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联合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胰腺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8只,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联合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运动组、丹蛭降糖胶囊组及运动联合丹蛭降糖胶囊组;另取12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治疗8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磷酸化JNK(phospho-JNK,p-JNK)、胰腺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基因1(pancreatic and duodenal homeobox-1,PDX-1)及胰岛素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胰腺组织中的P—JNK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DX-1和胰岛素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给予中药、运动干预能明显抑制JNK的活性,提高PDX-1和胰岛素的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运动及丹蛭降糖胶囊联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JNK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胰岛β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基5(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5,CXCL-5)表达的影响,探究其降糖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丹蛭降糖胶囊高、低剂量组。采用链尿佐菌素单次腹腔注射法复制糖尿病模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大鼠血清TNF-α、CXCL-5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和丹蛭降糖胶囊高、低剂量组TNF-α、CXCL-5水平显著降低(P0.01),3个给药组TNF-α、CXCL-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复制后0周末比较,2、4、8周末,吡格列酮组和丹蛭降糖胶囊高、低剂量组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2、4、8周末,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及丹蛭降糖胶囊高、低剂量组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但3个给药组之间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8周末血糖水平与TNF-α、CXCL-5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机制与其降低血清TNF-α、CXCL-5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芪蛭降糖胶囊(QJ)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阐明其药物作用的分子药理机制。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M),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SQ),芪蛭降糖胶囊低(QJL)、中 (QJM)和高剂量组(QJH),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C)。芪蛭降糖胶囊低、中和高剂量组药物浓度分别为0.34、0.68和1.35 g?kg-1;参芪降糖颗粒药物浓度为0.27 g?kg-1。大鼠建模成功后,给予相应浓度药物干预治疗8周。经药物干预后,应用血糖检测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脂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Real Time PCR法测定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葡萄糖转运体4(GLUT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联素(ADPN)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FINS和IRI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IRS-1、PI3K和GLUT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ADPN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蛭降糖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大鼠FBG和IRI显著降低(P<0.01);芪蛭降糖胶囊中、高剂量组及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FINS显著降低(P<0.05);芪蛭降糖胶囊中剂量组及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血清TC、TG和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水平显著升高(P< 0.05);肝脏组织中IRS-1、PI3K和GLUT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芪蛭降糖胶囊中、高剂量组及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ADPN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芪蛭降糖胶囊具有改善糖尿病大鼠IR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糖脂代谢、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藏红花素(CR)对自发性高血压(SH)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ED)和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10只Wistar Kyoto大鼠作为正常组,40只SH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25 mg·kg-1·d-1)、中(50 mg·kg-1·d-1)及高剂量(100 mg·kg-1·d-1)CR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血压和血脂水平、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及24 h尿样8-异构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形态表现,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栓素B2(TXB2)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中RhoA/Rho相关激酶1(ROCK1)、ROCK2和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JNK)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JNK和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收缩压与舒张压,24 h尿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AI,MDA、ET-1及TXB2水平、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和JNK mRNA表达水平及ROCK1、ROCK2、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GSH-Px和NO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粗糙、增厚及大量泡沫细胞和坏死物质分布。