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目的:分析江苏省部分孕期妇女不同季节血清维生素D水平,了解其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江苏省8个地区不同医院的围产营养门诊采集18 478名健康孕妇的空腹血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量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和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的浓度。25(OH)D2和25(OH)D3总和为25-羟基维生素D[25(OH)D],以25(OH)D为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18 478名孕妇的血清25(OH)D浓度平均为(19.2±9.4) ng/mL,维生素D缺乏率[25(OH)D<20 ng/mL]为59.7%,严重缺乏率[25(OH)D<12 ng/mL]为24.9%,充足率[25(OH)D>30 ng/mL]为13.7%。2013、2014、2015年孕妇的平均血清25(OH)D浓度分别为(17.3±8.5)、(18.2±9.0)、(20.5±9.7) ng/mL,其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69.4%、63.6%、54.4%。不同年份孕妇25(OH)D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孕妇血清25(OH)D浓度平均分别为(19.2±9.5)、(19.6±9.0)、(18.4±8.7) ng/mL,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60.0%、57.9%、62.8%,不同地区间孕妇25(OH)D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血清25(OH)D浓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0.8,P<0.01)。孕妇维生素D的水平与检测血清25(OH)D浓度的季节有关,夏秋季高于春冬季,其血清25(OH)D浓度依次为 (22.7±9.2)、 (22.2±9.3)、 (15.3±7.3)、 (12.3±6.4) ng/mL。结论:孕妇维生素D缺乏率高,应加强对孕妇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及时指导维生素D缺乏的孕妇合理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和正常孕妇夏季和冬季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6~8月(夏季)和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冬季)就诊的孕妇各100例,其中每个季节GDM孕妇(GDM组)和正常孕妇(对照组)各50例.测定各组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 D]的水平.结果 夏季GDM组、夏季对照组、冬季GDM组、冬季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20.2 ±7.0) ng/ml、(24.1±8.6)ng/ml、(16.0±7.5)ng/ml和(19.7 ±5.8) ng/ml,均未达到维生素D的正常标准.冬季及夏季GDM组的25-(OH)D水平分别低于冬季及夏季对照组(P<0.05);两组夏季的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冬季(P<0.05).4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在84 ~ 96%,但4组维生素D正常、不足和缺乏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GDM孕妇维生素D缺乏比正常妊娠孕妇更为严重,冬季比夏季严重.冬季时孕妇尤其是GDM孕妇要更加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分析孕妇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产检的300例孕妇,在孕早期、中期、晚期分别检测25-(OH)D水平,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缺乏组和不缺乏组,比较2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的差别;根据孕晚期血清25-(OH)D水平,分析孕妇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   孕早期缺乏组、不缺乏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26.32%、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缺乏组、不缺乏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28.65%、9.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孕晚期缺乏组、不缺乏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27.47%、1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少、孕晚期在冬春季、未正规补充维生素D、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为孕妇血清25-(OH)D缺乏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孕妇血清25-(OH)D水平下降可能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孕早期合理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预防孕妇维生素D缺乏,有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中对炎症的影响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纳入了在承德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诊断为EOS 53例(EOS组),另有我院产科出生留院观察排除感染的4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25(OH)D的季节分布、平均水平,维生素D缺乏发生的比例、水平,血25(OH)D预测新生儿EOS的ROC曲线,再根据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15 ng/mL)、维生素D非缺乏组,比较两组间的炎性指标水平。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S组、对照组、所有纳入病例的维生素D不同季节总体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组25(OH)D平均水平(11.09±6.05) 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4.22±5.77) ng/mL(P<0.05);25(OH)D缺乏(≤15 ng/mL)在EOS组中有44例(83.01%),其维生素D平均水平(9.14±3.49) 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中26例(65.00%)的维生素D平均水平(10.57±2.28) ng/mL(P<0.05);由EOS组和对照组得出25(OH)D预测EOS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635(P=0.026),有统计学意义。早发型败血症组中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数百分比在维生素D缺乏组显著高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P<0.05)。结论: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与早发型败血症发生有关,血25(OH)D检测对早发型败血症有预测价值,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体内存在更高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无锡地区不同季节孕妇25-羟维生素D[25-(OH)D]营养状况,为临床医师指导孕妇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正常妊娠中期孕妇1550例,其中冬春季组840例,夏秋季组71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结果(1)840例冬春季组孕妇血清25-(OH)D水平为(32.75±10.11) nmol/L,710例夏秋季组孕妇血清25-(OH)D水平为(47.46±11.53)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P<0.01)。