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3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0%。髓母细胞瘤主要累及小脑蚓部,具有很强的脑脊液播散倾向,目前仍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其原发部位及脑脊液播散特点,使得鞘内注射成为特殊治疗手段,但是患儿却要长期忍受此种方式给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巨大影响,因而积极寻求既能靶向杀伤肿瘤细胞、毒副反应又小的新的辅助治疗手段更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3.
背景:脑深部电刺刺激在治疗运动障碍紊乱及神经心理疾病时,表现出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因此,本实验致力于探讨丘脑前核高频电刺激对记忆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n=8),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组(n=8),丘脑前核假刺激组(n=8)和丘脑前核刺激组(n=8)。水迷宫实验用于评估电刺激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数据统计。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定位航行试验第一天AD模型组与丘脑前核电刺激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57.25?20.15)s和(53.52?17.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三、四、五天AD模型组与丘脑前核电刺激组逃避潜伏期相比,丘脑前核电刺激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而假刺激组与AD模型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未见明显差异(P>0.05);空间搜索实验中丘脑前核电刺激组与AD模型组大鼠相比较,平台象限的穿越次数明显减少和留滞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假刺激组与AD模型组相比,平台象限的穿越次数和留滞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双侧丘脑前核高频电刺激可以作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5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抽搐,以上肢显著,站立不稳,伴头痛头晕,持续约2 min,无呕吐、无双眼上翻、无意识丧失、无大小便失禁.外院行头部CT检查发现左顶混杂密度影,诊断为“颅内自发出血”,予甘露醇静脉滴注、止血、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等治疗,1个月后症状无明显好转,仍有右侧肢体抽搐,每次持续约1 -2 min,复查CT示水肿较前加重.遂转我院并行MRI检查发现左顶病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颅颈交界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参数,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安全、准确地暴露手术靶区.方法 应用10%甲醛固定的汉族成人尸头标本10例20侧;漂白干颅骨及寰枢椎10例20侧.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并对解剖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和拍照.结果 寰枢段椎动脉在颅颈交界区形成比较恒定的五个生理弯曲,平均直径(4.3±0.5) mm,角度多变.寰椎后弓外侧半距(19.3±4.7)mm.结论 熟悉寰枢段椎动脉五个生理弯曲的定位方法,有助于提高颅颈交界区手术入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探讨AIP基因突变与垂体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Knosp分级标准筛选出侵袭性垂体瘤18例,非侵袭性垂体瘤16例.两组共34例垂体瘤标本分别行PCR和AIP基因6个外显子的DNA测序,根据测序比对结果,对两组样本中AIP基因的突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例侵袭性垂体瘤中有4例出现Exon4的突变,而16例非侵袭性垂体瘤中仅有1例出现突变,前者AIP基因突变率为22%,后者为6%.经卡方检验,两组样本中的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突变位点是Exon 4序列中一处C突变为T的突变位点.结论 侵袭性垂体瘤中AIP基因的突变率要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瘸,表示AIP基因的突变与垂体瘤的侵袭性之间存在相关性;Exon 4序列中有一处C突变为T的突变位点,表示样品中位于Exon 4该位点的基因型为CT杂合型;AIP基因有可能成为诊断并治疗侵袭性垂体瘤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53例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6例出血,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出血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本组853例病例中出血6例。鼻腔出血2例,鞍内出血2例,鞍上出血l例,远隔部位出血1例。经过相应处理,无死亡病例。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悉局部解剖和肿瘤特点,提高诊疗经验和手术技巧,是可以减少经蝶窦垂体腺瘤手术出血的发生。出现出血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判断出血来源,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当处置而加重损害。  相似文献   
8.
听神经瘤是起源于第八对脑神经前庭部分雪旺细胞的良性肿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8%~10%、桥小脑角肿瘤的80%,年发病率约1/10万,随着MRI的广泛应用,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发病平均年龄在46~58岁之间,很少发生在青少年,如果发生则往往与神经纤维瘤病Ⅱ型有关。患者常表现为渐进性高频听力下降、耳鸣、头晕和平衡障碍等。听神经瘤的治疗目的在于肿瘤控制和面神经功能保留,有可能的情况下保留听力。近年来,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已经作为一个崭新的观点被提出,提高听神经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成为治疗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分化松果体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中分化松果体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点和治疗方法。对1例患者行开颅活检术,5例患者行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肿瘤。5例患者进行r-刀治疗,4例患者放疗,4例患者化疗。结果全脑全脊髓播散转移患者4例,肿瘤全切1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活检1例,r-刀有效2例,放疗有效2例,化疗有效3例。结论中分化松果体细胞瘤易发生全脑全脊髓播散,治疗仍然需要多手段进行干预,肿瘤要争取全切除,术后应辅以放疗及化疗。  相似文献   
10.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行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412例,总结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防治措施.结果 术后出现并发症72例(17.5%),其中尿崩44例(10.7%),垂体功能低下17例(4.1%),脑脊液鼻漏7例(1.7%),视力减退4例(1.0%),外展神经麻痹6例(1.5%),鼻腔出血3例(0.7%),术中大出血2例(0.5%),脑梗死1例(0.3%),无死亡病例.结论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并发症多与手术操作相关,熟悉局部显微解剖及娴熟的手术技巧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