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差异表达。方法提取8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对照样本中的总RNA,应用lncRNA表达谱芯片检测技术对两者之间差异表达的lncRNA进行分析。在差异表达倍数≥10的lncRNA中选择4个lncRNA(uc010lhn、uc.341、AK096257及BC048127),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在细胞水平对微阵列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胃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对照样本间差异表达的lncRNA 共2621个,其中1215个表达上调,1406个表达下调,差异表达倍数≥10的lncRNA 22个。荧光定量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与正常胃上皮细胞系GES-1相比,4种lncRNA(uc010lhn、uc.341、AK096257及BC048127)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多种lncRNA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呈异常表达,其中uc010lhn及uc.341等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分别抽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抽提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电泳胶银染显色,用ImageMasterTM 2D Platinum 5.0软件对获得的蛋白图谱加以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 对照组凝胶蛋白点匹配率为(71±4)%,SLE组匹配率为(72±4)%.对照组凝胶共检出蛋白点(791±17)个,SLE组检出(781±17)个.有11个蛋白点在SLE患者组表达上调,9个表达下调.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质表达发生了明显改变,为从淋巴细胞蛋白质谱变化的整体角度上阐明SLE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免疫调控通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并验证差异lncRNA。方法 利用lncRNA芯片技术检测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并进行分析,挑选差异较大的4个lncRNA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与DMSO对照组作用K562细胞后lncRNA表达谱相比,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变化4倍以上lncRNA共11条。经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CDR1AS和PROX1-AS1表达上调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大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CDR1AS和PROX1-AS1等lncRNA表达的上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黄素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促进K562细胞红细分化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不编码蛋白质的功能性RNA分子。lncRNA通过表观遗传修饰与转录后加工、调控及翻译等多种机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lncRNA与细胞的分化和激活亦存在关联,且在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中,对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激活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进而影响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生发展。对lncRNA在SL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可为寻找早期诊断该病的标志物及药物、生物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去甲基化处理株和亲本株的lncRNA的差异表达情况,并从差异表达谱中筛选lncRNA,探讨受DNA启动子甲基化调控的lncRNA是否参与乳腺癌发生与发展。方法:取乳腺癌BT474细胞株去甲基化处理后,采用高通量lncRNA芯片技术分别检测去甲基化组和亲本组中lncRNA的表达谱,并在BT474、MB231和BT549三株乳腺癌细胞株及乳腺癌组织中应用qRT-PCR技术检测lncRNA的表达。同时寻找lncRNA的基因甲基化位点,并以重亚硫酸盐测序法(BSP)确定甲基化情况。结果:去甲基化株和亲本株lncRNA表达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qRT-PCR检测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基本一致。qRT-PCR检测发现乳腺癌细胞株中lncRNA uc003lxs及uc002btf相比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表达升高(P<0.01),乳腺癌组织中lncRNA uc003lxs及uc002btf相比癌旁组织表达升高(P<0.01)。BSP方法显示相比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乳腺癌细胞株中lncRNA uc003lxs及uc002btf DNA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相比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中lncRNA uc003lxs及uc002btf DNA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乳腺癌细胞株去甲基化处理后lncRN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并在差异表达谱中筛选出lncRNA uc003lxs及uc002btf,为研究受甲基化调节的lncRNA调控乳腺癌发生发展奠定前期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彭武建  黄远帅  张丽  戴勇 《广东医学》2012,33(7):922-925
目的通过比较微小RNAs(microRNAs,mi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在SLE中异常表达的miRNA。方法提取23例SLE患者及1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PBMC中总RNA并分离miRNA,采用含1 152条探针的哺乳动物miRNA芯片对两者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分析。随机选择其中4个miRNA,应用Northern blot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SLE患者与正常健康对照者PBMC间差异表达的miRNA共14个,其中8个表达上调,6个表达下调。Northern blot验证结果与芯片表达结果一致。结论多种miRNA在SLE患者PBMC中异常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比较微小RNAs(microRNAs,mi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在SLE中异常表达的miRNA.方法 提取23例SLE患者及1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PBMC中总RNA并分离miRNA,采用含1 152条探针的哺乳动物miRNA芯片对两者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分析.