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65~80岁)20例,非老年组(18~55岁)20例。待麻醉平面、效果和血液动力学平稳后,予以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设定镇静水平为警觉/镇静(OAA/S)评分3分,观察镇静前与OAA/S评分3分时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变化、靶控浓度、丙泊酚的累积量和需要的时间。结果: 在OAA/S评分3分时,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与镇静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的靶控浓度、累积量和需要的时间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0.001)。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的老年患者时应注意靶控浓度、丙泊酚的累积量和时间,只要将OAA/S评分控制在3分,就能较好的应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2.
老年原发性肝癌临床特点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病理类型、年龄、性别、肝病背景及AFP等因素与老年原发性肝癌发生的相关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7月住院1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老年组60例,非老年组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理特点、AFP情况及术前肝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合并症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肝硬化体征老年组则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肝癌病人多以结节型多见,而非老年组则以弥漫型多见。老年组以Edmondson Ⅰ-Ⅱ级多见,而非老年组则以Ⅲ-Ⅳ居多;老年组患者术前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患者(P〈o05);AFP比较,非老年组肝癌术前AFP(+)率及定量≥400ng/ml的患者明显高于老年组。结论老年原发性肝癌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等各方面都差异于一般人群,AFP对诊断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行肝癌根治术的老年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14年1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行肝癌根治术的患者324例,其中277例患者年龄<70岁为非老年组;47例患者年龄≥70岁为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术后短期疗效(包括术后并发症、术后病死率)、长期预后(包括复发、死亡、5年无瘤生存率、5年总体生存率)。结果 非老年组和老年组患者性别、病程、Child-Pugh A级、甲胎蛋白>400 μg/L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肝硬化发生率高于老年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广泛肝切除术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复发率、肿瘤复发部位、复发治疗措施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年无瘤生存率及5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37,P=0.333;χ2=0.602,P=0.438)。结论 老年肝癌患者行肝癌根治术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严重程度及长期预后与非老年肝癌患者类似,肝癌根治术可提高老年肝癌患者的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4.
张瑛华 《广东医学》1998,19(7):531-532
探讨老年原发肝癌临床特点及各科治疗远期疗效。方法:对53例老年患者与47例非老年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老年组中明例接受介入治疗,8例手术治疗,另刀例未接受任何治疗,非老年组中36例接受介入治疗,9例手术治疗。结果:老年组患者与非老年组患者的肿瘤类型、大小、临床分期及肝功能均相近。老年组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者明显高于非老年组,且合并症多;3年随访存活率为22.6%,非老年组为19.1%,两组比较P>0.05;老年组手术治疗3年存活率为62.5%,高于非手术组的15.6%(P<0.05),与非老年组手术治疗3年存活率(66.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原发肝癌不典型居多;只要病人许可,仍以手术切除首选,对不能手术老年患者可选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人下腹部手术中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全静脉麻醉方法的应用.方法采取我院64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按年龄分非老年组和老年组各32例,起始分别应用瑞芬太尼靶浓度为4 ng/ml、2.5 ng/ml,同样丙泊酚浓度2.0μg/ml,观察并记录特定时间点应用的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浓度以及患者血压、心率情况,评估所有患者的苏醒时间.结果老年组患者丙泊酚诱导浓度、维持浓度,瑞芬太尼的维持浓度均较非老年组明显减低;老年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较非老年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明显下降,行插管后回升,手术过程中保持稳定;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收缩压、心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老年患者进行下腹部手术时,能通过调整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的靶浓度到适宜水平,使得老年患者维持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并且保持与中青年相近的麻醉深度,但是不足之处是老年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时间将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不同年龄段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状态.方法 选取于2008年1月1日~2010年7月31日间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年龄≤45岁、46 ~ 64岁、≥65岁将患者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复发、转移及生存率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总共入组336例,失访31例,随访时间为24 ~ 55个月.3组在性别、病灶数目、病灶大小、最大直径、基础肝病类型、病理分化程度、Child-pugh分级、失访率等方面无差异,治疗后住院天数、主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面亦无显著差异(P>0.