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和生物医学数据库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究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呼吸障碍相关基因靶点,筛选潜在有效的化学药和中药。方法 使用GenCLiP 3网站获取COVID-19和其主要症状咳嗽、发热、呼吸障碍共4个关键词的共有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中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和通路富集分析,再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共有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获得核心基因,运用DGIdb数据库、SymMap数据库针对核心基因进行中西医治疗药物预测。结果 获得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共有基因靶点28个,其中有IL2、IL1B、CCL2等核心基因16个,使用DGIdb数据库筛选获得与16个关键靶点相互作用的化学药包括沙利度胺、来氟米特、环孢素等28种,中药包括虎杖、黄芪、芦荟等70味。结论 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的病理机制可能和CD4、KNG1、VEGFA等28个共有基因相关,可能通过介导TNF、IL-17等信号通路参与COVID-19病理过程。潜在有效药物可能通过作用相关靶点通路起到治疗COVID-19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查阅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对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施治、中医名家经验、专方专药、中医外治等主要治疗方法和现存问题作一综述。中医辨证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综合调控,发挥增强免疫、抗氧化、抑制促炎症因子释放等作用,在增效减毒、缓解临床症状、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延缓病情进展等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瞑眩反应是疾病趋愈的一种祛邪反应,古今医家对其发生机制的观点不一。文章收集、整理瞑眩反应相关文献,总结古、今对瞑眩反应成因的看法,介绍吕文良教授从引阳入阴论瞑眩的经验,以期为临床对其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吕文良教授认为久病之体,宿邪内伏,湿热痰瘀交阻而脏腑经络不通,致卫阳独行于外,不得入阴,机体阴阳失交,而瞑眩反应是机体借助药物作用,引阳入阴,使阴阳复交、正气渐盛,疾病自去而成的一种佳兆。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痢疾"范畴。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受寒、湿、热等病理因素的影响,治疗应立足整体,详察病机,按照补虚泻实的原则,以清、和、补等法,通过中药复方、单药、中药灌肠等不同形式的中医药疗法,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综合作用于患者。其中,中药复方以清热利湿、疏肝理脾、平调寒热、健脾益气、温补脾肾等五类为主;单药有效成分包括生物碱类、多酚类、多糖类、环烯醚萜类等;中药直肠给药充分发挥药物局部抗炎作用,使药力直达病所。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在促进肠道黏膜恢复、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方面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终末期肝病是指各种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以黄疸、脾大、腹水、肝性脑病等临床表现为主。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地中海贫血是归属于溶血性贫血。既往报道同时患有上述两种贫血的患者较少,且本例患者的黄疸、贫血与临床单一疾病的特征不符,为少见病例。  相似文献   
6.
选取姚乃礼教授采用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的有效病案,采用频次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结合专家访谈的方式探讨姚乃礼教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经验与用药规律。共纳入姚乃礼教授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处方88首,用药131味,总用药频次为1 280次。姚乃礼教授治疗Hp相关性胃炎常用的药物为甘草、茯苓、黄连、莪术、浙贝母,其次为法半夏、太子参、炒白术、醋鸡内金等;寒温并用,所用药物以甘、苦、辛味药物为主;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为治则;治疗思路以“固护中焦,预防为要”“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整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文献资料,围绕该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各家经验、中医药治疗优势等方面做此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辨证论治是中医取得疗效的基础,然而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虽然相关学会制定了相应的诊断与治疗标准,但是在具体的诊疗实践中执行者不多。通过的对近年来有关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认为中医证候研究应该在临床流行病学的指导下,进行多中心、大样本、规范化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以此为依据探索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的判定标准和"证"的实质研究。  相似文献   
9.
外感发热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丹  吕文良 《吉林中医药》2012,32(1):104-107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的一类外感病证.祖国医学对外感发热认识由来已久,近年来中医治疗涉及八纲、病因、卫气营血、三焦合脏腑、六经合三焦合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以及经方随证加减、医家经验总结、中成药临床观察、自拟方、针灸刮痧等多方面治疗,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然而目前尚无规范的中医辨证体系和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这将不利于临床的应用和观察,应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黄帝内经》的问世为标志,至《难经》成书,并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恒动观、辩证观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