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了解聊城市居民死亡情况及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对我市2011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聊城市2011年报告粗死亡率为449.52/10万,前5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构成的89.87%。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已成为聊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积极开展慢性病的监测、防治工作和伤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07-2012年平罗县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原因和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 资料来源于平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7-2012年死亡原因年报表,将死因按照ICD-10编码,计算6年间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结果 2007-2012年平罗县居民意外伤害平均死亡率为76.42/10万,标化死亡率为78.45/10万.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3.7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9,P<0.005).居民意外死亡顺位为交通事故、意外中毒、自杀、跌落、溺水、被害、火灾,占全部意外死亡人数的86.88%.结论 6年间意外死亡始终居平罗县居民死因的第3位,男性意外死亡率高于女性.提示居民意外伤害死因中,驾驶人员交通事故、中青年人和老年人自杀、青少年溺水等原因引起高度关注,以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温州市卫生监测区死亡报告数据,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结果2006年温州市伤害死亡率为49.59/10万。占全死因的9.45%,居第5位。伤害死亡前4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结论伤害是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是温州市城乡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不同年龄、性别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开展伤害防治工作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居民2011年伤害死亡情况,为全省伤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居民死亡资料来源于2011年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的死因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标准进行分类,应用SPSS13.0和Excel 2003软件对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居民因伤害死亡813例,占总死亡数的11.02%,伤害粗死亡率为39.54/10万,居全死因第4位;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机动车事故、意外跌落、自杀、中毒、溺水;男性伤害死亡率59.22/10万,女性伤害死亡率18.58/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伤害是危害我省不同地区居民的重要死亡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汤池  圣龙贵  陆健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4):515-515,519
目的:了解大丰市居民意外伤害致死的情况。方法:根据该市1996~2000年居民的全部死亡报告资料进行意外伤害死亡率及构成比分析。结果:意外伤害在居民全死因的顺位中居第4位,平均死亡率为52.56/10万,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意外跌落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意外伤害是威胁居民生命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居民意外伤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城乡居民的死亡率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科学的保健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南省海口市和昌市两个国家疾病监测点1995-1999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5-1999年,两个疾病监测点居民的年均死亡率为303.29/10万;死因顺位居前3位的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感染性疾病在城市居民的死因顺位中居第5位,在农村居第4位。结论 心脑血管性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是该省居民的主要死因,感染性疾病仍然是主要的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绛县居民2011年—2013年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伤害防控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新绛县疾控中心2011年—2013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信息资料进行比较,计算伤害死亡率、人群分布特征等指标,分析导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死因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分类。结果新绛县2011年—2013年死因监测系统共报告死亡4 799例,总死亡率为495.58/10万,其中报告伤害死亡397例,死亡率为41.00/10万。死因顺位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居第4位。在伤害死因中,交通事故死亡率30.15/10万,居第1位,其他依次是意外跌倒碰撞(4.13/10万)、自杀(2.27/10万)、意外中毒(1.55/10万)、触电(1.24/10万)。结论新绛县伤害死亡顺位居第4位,一直是危害我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相关部门应根据死因的不同,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居民死亡率及其主要死亡原因,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其他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石嘴山市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其死亡水平。