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伊宁市2013年死因构成和顺位情况,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伊宁市2013年死因网络直报中死亡的1303份死亡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死亡率、构成比。结果:2013年全年共进行死因网络直报数1303份,死亡率为243.25/10万。男死亡率323.09/10万,女死亡率163.29/10万,前三位死因顺位的构成比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49.42%、肿瘤13.66%、呼吸系统疾病疾病10.82%,占全部死亡病例的73.84%。2013年全年的不同月份的死亡情况也有所不同,各年龄组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慢性病是造成2013年伊宁市常住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男性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嘉兴市居民疾病死亡率和寿命损失情况,了解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死亡监测网络直报2009--2012年居民死亡数据,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采用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损失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减寿率(PYLL‰)等指标分析。结果嘉兴市居民全死因平均粗死亡率为692.77/10万;其中男性为761.51/10万;女性为625.42/10万,男性高于女性;死亡率在逐年上升。居民前5位死因为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占全死因的85.71%;其中肿瘤死亡占前5位死因31.09%,男性高于女性,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肿瘤造成潜在寿命损失最大,达35378.75年;平均减寿年数最高的是损伤和中毒,达40.71年。结论肿瘤等慢性病及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应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3.
杨琴  刘毅 《重庆医学》2016,(18):2528-2531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统计分析人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结果重庆市万盛经开区2014年居民粗死亡率为650.5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3.35/10万。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这5类死因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93.21%。潜在寿命损失年数分析前5位分别为损伤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减寿率分别为13.76‰、10.19‰、8.35‰、4.84‰和2.69‰。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已成为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4.
许岸高  余志金  张晓慧  钟旭辉  姜泊 《广东医学》2005,26(12):1707-1708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市居民大肠癌死亡状况,为预防和治疗大肠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惠州市10个样本区(镇)全人口共230786人进行死亡人口登记,对大肠癌及其他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等。结果2004年惠州市10个样本区(镇)总死亡人数863例。其中恶性肿瘤181例,死亡率为78.43/10万,包括男116例,女65例,男女死亡率之比为1.73:1。恶性肿瘤男性前5位死因死亡人数及构成分别为肝癌42例(36.21%)、肺癌24例(20.69%)、胃癌13例(11.21%)、大肠癌10例(8.62%)、白血病8例(6.90%),女性则为肝癌16例(24.62%)、肺癌9例(13.85%)、乳腺癌8例(12.31%)、大肠癌7例(10.77%)、胃癌7例(10.77%)。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106例,死亡率为45.93/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总构成比的58.56%。结论惠州市居民大肠癌死亡率为7.37/10万,男女均位居恶性肿瘤死因第4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为45.93/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总构成比的58.56%。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早死亡的死亡水平、死因构成及顺位分布状况,为制定三峡库区人群健康保护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丰都县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60岁前死亡的所有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顺位及人群分布等。结果 2010-2013年丰都县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早死亡共982例,占全死因的25.75%,粗死亡率为209.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200.58/10万,男性早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6,P0.01)。早死亡的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肿瘤、伤害、循环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占早死亡的89.91%。在年龄组分布中,0~4岁组以围生期疾病、伤害和先天性畸形为主,5~14岁组以伤害为主,15~59岁组以肿瘤为主。具体疾病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肺癌、肝癌、脑血管病、机动车交通事故、淹死;女性第5位与第11位死因分别是乳腺癌与宫颈癌。结论丰都县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早死亡发生率高,肿瘤、伤害、循环系统疾病是导致早死亡的前三位死因,慢性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应得到高度重视,同时应加强三峡库区妇幼保健工作,减少围生期疾病导致的早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973~2002年常德市居民死因动态进行综合评价和相关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分析,探讨影响常德市居民平均寿命的主要死因,为控制相关疾病、科学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生命统计软件进行汇总,在1985年以前,基础数据采用年报汇总数据的形式,分级逐级上报汇总;之后,由卫生部超级汇总程序进行数据的审核、汇总和产出,疾病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本文的数据分析采用SPSS10.0,Excel软件。结果:常德市1973~2002年累计死亡1103233人,年均死亡率为771、20/10万,标化死亡率为648、60/10万,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男年均死亡率为760.70/10万,标化死亡率为714、55/10万;女性年均死亡率为670.4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4.17/10万。30年间累计婴儿死亡平均年婴儿死亡率为29.76‰,其中城市、农村婴儿死亡率分别为27.36‰和31.02‰,2002年与1973相比下降了85.54%;新生儿平均死亡率为15.06‰,其中1973~1975年为31.05‰,到2000~2002年下降至5.08‰。按各大类死因排列,前5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传染病与寄生虫、肿瘤,其中前3位死因的死亡率分别为185.40/10万,138.31/10万,97,10/10万。但2002年与1973年死因顺位不一致,除呼吸系统疾病仍占据首位外,顺位变化较大的为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由1973年的第2位降为2002年的第6位、肿瘤由第7位上升为第3住。30年间传染病死亡率下降明显(由1973年的211,12/10万下降至2002年的79,31/10万),死因顺位由1973年的第2位下降至2002年的第6位;30年间损伤、中毒粗死亡率(CDR)为97.10/10万,居全死因的第4位。其中,男性为106,56/10万,女性为89.36/10万。1973~2002年常德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67,60岁,其中男性65.93岁,女性69.42岁。该市居民2002年平均期望寿命为74.09岁,其中男72.46岁,女75,87岁;与1973年相比较,男、女性分别提高了12.63岁、11.96岁。在1973~2002年对常德市居民寿命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去除呼吸系统疾病死因后,期望寿命可提高5,92岁,其中男性可提高5,17岁,女性可提高6.60岁。  相似文献   