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CR组大鼠收缩压与舒张压,24 h尿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血清TC、TG和LDL-c水平,AI,MDA、ET-1和TXB2水平,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和JNK mRNA表达水平以及ROCK1、ROCK2、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GSH-Px 活性和HDL-c及NO水平升高(P<0.05)。低剂量CR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粗糙、增厚及泡沫细胞与动脉粥样坏死物质分布可见不同程度减少。与低剂量CR组比较,中剂量CR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尿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血清TC、TG和LDL-c水平,AI,MDA、ET-1及TXB2水平,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及JNK mRNA表达水平及ROCK1、ROCK2、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GSH-Px活性和HDL-c及NO水平升高(P<0.05)。中剂量CR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粗糙、增厚及泡沫细胞与动脉粥样坏死物质分布有所减少;与中剂量CR组比较,高剂量CR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尿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血清TC、TG和LDL-c水平,AI,MDA、ET-1及TXB2水平,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及JNK mRNA表达水平及ROCK1、ROCK2、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GSH-Px活性和HDL-c及NO水平升高(P<0.05)。高剂量CR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动脉粥样病理形态明显改善。 结论 CR可改善SH大鼠ED及As,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OCK/JN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丹蛭降糖胶囊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中药复方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探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蛭降糖治疗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测定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BS)和治疗后各组大鼠的血清胰岛素(Ins)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丹蛭降糖胶囊能降低模型空腹血糖、血清Ins和TNFα水平,增加ISI。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介导的信号通路研究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雄性SD大鼠10只为空白组,另以50只GK大鼠建立下肢缺血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丹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丹蛭降糖胶囊中剂量组、丹蛭降糖胶囊低剂量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分别以高中低剂量丹蛭降糖胶囊及盐酸吡格列酮灌胃30 d后,取血及下肢血管组织,镜下检测血管密度,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VEGF、血管紧张素1、2(Ang-1、Ang-2)、血管生成素受体2(Tie-2)、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eNOS)相关指标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组织中Ang-1、Ang-2、Tie-2蛋白表达。结果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大鼠VEGF/Akt/eNOS信号通路的表达被抑制,治疗后丹蛭降糖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大鼠血清VEGF、eNOS、NO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5);腓肠肌组织中蛋白的表达也有类似的结果,丹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盐酸吡格列酮组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磷酸化一氧化氮合酶(p-eNOS)蛋白表达升高最为明显(P<0.01);高、中、低3个剂量组间比较,丹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p-Akt、p-eN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另外,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糖尿病大鼠血清及组织Ang-2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丹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降低更显著(P<0.01)。治疗后丹蛭降糖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大鼠血清及腓肠肌组织Ang-1、Tie-2表达均升高(P<0.05或P<0.01),丹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够激活糖尿病血管病变状态下被抑制的VEGF/Akt/eNOS及Ang/Tie2信号通路,促进血管基底膜的解离,为血管新生的启动做准备,促进下肢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芪降糖片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金芪降糖片干预IR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IR大鼠模型,将IR大鼠随机分为2组:高脂饮食(HF)组和高脂饮食牛金芪降糖(HF+JQ)组,继续喂养6周后测定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瘦素、TNF-α等指标。