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慢性胃炎多因饮食内伤、情志不遂导致。在临床中常循浊毒、湿阻、热郁、气滞、血瘀、阴伤的发展规律。在治疗上强调"化浊解毒"。  相似文献   

2.
研究系统整理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浊毒病症与用药相关文献,以期指导临床相关浊毒疾病辨证施治。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浊毒致病广泛,多集中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慢性胃炎。浊毒证舌脉以舌红或暗红,苔黄腻甚或垢腻,脉滑数或弦滑为主。治疗浊毒用药多样、灵活:通利二便、发汗给浊毒以出路;蠲除痰湿、瘀血以截断浊毒生成,清热解毒化浊以解浊毒胶着之势。研究可为临床浊毒辨证施治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癌毒病机理论是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学说的基础上创建的癌毒病机辨治体系,其以癌毒为中心,阐述了肿瘤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为肿瘤的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指导。癌毒病机理论认为,卵巢癌的病位在胞宫、冲任,与肝、肾密切相关。其主要病理因素为虚、瘀、湿、毒,其中,以瘀为主,而夹毒。其核心病机为肝肾两虚,湿浊瘀毒。病机演变过程始于肝肾两虚,继而精、气、血亏虚,脉道失养,因虚致瘀,阻滞气机,津液失布,湿浊内生,湿瘀互结,癌毒内生,癌毒损正,又加重肝肾两虚。临床治疗上,当以抗癌解毒为核心,祛瘀消癥为关键,利湿化浊为要点,培补肝肾为根本。以癌毒病机理论为依据,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卵巢癌的病理因素、核心病机、病机演变规律及治则治法,以期为卵巢癌的辨证论治提供新思路,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擅治多种疑难杂病,对肝胆病颇有研究,其中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李教授依据"伏邪"理论,提出浊毒化瘀入络是乙型肝炎的核心病机,认为"浊毒内伏"是乙型肝炎发病的始动因子,依病情发展和转归分为浊毒中阻期、浊毒入络期、及浊毒伤阴期。在治疗方面以化浊解毒贯穿治疗全过程,根据乙肝病毒感染初、中、末期加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滋养肝肾治疗法则,确立了化浊解毒,疏肝理气、化浊解毒,活血通络、化浊解毒、滋养肝肾三大基本法则,优化筛选并制定出的基本方药,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消渴病痹证的重要病因病机虚、瘀、浊、毒。[方法]结合《黄帝内经》中关于消瘅和痹证的条文与《金匮要略》中的相关理论,探讨虚、瘀、浊、毒在消渴痹证发病中的相互作用。同时,以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临床医案进一步说明祛浊化毒、扶正补虚、活血化瘀之法在消渴病合并痹证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虚、瘀、浊、毒能很好地体现消渴痹证的病机,虚、瘀、浊、毒在消渴病痹证衍化过程中是联动的整体,桂枝芍药知母汤论治消渴痹证符合虚、瘀、浊、毒的的病机。[结论]消渴痹证的病机为虚瘀浊毒,全面认识四者在消渴痹证发病中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病机的启变要素--浊毒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探讨浊毒的病理特性及其对糖尿病病机变化的影响。认为血浊内蕴进而酿致毒性是形成糖尿病的病理基础.而浊毒又是糖尿病多种变证的核心所在。并从发病机理、临床指征、治疗实践等方面论证了浊毒在糖尿病病机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浊毒贯穿于糖尿病病机发展的全过程,其中血浊内淤为疾病的启始之因。而浊毒损害则是糖尿病病机转变之要素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肛窦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中医学认为该病属"脏毒"范畴,然而,"脏毒"理论无法完全解释肛窦炎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在临证中发现,国医大师、河北省中医院李佃贵教授所提出的"浊毒"学说,既借鉴了"脏毒"的部分理论,又结合临床实践,予以创新和发展。运用"浊毒"理论,能较好的解释肛窦炎的发生和发展,而基于此理论确立的治法方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该文从"浊毒"的概念与特点、"浊毒"致肛窦炎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角度,论述"浊毒"与肛窦炎的关系,同时总结归纳出利湿化浊、清热解毒、调气和血的治疗大法,对加深"浊毒"与肛窦炎的认识、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清化浊毒方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难治性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清化浊毒方联合PPI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Hp根除率(停药1月后检测)、治疗前后的各中医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Hp根除率为43.8%,治疗组为5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的饱胀、嗳气、纳呆、恶心和嘈杂症状积分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4%,治疗组为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化浊毒方联合PPI治疗难治性Hp感染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为治疗难治性Hp感染慢性胃炎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从"浊毒"论治环境污染相关疾病的理论思想。浊为阴邪,具有阻碍气血、耗伤正气、浊重化毒的病机特点;治疗时首先当截断浊毒生长之源,其次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化痰活血导浊之品,以促进气机的通畅,利于浊毒排出。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大、中动脉,这些解剖学结构与中医学中的"脉"具有交叉性;而动脉壁内皮损伤及脂质的沉积则与中医学的浊、痰、瘀、毒密切相关。从中医理论角度而言,动脉粥样硬化是在浊、痰、瘀、毒病理因素作用下导致的血液、脉道及相互之间相互关系失调而发生的一种病理变化。其中,浊邪蕴积是上述病理变化过程的始动因素。