结果2013年石嘴山市报告死亡率447.69/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事故(意外伤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结论当前危害石嘴山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依据实际情况开展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哈尔滨市区居民意外伤害的死亡特征、分布规律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制订伤害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研究的方法对哈尔滨市区1988-2009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8-2009年居民因意外伤害导致死亡23 161人,年平均死亡率为34.52/10万,标准化死亡率为29.66/10万,男性居民意外伤害年均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女性居民的2.24倍和2.19倍.男性居民意外伤害的前三位死因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被杀;女性前三位死因则为自杀、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意外中毒.0~14岁、15~64岁和≥65岁居民年均死亡率分别为11.25/10万、35.65/10万、69.84/10万,3组不同年龄居民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99-2009年居民意外伤害的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比1988-1998年分别下降了25.55%和33.95%.居民意外伤害的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分别由1988-1998年的39.92/10万、36.08/10万下降至1999-2009年的29.72/10万、23.83/10万.结论 哈尔滨市区居民的意外伤害死亡率在全死因中位居第四位,而在意外死亡中,交通事故是造成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男性居民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除溺水和被杀外,其他主要意外死因≥65岁老年人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意外伤害是哈尔滨市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予以重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余姚市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原因及分布特征。方法对2005年余姚市死亡登记系统资料进行伤害死亡分析。结果伤害粗死亡率为71.57/10万,位于死因顺位的第4住。伤害粗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机动车交通事故是男性第l位伤害死因,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是女性第1位伤害死因,死亡率分别为35.91/10万和15.33/10万。60岁以上老年人是伤害死亡的高发人群。伤害造成的寿命损失率男、女分别为19.30‰和7.32‰。结论伤害是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机动车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以及意外跌落是主要的伤害死因,对人群寿命造成极大的损失,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人群伤害死亡。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无锡市南长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无锡市南长区居民死亡水平及主要原因,为制定科学的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无锡市南长区居民2012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结果无锡市南长区2012年全死因死亡数为2161人,居民死亡率为663.12/10万。主要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和中毒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这5类死因死亡人数占全死因死亡数的90.79%。居潜在减寿年数前5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内分泌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造成的寿命损失最为严重,平均减寿年数为8.31人年。结论慢性疾病和伤害为该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增强安全意识。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以达到有效降低居民死亡率目的。  相似文献   

12.
徐州市1998年疾病监测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徐州市市区居民死因变化情况,探讨城市居民卫生状况。方法 对市区疾病监测资料通过ICD-9分类,使用标化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徐州市市区居民1998年标化死亡率为497.20/10万,主要死因顺位为心脑血管病,肿瘤,呼吸系病,意外伤害等,慢性病死亡占死亡总数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对四川省1994年1月至1994年12月之间发生的4347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百万公里行驶死亡率,每十万国辆死亡率和每十万人口死亡率分别为4.35,42.41和3.92,同其他国家相比,每百万公里行驶死亡率及每十万车辆死亡率较发达国家高,而每十万人口死亡率则较低;死亡者主要以21-40岁男性为主,其死因顺位居各种事故首位,且估计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经济损失,在近6千万元人民  相似文献   

14.
郑州市1990—1998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郑州市居民伤害死亡的总体情况。方法 用人口统计学方法对郑州市1990~1998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并计算潜在生命损失年数(YPLL)。结果 郑州市意外伤害死亡率年均为28.25/10万,居死因等3位,YPLL居第1位,以交通事故、自杀、他杀、中毒为主死因,占73.15%,男性高于女性,20~40岁青壮年占4种伤害死亡人数的65.17%,60岁以上为第2次高峰。结论意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时间分布情况,为道路交通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广西公安厅交警总队提供的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数据,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分析2000~2009年南宁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死亡和受伤情况.结果 南宁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情况在2005年以前总体呈上升趋势,2005年以后总体呈下...  相似文献   

16.