结果:与普通饲料喂养(NC)组相比,HF组大鼠血脂及血清瘦素[(0.71±0.21vs1.73±0.21),P〈0.011]、TNF-α[(8.39±2.08vs17.61±2.37),P〈0.01]均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降低。与HF组相比,HF+JQ组大鼠血脂及血清瘦素[(1.73±0.21vs1.36±0.21),P〈0.01〗、TNF-α[(17.61±2.37vs13.89±2.20),P〈0.01]均明显降低,ISI升高。结论:金芪降糖能降低IR大鼠TNF-α水平、减轻Leptin抵抗,有效改善I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取大鼠58只,分为5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四周,按35mg·kg-1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 to zoe in,STZ)溶液1次,造模成功后除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各组连续灌胃药物4周,取血测定血糖血脂,VEGF及血小板参数。[结果]大鼠造模后VEGF的表达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给予丹蛭降糖灌胃后,VEGF的高表达明显降低(P〈0.01),疗效优于吡格列酮组。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小板计数(PLT)降低,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PW)增高,予丹蛭降糖方后PLT水平上调,MPV、PDW降低,丹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糖及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丹蛭降糖胶囊,可控制VEGF的高表达,调节血小板参数,降低血糖及三酰甘油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丹蛭降糖胶囊调控β-链蛋白(β-catenin蛋白)在高磷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下肢血管内皮细胞钙化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糖尿病大鼠和健康大鼠下肢股动脉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为空白组、高磷组、丹蛭组、氯化锂(LiCL)组;调整稳转内皮细胞(EC细胞)状态,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加入高磷培养基(含有10 mmol/L β-甘油磷酸盐、50 mg/mL维生素C和1×10-7 mol/L胰岛素)诱导细胞钙化,同时丹蛭组和LiCL组给予10%含药血清(丹蛭降糖胶囊)干预,48 h后LiCL组给予20 mmol/L LiCl继续干预48 h。采用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β-catenin、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卷曲同源物1(FZD1)mRNA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β-catenin蛋白定位。[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高磷组细胞凋亡数、钙离子含量、α-SMA、β-catenin、ALP、OPN、BMP2及FZD1表达量增多,细胞增殖数量减少(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β-catenin多表达于细胞核内。与高磷组比较,丹蛭组细胞凋亡数、钙离子含量、α-SMA、β-catenin、ALP、OPN、BMP2及FZD1表达量减少,细胞增殖数量增多(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显示细胞核内β-catenin表达量减少。与丹蛭组比较,LiCL组细胞凋亡数、钙离子含量、α-SMA、β-catenin、ALP、OPN、BMP2及FZD1表达增加,细胞增殖数量减少(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显示细胞核内β-catenin表达量增加。[结论] 丹蛭降糖胶囊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下肢内皮细胞钙化,机制是通过下调β-catenin在细胞核内的表达,减少β-catenin蛋白合成,抑制下游细胞表型基因的转录,达到防治内皮细胞血管钙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高脂喂养的胰岛素抵抗大鼠内脏脂肪组织中GRP78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组)和高脂饮食组(HF组),每组15只.喂养10周后,应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技术评估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法检测脂肪组织GRP78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测定血糖(BG)、胰岛素(INS),测定各组大鼠内脏脂肪的重量与体重的比值.结果 (1)喂养10周后HF组的葡萄搪输注率(GIR)明显低于NC组(P〈0.01),HF组胰岛素明显高于NC组(P〈0.05);(2)HF组大鼠内脏脂肪组织中GRP78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0周末,HF组大鼠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内脏脂肪相对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高脂喂养10周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成功,高脂饮食可诱导内脏脂肪组织GRP78mRNA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清胰Ⅱ号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ROS/JNK 通路和有关炎 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36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3 组,其中,假手术组12 只,另外24 只SD 大鼠复制AP 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12 只。干预组大鼠给予清胰Ⅱ号 (1 ml/100 g)灌胃,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100 g)灌胃。干预结束后,检测胰腺病理评分,NF-κB 核 转位水平,TNF-α、IL-6、IL-1β 水平,胰腺组织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磷酸化c-Jun 氨基末端激酶 (p-JNK)和JNK 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胰腺病理评分低于干预组(P <0.05),干预组胰腺病理评分低于模型 组(P <0.05)。模型组和干预组TNF-α、IL-6、IL-1β、ROS、p-JNK、JNK 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 <0.05), 但干预组低于模型组(P <0.05)。干预组NF-κB 核转位率低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P <0.05)。结论 清胰 Ⅱ号对AP 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少NF-κB 核转位水平,下调ROS/JNK 通路,降低TNF-α、 IL-6、IL-1β 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2.