(2)冬春季组维生素D缺乏、不足和正常孕妇的构成比分别为26.55%(223/840)、59.28%(498/840)和14.17%(119/840),夏秋季组分别为3.66%(26/710)、55.63%(395/710)和40.70%(289/710)。冬春季组维生素D缺乏孕妇的比例显著高于夏秋季组(χ2=148.4,P<0.01)。结论无锡地区不同季节孕妇普遍存在25-(OH)D缺乏或不足,冬春季孕妇尤其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维生素D的浓度,分析缺乏维生素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3例手术患者,术前均常规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浓度,以25(OH)D≥32 ng/mL评定为患者血清维生素D的含量正常,25(OH)D≥20 ng/mL且﹤32 ng/mL为维生素D含量不足,﹤20 ng/mL为维生素D含量缺乏?结果:503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比率分别为71.4%和23.9%,女性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较男性患者高(P < 0.001);BMI增大(P=0.009)和吸烟(P﹤0.001)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更高;月份分析中,维生素D缺乏比例最低为9月份(44.8%),最高为1月份(90.6%);季度分析中,患者维生素D含量冬季最低,秋季最高(P=0.001);年龄?骨密度与维生素D的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女性(P < 0.001)?吸烟(P=0.005)?冬季(P=0.001)是维生素D缺乏的潜在危险因素?结论: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可能影响患者的手术预后,需要加强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前维生素D含量的筛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贵阳市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及与老年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9年6月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过维生素D检查的老年患者资料,共5913例,检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检测结果分为维生素D缺乏、不足、正常情况,按临床诊断分组,分为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5组,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贵阳市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及与老年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25-羟维生素D_3平均水平为20.797 ng/mL,其中25-羟维生素D_3缺乏(20 ng/mL)3137例,占53.03%;维生素D_3不足(20 ng/mLD_330 ng/mL)1722例,占29.13%;维生素D_3正常(30 ng/mL)1054例,占17.84%。健康正常对照组维生素D_3水平显著高于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和糖尿病组(P0.05),而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在血清25(OH)D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不同严重程度间的血清25(OH)D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情严重程度越高,血清25(OH)D水平越低,血清25(OH)D水平与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贵阳市老年人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性疾病明显相关,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王凯航  向菲 《重庆医学》2015,(17):2362-2364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维生素D水平,探讨维生素D与GDM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常规产检的妊娠24~28周单胎孕妇,GDM 30例,血糖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OGTT)、稳态模式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β)、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及一般临床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评价25(OH)D与血糖、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等指标相关性.结果 GDM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20.33±5.26)vs(23.74±7.24)ng/mL(P<0.05)];空腹血糖升高的妊娠妇女25(OH)D水平低于空腹血糖正常者[(17.88±6.96)vs(23.02±6.71) ng/mL(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与25(OH)D独立相关(β=-0.283,P<0.05),ISOGTT与25(OH)D独立相关(β=0.245,P<0.05).结论 GDM患者体内25(OH)D水平较对照组低,25(OH)D水平和空腹血糖相关,25(OH)D缺乏可能通过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影响糖代谢.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昆明地区妊娠期妇女和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群体水平,了解当地此类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同时探究维生素D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为补充维生素D提供合理性建议。  方法  采集正常孕妇婴幼儿血清25OHD检测结果和血糖水平等数据,通过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昆明地区妊娠期妇女与婴幼儿血清25OHD的 3a整体水平为(20.41±8.08)ng/mL、(29.14±8.89)ng/mL、(31.67±9.77)ng/mL。2018年至2020年血清25OHD缺乏比例由7.31%减少至0.09%,不足比例由66.7%减少至7.95%。孕妇血清25OHD与其血糖水平存在负相关性。  结论  昆明地区妊娠期妇女与婴幼儿血清25OHD整体水平逐年上升,各年龄段的血清25OHD水平呈现出婴幼儿略高,维生素D水平一定程度上对血糖水平存在影响,孕妇适当补维生素D,以食物和适当光照为主,维生素D制剂为辅,不仅有利于防治缺钙等相关疾病,而且有助于稳定妊娠期妇女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25-羟维生素D[25(OH)D]与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及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孕中晚期(13~40周)1090例孕妇和120例体检非妊娠健康妇女25(OH)D、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结果妊娠中晚期孕妇25(OH)D平均水平(11.23±5.82)ng/ml,其中25(OH)D水平缺乏、不足、正常分别为917例(84.13%)、152例(13.94%)和21例(1.93%)。冬春季孕妇25(OH)D水平(9.97±5.28)ng/ml低于夏秋季孕妇(12.24±5.77)ng/ml(P<0.05)。不同年龄组间孕妇血清25(OH)D、N-MID、β-CTX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25(OH)D水平与N-MID指标无相关(r=-0.017,P>0.05),与β-CTX指标呈负相关(r=-0.090,P<0.05),N-MID与β-CTX间呈正相关(r=0.586,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妇女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现象,冬春季更易出现25(OH)D缺乏,不同年龄段孕妇25(OH)D与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不同,25(OH)D水平与N-MID指标无相关,与β-CTX指标呈负相关,N-MID与β-CTX指标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蔡满红  吕明明  文娟  许鹏飞 《海南医学》2016,(21):3520-3524