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的总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57.1% (32/56)、64.5% (118/183)、65.2%(43/66);总的病死率分别为25.0%(14/56)、30.1% (55/183)、28.8% (19/6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3组的无病生存及总生存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适合各年龄段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于高龄、一般状况不能耐受手术和肝脏代偿功能不佳的患者,微波消融治疗相对安全,但需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肝癌微波消融(MWA)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5例肝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仪行微波治疗,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依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所有患者的治疗均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结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在超声实时动态监视下,以其损伤小、痛苦少、简单、安全,广泛的应用于肝癌的非手术治疗,并通过良好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肝癌微波治疗的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及提高了生活质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老年伴HBV感染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的7年间经手术治疗或病理诊断的伴HBV感染肝癌315例,其中非老年组(<60岁组)213例,占67.6%,年龄17岁-59岁,平均40.5岁,与老年组(≥60岁)102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非老年伴HBV感染肝癌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主要通过综合检查(57.7%)进行诊断,治疗方法以联合治疗(62.9%)为主,分别高于老年组(34.3%和21.5%);结论:非老年伴HBV感染肝癌患者宜综合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采取联合治疗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艳红 《中外医疗》2011,30(24):155-15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是否存在积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3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例)患者进行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及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5例)仅进行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测定护理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精神状况及副作用的程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可起到止痛、缓解精神紧张,减轻恶心、呕吐的作用,而对照组干预后精神紧张、血压偏高、副作用加重。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存在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苏瑛  杨海利 《求医问药》2014,(20):147-148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对接受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CT)的肝癌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佐辛组(60例)和芬太尼组(60例),应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为地佐辛组患者进行麻醉,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为芬太尼组患者进行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各时点(麻醉前、麻醉后、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0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地佐辛组患者各时点(麻醉前、麻醉后、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0min)MAP、HR、Sp O2等指标的波动均小于芬太尼组患者,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地佐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芬太尼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地佐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对接受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镇静镇痛的效果令人满意,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和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老年眼内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年龄〉60岁的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术前缓慢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同时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调整效应室靶控浓度,使镇静评分达3级;对照组不作处理。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SBP、DBP、HR、SPO2、BIS、心电图ST段、镇静程度的变化及恶心呕吐、舌后坠的发生率,评价球后神经阻滞时VAS、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SBP、DBP、HR、心电图ST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舌后坠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观察组用药后BIS明显下降、镇静程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球后神经阻滞后BIS值与基础值比较明显下降、镇静程度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托咪酯和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老年眼内手术,可降低神经阻滞时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结合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选择5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或门静脉左右分支癌栓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微波消融结合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行微波治疗。治疗后定期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及肝癌血清学指标癌胚抗原(AFP)、门静脉癌栓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随访患者生存率。结果观察组0.5、1、2、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癌栓缩小率、AF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5、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疗效明显并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靶控输注咪达唑仑对硬膜外麻醉寒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咪达唑仑对硬膜外麻醉寒战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发生寒战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寒战出现后2min内,A组TCI咪达唑仑,B组静脉注射芬氟合剂。监测2组患者术前和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警觉/镇静(OAA/S)观察评分法监测镇静程度,评价治疗寒战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总体处于平稳状态,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患者MAP、HR的监测值在给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监测值给药后1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寒战有效率明显大于B组(P<0.01)。2组给药后各时间点镇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A组OAA/S评分维持在2~3分,B组OAA/S评分在5min和10min时维持在3~4分,随着时间的延长,镇静程度减弱。