黄海涛  张磊  王霞  王晖  杨晶  吕文 《浙江医学》2019,41(19):2041-2044,2099
目的探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模型内质网应激的相关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24只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IBD大鼠模型(IBD)组、KnockoutPAI-1正常大鼠模型(KnockoutPAI-1control)组、KnockoutPAI-1+IBD大鼠模型(KnockoutPAI-1+IBD)组,每组6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无水乙醇法进行IBD造模,3d后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1.5ml/kg麻醉,迅速剖腹,剪下肛门以上7~8cm结肠,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情况,qRT-PCR检测PAI-1、IL-6、IFN-γ和重链结合蛋白(BIP)转录水平;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PAI-1、IL-6、IL-10、IFN-γ、BIP、p-IRE1α、p-JNK及JN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ontrol组与KnockoutPAI-1control组镜下未见明显炎症活动;KnockoutPAI-1+IBD组的肠壁炎症程度较KnockoutPAI-1control组轻。基因转录表达方面,与control组相比较,IBD大鼠组PAI-1、IL-6、IFN-γ和BIP转录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1),IL-6、IL-10、IFN-γ、BIP、p-IRE1α、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KnockoutPAI-1+IBD组与IBD组相比,炎症情况减轻,IL-6、IFN-γ和BIP转录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IL-6、IL-10、IFN-γ、BIP、p-IRE1α、JN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AI-1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抑制PAI-1基因的表达可能改善了IBD大鼠组织炎症及内质网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标准饮食组(NC组)、高脂饮食组(HF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HR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采用标准饲料饮食,另两组予高脂饮食,白藜芦醇组从第8周开始给予白藜芦醇灌胃。16周后行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试验,结束后将大鼠处死,观察大鼠胰岛素抵抗情况以及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NC组和HF组大鼠饲养16周后,HF组大鼠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较Nc组大鼠明显升高,而葡萄糖输注率(GIR)明显降低(P〈0.05);3组大鼠血糖、胰岛素含量以及IL-6和TNF—α的免疫组化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水平表现出HF组〉HR组〉NC组的特点。结论:白藜芦醇可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其IL-6和TNF—α水平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ALA)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及足细胞的影响.方法 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分为正常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ALA干预组(ALA组),8周后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糖、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法测.肾脏P-JNK、JNK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足细胞Neph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BUN、Scr、UAER和血糖均显著增加;肾皮质MDA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显著降低;透射电镜示:DM组足突增宽,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肾脏p-JNK、JNK蛋白的表达及p-JNK/JNK均显著增加;Nephrin的表达显著降低.与DM组比较,ALA组BUN、Scr、UAER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增加;足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改善;肾脏p-JNK、JNK蛋白的表达及P-JNK/JNK均显著降低;Nephrin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ALA可能通过抑制DM大鼠JNK信号通路的活性,上调足细胞Nephrin蛋白的表达而发挥对糖尿病肾痛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程媛  王佑民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296-1298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与LKB1在肥胖大鼠脂肪组织的表达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C组)和高脂饮食组(HF组),各15只,分别予普通饲料喂养和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6周后,HF组大鼠体重高于NC组20%者为成功建立模型。所有大鼠过夜禁食后,麻醉状态下测量体重(BW),取静脉血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处死大鼠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中AMPKα、磷酸化AMPK(P-AMPKα)和磷酸化LKB1蛋白(P-LKB1)的表达。计算AMPK活性。结果:与NC组比较,HF组大鼠BW、FFA、TG、FPG、FINS均升高(P<0.05~P<0.01),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骨骼肌组织中P-AMPKα和P-LKB1蛋白表达降低,AMPK活性降低(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营养性肥胖,降低LKB1和AMPK的活性,从而导致TG和TCH的合成增加,血糖升高,形成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黄连素改善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 方法 40只Wistar大鼠分为高脂组(HF组,30只)和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成模后处理NC组10只及HF组10只大鼠。检测血浆中内毒素(ET)水平,RT-PCR检测骨骼肌中 Toll样受体4(TLR4) mRNA ,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TLR4、IκB激酶(IKKβ)、IKKβ 181位丝氨酸磷酸化(p-IKKβSer181、核因子κB(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胰岛素受体(IR)与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总蛋白及磷酸化水平。余20只肥胖大鼠分为黄连素干预组( FB组,10只)及肥胖模型对照组( FC组,10只),继续高脂饮食喂养,FB 组予200 mg/(kg·d)每日1次黄连素灌胃,FC 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持续8周后检测以上指标。 结果 肥胖大鼠血浆中ET水平升高,且骨骼肌TLR4/IKKβ/NF-κB内毒素信号通路激活,炎症因子TNF-α蛋白表达增加,黄连素干预使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浆中ET水平降低,且骨骼肌组织TLR4/IKKβ/NF-κB内毒素信号通路各蛋白及TNF-α蛋白表达均下调, IR及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均升高( P<0.05)。结论 黄连素可改善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骨骼肌 TLR4/IKKβ/NF-κB内毒素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TNF-α产生所致。  相似文献   

17.