目的:分析目前南京地区孕妇的维生素D状况,并评价其与产后出血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进行孕检的279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集受试孕妇外周血5 mL,低温离心分离,于-80°C冰箱保存,并同时收集其基本信息及后续分娩方式。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5(OH)D浓度,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25(OH)D水平与产后出血发生的关联程度。结果2794例孕妇中,1752例(62.7%)孕妇的血清25(OH)D<50 nmol/L,处于维生素缺乏状态;血清25(OH)D水平的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为43.80 nmol/L和35.60~58.40 nmol/L;不同年龄段的孕妇其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25岁的孕妇其血清25(OH)D水平低于25~32岁和>32岁的孕妇;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其血清25(OH)D水平高于无不良孕产史的孕妇(P<0.05);且不同季节检测的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夏秋季检测的25(OH)D水平相对较高[45.65 nmol/L (36.78~59.43 nmol/L)、45.50 nmol/L (36.88~61.43 nmol/L)],而春冬季相对较低[(40.40 nmol/L (33.65~54.80 nmol/L)、42.80 nmol/L (35.60~55.75 nmol/L)];在产后出血的孕妇中,高龄、高BMI、经产妇、不良孕产史、子宫肌瘤、疾病史和低维生素D可能为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关联分析及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血清25(OH)D水平处于50~75 nmol/L的孕妇,血清25(OH)D水平<50 nmol/L和>75 nmol/L的孕妇并未显著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维生素D缺乏(<50 nmol/L)在子宫肌瘤和无疾病史的孕妇中,可显著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OR=5.96和1.29;95%CI=1.98~17.92和1.01~1.63)。结论南京孕晚期妇女存在维生素D水平不足或缺乏状况,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未能显著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而低水平的血清25(OH)D在子宫肌瘤和无疾病史的孕妇中,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冠脉钙化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51例DN患者空腹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D3〕、1,25-二羟胆骨化醇〔1,25(OH)2D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浓度,根据25(OH)D3水平将DN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Vit-D-D)、不足组(Vit-D-I)及正常组(Vit-D-N),比较各组间矿物质代谢、脂代谢、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冠脉钙化等指标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IMT与25(OH)D3、1,25(OH)2D3、iPTH、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冠脉钙化与25(OH)D3、1,25(OH)2D3、iPTH、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N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为(28±18.1)ng/mL,四分位数间距16.92~35.45ng/mL,Vit-D-I组71例,占47.01%,Vit-D-D组28例,占18.54%。血清1,25(OH)2D3水平为(28.93±33.13)pg/mL,四分位数间距10.36~31.08pg/mL,Vit-D-I者117例,占77.5%。与Vit-D-N组相比,Vit-D-D组的体质量指数(BMI)、24h尿蛋白、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MT与年龄、性别、血磷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钙化与血清1,25(OH)2D3负相关。结论 DN患者中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发生率高,维生素D缺乏者具有较高的尿蛋白、CHO和LDL,冠脉钙化与血清1,25(OH)2D3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营养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中晚期孕妇143例行问卷调查了解生活习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OH)D ,根据血清25(OH)D水平将受试者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n=32)、欠当组(n=49)、不足组(n=51)及缺乏组(n=11)。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跟踪随访。结果(1)妊娠中晚期孕妇血清25(O H )D平均值为(22.49±9.51)ng/m L。(2)流产率在充足组、欠当组、不足组、缺乏组分别为3.1%(1/32)、2.0%(1/49)、11.8%(6/51)、36.4%(4/11),胎儿窘迫发生率3.1%(1/32)、8.2%(4/49)、11.8%(6/51)、36.4%(4/11)。维生素D缺乏组流产、胎儿窘迫发生率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为0(0/32)、4.1%(2/49)、13.7%(7/51)、27.3%(3/11),维生素D缺乏组、不足组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各组孕妇妊娠周期为(39.48±1.44)、(39.00±1.70)、(38.09±2.01)、(37.29±0.49)周,维生素D不足组、缺乏组孕周较充足组、欠当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维生素D缺乏可增加流产、胎儿窘迫、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并显著缩短妊娠周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妊娠期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7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妊娠期HT患者102例作为HT组,考虑到日照因素的影响,依据HT组患者的入组月份匹配未患HT的妊娠妇女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及甲状腺相关指标、25(OH)D水平。