结论:TCI咪达唑仑减轻硬膜外麻醉寒战安全、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腰麻复合喷他佐辛镇静对行下腹部以下手术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对其氧合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65周岁以上行下腹部以下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及罗哌卡因复合喷他佐辛组(RP组),2组均以0.5%盐酸罗哌卡因2.5 ml行L2~3间隙单次腰麻,转平卧位后RP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0.5 mg/kg.比较2组患者各时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氧分压(PO2)变化,评估2组患者镇静程度及麻醉满意度.结果 与T1时段相比,T2时段R组患者SpO2、PO2下降幅度轻微,RP组下降幅度明显(P〈0.05),T3时段2组患者SpO2、PO2均明显上升并维持于较高水平(P〈0.05).与R组比较,RP组患者的镇静程度、麻醉满意度高(P〈0.05).结论 喷他佐辛0.5 mg/kg结合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可较安全地用于老年患者腰麻后的辅助镇静,镇静程度、术者及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腰丛-腰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在北京航天总医院行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共62例(A组29例,男20例,女9例;B组33例,男21例,女12例),A组(研究组)应用腰丛-腰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4~6 mg/(kg·h)]+芬太尼[0.0015~0.0020 mg/(kg·h)]静脉镇静,B组(对照组)应用单次蛛网膜下腔麻醉复合丙泊酚[4~6 mg/(kg·h)]+芬太尼[0.0015~0.0020 mg/(kg·h)]静脉镇静;两组均用盐酸托烷司琼5 mg+盐酸丁丙诺菲(0.015~0.020 mg/kg)复合液静脉术后镇痛,镇痛泵为驼人医疗器械集团生产的100 mL自控泵。比较两组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结果 A组和B组进行以下指标比较: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静脉镇静药物用量研究组为(42.80±8.27)mL,对照组为(20.23±1.5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追加的次数研究组为(6.00±1.54)次,对照组为(12.80±3.8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腰丛-腰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可靠、安全,术后镇痛效果比单次蛛网膜下腔麻醉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拟行下腹部、盆腔手术患者ASAI-II级,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0.894%罗哌卡因组(A组。n=80),0.894%罗哌卡因+10μg舒芬太尼组(B组,n=80),0.75%罗哌卡因+25μg舒芬太尼组(c组,n=80),并进行感觉阻滞评定,Bromage评分(modified bromagescore,MBS)及镇静程度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与单纯罗哌卡因组相比,复合舒芬太尼的罗哌卡因组,在麻醉后,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及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均缩短,麻醉维持时间延长,最高平面升高,明显改善术中麻醉效果,提高患者在手术麻醉过程中的舒适性。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增强手术患者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应,且无明显的副作用,从而为临床上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复合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瑞芬太尼微量泵输注在眼科局麻手术镇静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用于眼科局麻手术镇静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眼科局麻手术患者80例,ASA I或级,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067μg.kg-1.min-1,对照组不用。分别于静脉给药前、手术开始后15min、30min和手术结束时进行镇静评分和疼痛评分。记录舒芬太尼追加剂量,观察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后15min、30min、手术结束时镇静评分、疼痛评分显著高于静脉给药前(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后30min、手术结束时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时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芬太尼追加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躁动呻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微量泵输注用于眼科局麻手术镇静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与安全性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椎管内麻醉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舒芬太尼组(S组)、地佐辛与舒芬太尼组(DS组),每组20例.记录3组术后各时点VAS、Ramsay镇静评分及48 h内不良反应.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各点对患者行MMSE评分.结果 术后6、12、24及48 h时DS组患者VAS评分低于D组和S组(P<0.05);术后3、6、12及24 h时D组与DS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S组(P<0.05);3组患者术后6、12、24 h时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S组不良反应少于D组和S组(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同时不增加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卧位改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进行了全麻手术的38例耳鼻喉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1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体位,改良组在全麻结束后用改良卧位,记录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改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10 min、2 h血氧饱和度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评分和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卧位改良能帮助患者伤口积血渗出,保持呼吸畅通,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放松患者心情,提高患者配合程度,有助于其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何加宁  姜太功  梁宏 《西部医学》2010,22(8):1401-1403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麻醉效果。方法 80例择期全髋置换术病人,按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A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静吸复合全麻,B组(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观察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手术1h、气管拔管时的BP、HR以及麻醉药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A组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结果 B组整个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用量B组明显少于A组(P〈0.05),拔管及完全清醒时间B组较A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期短,术后镇痛完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