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目的 探究地塞米松(DEX)联合姜黄素(CUR)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的抗炎作用。方法 应用Griess比色法考察DEX与CUR单用及合用抑制一氧化氮(NO)分泌的作用,应用Chou-Talalay联合指数法判断DEX与CUR之间的相互作用,筛选两药协同抗炎比例,应用罗丹明-123(Rh-123)外排实验明确在协同配伍摩尔比例下CUR对DEX多药耐药(MDR)的逆转作用;应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DEX、CUR共载纳米粒(DEX/CUR-NPs),将DEX与CUR按照协同配伍比例进行投药,考察其药剂学性质及体外抗炎活性。结果 当DEX与CUR配伍摩尔比例为1∶5时,各剂量下的协同指数(CI)值均<1,表现为协同抗炎作用,且在该比例下CUR能够逆转DEX的MDR现象;将DEX与CUR按配伍摩尔比例为1∶5进行投药,所得DEX/CUR-NPs的粒径为(145.5±2.1)nm,Zeta电位为(-20.54±0.98)mV,DEX包封率为(78.9±5.6)%,CUR包封率为(96.4±2.4)%,DEX/CUR-NPs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体外协同抗炎活性及逆转DEX的MDR的作用。结论 DEX与CUR在1∶5配伍摩尔比例下可以发挥良好的协同抗炎作用,是一种有潜力的抗炎候选组合药物。  相似文献   

2.
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对MCF-7/Dox作用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阿霉素(Doxorubicin,DOX)脂质体,并考察其对耐阿霉素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rDOX)的作用.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脂质体;采用MTT法考察DOX脂质体对MCF-7/DOX的细胞毒性和逆转多药耐药(Muhydrug resistance,MDR)的效果.结果:阿霉素的平均包封率为90.77%.脂质体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DOX脂质体的IC50比游离DOX小4倍;DOX脂质体对MCF-7/DOX的逆转倍数是游离DOX的4倍.结论:硫酸铵梯度法适用于制备DOX脂质体,其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性作用及一定的逆转MCF-7/DOXMDR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姜黄素脂质体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对姜黄素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选出包封率较好的制备方法.方法 采用薄膜法、逆相蒸发法、乙醇注入法、熔融法、乙醚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 薄膜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的包封率,最高达到(73.25±0.36)%.结论 薄膜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R_8多肽修饰表阿霉素与双氢青蒿素脂质体的处方,并建立脂质体中表阿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薄膜分散法-硫酸铵梯度法制备R_8多肽修饰表阿霉素与双氢青蒿素脂质体,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卵磷脂/胆固醇(EPC/Chol)质量比、超声功率、卵磷脂/表阿霉素(EPC/EPI)质量比进行优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表阿霉素的含量。结果:优选后卵磷脂/胆固醇(EPC/Chol)质量比为4∶1,超声功率为300 W,卵磷脂/表阿霉素(EPC/EPI)质量比为25∶1,所得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94.5%±0.51%)(n=3);脂质体中表阿霉素的平均含量为(150.01±1.26)μg/mL(n=3)。结论:优化所得处方稳定,适用于制备R_8多肽修饰表阿霉素与双氢青蒿素脂质体;建立的HPLC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可用于测定脂质体中表阿霉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RP-HPLC方法,测定麦胚凝集素修饰脂质体中胰岛素的含量和包封率。方法:利用逆相蒸发-超声法制备麦胚凝集素修饰胰岛素脂质体,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中胰岛素含量和包封率。利用Phenomenex-C_(18)柱(250mm×4.6mm,5μm),乙腈-0.01%三氟乙酸(300:700)为流动相,测定波长为210nm,建立了HPLC测定胰岛素含量的方法。结果:HPLC测定方法线性范围5~1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普通胰岛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为(30.30±2.77)%(n=3),麦胚凝集素修饰脂质体包封率为(69.33±4.54〕%(n=3)。结论:建立的RP-HPLC方法便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麦胚凝集素修饰脂质体中胰岛素的含量和包封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载阿霉素离子交换型微球的制备和体内、外性质.方法: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乙烯醇-丙烯酸(polyvinylalcohol-acrylic acid,PVA-AA)微球,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制备载阿霉素的离子交换微球并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利用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物性分析仪分别考察空白及载药微球的形态、结构以及弹性性质,通过T型装置对载阿霉素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质进行考察.以家兔右颈外动脉为栓塞模型,评价微球在实验动物体内的栓塞效果.结果: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的PVA-AA微球外观透明、形态圆整;红外光谱证实了PVA和AA的聚合交联;20 min的载药量为(20.56±0.69) g/L,阿霉素包封率达82.22%±2.76%,6h的载药量为(23.25±0.27) g/L,阿霉素包封率达93.00%±1.06%,载药后的微球呈红色;PVA-AA微球载药前后的杨氏模量分别为(178.30±12.33)kPa和(213.29±15.61) kPa(1 mmHg=0.133 kPa),载药前后均具有良好的抗形变能力,压缩形变至97%时仍未破裂;载阿霉素的微球在去离子水中不释放药物,在磷酸缓冲液中缓慢释放药物,24h的累积释放量为10.32%±0.47%.0.3 mL空白微球注入家兔颈外动脉后,可成功地实现末端栓塞.