分析妊娠期HT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态与年龄、孕周甲状腺相关指标的关系及25(OH)D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HT组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T组中维生素D缺乏患者FT4水平低于维生素D不足患者,TSH、TPOAb水平高于维生素D不足患者(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HT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态与FT4水平呈正相关(rs=0.24,P<0.05),与TSH、TPOAb水平呈负相关(rs值分别为-0.21、-0.2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4(t=2.002,P=0.042)、TPOAb(t=-2.981,P=0.004)水平是妊娠期HT患者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妊娠期HT患者25(OH)D水平明显降低,且与FT4、TPOAb水平密切相关,提示维生素D可能参与了妊娠期妇女HT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连地区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缺乏率,阐明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CKD患者营养状况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84例肾内科病房确诊为CKD并自愿参加调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肾功能状态进行分期,分为早期(CKD1-2期)组(n=115)、中晚期(CKD3~5期)组(n=131)和透析组(n=38),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和维生素D缺乏率。根据K/DOQI指南,按照血清25(OH) D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n=196)、维生素D不足组(n=76)和维生素D充足组(n=12),比较各组患者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血肌酐(Cr)、尿素氮(BUN)和尿蛋白(U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进行血清25(OH) D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分析指标包括RBC、Hb、Hct、MCV、Cr、PA、Alb和Up;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血清25(OH) D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纳入分析的指标包括Hb、MCV、PA、Alb、Cr和Up。结果:早期组、中晚期组和透析组患者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77.4%、66.4%和52.6%;早期组患者血清25(OH) D水平明显低于中晚期组和透析组(P<0.05);早期组患者维生素D缺乏率明显高于透析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患者RBC计数、Hb水平和Hct明显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不足组患者血Cr水平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患者Alb和TP水平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患者Up水平明显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法,血清25(OH) D水平与患者RBC计数、Hb水平、Hct、MCV、Cr、PA、Alb和T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199,P=0.01;r=0.232,P<0.01;r=0.232,P<0.01;r=0.131,P=0.028;r=0.147,P=0.013;r=0.277,P<0.01;r=0.696,P<0.01;r=0.677,P<0.01),与U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03,P<0.01)。以25(OH) D为因变量,以RBC计数、Hb水平、Hct、MCV、PA、Alb、TP、Cr和Up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由于Hb与Hct和RBC计数呈正相关关系(r=0.974,P<0.01;r=0.943,P<0.01),Alb与TP呈正相关关系(r=0.874,P<0.01),为避免共线性,最后选择Hb、MCV、PA、Alb、Cr和Up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lb和Up是25(OH) 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大连地区CKD患者维生素D缺乏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在早期CKD患者中尤为明显。过低的血清25(OH) D水平与CKD患者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尿蛋白丢失有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探讨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儿科诊治的9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健康儿童9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25(OH)D及骨密度水平;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维生素D充足两组,比较其骨密度情况.结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28.05±13.37)ng/mL,骨密度正常率为5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24±16.65)ng/mL和8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其骨密度正常的比例为43.08%,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及骨密度降低,且其骨密度降低与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长沙市岳麓区3~5岁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Vit D)不足与缺乏的现状,了解3~5岁学龄前儿童超 重及肥胖与Vit D不足与缺乏的关联强度。方法:2015年10至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岳麓区3个街道16所幼 儿园的2 872名3~5岁儿童,进行体格及生化检查,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其体重指数和Vit D缺乏情况,分 别计算正常体型、超重及肥胖儿童的Vit D不足[血清总25(OH)D 20~<30 ng/mL]率和缺乏[血清总25(OH)D<20 ng/mL]率。利 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超重及肥胖与Vit D不足和缺乏的关联。结果:长沙3~5岁儿童Vit D不足率和缺乏率分别 为39.6%(95% CI:37.8%~41.4%)和19.5%(95% CI:18.1%~21.0%);5岁儿童较4岁及以下儿童的Vit D不足率高(P<0.05); 补充过Vit D制剂、课外活动量>5 h/周者的Vit D不足率和缺乏率较其他人群低(P<0.05);牛奶饮用量越多,Vit D不足 率和缺乏率越低(P<0.05); 3~5岁儿童超重及肥胖总患病率为19.3%(95% CI:17.8%~20.7%)。不同体型儿童Vit D不足 率和缺乏率不完全相同;超重、肥胖儿童的Vit D不足率和缺乏率高于正常体型组(P<0.017),分别为48.6%(95% CI: 44.4%~52.9%)和24.6%(95% CI:21.1%~28.4%);在调整混杂因素的情况下,儿童超重或肥胖仍是Vit D不足和缺乏的危 险因素[与Vit D不足的ORadj=1.37(95% CI: 1.26~1.93);与Vit D缺乏的ORadj=1.40(95% CI:1.32~2.01)]。结论:长沙岳麓 区3~5岁超重及肥胖儿童的Vit D不足率和缺乏率高于正常体型儿童,超重及肥胖儿童是Vit D缺乏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