文章中论述浊阴浊气的生理学含义、浊邪浊病的病理学意义,进而探讨浊邪与痰、瘀、毒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病机学演化规律,最后诠释浊痰瘀毒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中医学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面,探讨浊毒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关键地位,以及解毒化浊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干预癌前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多因脾胃虚弱,加之饮食损伤、外邪犯胃、情志不畅、劳倦过度等导致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失和.病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胃虚弱、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寒、热、滞、湿、浊毒、痰、瘀、痈多见.中医药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力,保护胃黏膜,阻止病情发展.名老中医分别从"阴"伏邪"毒"气机"瘀"痈"等辨证论治,为中医辨治萎缩性胃炎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elicobacter pylori-associated gastritis,HPAG)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根除HP是根治慢性胃炎的关键,目前推荐PPI三联疗法(PPI加两种抗生素)作为根治HP的首选疗法,但西药毒副作用、耐药性、肠道菌群紊乱、复发率升高等又成为临床治疗矛盾。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证经验,提出重视化浊解毒,活用健脾和胃,理气活血;据浊毒轻重分层用药;辨证选药;结合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用药的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舌象证型关系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控制幽门螺杆菌是治疗慢性胃炎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中医舌象,证型两个方面探讨了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表现,舌淡白、淡紫、苔厚赋浊滑及脾气虚证,湿热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密切,提示正气虚、湿浊痰饮内停、湿热内是幽门螺杆菌染和生存的条件,为用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清热利湿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康良石教授对乙肝肝硬化腹水见解独到,认为乙肝病毒属湿热疫毒,因疫致郁,因郁致病;肝病日久成"虚实夹杂""虚滞相兼"之演变;当累及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道壅塞或(及)隧道不通,则水湿、瘀血、热毒诸邪内阻,清浊相混裹于腹中而成臌胀及诸变症。临床分肝脾气虚、气滞湿阻,肝肾阴虚、瘀浊并阻,肝脾肾虚、热浊停聚三个证型辨证施治,并对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等并发症辨证施治,疗效显著。康老还坚持衷中用西原则,倡用抗病毒西药等治疗。  相似文献   

16.
魏品康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品康教授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认为慢性胃炎的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肝气犯胃,邪毒内蕴,痰毒内结,故分别予建运中焦、温胃祛邪,疏肝理气、和胃祛邪,清热解毒、降胃祛邪,托毒排脓、化痰祛邪治疗。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如果控制不及时,可进一步演变为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姚乃礼教授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基本病机概括为“肝郁脾虚,络阻毒损”,主张通过“疏肝健脾化瘀解毒通络法”治疗,临床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表现复杂、变化多端、病程缠绵、迁延反复。对于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现代医学仍然缺乏有效的逆转性治疗方法,中医药对慢性胃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日益受到重视。该文就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清泻浊毒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别嘌呤醇组、双花公英组、土茯苓熟大黄组及清泻浊毒方组,采用氧嗪酸钾盐腹腔注射造成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各组药物对大鼠尿量和尿酸水平的影响。结果药物组中,24h总尿量以土茯苓熟大黄组最多,与空白组、苯溴马隆组及别嘌呤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为清泻浊毒方组;土茯苓熟大黄组和苯溴马隆组的尿酸浓度升高明显,与其余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土茯苓熟大黄组的尿酸浓度明显高于苯溴马隆组(P〈0.01);24h尿酸总量以土茯苓熟大黄组最高,清泻浊毒方组与苯溴马隆组极为接近。结论清泻浊毒方能够增加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的排泄,其作用途径主要是通过土茯苓熟大黄配伍,利尿、促进尿酸的排泄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从病因病机、中医证型分析、治疗等论述慢性萎缩性胃炎。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为外邪犯胃、内伤饮食、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痰瘀内阻。把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概括为脾胃气虚是本病之根本,气滞血瘀胃热乃病理关键,把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五型,深入浅出的探讨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