7.
涂嘉玲  吴浩  赵文龙  胡世明 《重庆医学》2015,(25):3562-3564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某县居民的全死因顺位及主要死因的死亡现状、死因构成及其年龄、性别特征,为各级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Excel 2003汇总数据,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计算潜在减寿年数。结果2003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收集有效三峡库区忠县常住人口死亡病例62702例,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三大类疾病死因中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7.76%,成为最主要死因;潜在寿命损失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损伤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围生期疾病。结论三峡库区蓄水后忠县的主要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并且年龄逐步年轻化趋势;开展意外伤害研究,防止早死成为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0岁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病因,为预防和治疗老年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网络直报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2年≥60岁住院死亡患者并经网络直报的957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岁病死病例占同期病死人数的61.54%,男性病死构成明显高于女性.男女病死高峰年龄均在70~79岁.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位于病死类别的前三位.死因排序与年龄和性别有关.死因单病种顺位排列依次为肺部感染、肺癌、冠心病.结论:加强对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吉安市2013年居民死因构成、顺位及变化趋势,分析主要疾病死亡率,为疾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吉安市2013年死亡监测数据,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通过死因监测数据分析发现,2013年吉安市网络报告死亡病例中处于前5位的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消化系统疾病,五者合计占总死亡的87.63%。按三大类疾病的死因构成分析,发现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达82.43%。结论慢性非传染性是吉安市居民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力度,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市民提供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平罗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平罗县居民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平罗县居民死亡原因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平均死亡率(545.44/10万)高于女性(342.16/10万)。结论2005年死因构成顺位:男性前5位死因构成顺位依次为:循环系疾病、损伤和中毒、肿瘤、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江门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江门市居民死亡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构成比等指标。结果2008年江门市户籍居民报告死亡23734例,死亡率为701.3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十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衰老、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不明、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泌尿系统疾病。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人群死因顺位不相同。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等疾病已成为我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今后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力度。开展伤害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医院死亡疾病构成及其变化趋势和分布,为进一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以新疆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11年-2020年住院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死因分类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用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SPSS18.0统计软件对该院死因构成,死因顺位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 在8602份住院死亡病例中,构成死因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38.78%),恶性肿瘤(22.22%),呼吸系统疾病(13.43%),消化系统疾病(7.89%),损伤、中毒和外因后果(4.22%),前五大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构成的86.54%。住院病人年龄不同死亡人数构成比有差异,儿童(0-9岁组)死亡人数构成比较高,进入青壮年期后(10-19岁组)呈下降趋势,老年(60岁以上)死亡人数构成比最高。男性死亡人数高于女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死因顺位不同。结论 医院应有针对性的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的主要死因构成的健康宣教,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配置,降低疾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温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分类,以死亡率、构成比作为统计指标。结果 2010年温州市顺位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08.71/10万,男女死亡率各为218.54/10万、198.06/10万;城乡各为224.19/10万、205.16/10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死亡率明显上升,主要集中于65岁以上老年组人口;前4位主要死因是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其他冠心病。结论居民心脑血管死亡率较高,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群的综合性防治。  相似文献   

14.
