移参数(SDBG、LAGE、MAGE、晚餐PPGE)及日间血糖漂移参数(MODD)显著升高(P<0.05),且多数指标T1DM组显著高于T2DM组(P<0.05).④T1DM组及T2DM组的HbAlc与日内及日间血糖漂移参数无明显相关,而其空腹C肽、餐后1h及2hC肽均与LAGE、SDBG、MODD呈负相关(P<0.05),且T1DM组相关程度多高于T2DM组.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慢性持续性高血糖及血糖漂移增加,在血糖漂移方面,T1DM较T2DM更显著.胰岛功能与血糖漂移密切相关.日内及日间血糖漂移参数是全面而精细反映血糖全方位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非糖尿病(NDM)患者冠脉病变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异同。【方法】入选2001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两次冠脉影像学检查(冠脉造影或冠脉CTA)的T2DM患者526例,NDM患者425例。平行分析各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两类患者冠脉病变进展的影响。【结果】影响T2DM冠脉病变进展的正性因素包括吸烟(OR=1.836,95% CI:1.030~3.371,P=0.04)、基线脂蛋白a[Lp(a)](OR=1.001,95% CI:1.000~1.002,P=0.004)、复查Lp(a)(OR=1.001,95% CI:1.000~1.002,P=0.009)、复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层(OR=1.471,95% CI:1.030~2.100,P=0.034)、复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未达标(OR=1.882,95% CI:1.091~3.245,P=0.023)、复查总胆固醇(TC)(OR=2.029,95% CI:1.028~4.008,P=0.041),而负性影响因素为复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0.017,95% CI:0.040~0.729,P=0.017)。影响NDM冠脉病变进展的正性因素包括基线体质量指数(BMI)(OR=1.746,95% CI:2.462~2.712,P=0.026)、复查BMI(OR=0.001,95% CI:0~0.394,P=0.025)、复查LDL-C未达标(OR=2.875,95% CI:1.669~4.952,P<0.001),而基线载脂蛋白A(Apo A)(OR=0.282,95% CI:0.082~0.971,P=0.045)、复查Apo A(OR=0.117,95% CI:0.038~0.835,P=0.029)则呈负性影响。T2DM患者基线及复查时血糖控制严格组(HbA1c<6.5%)冠脉病变进展程度最低[0(0~3.4)分/年vs 0.3(0~3.0)分/年vs 1.0(0~5.1)分/年,P=0.049;0(-0.4~2.7)分/年vs 0.6(0~4.0)分/年vs 0.9(0~4.2)分/年,P=0.029]。【结论】除LDL-C的达标情况是共同因素以外,2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进展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吸烟、基线Lp(a)水平及复查时TC、HDL-C、Lp(a)、HbA1c控制层次是T2DM冠脉病变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BMI、ApoA是非糖尿病冠脉病变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控制HbA1c<6.5%可延缓T2DM冠脉病变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mircoRNA-26a(miR-26a)转染对人肝癌HepG2细胞表达蛋白质组的影响,以确定miR-26a与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常规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株,经miR-26a转染72h后裂解并提取蛋白,双向电泳分离,匹配对比各蛋白斑点的表达量,筛选主要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质谱鉴定.结果 HepG2细胞经miR-26a转染后表达蛋白谱呈现普遍下调的趋势,差异表达超过2倍及以上的蛋白斑点有10个.其中,有3个蛋白斑点为表达上调,有7个蛋白斑点为表达下调.质谱鉴定为:膜联蛋白A1、过氧化物酶4、增殖细胞核抗原、载脂蛋白A1、细胞色素C氧化酶5a、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3、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1和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结论 miR-26a可能通过调节HepG2肝癌细胞上述蛋白分子的表达,直接或间接发挥其抑癌作用.通过对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阐明miR-26a的抗癌作用提供进一步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