随机选择其中4个miRNA,应用Northern blot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SLE患者与正常健康对照者PBMC间差异表达的miRNA共14个,其中8个表达上调,6个表达下调.Northern blot验证结果与芯片表达结果一致.结论 多种miRNA在SLE患者PBMC中异常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B细胞刺激因子(Blys)基因和蛋白在体外的表达及IL-10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20名女性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为2组,IL-10(100ng/mL)组和培养基组(仅含RPMI1640培养基),分别于培养0、6、12、24、72h离心收集PBMCs,RT-PCR法检测刺激后0~24h细胞Blys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2h膜结合型Blys蛋白表达。【结果】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ys 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高于健康对照(P<0.001)。②IL-10显著增强健康对照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ys mRNA表达,12h作用最强(0.487±0.058 vs 0.251±0.050,P<0.001;0.638±0.084 vs 0.392±0.059,P<0.001)。③IL-10显著增强健康对照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结合型Blys蛋白表达(FACs,4.53±0.71 vs 3.24±0.57,P<0.001;5.79±0.91 vs 4.55±0.83,P<0.001)。④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结合型Blys蛋白显示,IL-10刺激后Blys表达增强。【结论】IL-10可上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ys基因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TGAL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分离SLE患者及正常人群PBMC,采用Qiagen RNA/DNA mini kit提取RNA,实时-定量PCR检测ITGAL mRNA的表达,对SLE患者的ITGAL表达与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采用SLEDAI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活动性SLE患者中ITGAL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376,P〈0.05).结论 活动性SLE患者PBMC的ITGAL mRNA表达明显上升,其变化与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ITGAL表达可能与SLE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谭军  李节  王文凯 《吉林医学》2013,(29):5996-599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 help cell 17,Th17)的水平和意义。方法:分离、刺激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利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Th17细胞占CD+4T的比例,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ORγt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IL-17的水平。结果:静止期和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活动期SLE患者与静止期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活动期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组及静止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止期组和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静止期和活动期SLE患者血清IL-17的水平有显著升高(P<0.05),且与静止期患者相比,活动期SLE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7细胞可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17参与了SLE发病及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弥散量(DLCO)测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肺间质性病变(ILD)的意义。方法对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一氧化碳弥散量检测,并与X线胸片、肺部高分辨CT(HRCT)结果相比较;同时测定80例正常人的DLCO和X线胸片作为对照。结果 DLCO(以一氧化碳弥散吸收率<80%为标准)、X线胸片和肺部HRCT在SLE中检测到ILD的比率分别为45%、17%和35%。而正常人的一氧化碳弥散吸收率≥80%,X线胸片均正常。结论 DLCO和HRCT是检测SLE患者ILD的敏感方法,尤其是DLCO敏感性高、不受X线辐射、对ILD损害程度可进行量化、操作简单、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因此DLCO测定可作为早期监测SLE患者ILD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浙江地区汉族人群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分布,探讨其与SLE的相关性。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equence specificprimer,PCR-SSP)方法检测46例SLE患者、198健康人群IL-18基因启动子区的–607C/A、-137G/C多态位点,并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607C/A、-137G/C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间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的水准(P>0.05)。结论浙江地区汉族人群IL-18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可能与SLE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正常对照外周血白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筛选SLE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集静脉血5ml提取总RNA后,反转录合成、标记cDNA探针,与基因芯片杂交后检测。结果9例患者与正常人对照均有相似差异表达的基因共89个,涉及细胞因子及受体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蛋白翻译合成、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凋亡相关基因、DNA和RNA结合、转录蛋白、细胞的外基质成分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病人间尽管存在个体差异性,但是在其基因表达变化模式上仍然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结论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为进一步研究SLE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寻找分子诊断标志和药物治疗靶标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正常对照外周血白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筛选SLE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采集静脉血5ml提取总RNA后,反转录合成、标记cDNA探针,与基因芯片杂交后检测。