肥胖大鼠骨骼肌AMPK表达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肥胖大鼠骨骼肌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表达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28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C组,15只)和高脂饮食组(HF组,13只),分别测体重(BW)、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骨骼肌中AMPK和磷酸化AMPK(p-AMPK)的水平.以p-AMPK/AMPK代表AMPK的活性.结果 与NC组大鼠相比,HF组大鼠的BW、FFA、TG、FPG、FINS均明显升高(P<0.05),骨骼肌中AMPK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MPK表达及AMPK活性(p-AMPK/AMPK)降低显著(均P<0.05).骨骼肌组织p-AMPK表达水平与FPG、FFA呈负相关(P<0.05),AMPK活性与FPG、FFA、TG呈负相关(P<0.05),与FINS无相关性.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营养性肥胖,降低AMPK的活性,从而导致TG和TCH的合成增加,血糖升高,脂质在外周组织沉积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颈动脉超声评价丹蛭降糖胶囊联合生活方式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面积的改变,并评价丹蛭降糖胶囊对肝脏及肾脏的安全作用。方法:应用安徽省中医院彩色超声多普勒仪,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选取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22例。在颈动脉部位,测量其斑块最大面积及颈动脉IMT取平均值。2组患者于干预前后检查相应生化指标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治疗组患者给予丹蛭降糖胶囊2粒/次,3次/d口服,共1年,并根据人体能量需求计算饮食量,同时鼓励患者1w内3-4次散步(不少于40min)和2次八段锦锻炼(30min)。干预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及评估,出现严重肝肾功能失调的情况时及时停药。结果:在药物治疗时间内患者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干预半年后明显减小(P〈0.05);干预1年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较用药前有明显差异(P〈0.01)。干预前后相关血脂及血糖情况均有所明显好转(P〈0.05或P〈0.01),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药物及饮食运动治疗,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情况,从而进一步达到稳定与消退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病理组织的影响。方法:取大鼠5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动物先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四周,一次性给糖尿病模型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造模成功后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丹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DJC高)、丹蛭降糖胶囊低剂量组(DTC低)、吡格列酮组、模型组。除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连续灌胃8周,测定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留取肾脏观察病理形态,称肾重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的病理形态改变,予丹蛭降糖胶囊后,受损的肾脏组织有明显的恢复。其降糖疗效是肯定的,模型组大鼠血糖较正常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P<0.01),而丹蛭高、低组大鼠的血糖与模型组大鼠血糖比较显著降低(P<0.01),疗效与吡格列酮组相近。其对尿微量白蛋白的控制是明确的,造模后,大鼠尿微量白蛋白漏出明显增多(P<0.01),灌胃后,丹蛭高、低组与模型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显著下降(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可有效逆转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理损伤,有降糖、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漏出,减轻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早期肾重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及相关炎症反应在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中的作用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其的影响。 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糖尿病组(DM组)、缬沙坦组(DM V组)。缬沙坦组每日灌胃给予缬沙坦(10mg/kg)共6周。应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S相关蛋白P-IRE1α、P-JNK及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及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IRE1α、JNK及MCP-1mRNA表达变化。同时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BUN、Scr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与Con组相比,DM组大鼠肾脏病理炎症细胞浸润加重,P-IRE1α、IRE1α、P-JNK、MCP-1蛋白表达上调,IRE1αmRNA、MCP-1mRNA表达水平上调;与DM组相比,DM V组肾脏病理炎症细胞浸润减轻,P-IRE1α、IRE1α、P-JNK、MCP-1蛋白表达下调,IRE1αmRNA、MCP-1mRNA表达水平下调。3组间JNK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 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脏中存在内质网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激活,缬沙坦可能部分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中的IRE1/JNK/MCP-1通路,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