结论:载阿霉素离子交换微球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经动脉化疗栓塞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姜黄素纳米乳的制备,建立姜黄素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包封率。方法:采用水滴定法制备姜黄素纳米乳,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最佳制备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素纳米乳中姜黄素的含量,并计算其包封率。结果:按照最佳工艺制备的姜黄素纳米乳颜色为淡黄色,圆整度良好,平均粒径为36.08nm,分布均匀,纳米乳的平均包封率为97.54%,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的要求。实验测得姜黄素纳米乳中姜黄素的含量为姜黄素含量为6.11mg/g。结论:水滴法可以简单快速的制备姜黄素纳米乳,操作流程掌握容易,最佳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脂质体形态较好、包封率较高;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以准确、可靠的用于姜黄素纳米乳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优化阿霉素(DOX)全反式维甲酸(ATRA)修饰低分子量肝素纳米粒的载药工艺,并系统评价载药胶束的体外特性。用全反式维甲酸修饰低分子量肝素(LMWH)合成LMWH-ATRA聚合物(LHR),采用透析法制备DOX载药胶束(DOX/LHR),并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考察DOX/LHR胶束在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释放特性,以及MCF-7细胞对其摄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凋亡法评价DOX/LHR胶束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表明,LHR聚合物胶束能高效包载DOX,载药量最高可达18.7%,包封率为78.8%,粒径为112.1~153.0 nm,荷负电;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显示,在pH 4.5,DOX/LHR胶束具有更快的释药速度;体外细胞实验表明,DOX/LHR胶束易被MCF-7细胞摄取,从而诱导MCF-7细胞凋亡。因此,LHR聚合物是DOX的优良载体,制备的DOX/LHR胶束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抗肿瘤特性,其成功制备将有助于提高DOX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阿霉素(DOX)与氟尿嘧啶(FU)联合用药的混合纳米胶束,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及细胞毒性。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混合纳米胶束,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处方进行优化;并采用HPLC法考察DOX与FU的体外释药特性;用MTT法对混合纳米胶束对HepG2细胞的毒性进行研究。结果最佳处方为油∶水的体积比为2∶20,FU-PEG-PE质量浓度为4 mg/mL,DOX∶FU-PEG-PE的摩尔比为1∶6;混合纳米胶束的载药量为1.21%,平均包封率为(62.79±1.02)%(n=3);体外试验表明混合纳米胶束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且可以明显提高药物的抗肿瘤活性。结论该混合纳米胶束比两药单独用药时有较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进行体内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同时包封IR-780和多柔比星(DOX)的温敏脂质体并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及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载IR-780和DOX温敏脂质体(DOX-IR-780 thermo-sensitive liposome,DITSL).采用Malvern激光粒度仪检测各脂质体的粒径、表面电位及多分散系数(PDI);采用激光诱导DITSL升温释药,检测各脂质体的释药特性.结果 IR-780和DOX同时被包封于温敏脂质体,成功制备得DITSL.IR-780和DOX的包封率分别为(94.47±8.57)%、(92.52±7.61)%;平均粒径(138.98±8.74) nm;略带负电位;PDI为0.32±0.02.激光0.8 W/cm2照射5 min,温度最高升到54.2℃,1OX释药率达80.1%.结论 DITSL具有药物包封率较高、粒径大小适宜、光热转化效率高、温度敏感性好的优点,并可通过激光控制释药,为下一步光热-化疗联合治疗肿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8.
以先秦两汉、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将瘿病的发展总结为理论奠基期、方药汇集期、方药充实期和应用发展期。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中有关瘿病内容的梳理,追溯有关瘿病理、法、方、药认识的历史,厘清前人对瘿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述特点,以及前人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发展脉络,为现今中医药防治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独立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实验室建设模式的分析,提出构建适合医科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实验室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以期探索一种既实现资源共享,又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实验室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20.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