结果 9例患者与正常人对照均有相似差异表达的基因共89个,涉及细胞因子及受体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蛋白翻译合成、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凋亡相关基因、DNA和RNA结合、转录蛋白、细胞的外基质成分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病人间尽管存在个体差异性,但是在其基因表达变化模式上仍然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为进一步研究SLE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寻找分子诊断标志和药物治疗靶标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筛选和初步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成骨分化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方法】 利用Refseq, UCSC knowngenes, Ensembl ,H-invDB 7.0, RNAdb 2.0, NRED生物软件分析成骨基因相关的lncRNA,综合获得可能的成骨相关lncRNA;3例骨髓标本来源于行腰椎手术患者,密度梯度法分离扩增hMSC后,分成骨诱导组和对照组,地塞米松?维生素C?β-甘油磷酸钠诱导hMSC成骨分化,通过ALP测定及钙结节茜素红染色进行成骨诱导鉴定;qRT-PCR验证hMSC成骨分化前?后差异表达的lncRNA,以及成骨分化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BMP1?MSX1?Runx2?Smurf-1?ALP?【结果】通过上述生物软件综合分析发现3个成骨基因MSX1?BMP1和Smurf1周围存在相关lncRNA?4个lncRNA (AK129811 ?AK024937 ?AK096529?uc003ups)与成骨基因Smurf-1相关;2个lncRNA(AF289591和uc003xbe)与成骨基因BMP1相关;1个lncRNA(AK056311)与成骨基因MSX1相关?ALP检测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成骨诱导组细胞1周ALP值最高,达到(16.82 ± 1.64)nmol/min,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ALP值逐渐降低,3周降至(8.37 ± 1.01)nmol/min?钙结节染色显示hMSC成骨诱导分化2周后胞外开始出现少量钙结节,随着诱导时间延长钙结节数量逐渐增加,成骨诱导至第3周钙结节最多,定量测定钙质量浓度达(716 ± 49)mg/mL?RT-qPCR结果显示绝大部分lncRNA在hMSC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均下调,其中2个与Smurf-1相关lncRNA (AK096529和uc003ups)与成骨诱导前相比,存在显著性下调?1个与MSX1相关的lncRNA(AK056311)与成骨诱导前相比,也存在显著性下调?同时,成骨分化基因Runx2?ALP表达显著性上调,MSX1?Smurf-1表达显著性下调?【结论】 结合既往研究结果分析:AK096529和uc003ups可能通过正向调控Smurf1,促使Smurf1下调,减少Runx2的降解,继而促进hMSC的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6.
一种用于基因表达谱分析的基因芯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SLE患者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建立一种新型的基因芯片技术用于分子发病机理的研究。方法: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单链cDNA、双链cDNA,体外转录合成生物标记的cRNA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抗体的检测标记荧光染料Cy3,基因芯片扫描仪进行图像扫描。结果:该方法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SLE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鉴定出94个基因存在表达差异。结论:该方法能在较少起始标本量的情况下,有效地进行SLE致病基因的筛选,更好的理解SLE发生的分子机理,并且可在其它疾病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XIST)和微小RNA-101-3p(mi R-101-3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80例SLE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将观察组分为稳定期组80例和活动期组10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法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Lnc RNA XIST、mi R-101-3p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Lnc RNA XIST与mi R-101-3p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与SLEDAI评分的相关性;对影响SLE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 RNA XIST、mi R-101-3p的表达对SLE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Lnc RNA XIST水平升高,mi R-101-3p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患者较稳定期组外周血单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T和B淋巴细胞中穹窿核糖核酸 2-1(vault ribonucleic acid 2-1,VTRNA2-1)基因的表达水平,初步探索SLE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5 例健康对照者 和32 例SLE患者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另外再收集62 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性SLE患者47 例,非活动性患者15 例)和29 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19+ B淋巴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检测VTRNA2-1 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共 沉淀实验寻找VTRNA2-1 的直接作用蛋白。结果: 通过对SLE 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 细胞和B 细胞中的 VTRNA2-1 基因进行检测,发现SLE患者T细胞中的VTRNA2-1 基因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活动性和非活动性的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VTRNA2-1 基因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均显著增 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 和P<0.05)。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VTRNA2-1 通过与蛋白激酶R(protein kinase R,PKR)特异性结合而发挥生物学功能。结论: VTRNA2-1 基因在SLE患者的B细胞中呈高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 过调控PKR而发挥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