1997年至2001年南宁市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娟  杨莉  刘勇 《广西医学》2005,27(4):487-488
目的 了解南宁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原因及分布,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7年至2001年南宁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死因根据ICD-10分类。人口资料由南宁市统计局提供。结果 南宁市居民意外伤害年平均死亡率为27.08/10万,仅次于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居所有疾病死因第3位。在意外死亡死因构成中,运输事故死亡率为11.12/10万,构成比为41.04%,居首位。结论 意外伤害死亡是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疾病的构成和动态变化,评价居民的健康状况。方法: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本市的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得出了本市的年均死亡率6.24‰;前五位死亡疾病顺位: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不同年代的死亡疾病构成比和死亡率;不同性别、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及前五位死因;发现传染病死亡率从84.16/10、降到9.96/10、,婴儿死亡率从23.63‰降到7.95‰;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上升。结论:提示:①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⑦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可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③须加强老年人的保健,减少疾病和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东凌区2001~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肿瘤的死亡进行标化死亡率,并进行死因顺位排序,从而分析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结果恶性肿瘤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死亡率为141.46/10万,占全部死因构成比的21.68%,居第3位。排在前5位的恶性肿瘤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且肺癌遥遥领先,位居榜首。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东陵区居民重要的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6年至2018年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其规律,为制定相关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国死因网络直报系统,导出2016年至2018年石林县居民死亡数据,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等。结果 2016年至2018年石林县共报告死亡例数5 166例,粗死亡率为682.1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7.44/10万,男性死亡率为791.47/10万,女性死亡率为572.10/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伤害;0~55岁人群的死亡率低于55岁以上人群的死亡率;三大类死因中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人数有4 465例,占总死亡的86.43%,死亡率为589.62/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石林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今后需重点解决的问题;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伤害是青少年的主要死因,应注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胡芸 《九江医学》2005,20(2):66-69
目的:分析危害儿童疾病模式变化。方法:应用年龄死亡专率回顾性分析1992年~1996年九江市农村0~14岁儿童死因。结果:总死亡专率为187.92/10万,其中男性为188.26/10万,女性为187.56/10万;死因顺位依次为:意外死亡、感染性和围生期疾病、慢性病;各病种死亡率列前三位男性依次是溺水死亡、肺炎、传染病;女性依次是肺炎、溺水死亡、传染病。结论:九江市0~14岁儿童疾病模式发生了改变,意外死亡取代感染性疾病成为第一死因,但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黔江区居民的死因分布特点及规律,评价居民健康状况,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死亡率、构成比和期望寿命等分析方法对黔江区2015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黔江区总的粗死亡率为757.5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9.87/10万,其中男性死亡2032例,死亡率为878.85/10万;女性死亡1362例,死亡率为628.26/10万。各年龄组死亡率中男性相较于女性均表现更高,死亡主因居于前五位的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外伤以及消化系统疾病,这五类死因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2.22%。该地区居民寿命期望值平均74.57岁,男性为74.21岁,女性这一数值则为77.25岁,就期望寿命而言,男性也低于女性。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我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疾病防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徐州市1998年疾病监测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徐州市市区居民死因变化情况,探讨城市居民卫生状况。方法 对市区疾病监测资料通过ICD-9分类,使用标化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徐州市市区居民1998年标化死亡率为497.20/10万,主要死因顺位为心脑血管病,肿瘤,呼吸系病,意外伤害等,慢性病死亡占死亡总数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