Pattern of childhood cancer mortality in Mexic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ublic and governmental concern regarding increasing cancer mortality trends in children in Mexico led u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ldhood cancer in this country, as well as to discuss the reasons for which no decline in total and childhood cancer mortality has been documented during the past decades.The data used for analysis of total cancer mortality and study of the trends in mortality of specific childhood cancer in Mexico were retrieved from official Mexican Cancer Mortality Statistics for the period of 1955-1995, as well as from the latest official death records of the Mexic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Geography and Informatics.Actual mortality rates from all sites of cancer in Mexico show a tendency to increase in adults and in children over the last decades. The mortality rate due to all malignant neoplasms in the Mexican popul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28.1 per 100,000 inhabitants in 1955 to 52.6 per 100,000 inhabitants in 1995, whereas the rate of total mortality tended to decrease. The death rate among Mexican children under 15 years of age from all malignant neoplasms increased from 1980-1995 by 20.3%.Although these findings offer some support for the suggestion that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delay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ay be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childhood cancer death rates in Mexico, other explanations cannot be excluded. Further and more detailed research into the nature of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exposure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including rural vs. city life-and purely biological factors concerned with the cancer situation is warranted. Predictions indicate that the increase of both total and childhood cancer mortality will continue. The pattern in the epidemiology of childhood diseases is changing in view of better national health measures to control infectious diseases, diarrheas, and neonatal problems. All these measures would lead to an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childhood cancer in children who previously died of other causes. Therefore, improved registry, early diagnosis,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epidemiologic pattern of childhood cancer, appropriate treatment, and greater resources are necessary to solve this emerging health problem in Mexico.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育龄妇女的死亡情况,分析其主要死亡原因、死亡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干预和防治措施,以期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方法根据广西第三次居民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抽取了6个反映广西城乡和不同类型地区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的县(市或区)和3个癌症高发县(市),收集2004~2005年广西育龄妇女死亡数据资料及相关人口资料,计算育龄妇女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和构成比等。结果2004~2005年广西育龄妇女粗死亡率为93.97/10万,标准化死亡率为95.42/10万,其中前三位主要死因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31.69/10万、22.96/10万、16.87/10万,三者死因占全部死亡的74.96%。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死亡年龄构成呈负偏态分布,主要集中在30~49岁组。结论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防止意外伤害死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建议进一步强化育龄妇女健康意识,尤其宜加强育龄妇女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对年龄偏大的育龄妇女尤为重要),培养育龄妇女良好的心理素质,强调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S Y Chu  J W Buehler  R L Berkelman 《JAMA》1990,264(2):225-229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on mortality in US women 15 to 44 years of age and to identify associated causes of death, we examined final (1980 through 1987) and provisional (1988) national mortality statistics. Between 1985 and 1988, the death rate for HIV/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quadrupled (0.6 per 100,000 to 2.5 per 100,000), and by 1987, HIV/AIDS had become one of the 10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1988, the death rate for black women (10.3 per 100,000) was nine times the rate for white women (1.2 per 100,000). The majority of deaths in both black and white women occurred in women 25 to 34 years of age, for whom HIV-related deaths accounted for 11% and 3% of all deaths in 1988, respectively. Among 1157 death certificates that included any mention of HIV/AIDS in 1987, other leading diagnoses included drug abuse (27%),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20%), other pneumonias (14%), septicemia (10%), other infections not in the AIDS surveillance definition (7%), nephritis (6%), liver diseases (4%), and anemias (4%). If current mortality trends continue, HIV/AIDS can be expected to become one of the fiv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by 1991 in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Because women infected with HIV are the major source of infection for infants, these trends in AIDS mortality in women forecast the impact of HIV on mortality in children as well.  相似文献   

19.
珠海市1997-1998年居民伤害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珠海市居民伤害致死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珠海市公安户籍管理系统中1997—1998年珠海市城区居民伤害死亡资料,利用统一印制的调查问卷进行入户回顾性调查。结果 珠海市城区居民伤害死亡率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城区交通意外是居民伤害致死的主要因素,潜在寿命损失(PYLL)分析表明伤害造成的寿命损失以青少年最为明显。结论 重视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意外处置效率、加强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是降低伤害死亡率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绵阳市K区1996年-2005年十年死亡人口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出死因顺位,为开展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死亡人口资料按照国际分类编码ICD-10范围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996年-2005年绵阳市K区居民平均死亡率为217.7/10万,60-69岁年龄组死亡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组,男性死亡构成比较女性高,恶性肿瘤位居死因之首,占死亡总数的46.53%。结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已依次成为威胁绵阳市K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特别是恶性肿瘤已对该区人群健康构成重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